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信访接待值班制度

2023-01-13

制度是员工行为的准绳,通过制度和观念双管齐下,共同提高全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领导信访接待值班制度》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领导信访接待值班制度

领导信访接待制度

一、为了保持我单位领导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利,加强和规范我单位信访工作,根据《信访条例》及相关文件精神,建立本制度。

二、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以轮流值班的形式,负责当天的来信来访。

三、信访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受理属于我单位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倾听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帮助解决各种问题,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我单位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

四、对待来电、来访要热情周到,耐心听、认真记、主动问、尽心答。能够解决的及时给予办理,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力争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初发阶段。

五、当天值班领导受理的信访件或上级机关、上级领导批办以及其他部门转办的信访件,由办公室负责做好登记并报主要领导批转。

六、对上级机关、上级领导转交办的信访事项,办结后由承办单位或具体承办人及时将办理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交

主要领导审核后,由办公室反馈上级机关和上级领导。

七、接待群众来访的当天值班领导与信访事项或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八、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纪律和工作保密制度,保护来信来访人的合法权益。

九、各值班领导和工作人员,在信访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依法办事,若出现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失职、渎职行为,将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信访条例》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刑事责任

群众来访登记制度

一、群众来访首先进行登记。做到来访一起,登记一起,来访一次,登记一次。登记工作应做到项目齐全、内容准确,字迹清晰、不重登、不漏登。对没有书写能力的上访人或残疾人,接待人员应帮助其做好登记表的填写工作。

二、接待人员应做好接谈笔录、将上访人员反映的问题详细记录清楚,并将归口单位、问题性质、接待处理意见、建议及接待人员姓名填写到登记表上。

三、做好群众来访统计工作,做到日清月结。每天接待群众来访量应登记清楚;每月各村的来访总量进行统计,并将各村上访总量台帐,重访率及逐月累积上访量、重访率计算准确。

矛盾排调制度

为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责任意识和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能力,真正做到把矛盾、纠纷控制、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况,确保一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1、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由社区矛盾排调工作小组负责,书记为责任人。日常排查工作每星期不得少于一次。要求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有记录、有台帐。

2、每月召开辖区内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一次,定期动态分析矛盾纠纷状况。

3、各村在排查基础上确立调处、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必须书面材料上报镇司法所。

4、各村应建立矛盾排调信息员队伍,信息员应就发现、了解到的矛盾纠纷应在第一时间内向社镇司法所报告。

5、各村任何突发性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汇报。

6. 镇政府成立矛盾、纠纷调处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有关人员为小组成员。

7、凡镇政府能协调处理的矛盾、纠纷,原则上在镇政府范围内解决;凡在镇政府范围内解决不了的,由镇政府报请上级有关领导组织协调解决。

8、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责任或采用“踢皮球"、拖延等

手法而不受理矛盾纠纷调处。

9、协调工作必须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禁止任何人在矛盾纠纷调处中掺杂个人成份,禁止在矛盾纠纷调处中接受当事人的任何礼物,禁止在矛盾纠纷调处中作出任何违法违规的举动或承诺。

10、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必须有原始记录,有台帐,有处理结果报告单以及被调处的基本意见。

11、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完毕后,采取回访制度。

12、短期内不能适时解决或需报请上级协调处理的矛盾纠纷,在调解期内执行回访制度。

第二篇:乡党政领导信访接待制度

一、为了保持我乡党政领导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利,加强和规范我乡信访工作,根据《信访条例》及相关文件精神,建立本制度。

二、乡党政班子成员以轮流值班的形式,负责当天的来信来访。

三、信访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受理属于我乡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倾听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帮助解决各种问题,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我乡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

四、对待来电、来访要热情周到,耐心听、认真记、主动问、尽心答。能够解决的及时给予办理,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力争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初发阶段。

五、当天值班领导受理的信访件或上级机关、上级领导批办以及其他部门转办的信访件,由办公室负责做好登记并报主要领导批转。文 章超 市

六、对上级机关、上级领导转交办的信访事项,办结后由承办单位或具体承办人及时将办理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交主要领导审核后,由办公室反馈上级机关和上级领导。

七、接待群众来访的当天值班领导与信访事项或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八、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纪律和工作保密制度,保护来信来访人的合法权益。

九、各值班领导和工作人员,在信访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依法办事,若出现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失职、渎职行为,将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信访条例》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刑事责任。

第三篇: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为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协调处理信访事项,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某地城某建设和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信访工作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参加接待群众来访的领导

由担任领导职务的局领导轮流接待。

二、接待群众来访的时间和方式

局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时间为每周三,每位局领导轮流安排接待;不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是指在约定的每周三以外的其他时间如果发生群众集体上访或有重要信访问题,根据信访事项请有关局领导直接出面接待信访人。

三、接待群众来访的地点

建设局领导信访接待室设在局办公大楼二楼会议室。

四、接待群众来访的内容

(一)对局机关及其局属各单位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和要求;

(二)检举、揭发建设局干部队伍的违法失职行为;

(三)控告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其它信访事项。

五、接待群众来访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一)坚持首访接待负责制和重大疑难信访件领导包案制;

(二)严格遵守国家《信访条例》规定的程序、手续和时限要求;

(三)对能够当场处理的问题,接访领导直接答复或提出处理意见,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办理;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重大疑难信访件,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

(四)对已经受理并在规定期限内正在办理的信访事项,对不属于本局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对已经或者应当通过诉讼、行政复议、仲裁解决的信访事项,应当及时向信访人告知;

(五)对多人来访提出共同信访事项的,要求信访人推选不得超过5人的代表提出;

(六)遇有信访人不遵守《信访条例》规定,影响接待工作,经批评教育无效的,接待人可以通知公安机关或者通知其所在单位或者监护人将其带离。

六、接待群众来访的组织安排

(一)局信访办公室负责局领导接待群众来访的具体事务性工作;

(二)局办公室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参与接待,并做好接待记录;

(三)接待室应有接待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姓名和职务标志。

(四)局办公室每年对局领导信访接待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本制度自XX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四川省信访条例》以及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实行乡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通过领导接待日制度,直接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和合理诉求,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办理”的原则,就地依法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三)实行首问负责制,即第一次接待某一信访事项的当班,领导负责指挥该事项办理的全过程。

(四)重要疑难信访问题由主管领导实行包案处理,限期解决。

(五)对应由其他部门受理的信访事项,应依法分流处理,并向信访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三、具体要求

(一)领导安排:正副科级领导干部要做到轮流值班,按时到岗接待,特殊情况委托其他领导替代,不得空班。

(二)接待方式:每周一全天为乡领导接待日,遇有重要紧急信访接待问题随时接待。

(三)接待重点:

1、涉及众多群众利益的问题;

2、易引发群体性越级上访和可能酿成突发事件的问题;

3、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需要领导协调处理的问题;

4、涉及重要方针政策的问题;

5、需向领导反映并得到组织解决的问题。

(四)问题的处理:

1、在接待中,能够答复解决的一般问题,接待领导要直接答复或责成有关部门当即解决。

2、对当时不能解决的较复杂的问题,接待领导要说明原因并将反映的问题记录在案,批转有关部门负责人包案处理,必要时由党政联席会讨论解决。

3、对于接待日反映的问题,接待领导要直接包案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协调研究处理 ,并责成具体承办部门将办理情况和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真正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

4、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处理不好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主持研究,制定控制、化解矛盾的措施,组织协调,妥善处理。

四、组织工作

(一)乡信访办对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做出周密安排,提前落实负责接待的领导,防止发生空班问题。

(二)信访办派人员负责接待现场的登记、记录和领导批示件的转办,催办及结果的归档等工作。

2011年3月10日

第五篇:领导干部信访日接待制度

根据国家《信访条例》以及政府关于做好领导信访接待日工作的要求,为更好地服务社会,维护群众利益,树立良好形象,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三、接访领导安排

为了保证接待日不空位,每个接待日安排一名领导接待,如果接待领导因上级开会或外出等原因不能按时接待,由补位接待领导或其他领导按顺序到场接待。

四、接访的方式

接访领导随时随地来访,随时随地接待,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处理信访问题。来访人员事先须与公司办公室取得联系,由办公室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安排接待。

五、接访的内容

重点解决来访人员在某方面提出的不合理现象和违法违规案件。突出以下内容:

(一)涉及众多群众利益的问题。

(二)易引发群体性越级上访和可能酿成突发事件的问题。

(三)涉及多个部门,需要领导协调处理的问题;

(四)涉及重要方针政策的问题;

(五)需向领导反映并得到组织解决的问题。

六、接访的原则

(一)对能够当场处理的问题,根据接访领导的处理意见,当场书面答复来访人。

(二)对情况复杂的信访事项,根据接访领导的意见,书面交承办部门限期处理,同时当场书面告知来访人。

(三)对重大疑难的信访事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领导包抓处理。

(四)对政策性强的疑难问题,按照接待领导的要求,由分管科、所、办具体落实,限期办结。

(五)接待日负责接待领导要以接待为主。领导接待时,涉及到哪个科室业务的,哪个科室派人到场协助接待。

七、工作要求

1、接待领导的姓名、职务实行亮牌,工作人员佩戴工作证。

2、接待日工作人员由办公室负责,机关各部室负责人原则不要外出,协助领导做好接访工作。遇到复杂信访问题,相关部室人员应随叫随到。

3、办公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的案件举报和信访接待工作。具体负责信访预登记工作,指派工作人员对领导接待及处理情况进行详细登记,每天登记情况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并存档备查;对领导交办信访件的处理进展情况,要加大跟踪督查力度,确保按时办结,保证领导接访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个个有结果。

4、对领导受理交办的信访件,各承办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处置,认真办理,按时报结。

上一篇:领导个人述廉述职报告下一篇:领导干部四个意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