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森林公安队伍的森林植物保护教学思考

2022-09-12

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在流域治理, 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二氧化碳储存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森林的保护和发展不仅影响着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 同时也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及人类的生存环境[1]。对森林的保护离不开对森林的认识, 而作为法律赋予具有保护森林的神圣职责, 作为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的专门执法机关——森林公安, 应对森林有更全面的认识。森林法规定, 森林公安有保护辖区内森林资源的职责, 而森林资源主要包括森林动物和森林植物。森林植物保护这门学程的开设无疑将为培养森林公安人才提供保证。森林植物保护学这门课程作为基础课程, 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二个学期, 总共为32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如何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选取适合森林公安的课程内容,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本文想要探讨的也就是针对森林公安队伍的森林植物保护的教学思考。

1 教学内容应适应森林公安的工作需要

设置“森林植物保护”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员具备有关森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够顺利办理各类涉及到森林植物的违法案件, 达到通过森林公安执法手段来保护森林的目的。换言之, 森林公安学员学习森林植物, 其最终目的是要在侦破盗伐滥伐林木,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走私珍稀植物制品等案件时, 能对案件中涉及到的植物, 有一定的认识, 不至于放过犯罪嫌疑人, 也不至于冤枉守法的公民。只有在对森林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才能抓住案件办理的有利时机, 才能保证立案的准确, 把握住案件的性质以及侦破方向。不同的植物, 其保护级别、濒危类型不同, 量刑标准不同。因此森林植物保护学知识是办理有关林业案件的基本知识。

森林植物保护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课程, 在其它林业院校中的名称为《树木学》和《植物学》, 这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专业术语及分类方法, 这些作为学习森林植物的基础, 在教学内容中是不可缺少的。采集、制作、压制标本和掌握使用检索表也是森林公安学员应掌握的技能。当侦破一起森林案件时, 对涉案物证不能进行准确判断, 可以制作标本并用专业术语进行详细描述将其寄送到有关鉴定机构。检索工具书应是森林公安学员的必备书籍。只有对树木进行深刻的了解, 才更有利于保护。

森林植物的中心学习内容要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来安排。

对于高考考入森林公安学校的学员, 因其来自全国各地, 将来工作地点也未确定。不可能像其它林业院校的有关植物教材考虑到地域上的差别, 分为“南方本”和“北方本”。在教学内容上兼顾知识系统性和普遍性的前提下, 将森林植物学按照科属种的编排分常见种和保护种二大块来进行介绍, 并着眼于被保护的、濒临灭绝的植物, 重点讲授它的形态特征, 分布区域、保护价值。在森林公安学校还有森林消防专业, 对这部分学员除讲述上述内容之外, 还要增加一些森林防火树种的内容。

森林公安学校还承担在职森林公安民警的培训, 森林植物相关知识也是培训内容之一。这部分学员因多是以省为单位来进行培训, 因此, 教学内容应贴近实战, 在调查的基础上, 重点讲授该省的常见森林植物及国家保护植物的形态特征、保护价值以及一些树种的立案标准。

2 森林植物的教学应重视实践教学

森林植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求教学全过程要始终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活植物, 是学生全面和准确掌握植物形态及各种特征的基础[2]。现行的森林植物教学中, 实践课的教学时数相对较少, 现场教学的场所也相对较小, 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许多林业院校都把校园建成了标本园, 成为森林植物学现场教学的“大前方”。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在进行新校区建设时也应借鉴这种做法。植物学现场教学场地集中在南京中山陵植物园、情侣园等, 这些地点物种丰富, 具备了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些条件, 但由于这些地点是旅游场所, 不能摘取植物, 所以不利于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而且这些地点多是观赏的人工植被和种类为主, 与天然植被有较明显的差异。森林公安学员走上工作岗位, 工作地点多数是在林区, 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校外实践场所, 让学员们真正走进大自然中, 亲身体会大自然的美, 从中感受到自已所学专业的重要性, 提高学习热情, 从而提高对森林公安这一职业的热爱。为了节约成本, 森林植物学野外实习可以跟其它一些要求到野外实习且课程要求相近的实习课组合成综合性实习课 (比如可以与森林资源管理课程的实习放在一起) 。

3 建立标本室, 利用标本进行教学

标本对植物学学习来讲是很重要的资源。教学过程中深感标本太少, 有些物种特别是一些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标本更少, 只通过语言的描述而见不到真实的标本, 学员学起来也不会太感兴趣, 将来在工作中也派不上多大用场, 建立完善的标本室, 已经成为目前教学的需要。学校可以通过派人外出采集, 或通过地方森林公安队伍的配合取得标本, 通过鉴定后, 按科属种的编排放置在标本室内。这些标本也可以作为在职森林公安民警培训中的学习之用, 与他们的实际工作挂钩;另外, 地方森林公安在办案过程中, 对鉴定不了的物证会寄送到学校要求鉴定, 这些标本也可以作为参照、比对的对象, 起到“一本多用”的功能。

当树木标本达到一定数量时, 可以像其它学校学习, 引进植物标本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查询、统计、追加等功能, 可以准确统计、快速查询和保护植物标本, 实现标本的动态数字化管理, 为学生自学、鉴定标本提供方便。整个标本室是数字化和图片化的设置管理, 查询时, 既能看到压制的植物标本的相关文字信息, 也能看到压制标本的真实图片, 这样可对标本有一个准确的了解, 学生通过计算机将自己采集而不认识的植物标本与经专家鉴定已经定名的植物标本进行对比, 可以确定不认识的植物标本的名称;这样, 可以指导学生在不翻动标本的情况下, 进行自学[3]。

4 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由于季节变换和植物分布的分散性, 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 不能亲眼目睹植物的整个生活史, 因此需要收集素材, 制作课件,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使一些抽象的专业术语形象化, 具体化, 使其与真实的物种联系起来, 全面直观的展示物种的重要特征, 不仅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还在单位时间内向学员传递了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多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比如在学习木兰科时, 在对鹅掌楸属、含笑属、木兰属三属进行对比时, 有含笑属雌花具柄、另二属雌花不具柄这一重要特点, 只要把幻灯打出来, 学员就会明白, 不用教师再多叙述, 既节省了时间, 又使学生看到了真实性状, 记忆深刻。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挂在学校校园网上, 供学员下载学习。这样学员可以不受时间限制, 随时预习、随时复习, 提高了学习效率, 延长了知识的保存时间。

5 案例教学, 让学员学以致用

森林公安学习森林植物重在实用。全国每年都会发生许多林业案件。仅2005年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涉林的刑事案件13000多起, 涉案金额4亿多元人民币, 涉案犯罪嫌疑人18000多名;查获犯罪团伙400多个[4]。这些案件对于教学是很好的素材。在讲到某个具体物种时, 可以例举发生过的关于该物种的违法犯罪案件, 通过案例使同学们理解该物种的保护价值, 现状以及此类案件的犯罪性质, 立案标准, 正确的办案过程, 使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为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 还应该请政府机构从事森林植物资源保护与执法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其它一些非政府机构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向学员开设讲座, 介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有关的保护法律, 有益于向学员灌输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 提高职业素养。

摘要:森林公安队伍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专门执法机关, 森林植物是其主要工作对象。本文基于森林公安队伍的工作特点, 提出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加强实践教学、标本教学、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

关键词:森林公安,森林植物,教学内容,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庄雪影.关于林学专业“植物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 2002 (6) :22~23.

[2] 赵良成.高等农林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 2004 (5) :30~31.

[3] 杜凤国.“森林植物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7) :28~29.

[4] 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森林公安工作有关情况.2006-09-28.http://www.g o v.c n/x w f b/2006-09/28/content_401511.htm.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针对森林公安队伍的森林植物保护教学思考】相关文章: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学反思04-29

森林公安20105-20

森林公安办案程序05-30

森林公安生态文明04-16

森林公安系统范文05-31

森林公安职责范文05-31

森林公安机关范文05-31

森林公安机关示范07-15

森林公安办案程序07-15

某县森林公安局05-18

上一篇:污水回注泵改造效果评价下一篇:封闭负压术治疗模式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