橡胶行业税收负担和税收政策探讨

2022-10-11

1 引言

橡胶行业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保障性行业之一, 同时也是近年来经济改革中受到关注的行业之一, 作为橡胶企业本身, 想要谋求长远发展, 就应当重视税收工作, 从内外部资源和政策入手, 深入研究橡胶行业的税收负担和税收政策。

2 橡胶行业税收政策概述

对于橡胶相关的企业以及拥有橡胶林实施自产自销工作的个人, 都依据相关增值税规定执行;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纳税人和农业个体生产者而言, 橡胶原料生产交付加工和销售这一环节, 税收按照一般纳税人的比率进行核算, 同时根据免税农业产品以及其他政策规定的农产品要求, 依据13%的比率进行进项税的扣除, 这一项需要明确的是买价需依据主管机构认可的发票或者其他销售凭据进行核算;对于进口的橡胶原材料, 根据相关海关税率的要求实施核算, 通常天然橡胶适用于17%的海关税则。依据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橡胶行业, 其中包含干橡胶和乳胶, 适用于13%的增值税税率, 这是依据最初1995年的农业产品征税要求制定的, 2009年我国又出台关于复合橡胶的使用税率, 复合橡胶原则上与天然橡胶有所差别, 是根据一系列橡胶处理技术加工后的橡胶制品, 因此与天然橡胶的13%的税率有所不同, 适用于17%的税率。因此, 就橡胶行业而言, 一旦增值税通常是纳税人根据增值税发票的实际金额进行抵扣, 根据天然和加工后不同税率分别为13%和17%。

3 当前橡胶行业税收环节存在的问题

3.1 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和政策不匹配

在当前橡胶行业实际发展中,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橡胶行业的税收政策与行业发展实际不相匹配, 可以说当前对于橡胶行业的税收角度扶持水平没有达到行业需求标准, 通常橡胶行业能够通过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发展迅速的民间资本进行扩充发展, 但是政策扶持不足也导致橡胶企业实际管理困难重重, 尤其在规模扩张以及技术升级等关键发展环节, 当前税收政策相对更少的倾向于橡胶行业, 导致了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和政策的不匹配问题突出。

3.2 整体橡胶行业税收政策平衡性较差

税收政策平衡性的问题在各行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 然而在整体橡胶行业中凸显得更为明显, 例如天然橡胶和加工后橡胶之间的税率差别, 以及民营和国营的税率都有所差别, 这就导致部分供应链低端的企业或者个人经济收益下降, 整个行业自然难以得到充分发展。与此同时, 整个橡胶行业在我国发展具有依赖于国有经济的传统, 因此发展中平衡性较差的问题得以解释, 导致发生目标和手段两者相冲突的问题, 我国橡胶行业还能够利用可以把控的资源实现与国外经济体的交流互动, 从而导致国家对于橡胶行业的税收政策平衡性管理较少, 同时, 我国对于橡胶相关原料和产品的关税征收水平较高, 从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我国整体橡胶行业税收平衡性较差。

3.3 存在部分“低征高抵”问题, 企业税收风险上升

在橡胶行业的实际税收中, 一旦较小规模的企业或者个体纳税人进行橡胶原料的采购依据13%税率, 就会导致橡胶销售利用销项税而导致不含税价的整体13%, 只有整体的橡胶行业产品毛利率实现14%甚至以上时, 才能够实现橡胶行业中个体或者企业的进销平衡;与此同时, 对于进口橡胶而言, 情况更为艰难, 在采购环节具有相对更高的进项税, 在销售环节如果与前文相同, 也采取13%的销项税, 自然会导致前后的不匹配, 发生“低征高抵”问题, 这就导致只有将毛利率提升到接近24%的水平, 才能够控制进销的综合平衡。然而, 当前我国橡胶行业企业的平均毛利率水平为4.93%左右, 与预期的数据相差甚远, 导致政策的相悖性偶有发生, 对于橡胶行业中企业资金链而言具有负面影响, 也会导致进项和销项税额的倒挂, 进而提升了橡胶行业整体税收风险。

3.4 橡胶行业整体征税管理难度大

橡胶行业由于具有前文提及的进口和本土税率不统一的问题, 就导致税务机关在进行实际征税中管理的难度和风险都有所提升, 同时根据税务机关具体的要求, 在进行橡胶行业前期原材料收购环节中, 需要开具正规的橡胶采购发票, 同时无论对于个体农户还是对于小型经销商而言, 都应录入准确的身份信息进行开票系统核实, 在这一环节中防止橡胶贩子从中搅乱市场, 可能会导致橡胶行业中的企业存在虚开橡胶发票的风险, 是对于征税工作管理的考验之一, 除此以外还存在自开自抵等问题, 导致收购行为风险难测, 同时由于购买发票而导致的偷骗税问题也时有发生, 都提升了橡胶行业整体征税管理的难度。

3.5 橡胶企业种类不明晰, 纳税风险上升

正如上文提及过的, 橡胶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 其分类有天然橡胶和加工橡胶两种类型, 这种区分在实践中会导致橡胶企业种类不明晰, 税务管理和监督部门难度提升, 因此, 我国税务总局在21世纪初又进一步提出复合橡胶的具体征税模式, 复合类型的橡胶适用增值税, 将天然新鲜的橡胶液加工制作的副产品均认为其属于复合橡胶的范畴, 这种规定模式也被认为是天然的干橡胶也属于复合橡胶的范畴, 都应当根据17%这一高标准进行纳税, 这与前文的规定存在模糊和违背的地方。与此同时, 橡胶行业企业中可能存在采购过程中的票据缺口问题, 进而导致纳税风险上升。作为税务机关本身, 应当从天然橡胶和加工橡胶两个角度分别入手, 坚持总量完整把控、供应积极跟进以及新旧调节的原则, 如果发现橡胶企业存在虚开发票等财物问题, 发生自开自抵等问题, 进而导致在橡胶企业收购后难以从税务机关得到良好的收购票据, 由于存在橡胶行业的采购发票相关问题, 将对于企业采购产生负面影响, 导致危机的纳税风险。

4 橡胶行业税收负担和政策探讨

税收负担和政策作为研究税收的重点领域, 其高低水平以及核算机制对于整体行业发展起着风向标的作用, 因此, 橡胶行业也并不例外, 结合上文提及的橡胶行业税收管理中现存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橡胶行业税收负担和税收政策。

4.1 不断规范橡胶行业税收管理机制

首先, 在前期税收申报的环节, 保障其得到有效的规范, 将税务环节进行实名制的等级, 着重考量到税务的等级及其法律规范进行地位管理, 将其作用的范畴进行划定。在实施法人确认的环节, 必须实施税务登记的环节, 明确签发机制, 再根据其工商管理的账户和机制进行调整。其次, 实施纳税申报的环节, 分别实施不同程度的纳税申报, 一旦具有良好企业信用记录的橡胶行业, 采取工商和银行登记的模式双层保障机制, 积极实施橡胶行业纳税申报管理, 分别在纳税过程中认识到制度对于橡胶企业纳税管理环节的重要意义, 倾向于优惠政策倾斜。再次, 对于税收源头的管理也积极认识到监控和强化的重要意义, 对于橡胶行业而言, 水源的监控是重要环节, 切实联系到当地社会经济和税收结构的重要意义, 相互匹配, 不仅如此, 根据税源的特征进行税收机制管理模式的更新换代, 监控税源的运转模式,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 尽量减少税收可能带来的损失。最后, 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强化公共信息在整体橡胶行业内的公开和流动, 依据这种方式促进橡胶行业税收负担信息的管理, 为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实现高效的税源监控和运行管理。

4.2 税收政策和负担与整体橡胶行业现实匹配

在橡胶行业管理中, 战略地位的重要意义正是体现在橡胶与我国的国家基础经济发展和安全管理中, 橡胶与电气工业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同时, 橡胶行业发展能够为整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柱, 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只有明确整个橡胶行业的税收地位, 并且明确当前橡胶行业的现实, 把握现实发展脉络才有助于推动税收政策的完善。一方面, 重视橡胶行业中国有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 两手都要抓, 不仅重视国有的橡胶行业企业, 也向着民营的橡胶行业有所倾斜, 当前, 我国个体种植橡胶的面积已经占据整体的40%以上, 同时敦促橡胶行业的实施严格区分, 同时在技术上、财务上的细化区分也都有助于税收政策以及税收负担的落地, 保障资源的有序利用, 从本质上提升橡胶行业的税收管理能力。另一方面, 重视橡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橡胶行业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源依托性, 其战略地位也更多体现在产业发展中产能优势上, 因此, 橡胶行业的改革着眼点应在于税收相关问题的研究中, 立足长远, 高屋建瓴, 推动整个行业改革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

4.3 橡胶行业坚持公平公开的征收原则

在橡胶行业发展过程中, 应当积极坚持公平公开的征收原则, 尽量减少发生重复抵扣等问题, 增值税的计量方式和原则通常是指针对新增部分进行税收, 对于税款积极实施转移的原则, 最终落实到每一位橡胶产品消费者身上。同时, 增值税的一大特征在于中性, 其公平公开的原则落实较好, 同时橡胶行业又与农业息息相关, 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模式, 增值税的考量通常利用起点为先的原则, 根据比率的不同确定抵扣比率, 分为不同的抵扣比率, 对于一次抵扣的分类不应当被抵扣多次, 这会导致公平公正的原则受到约束。在此基础上, 想要提升税收管理的效率主要方式在于通过销售实际消耗的方式进行进项税的抵扣, 在收购发票、进出口发票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形式内实施税率的制定。

4.4 通过调整明确橡胶行业税收政策

农产品的税收管理范畴在橡胶领域需要更加明确的界定, 这就要求税务管理部门、质量检测部门以及海关进出口的部门, 联合对于橡胶行业相关概念明确化, 明确橡胶、进口橡胶以及天然橡胶的具体定义, 着力于强调农业产品以及工业产品的具体区别。因此, 2015年, 我国再进一步通过质检总局等机构联合进行橡胶通用技术的定义和规范, 明确了生橡胶以及混合物的具体区别和联系, 根据这一标准进行试验过程中, 认为生橡胶质量分数在90%以下都为复合橡胶。而在税务管理系统内, 也进行了复合胶适用的橡胶税率讨论以及意见批复, 依据一个标准进行农业和工业产品的具体区分, 同时明确税率, 实现范畴划定和税收负担的科学透明化, 例如上文规定的90%为限, 划分天然和工业加工品。同时, 在进出口环节明确海关天然橡胶的不同税率, 实现国家标准与税务管理部门的无缝衔接, 同时对于符合规定的复合橡胶采取17%的比例进行税的征收, 防止出现前文提及的税收负担不同以及税收政策不明确的问题。

5 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 在对整个橡胶行业的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 提出完善税收机制和明确定义等举措, 目的是提升橡胶行业的发展效能, 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摘要:橡胶行业作为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 对其税收政策和税收负担问题的研究关系着我国经济运行和橡胶行业本身可持续发展。鉴于此, 本文从橡胶行业当前税收政策的概述入手, 进而分析橡胶行业税收存在的问题和对于整个行业发展的潜在不良影响,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橡胶行业税收负担和税收政策问题。

关键词:橡胶行业,税收,政策,负担

参考文献

[1] 秦娇.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海南大学, 2016.

[2] 张成光.越南天然橡胶出口贸易的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6.

[3] 刘威威.巨轮出海税收护航——访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J].中国税务, 2017 (6) .

[4] 王锋.中国橡胶产业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5.

上一篇: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的法律适用下一篇:浅议档案管理的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