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站水文实习报告

2022-08-26

实习阶段必然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你必然会有很多的感想,通过实习日记的方式把每天的感想和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及时记录下来吧!这对于我们回顾实习阶段,进行实习总结具有很大的帮助。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水文站水文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水文站水文实习报告

水文站实习报告

我们地本02的全部人去进化水文站实习,我从水文站实习回来后写了这份实习报告,希望这篇水文站实习报告范文可以供大家作为参考范例。

1、金华水量概况金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干、湿季节。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 光温互补。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的垂直差异,灾害性天气较频繁。

6月10日进入梅汛期。受冷空气影响,6月10-11日降下入梅后的第一场雨。本次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武义江流域降雨大于东阳江流域。其中永康市前仓雨量站测为24小时降雨量达198.8毫米,

9、10两 日降雨量218毫米,近年来少见的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的局部洪水造成公路交通中断,康市的前仓、石 柱等地受灾严重。

2001年,金华市梅汛一是时间短,只有18天;二是降雨连续时间较长,但降雨总量和强度不大。金 华站梅汛期降雨量1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2%;4-10月降雨量692.4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2% ;年降雨量1172.5毫米,比多年平均降雨偏少18.4%;金华站2001年蒸发量755.9毫米。

2001年,金华市降雨偏少,各主要江河水位站年最高水位都未达到警戒水位。金华站年最高水位 35.11米(吴淞);武义莲塘口站68.72米;义乌市佛堂站52.56米;兰溪站29.39。

因未达预报标准,金华、佛堂、莲塘口站2001年均未发布洪水预报。兰溪站于6月26日连续发布 预报三次,最后一次预报兰江最高水位29.30米,实测29.39米,精度达到规范要求。2001年市水文 站共收发水情信息8940份。

金华市1月份雨量普遍偏多,所以金华站和佛堂站的年最高水位均出现在1月份。金华站最高水 位35.11米,是解放以来年最高水位最低的一年。但浦江芳地水文站6月10日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水位 ,达3.65米。

2、金衢丘陵盆地 土地面积约85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0万,耕地约150万亩。域内主要河流为衢江和金华江,均为 钱塘江上游水系。该地区已建有乌溪江、安地、金兰、铜山源、沙畈等大中型水库以及乌溪江引水 工程等。由于该地区地处丘陵盆地,蒸发量大,农业灌溉用水占较大比重,而本地水资源有限,且 开发条件较差,因此,该区域水资源配置的主要思路为:

(1) 向相邻山区调水 考虑向乌溪江上游乌溪江水库以及金华江上游的安地、金兰、沙畈、横锦、南江等水库引水。已建 成的乌溪江引水工程以及正在研究的义乌向横锦水库引水和规划的好溪水利枢纽等工程就是这种水 资源配置方式。3.金华"未来之水"不容乐观 在3月22日第十一届"世界水日"和3月22~28日第十六届"中国水周"即将来临之际,金华市水利部门 向市民提出警告:水危机正逐步逼近金华,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全市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将 受到严重影响。

(2) 推行节水灌溉 改变农业田间漫灌以及减少灌区渗漏是农业节水的重点。正在建设的乌溪江引水灌区续建配套工程 等项目可节省一定的农灌用水量用于工业生活。

去年6月公布的《金华市水资源公报》表明,2001年金华市降水量为145.5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 均年降水量偏少11.9%;年平均径流644.4毫米,折合水资源量70.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偏少18.1%,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5.22亿立方米,低于多年平均值12.5%;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1570立方米,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全省人均占有量还偏少22%.更令人担忧的是,数量极有限的淡 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统计,2001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达4.96亿立方米,其中达标排放 的只占35%。

去年,金华市水利部门对辖区36个监测断面进行采样分析,发现452公里的河流中,符 合I类水标准的河长只有30.8公里,占总河长的6.8%。金华市水利局副局长江国富告诉记者,金华水 资源紧缺、水污染情况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日益严重,这急需引起政府和市民的重视。金华必须高 度重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为全市人民永远喝上"放心水"而努力.水资源相对贫 乏的义乌市在饱尝水荒之后,今年决定投资12.15亿元,在我省率先启动分质供水工程,并将 其列入今年该市重点工程项目。 4.金华水资源有效地开发和保护 2001年,金华市建成了日供水15万吨的金沙湾水厂,使市区及白沙河流域的70万人口喝上 了优质生活饮用水。

另一方面,金华市积极治理水流域环境污染。2000年前后,金华市在金华江流域实行了 "零点行动"和"一控双达标"整治活动,市县多次联动,对造纸、印染、医药化工、建筑陶瓷、水泥 等行业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对一批违法排污企业依法作了处理,金华江流域"一控双达标"整治活动 效果明显。"千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也初战告捷,截至10月底,金华市已完成170公里整治任 务中的150公里。

总体来说,金华的水资源不容乐观,希望政府和市民引起高度重视,虽说水是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大幅度的污染,浪费,再多的资源也将离我们而去。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沙畈水哗哗长流。几年来,金华市相继建成了沙金兰引水工程、义乌大陈供水工程等20多项供水工程,东阳横锦至义乌引水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 改善近13万人的用水问题。

第二篇:水文站实习报告.

金华江水质状况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 119°14′~120°47′、北纬

28°32′~29°41′,东邻台州市,南毗丽水市,西连衢州市,北与杭州市、绍 兴市接壤。其中山地和丘陵占 83.3%,平原和盆地占 16.7%。金华江为金华市境 内的主要水系, 由义乌江、 武义江汇合而成。 主源北江发源于磐安县山环乡岭干 村的龙乌尖,西流至史姆 (今双溪 称西溪。

水资源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金华江的水质情况的测量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007年水利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共设水质监测断面 46个, 其中主要河流监测 断面 38个 (其中县市交界断面 13个 , 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 8个。 省控站为每月 监测一次,其余站点每两月监测一次,评价河长为 490.6千米。

2010年各设点相对于 2007年多, 水利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共设水质监测断面 50个,其中主要河流监测断面 38个(其中县市交界断面 13个 ,饮用水源地监 测断面 12个。 各监测站点每月监测一次, 评价河长为 660.46千米。 金华江设金 虹桥、金华站、石柱头、金兰水库、沙畈水库、白龙桥这几个测站点。

评价专项共 19项:pH 、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 总磷、铜、锌、氟化物、铅、镉、六价铬、硒、砷、汞、氰化物、挥发酚、石油 类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城市供水水源地增加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 充项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铁、锰、总氮和营养化程度评价项目。

由两个图表可以看出金华全市的水质Ⅲ类水质比重明显增多, Ⅳ类水质比重 明显下降,总体上水质有所改善。

据资料统计金华江:2007年金华江支流白沙溪水质相对较好,金兰水库出 水后坝下 6.6千米河段为 II 类水质,白龙桥河段为 III 类水质,金华江下游南 门桥河段为 V 类水质, 其余河段都为劣 V 类水质。 2010年白沙溪上游沙畈水库、 金兰水库为Ⅱ类水质; 金虹桥河段为Ⅲ类水质, 石柱头、 白龙桥河段为Ⅳ类水质; 金华河段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可见白龙桥的水质相对变差了。 水体富营养化污染:金华江水体的水质已属过营养化的中、后期水平, 污 染状况较为严重。该水体的溶解氧普遍偏低。氨态氮是浮游生物最重要的氮源。 然而 , 氨态氮含量过高时 , 对鱼类生长和饵料生物又会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 金 华江氨氮的含量已大大超出国家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和 《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的规定 , 且已属

于 “过富营养化水体” 。 磷酸盐通常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 , 水样 的测定结果看 , 婺江水体中磷的含量较高。 近年来, 婺江水域的多次凤眼莲暴发 , 就间接地标识出该水体已呈富营养化的状态。

由此可见, 金华江的水质并不是很好, 需要加大力度对水体进行有效的治理。 ——地理 101班 叶丁菲 10280118

第三篇:水文站实习报告

我们一行人也在无数好奇的的指引在终于在3月14号来到金华水文站实习,来到水文站时天空下着小雨,江上水汽升腾,站来金华江两岸眺望有一种烟雾缭绕的感觉。

1.建站目的:金华水文站始建于1958年,1959年1月1日正式开始各项水文观测工作。解放前断续的水文资料至58年为止,水尺设在通济桥。金华水文站是钱塘江流域、金华江水系上的控制性测站,旨在观测和研究金华江水系内各种雨型在不同气象因素和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地表径流、河流泥沙,搜集金华江流域的各种水文特征要素。另外,金华水文站还为当地的生产发展服务,为下游钱塘江洪水预报提供水文情报服务,为富春江水电站调度、控制运用服务。

2.建站的地理概况:金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干、湿季节。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的垂直差异,灾害性天气较频繁。

6月10日进入梅汛期。受冷空气影响,6月10-11日降下入梅后的第一场雨。本次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武义江流域降雨大于东阳江流域。其中永康市前仓雨量站测为24小时降雨量达198.8毫米,

9、10两日降雨量218毫米,近年来少见的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的局部洪水造成公路交通中断,康市的前仓、石 柱等地受灾严重。

金衢丘陵盆地 ,土地面积约85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0万,耕地约150万亩。域内主要河流为衢江和金华江,均为 钱塘江上游水系。该地区已建有乌溪江、安地、金兰、铜山源、沙畈等大中型水库以及乌溪江引水 工程等。由于该地区地处丘陵盆地,蒸发量大,农业灌溉用水占较大比重,而本地水资源有限,且 开发条件较差,因此,该区域水资源配置的主要思路为:

(1) 推行节水灌溉

改变农业田间漫灌以及减少灌区渗漏是农业节水的重点。正在建设的乌溪江引水灌区续建配套工程 等项目可节省一定的农灌用水量用于工业生活。

(2) 向相邻山区调水

考虑向乌溪江上游乌溪江水库以及金华江上游的安地、金兰、沙畈、横锦、南江等水库引水。已建 成的乌溪江引水工程以及正在研究的义乌向横锦水库引水和规划的好溪水利枢纽等工程就是这种水 资源配置方式。

3、测站特性及控制条件:金华站河流属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暴涨暴落。一般情况下暴雨中心在上游出现24小时后,本站即出现洪峰。一般洪峰持续时间2~3个小时左右,一次洪水自起涨到地表迳流基本退尽需4天左右时间。雨期大部分集中在3~7月中旬,其总量约占全年雨量的80%。由于东阳江位于浙江东部,易受台风影响,故在9月份左右有可能出现台风暴雨形成的大洪水。

本站下游的桥梁是高、中水位时进行水文测验的一个良好的自然控制建筑物,起着稳定河床、控制水流的作用,因而本站历年来H~Q关系曲线在高、中水部分都比较稳定。由于受下游急滩、航运部门疏浚河道、挖沙、河床水草随季节变化等影响,低水部分H~Q曲线欠稳定。

4.金华江水文特征:实测最高水位为39.06m(1962年),调查最高水

位为40.70m(1922年),年最大径流量为66.9亿m3(1989年),最大实测洪峰流量为4760m3/s,年最大输沙量为138万t,最大日输沙率为3570kg/s,最大断面平均含沙量为2.51kg/m3,最大泥沙粒径为1.28mm。

2010年,金华市降雨偏少,各主要江河水位站年最高水位都未达到警戒水位。金华站年最高水位 35.11米(吴淞);武义莲塘口站68.72米;义乌市佛堂站52.56米;兰溪站29.39。

因未达预报标准,金华、佛堂、莲塘口站2001年均未发布洪水预报。兰溪站于6月26日连续发布 预报三次,最后一次预报兰江最高水位29.30米,实测29.39米,精度达到规范要求。2001年市水文 站共收发水情信息8940份。金华市1月份雨量普遍偏多,所以金华站和佛堂站的年最高水位均出现在1月份。金华站最高水 位35.11米,是解放以来年最高水位最低的一年。但浦江芳地水文站6月10日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水位 ,达3.65米。

5工作记录方法:水位采用岛岸式自记水位计。人工观测二段制8时、20时进行校测,以达到水位过程线连续光滑、求得完整的水位变化过程为原则。降水量在汛期(4月1日~11月1日)使用自记雨量计记录,非汛期为防止天冷结冰而损坏仪器(本站冬季一般很少出现暴雨和较大的降水量)采用二段制观测(8时、20时)。蒸发量采用E-604型蒸发器,每日在上午8时定时观测一次。水温每日8时在观测水位时同时进行(特定温度计加外壳)。单位水样含沙量采用瓶式采样器,用缆道积深法取样,考虑到金华水文站是站鸳鸯河的特点,用2条垂线分别取样、称重计算,取其平均值。流量测验时,用缆道测定起点距、水深、测点位置,用流速仪、秒表、讯号器测流速。仪器型号有:LS68-2型旋杯式低流速仪、LS25-1型旋浆式流速仪。

6.金华水资源有效地开发和保护:2001年,金华市建成了日供水15万吨的金沙湾水厂,使市区及白沙河流域的70万人口喝上

了优质生活饮用水。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沙畈水哗哗长流。几年来,金华市相继建成了沙金兰引水 工程、义乌大陈供水工程等20多项供水工程,东阳横锦至义乌引水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 改善近13万人的用水问题。 另一方面,金华市积极治理水流域环境污染。2000年前后,金华市在金华江流域实行了 "零点行动"和"一控双达标"整治活动,市县多次联动,对造纸、印染、医药化工、建筑陶瓷、水泥 等行业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对一批违法排污企业依法作了处理,金华江流域"一控双达标"整治活动 效果明显。总之,就目前来看,金华的水资源不容乐观,虽说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还是应该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否则终有一日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将会枯竭。

第四篇:水文站实习报告[1]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09级水利施工技术(监理)

作者:易中华

水 文 地 质 实 习 报 告

目录

1、 前言

2、 实习目的

3、 实习内容

4、 实习心得

一、 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工程水文、工程地质实习》课程是研究各种水文要素的测量、计算与资料整编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文实习的内容包括水位、流量、降水、泥沙、水质、水温等项目的观测与计算。

2、课程的任务

(1)水位部分主要是水尺的形式与设置、水位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流量部分主要是流量的测量、记录方法; (3)泥沙部分主要是泥沙的种类和特性、泥沙的运动规律及其观测和计算方法等,其他内容作为了解认识的内容;

(4)熟悉各类典型岩石的识别,了解各种地质地貌,了解河流形态。

3、实习班级、时间、地点 班级:水电工程1班(施工)

时间:2010年11月15日至2010年11月19日 地点:北碚

二、 实习目的

1、 品得目标: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2、 知识目标: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强化知识,使知识强化提高;

3、 能力目标:学会实习的方法和技术:

4、 技能目标:能够单独适应水文测验的能力:

5、 职业目标:水利职业实践能手。

三、 实习内容

1、 工程水文实习

11.16号我们来到了北碚,11.18号我们全班来到了北碚水文站。北碚水文站位于嘉陵江上是长江支流嘉陵江上最大的水文站,是嘉陵江,沱江,渠江上最重要的水文站。北碚水文站是全自动化的水文站,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实施对流量,流速,降雨量,河沙等的监控,然后再做出分析,工作人员只需将分析的结果传到上级就可以了。 水文站的选址也是有要求的,水文站的选址一般在河流比较平直的河道,这样有利于对流量,流速的测量,测量流速的工具是铅鱼,北碚水文站的铅鱼有530公斤重,铅鱼的头部是可以打开的里面装上一个像量筒一样的东西用来测量流沙含量,当铅鱼放进江里,铅鱼的头

部一个像尖杯的东西是用来测流速的,铅鱼也是由电脑控制它的上升与下降,当完成了所有的测量便会把数据传到控制室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只需动动手就可以获得想要的数据。测量降雨量的设备原始的是一个20厘米的量筒,这种原始的方法需要人为的监控,而现在测降雨量也是由电脑控制这样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得到的数据更加可靠,更加准确。流量的测量是用一个阶梯,在阶梯上标有数值。

来到北碚水文站的时候北碚水文站的副站长给我们讲老北碚水文站的历史和北碚水文站的重要性,北碚水文站是嘉陵江上最重要的水文站,如果嘉陵江上要建设桥梁都要在北碚水文站获取相关的数据,如果没有北碚水文站的数据嘉陵江上就不会有这么多漂亮的大桥。北碚水文站也可以给三峡大坝提供资料为三峡大坝的蓄水放水提供资料。

黄站长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水的知识,在结束北碚水文站的参观时,黄站长还亲手给我们演示了水文站测流量,流速的过程,我们亲眼目睹了铅鱼的工作全过程,还有铅鱼所测出来的数据让同学们大开眼见,更丰富老我们对水文站的认识,也让我们了解了科技的魅力,黄站长给我们做完演示同学响起了掌声,临走时我们还依依不舍。

2、 工程地质实习

11.17下午我们来到了北碚的关鹰岩,这里有一个矿石开采场,我们可以看清岩石。这里有明显的地质分层地带,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分别,这里主要的是灰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岩石上还有石英。我们还了解并看到了岩石的解理,解理也就是岩石受外力的作用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岩溶现象。岩溶是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及其他可溶性盐类岩石。岩溶现象主要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岩溶现象又称为喀斯特现象。

岩溶形成需要四个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性,4水的流动性。在具备这样

的条件下才可以形成岩溶。由于岩溶发育使得建筑物场地和地基造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在建筑选址的时候尽量避免在岩溶地区。

四、 实习心得

这次来到北碚水文站我们更加了解到我们生活身边的水文现象。

在北碚水文站我们了解到了这是重庆最大的水文站也是长江上游很重要的一个水文站,作为一个重庆人我为之骄傲。北碚水文站之行让我们学到了我们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来到水文站时北碚水文站的黄站长就给我们讲个很多关于他们年轻时的事情,在他们那个时代根本没有这样好的条件,一切的测量工作都是由人亲手去完成而不是像现在坐在电脑面前动动手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那时他们为了解流量每天夜里相隔一段时间就要打着手电到河边去查看,这样不但不安全,还很麻烦。让我们这代人明白我是多么的幸福。黄站长还说他们那时很好找工作而我们的竞争压力是多么的大,也让我们明白如果不好好的学习掌握一门技术要在这个竞争激励的社会上生活是多么的困难。离开水文站后我们全班人来到了一座大山的公路边,看是不起眼的地方却已有相当大的年龄,它可以

追溯在白垩纪时代,在这里我们还了解到岩石的分层,和岩石的结构以及岩溶现象。我们老师还现场教我们怎么使用罗盘,在学校里我们在是在书本上知道怎样使用罗盘而根本没有亲手操作过以往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而这次的实习我们可以亲手去测量岩层的倾向,走向,以及倾角让我们真正的了解掌握了罗盘的使用,也更加彻底的了解了倾向,走向,倾角的知识,我们受益匪浅。虽然这次北碚实习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是我们学到的东西却远远超过了我们在学校学习一个星期。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短短的几天实习结束老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但这短短几天的实习却还不能让我们了解关于水的所有知识,北碚水文站的黄站长说的对在学校学习几年的知识还不如到水文站工作半年学到的东西多真的是这样的,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选择在水文站工作,虽然工作简单,但它的重要性却很大。

第五篇:兰村水文站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11年10月11日

二、实习地点:山西兰村水文站,汾河二库

天气:阴转雨

三、实习目的:

1、了解和掌握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

2、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当地的径流常设计的优缺点,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3、试验分析不同植物的截留,和土壤下渗情况。

四、兰村水文站简介:

经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得知,兰村水文站处汾河中上游,位于太原市西北22.5公里的上兰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6′,北纬38°00′.该站设立于1943年5月,1945年9月停测,1956年4月重建,是我省设立较早水文站之一。50年来每年向国家提供上万组水文水资源数据,为我省的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太原市防汛抗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站是我国重要的水文站,常年承担雨、水测报任务。常规检测项目有水位、流量、含沙量、泥沙颗粒分析、蒸发、降水量、水温、气温、冰清、地下水等。断面上游13公里处建有大型水利工程枢纽——汾河二库,还有著名兰村泉出露,天然条件下,多年平均流量4.2㎥/s,目前泉水已接近枯竭。

本站多年平均降水量491.4mm,最大767.6mm。本站控流面积7705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宽度36.1公里,实测期内多年平均流量14.3㎥/s,瞬时最大流量1950㎥/s,历史调查洪水洪峰流量4500㎥/s。

五、测量仪器学习

1.E601型蒸发器:深60cm,上圆柱下圆锥的结构,底面积3000cm²,配有专用测针(游标卡尺原理)精确到0.1mm,当针尖接触到水面便发出报警声,记录读数。每天早上8点观测一次,通过计算两天的读数差计算蒸发量,以应用于水量平衡计算。周围几个槽起保护作用,溢出的水通过溢流孔进入溢流桶。主要作用是通过多年的资料得出大致趋势。

2. 20cm口径蒸发器:通过称重得出相关数据。蒸发量较大, 误差也大,直接放在台秤上称得蒸发量,用于地面观测,安装 在距地面70cm的高度上。

3.虹吸式雨量计DSJ2:自动记录液态降水物的数量、强度变化和起止时间的仪器。由承雨器、虹吸、自记和外壳四个部分组成。在承雨器下有一浮子室,室内装一浮子与上面的自记笔尖相联。雨水流入筒内,浮子随之上升,同时带动浮子杆上的自记笔上抬,在转动钟筒的自记纸上绘出一条随时间变化的降水量上升曲线。当浮子室内的水位达到虹吸管的顶部时,虹吸管便将浮子室内的雨水在短时间内迅速排出而完成一次虹吸。虹吸一次,雨量为10毫米。如果降水现象继续,则又重复上述过程。最后可以看出一次降水过程的强度变化、起止时间,并算出降水量。每日早八点换纸,纸张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雨量。 4. 流量流速测量

①浮标法:考虑风速,不同站不同系数,本站为0.85。上中下三个断面平行,标志针对应对对面的标志牌,当水流较大时用浮标测流速,把高粱杆捆绑成十字架作为浮标,用浮标投放器投放,将水面宽度平均分开,岸边和河中心分别多次投放测算,一般在白天使用,夜晚使用时要绑上火把。

测量方法:在上断面通过浮标投放器投放浮标,此时工作人员发出信号,中断面开始计时,记录浮标通过中断面的位置和到达下断面所用的时间,浮标流速就是上下断面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从而计算出流速,再利用面积乘以流速得到流量。此河流上、下断面150米,中断面75米,河宽140米。另外,工作人员利用瞄准仪观测浮标。A为河流上断面、B为中断面、C为下断面。AC之间距离150m,B是中点。

②螺桨式流速仪:测流速时,由水力推动旋桨式转子流速仪旋转,内置信号装置产生转数信号n=总转速/总历时。蜂鸣器20圈蜂鸣一次,用秒表计时。放在顺水流,离水面0.6m处。 5.框式温度计:

精确到0.1℃或0.2℃。早8︰00测量。在中断面和基本水尺断面测量。水深>1m时在1m处测量,水深<1m时在半深处,不少于0.5m,不接触河底。把观读的水温及时记录在专用表格内。

日平均水温的统计:一点法采用两次测温的平均值法测该日的日平均水温值。采用两点法或多点发测温记录资料,利用算术平均法统计出该次的河水温度,然后两次河水温度的平均值为该日的日平均水温度值。

月、年的河水平均温度。月内日平均水温的平均值,为该月的月平均水温、一年内平均水温的平均值,为该年的年平均水温。

同样的办法,可以统计出如下特征值:多年平均水温和正常年平均水温;历年最高、最低河流水温。

6.测泥沙含量——比重瓶

测量时,须将河水充分搅匀后灌入瓶中。通过称重,得出水中泥沙与水的重量之比可算出河水的含沙量。

六、实习内容:

(一)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

水文观测是《水文水利计算》教学当中的重要讲授内容,通过实习、在课堂所学和自己查阅书籍和资料,对水文观测的手段和方法都有了很多的掌握。水文观测的对象包括很多方面,下面分别简述。

1、降水量:

降水量的观测最常用的方法为利用雨量器进行测定。雨量器有自记式的和非自记式的。自记式雨量器有三种主要类型:沉重式、浮筒及虹吸式、翻斗式。自记雨量器能够自动记录累计降雨量,一般还配有遥测设备,以便实时传送数据。雨量器由于风的影响而具有误差,特别是山岭和森林中。雪的观测误差更大。

对大面积区域进行降雨观测需要根据区域的形状、地形、面积布设较多的点,以取得一个流域的平均降雨资料。最简单的计算一个流域的降水量的方法是算术平均法,适用于雨量器分布均匀密集的情况。另外还有泰森多边形法、网格法。

对于林内降雨常用受雨器法,制作一个面积较大的受雨器,布设在标准地内,最后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得出。

传感器测雨:雷达覆盖面广,并具有高度的时空分辨能力,能提供时段小至5分钟和空间小至1km2的雨量估测值。利用红外成象,卫星可以测定地球上广大面积的降雨量。这些方法在国外运用的较多。

2、树冠截留

截留包括很多过程,主要是树干流和树冠截留。一般不直接测定,而是通过林冠水量的平衡方程计算:

P=P林内+I+P干

式中:P——降雨量(mm)

P林内——林内降雨量(mm)

I——林冠截留量(mm)

P干——树干流(mm)

降雨量和林内降雨的测量方法已经做了叙述,现在介绍树干流的测定方法:

树干流指沿着枝条和分枝流动并最后顺着主干到达地面的那部分水。其测定通常为在树干基部用不透水的柔软材料做成槽状,承接树干茎流的水,导入到测量装置中,即可得出一棵树的树干净茎流流量,再根据其树冠投影面积,即可换算得出树干流P干。

最后:I = P- P林内-P干

3、蒸发:

蒸发是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一般是作为液态水损失来测定。为了估算可能的蒸发量大小,和作为实际中水面和植物的蒸散的系数调整,现在普遍使用蒸发器,其规格也有多种,林大气象站中的为圆形,直径1.21m,0.255m深,水平设置。

土壤含水量及其蒸发:测量单点的土壤含水量可以用中子仪探测法、电容探测法,或测定反射时间长短的反射仪等间接测定,也可以取土样,称重法直接测出。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过程可以估算土壤蒸发量。土壤蒸发器是一种用来观测土壤蒸发的设备,直径0.5到2.0m,填有土壤,种有植被,与周围隔离起来,使下渗量为零,这样,测得的重量差即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土壤蒸发器要求土壤和植被的样本要保持不变,即与周围环境中的一样。

植物蒸散:在植物树冠高大、太阳辐射较少的地方,蒸腾是蒸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蒸腾作用的直接观测,一种方法是切断植物的一端沉浸在水容器内,观察水的上升量。另一种方法是示踪法,指用能量脉冲确定作物茎干水分输送的速度,或者用氘作为失踪原子进行稀释观测。

4、枯枝落叶拦蓄:

测定枯枝落叶的拦蓄量,可以选取典型的地面,在不破坏原结构条件下搜集单位面积上的枯落物,清楚土壤颗粒后,把它完整地放入一个铁丝网底的圆筒内,下面有收集渗水的集水器,在接受降雨后,水从铁丝网漏下。再与同口径的雨量计接受的雨量相比较,即为枯枝落叶的拦蓄量。

5、入渗:

入渗是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测定比较复杂,通常是在一个指定地方对有限面积上灌水,利用入渗仪测定土壤吸收水分的速率。入渗仪有多种类型,如环状或筒状入渗仪,喷水入渗仪,张力入渗仪,分别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系统。喷水式入渗仪是用来模拟天然降水的性质,例如雨滴大小分布,雨滴冲击速度,产生连续均匀的雨滴,以及再现暴雨强度分布和历时。

6、河川径流:

河川径流是沿某一给定的天然河槽的流量,也是水循环的组成部分,包括基流(地下水出流)、壤中流、饱和层坡面流。河川径流的观测一般包括:①取得高于某一基准面的连续的水位资料;②建立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③把水位资料转化为流量资料。

观测流量的站称为测流站,测流站用自记水位记每隔15分钟测水位一次,测站零点应至少和相距一定距离的三个永久水准基点相互参证。

测流断面的选择原则是,在大洪水发生时也也能进入现场,水流始终被控制在河槽里,水力条件不受影响。人工测流要求选河段的顺直段,同时流速在可以精确测到的范围之内。测流处不一定和自记水位计在同一地点,但应尽可能靠近,使测得的流量能代表水位计的数值。

浮标法测流

水位观测:传统的自记水位是在静水井中放一个浮筒,与自记记录仪相连,资料可以从数字图表上独得,或由机器在穿孔纸上得到。浮筒式自记水位适用于狭窄而下切的沙砾质河槽,这样静水井可以靠近河流。对于宽阔的沙质河槽,静水井必须置于距主流一定距离的岸滩。

流量测验:测站的流量是通过对水位计附近断面的流速和水深测量算出来的。流速是用流速仪对横断面的各条垂线进行观测而得,垂线之间的距离应以每条垂线所代表的流量不超过断面总流量的10%为准,流速仪挂在用绞车控制的缆索上,在浅水中它也可装在观测杆上由观测员用手操作,每条垂线的深度用缆索或测量深杆测量,其他流速观测方法可用浮标、装备流速仪、测速杆或超声波装置,垂线在河底为零及至水边或接近水面达到最大,平均流速一般在距水面0.6m水深处。通常在水深小于0.76m时以0.6m水深处代表平均流速,当水深大于0.76m时取0.2m和0.8m水深处流速的均值。在洪水时期水深观测困难时,可仅测接近水面的流速,水深可在洪水过后补测,用标准流速曲线上读得系数以估算垂线平均流速。

7、含沙量:

含沙量是反映水流挟带泥沙的数量,在泥沙运动中是一个重要的额参数。常用的含沙量有三种表达方法:①体积表示法:Sv为泥沙的体积(Vs)与泥沙和水总体积(V)之比=Vs/ V .②质量表达法:泥沙干重与沙和水的总重量之比,Sw=Ws/W.③质量和体积混合表达法:泥沙干重与沙和水的总体积之比。泥沙的常用表达方式是每立方米多少公斤,如我国的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年平均含沙量为37.6kg/m3。 为了对河流的泥沙含量进行观测,常选择较长的稳定均匀的河段,在掌握泥沙的特性之后,使用相关仪器,采集测量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对于不同运动形式的泥沙,有不同种类的泥沙采集器,如悬移质采样器、推移质采样器、床沙质采样器。

输沙率:Qs=Q*Cs*k

式中:Qs——输沙率;Q——流量;Cs——悬移质泥沙的含沙量。

泥沙输移:在天然河道中,含沙量随季节、泥沙来源以及涨水或退水过程而变化,含沙量一般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给定点的输沙率是含沙量与点流速的乘积。由于水流流速在水面处为最大,而含沙量则在临近河床处为最大,所以输沙率的计算必须在全断面内积分,以获得经过该断面的输沙率Qs。

通过水流断面的日输沙率计算:Qs=0.0864QCs

式中:Qs——日平均输沙率; Cs——泥沙通量平均含沙量;Q——日平均流量。

平均含沙量Cs与流量Q的函数关系得泥沙率定曲线,两者关系常呈指数关系:Cs=aQb

式中a与b为系数,由回归分析求得。

年内流域产沙量可从流量历时-泥沙率定曲线求得。

流域内面蚀与河床侵蚀的总量称之为总侵蚀量。然而并不是流域内所有的被冲刷起来的颗粒均能达到流域出口,有更大量泥沙则被拦截在湖泊与水库之中。输送至流域出口的泥沙总量称之为产沙量。泥沙输移比表示当地被冲刷物质到达下游某一地点的百分比,即产沙量与流域内的总冲刷量之比。

(二)径流场调查

为了观测土地利用对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水文当中常通过修建径流小区(径流场)测定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的径流量、泥沙含量等资料。标准的径流小区规格为 22×5m,坡度9゜。实际当中也可以根据研究地区的的坡度、坡长、土壤等情况作适当调整。在布设径流小区时注意应尽量使长边垂至于等高线,短边平行于等高线。

径流场由保护带、护埂、承水槽、导水管、观测室等几部分组成。水保站里的径流小区相对集中,设置了很多对照组。参观时发现,对照组设置合理,一组的试验区数目有为2区,有的为4区,每一组较为集中,方便对照观测,但是我们也发现其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如区与区之间缺少保护带,这样的话对于有林地和无林地的对照就会带来较大误差,特别是有林地如果植物长得比较高大,就会影响到周围的无林地。

主要同坡度坡向的径流小区对照:自然状态下的裸地、有工程措施(水平条)的裸地、有农作物(玉米)的土地、有小乔木(刺柏)的土地、有工程措施(鱼鳞坑)和小乔木(刺柏)的土地。

另外还有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的对照、不同坡向径流小区的对照。

九孔分水箱为体积法测径流量的装置,在径流场产生的径流量较大时,可以通过分流,只取小部分通过量水设施。为了使分流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安装设施时须注意分水箱必须水平,以确保每个孔流出的水量一致。

分水箱上方还安装了超声波测距仪,解决了体积法只能测到一定时间内径流总量而不能反映过程的难题。超声波仪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来自于太阳能电板,把新型能源用到了科学试验上。

通过对不同小区的流量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不同状态的土地产生的径流多少,从而得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水分下渗的影响,为水土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径流小区流出的水中含有一定的泥沙,通过对泥沙的观测可以得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量大小,为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泥沙观测的方法常在通往分水箱的管道中插入一个采样器(6712型),采样器可以自动记录每次取样的泥沙含量,操作较为简单。但是在观察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好的方面,那就是采样器上已经积累了很厚的泥土,看来是长期无人清理了,这样容易是采样器受堵,无法取得水样,或者泥沙含量不准确。

上一篇: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下一篇:散文掀起你的盖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