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

2022-09-12

在体育教学中, 兴趣确实对认知和技能形成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行为科学角度来看,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大凡一个人对某项活动有了兴趣, 并且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他就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创造性地、执着地去追求, 加之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趣味性强、游戏化的教学形式感到快乐, 特别是为能掌握新技术、充分展示了自我的个性而感到快乐, 这些习惯的形成对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那么体育的在社会中又有哪些作用与功能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阐述。

1 体育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体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

体育能够提高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体育在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娱乐身心、锻炼意志等方面功能的体现, 是与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实现人类在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相一致的。面对季节变化、气候变化, 寒冷温热, 大风暴雨, 电闪雷击, 自然界的动物、植物都必须能承受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 才能生存发展;不适应自然环境的恶劣变化, 又无法改变自然环境, 在这样情况下, 只有灭绝淘汰。但是, 人是有创造力的, 能千方百计设法适应这种自然变化:一是改变自然环境条件, 如改变居住条件, 改变生态环境, 提高水、空气的质量;二是加强人类自身的适应能力。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最佳方法之一。长期进行体育锻炼, 增进了健康, 强壮了体格, 身体的各个组织系统在中枢神经支配下, 承受外界刺激和协调各组织系统能力都将得到增强在大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 能使机体得到锻炼, 适应能力不断提高。我们也务必清醒, 普及体育、发展体育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在一些地方, 由于对体育不重视, 已引起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后果, 如:学生体质下降, 学校场地挪作他用, 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被占, 社会体育活动开展受到影响, 各种现代病的蔓延。人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等等。因此, 要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起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思想, 继续提高认识, 要把体育的发展放到“人的全面发展”, 放到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 并形成社会舆论。

2 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它反映了个人或团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体育活动、比赛能增加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 缩短互相之间的距离, 进行互相沟通。中美建交, 首先以乒乓球打开封闭二十年的中美隔阂, 开通台湾与大陆的隔绝关系, 也从乒乓交往开始。体育历来是人生的友谊使者, 例如我们原本互不相识, 通过一次球赛, 一次体育活动彼此有了初次的了解, 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这对于一些外向型者就可以进一步通过体育活动, 使社会交往得到满足, 而性格内向者则可通过多次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忘却心中的烦恼与痛苦, 消除孤独感, 逐步形成与人交往的意识和习惯, 使个性逐步得到改变。

3 体育活动能提高全民的素质

广大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 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世纪议21程》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原则, 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需要关系相协调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各种需求, 倡导的是使人的体力和智力方面的各种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事实上, 人的身心质的发展和提高, 涉及到人的自身、家庭、校、社会等诸多方面, 如:个人对体育的所持态度和对体育需求程度, 家庭的经济状况, 周围人群对体育的认识及态度个人所在社区的体育活动场所及设施条件, 政府对体育的费投入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等。这些都将对人们的体育参加意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经济因素对体育的直接约, 并且受人口多、底子薄,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影响, 仅化体育消费而言, 我国城市人口中的有薪阶层, 文化体育费只占总收入的左右, 广州、深圳收入高的城市也仅3%, 而国外中等发达国家的老百姓文化体育消费基本占收入的20%以上, 很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 把体育纳入正常、有序的轨道, 树立“全民体育”和“身体育”意识, 促进体育功能的实现, 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令人欣慰的是, 我国政府已对体育体制的改革予以了高度视, 在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法》颁布之后, 又制定一系列的措施, 旨在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提高民族的体素质。

4 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是建立在团体成员对团体目标的认识相同的基础上, 合作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行为。在合作的社会情景中, 个人所得有助于团体所得, 合作的优越性体现在个人与他人一起合作时所获得的社会效益, 如增加交流、相互信任等。合作的心理品质不可能通过讲座和讨论形成, 合作需要通过某一种活动, 通过人与人交往的过程, 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各种结果的经历以及成果的共同分享和责任共同承担的关系去培养。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的合作会使活动更为有效, 因为团体要获得成功, 团体成员就必须相互协作, 共同努力完成。集体运动项目是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的有效工具, 现代社会需要有合作精神, 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和成就, 就需要与他人合作, 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 孤军作战, 即使个人有再大的本事, 终难成大业。合作能力既是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必备条件, 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能力。从事体育活动, 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 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 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 如篮球的前锋、后卫, 各自以不同的地位作用的发挥, 达到提高篮球比赛群体作战效率, 使每个成员都感到满足。这是因为群体内每个角色都是互相关联的。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结成的相互促进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强化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和相互信赖, 稳定每个角色的地位, 发展协同与合作精神, 使集体目标得以实现。经常性地参加体育活动, 有利于个体加强合作的意识, 有利于个体培养团队精神。

5 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交互场所, 每一个人在社会当中都不同地充当几种、甚至多种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与他人交往, 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调整, 作出恰当的、合乎角色的反应。这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表现。而体育运动场合, 恰好能为人们学会承担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

摘要:体育教学不仅是大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需要, 而且还是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善于分析、勇于创新的需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活动, 在体育课、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参与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激发。一次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氛围与一场激烈的体育竞赛无时无处不体现出创新意识因素的参与。当今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经济的进程, 体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大到各类国际体育赛事, 小到居民区的体育运动。体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本文就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倪依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体育功能的全面实现[J].体育学刊, 9 (2) .

[2] 张力为, 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FX2N系列PLC实现机械手的设计下一篇: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