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名词解释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家庭的名词解释范文

家庭教育学名词解释

家庭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家庭: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谓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最小的细胞。

2、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影响。

3、家庭结构:家庭诸分子(即家庭成员)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的结合。

4、家庭经济状况:指家庭经济收入多少,生活水平的高低、家庭经济的来源和支配等等。

二、简答

1、封建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在今天的家庭中有哪些影响?

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具有优良的传统:①重视早期家庭教育。甚至还注重实行胎教;②重视家长以身作则,给子女做出榜样;③反对娇惯、溺爱,主张严格要求;④重视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⑤坚持教子必先治家的原则等等有一影响,至今影响我们。

2、确定家庭教育目的的依据? ①家庭的根本利益②家长的经历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③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④家长的职业

⑤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⑥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

总之,家庭教育目的的确定和提出其依据是多方面的,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3、教育子女中如何运用惩罚手段? ①首先必须端正批评惩罚孩子的目的;②批评惩罚必须公正合理、恰如其分;③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④惩罚不是体罚⑤正确对待和运用“自然后果的惩罚”⑥运用惩罚手段要慎重。

4、独生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①独生子女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②独生子女教育关系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③独生子女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④独生子女教育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效;⑤独生子女教育有待加强。

三、 论述题

1、 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长者对子女的教育,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

子女从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了早期家庭教育——“胎教”,为胎儿出生之后的健康成长发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孩子出生后,父母的抚摸、亲吻、照顾、情感的交流就能使新生儿产生强烈的反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个人出生以后家庭教育的开始。到孩子成长到3-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和身心发展的速度期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孩子缺乏独立生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离不开父母的照顾,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只有父母是孩子的保姆,是孩子首任教师,是生活的第一个指导者,是走向社会的最初引路人。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很强,父母的要求是他们生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父母对周围人的评价态度,成了孩子评价是非的依据。

一个人小时候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因此来自中国的家庭教育较多的倾向于“早期教育”。因为早期教育对个人的思想品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人的智力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古今中外的许多事实也表明了早期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极大。在一个人成长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成长作用,还应看到终身家庭教育的作用。

子女逐渐成长,思想逐渐成熟,独立意识较强,思考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后,遇事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对家庭教育逐渐减弱,但是鉴于子女与家长的特殊关系,在升学、就业、入党、恋爱婚姻关系上还会依赖父母,征求父母的意见,父母对子女来说仍有很大的权威性。

总之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促进着每个人的成长。

第二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1.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答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3、家庭的概念与特征。

家庭是指亲属同居同财的生活单位。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有九大特征。

家庭的演化包括: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家庭的功能: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精神生活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

4、家庭教育的本质 。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与的一种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的性质: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是持续的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它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 初步了解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5、家庭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早期性和奠基性;全面性和广泛性;自然性和随机性;亲情性和权威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差异性和继承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条件具有不

6、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a、学前儿童(0-6岁儿童)b、学前儿童家长(父母、祖辈老人、非亲监护人)c、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老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干部、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d、对学前儿童及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幼儿园、)

7. 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8.调查研究:通过对已有的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集体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9. 调查研究的类型:a、现状援救、b、相关研究c、因果关系比较研究d、发展研究

10.经验总结:是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研究方法。

11. 实验研究的变量:a、实验变量、b、效果变量c、无关变量

12.行动研究的兴起起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后期) 13. 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时间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研究方法。

14.学前儿童家庭的发展趋势:a、“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b、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c、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 16.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

17.家庭的特征:a、两性结合,延续后代、b、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历史c、是人类的基本群 体,不仅为人们创造了社会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因此满足人 们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需要。

18.家庭发展的形式: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c、对偶家庭b、一夫一妻制家庭

19.血缘家庭:婚姻是按照辈分来划分的,凡属同一辈分的男女均可以结为夫妻。即兄弟姐妹之间结为夫妻也是合乎道德的、这种同辈而婚的婚姻构成了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血缘婚姻。

20. 普那路亚家庭:属于群婚制,也叫团体婚姻。

21. 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人类家庭形式从对偶家庭再向前发展成为一夫一妻制家庭

22. 家庭的生命周期:一个家庭成立到消失,大约经历五六十年,五个阶段:a、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b、孕育孩子阶段c、为人父母,养育孩子阶段d、孩子长大成人阶段e、老年阶段

23. 家庭结构: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又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4. 家庭结构内容:a、家庭成员(的分类构成了家庭的类型结构)b、家庭成员(的多少构成家庭的规模)

25. 家庭结构的类型: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残缺家庭e、隔代家庭

26. 核心家庭:指已魂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7 主干家庭: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8. 隔代家庭:指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家庭。(父母出去形成的留守子女)

29. 联合家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一个以上的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 30. 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小型化、核心化

31. 家庭关系:又称家庭日记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互相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2.家庭关系的特点:a、家庭关系是以婚姻、血缘为纽带的b、家庭关系最为持久、稳定c、家庭关系表现出一种其他任何社会关系都不曾有的连续性和承先启后性.d、家庭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和道德的监督。

33.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家庭关系的起点和基础,被称为家庭中的第一关系,也是 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

34.亲子关系的特点:a、是不可选择的b、是永久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c、有特定的权利与义务

37. 历史功能:a、情感交往功能b、生产功能c、教育功能d、娱乐功能e、宗教功能f、政治功能

39.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湿度和法律c、传统习俗与伦理道德

40.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家庭功能有决定性影响

41. 家庭功能的变化:a.生育功能逐渐退化b.生产功能从丧失恢复c.消费功能由平均到多元 d.教育功能分化e.赡养功能弱化

42.家庭教育包括:a、父母教育子女b、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

43.对学前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重要地位

44家庭教育的性质:a、非正规教育b、是亲情的教育c、是稳定、持久的教育

45.家庭教育的特点:a、教育内容包罗万象b、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c、家庭教育因素复杂多样

46.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a、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b、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c、集体教育不仅是家庭内的个体行为,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47.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应该注意:a、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工作,发挥整体合力

b、要充分调动家长主动关心子女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发扬家庭教育的优势

c、学校对家庭教育的知道要加强可操作性,落实到实处d、家庭教育指导要面向全体家长

48.家庭对学校工作的参与主要体现:a、家长应该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b、在日常生活中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c、热心学校工作,充当学校教育的好参谋、

49社区教育:就是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共同关心这个社区内的年轻一代的教育

50.终身教育:就是一个人的一生都在教育的过程中

52.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因为现代社会唯一能持久保持的优势就是你比对手学得快,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学得越多,越感觉自己无知。因为永远达不到永远的卓越,所以必须不断学习,家庭也是一种组织形态

53、建立学习家庭对于人们体验生命力的发挥,体验生命的一样,重新创造自我有无限价值,

54.学习型家庭的表现特征:a、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b、要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c、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投入

55.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父母的角色:a、社会地位b、教育背景c、个性特征(性格)d、成长经历

56.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a、身体素质b、道德品行c、观念意识d、文化修养e、人生态度 57.祖辈家长:比父母长一辈的家长

58.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a、隔代家庭b、主干家庭c、监护家庭d、留守家庭

59.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以:a、隔代家庭b、主干家庭c、留守家庭为主

60.亲子关系:就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61.社会转形期的亲子关系的新发展:a、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加,亲子之间交流接触机会降低b、子女的自主意思增强他们追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子女对父母的影响不可忽视、

63.亲子间的良性互动的表现特征:a、相互尊重、相互信任b、对方之间有一种责任感c、彼此亲和,真诚的欣赏对方

64.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a、父母自身的因素b、子女的因素c、环境因素(A传统文化背景B、时代风尚)

65.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67.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激励的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68.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包括

1、儿童观

2、教育观

3、人才观

70. 《儿童权利公约》无歧视原则:不论儿童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其社会出生、民族、语言、宗教、性别如何,不论是正常还是障碍儿童,都应当在不受任何歧视或忽视的情况下,享受他们的一切权利。

71.儿童利益优先原则: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

72.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儿童观:a、孩子是一个非成年人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顾b、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应当尊重他的权利和人格c、孩子是一个有潜力的人,家长应当信任和培养他,d、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差异,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

73.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是学前儿童家长基于对儿童发展的认识形成的对儿童教育的理解及家长角色与职能的看法。他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教育观:a、儿童是独立的个体b、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需要c、家长应了解学前儿童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支撑其躯体、协调其行为是丰富的精神世界。

75.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a、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辈分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b、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c、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职业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76. 祖辈参与家庭教育,具有的心态:a、慈幼心理b、义务心理c、补偿心理d、享福心理e、返童心理

77.补偿心理(祖辈年轻的时候,没有精力对子女施行足够的教育,如今在孙辈上补偿)

78.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倾向,他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述,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79.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维度,将父母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威、绝对权威型、宽松溺爱型、忽视冷漠型

80.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能够充分理解孩子的兴趣和要求,经常向子女提供足够而有效的信息,并言传身教、引导子女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而家长则表现出冷静的热情和克制的疼爱

81、垂直的亲爱型教养方式的母亲。其忧郁性的倾向一般很少,易受性和主观性的倾向(空想、敏感、不能客观地待人处世)也很少,其适应性的倾向较强。

82.情动型教育方式的母亲,其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

83.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a、民主权威型b、绝对权威型c、娇惯溺爱型d、忽视冷漠型

85.影响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因素:a、家长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b、孩子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86.孩子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a、孩子的性格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b、孩子的年龄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c、孩子的性别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87.家长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a、夫妻夫妻关系对其教育方式的影响b、家长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

88.家长教育能力:是家长在一定条件下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的机智、策略、技能和技巧。 92.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指在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能力

93. 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能力表现为:a、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势b、评价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94. 评价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a、评价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b、评价幼儿的社会情感水平c、评价幼儿的社会行为水平

95.提高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a、委婉真诚b、表达希望c、表达失望d、表达异议

96.孩子的精神需要:a、安全感需要b、交往的需要c、信任的需要d、交往的需要e、创造探索的需要f、成功的需要 98.游戏规则法:做游戏时。是家长利用游戏规则,向孩子提问。例:这个游戏规则是什么?它能不能改变?

99. 故事难题法:家长在讲故事时,向孩子提出有关道德的难题,要求孩子作答的方法

100.投射测验法:又称故事续讲法:家长讲故事,当讲到主人翁的行为以后,让孩子讲结局。

101.移情测验法:家长设计能够引起移情的情景。来测量孩子对他人情感的各种体验的方法。

103.孩子的安全感从何而来?a、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和睦b、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同伴和团体的肯定和容纳c、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对自己的信心。自信心能使孩子获得内心稳定和安全感。

107. 家庭教育的目的a、人的社会化b、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c、反向社会化---后喻文化 108. 后喻文化:是指年轻一带将文化知识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长辈的过程。(长辈向晚辈学习)

111. 反向社会化---后喻文化:指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递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11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和设想或规定。

11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包括:a、对家庭要培养的幼儿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幼儿在体力、智力、品德、审美等方面发展的方向及其程度,以形成某种预想的个性结构。b、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社会价值作出规定,使幼儿符合一定的社会需要

114.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a、健康教育b、认知教育c、品行教育e、审美教育

116. 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任务是: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激发孩子参加户外锻炼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117. 认知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任务---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的发展 要求:(格外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a、发展孩子倾听语言的能力b、应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c、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d、发展孩子的识字能力

118. 智力发展的关键期:①、2—6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

的关键期。②、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③、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④、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119.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审美任务:a、引导孩子感受美b、启发孩子表现美c、鼓励孩子创造美d、塑造孩子心灵美 120.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a、寓教于生活和娱乐中的原则。b、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原则。c、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要求一致和教育方法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128. 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在外环境上,母亲自身的精神情绪上对胎儿发育施加影响,试图通过这两方面的因素、促进胎儿身体与智力方面的良好发展。

131.乳婴儿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一、1-3岁是乳婴儿学习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二、2-3岁是乳婴儿掌握基本语法和句法的关键期。

三、到3岁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132. 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

1、发现个人能力

2、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

3、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 133. 学前家庭教育的方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家长实施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和措施

134. 民主权威型:对应的教育方法--榜样示范、正面说理、表扬、鼓励为主,与恰当的批评惩罚相结合

135. 绝对权威型:对应的教育方法—强制压服、训斥打骂和禁止、管束

136.娇惯溺爱型:对应的教育方法---无原则的赞许和肯定,或以慈爱的形式出现的限制 137. 忽视冷漠型:对应的教育方法—毫无控制的自然后果法 138.非期望行为:是指家长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不合乎父母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行为偏差

139.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a、理智性原则b、渐进性原则c、适切性原则

140 . 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a、榜样示范法b、正面说理法c、暗示提醒法d、批评惩罚法

5、自然后果法 141. 榜样示范法: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142. 正面说理法:就是通过事实、讲道理来启发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思想认识、从而使幼儿心悦诚服的接受家长的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143. 暗示提醒法:是父母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实施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能的家庭教育方法。 144. 批评惩罚法:是父母对幼儿不良的观点、行为作出否定评价,以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与错误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 145. 采取批评惩罚法有注意:a、要注意孩子的个性身心等发展特点b、要注意批评、惩罚必须公正、合理 c、批评惩罚要讲究方式和时机

146. 后果自然法:就是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己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

147. 管教的策略:a、行为改变术b、民主儿童训练策略c、沟通策略d、父母效能训练e、沟通分析

148. 民主儿童训练策略是建立在平等与相互尊重原则基础上的

150.与孩子沟通的基础是建立在尊重和技巧上的

151. 父母效能训练是高顿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的教养孩子所提供的训练课程而提出来的

152. 父母效能训练的技巧:a、父母主动的倾听b、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解决问题

153.在人际关系中有4种基本态度:我好----你也好;最健康的生活态度。我不好—你好;沮丧的生活态度。 我不好—你好;挑剔的生活态度。我不好---你也不好;破碎的生活态度

154.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属于一种成人教育。

155. 家庭教育的渠道:a、幼托教养机构的指导b、社区的指导c、企事业机关的指导d、大众传媒的指导 156.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目标提高家长的素质

157.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教育外机构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一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

160.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的对象:a、家长与子女b、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家长c、不同身份的家长

161.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a、双向互动原则b、家长主体原则c、共同成长原则d、分类指导原则e、因地制宜原则f、整体性原则g、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62. 指导内容的要求:a、指导内容的时代性b、指导内容的阶段性c、指导内容的针对性

163.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是指指导者有目的、有针对地直接指导家长,影响家庭教育的做法。

164.家庭教育的指导常用形式:a、个别指导b、集体性指导活动c、介绍、推荐、提供文字音像资料

165.指导形式的要求:a、指导形式的多样性b、指导形式的开放性c、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166. 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应改变单一性,提倡多样性,改变封闭式,提倡开放式,改变灌输型,提倡家长共同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167.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a、家长学校b、亲子学苑c、家庭教育咨询站d、家庭教育网站

168. 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158.环境熏陶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方法。

169.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技能、行为规范,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满足社会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

170.研究假设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因果性或规律性的一种假定性的解释,是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事实,对解决科学研究的问题提出猜测性、尝试性方案的说明方式。通俗地说,研究假设是指在有关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在实施深入研究之前,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初步探索掌握的情况,对于研究对象、问题的基本状况做出试探的描述、解释和推测。即是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答案。

171.观察法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科学的观察对有关教育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的观察,是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这种科学的观察,就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

172.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17

3、音乐胎教。胎儿在宫内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由听觉器官和听神经来接受外界传入宫内的声波刺激。音乐胎教就是根据这一情况,从三方面进行:孕妇听胎教音乐;父母唱歌给胎儿听;胎儿听胎教音乐。

17

4、抚摸胎教。抚摸胎儿或轻拍胎儿这种方法通过孕妇腹壁传达给胎儿,形成触觉上的刺激,促进胎儿感觉神经和大脑的发育。抚摸胎教的方法包括:每天睡前听胎教音乐之前,孕妇仰卧放松,双手放在腹壁上捧住胎儿,依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顺序轻轻、反复做抚摸动作,一边抚摸,一边与胎儿讲话;在妊娠28周时,孕妇能摸清胎儿体型,可随音乐的伴奏,与胎儿的身体接触;抚摸胎教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放一些轻柔的背景音乐,显得更加静谧、平和。

17

5、语言胎教。父母用语言与胎儿进行交流,给胎儿期的大脑新皮质输入最初的语言印记,在大脑中形成粗浅的记忆,促进其出生后语言及智力的发展。同时将父母的爱传给胎儿,对胎儿的感情发育有很大好处。语言胎教的方法包括: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孕妇所经历和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和肚子里的胎儿诉说;给胎儿朗读文学作品:那些想象力丰富、有趣的童话和寓言,都是孕期最合适的读本,阅读这些作品会带给孕妇有益的启迪;父母与胎儿对话:胎儿在母亲腹中,最容易听到较低的声音,所以,孕妇可以邀请丈夫一起来参与宝宝的语言胎教。

第三篇:四川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解释

(此政策从2008年开始执行)

一、基本条件。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四川省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 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残达到三级以上)。

二、政策解释

(一)关于年龄认定问题

1、扶助对象年龄的认定,以其本人身份证载明的出生时间为准,对于从未办理过身份证的,以其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

2、1933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不予受理其申报。夫妻双方中有一方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一方可以申报。

(二)关于“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子女”问题

1、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子女包括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有关生育数量的规定生育子女和合法收养子女,只存活一个子女的情况。合法收养子女包括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收养子女的情况。违法收养子女的,不纳入特别扶助范围。再婚夫妻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有关生育数量的规定生育子女和合法收养子女,以其本人生育和收养的子女数分别认定,符合条件的一方或双方以及未生育过子女的另一方,纳入扶助范围。由于婚姻变动形成的单亲家庭以其本人生育、收养的子女数计算。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出具《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由其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和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计生办出具有关独生子女的证明材料。

2、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含送养、寄养、判随前夫或前妻)和收养子女。子女下落不明,未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死亡的,计入现存子女数。

3、1992年3月31日以前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被收养人与收养人长期共同生活,群众也认为是父母子女关系的,为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收养。1992年4月1日以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子女、户口登记在一起的,界定为收养关系。

(三)关于“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依法鉴定为残疾(伤残达到三级以上)”问题

1、现无存活子女的,需提供公安部门、人民法院、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或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子女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证明材料。

2、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的,需提供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一制发的等级为三级以上(包括三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因养子女残疾申报的,须与养子女有合法收养关系。送养方以已送养的子女残疾为由申报的,不予受理。

(四)其他问题

1、夫妻关系须合法,包括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婚姻。1994年2月1日前,没有配偶的男女,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可认定为事实婚姻。

2、未婚而收养子女的人员不得纳入特别扶助范围。

3、对象资格审核以家庭为单位。再婚夫妻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审核。

4、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按发放。扶助对象年龄已超过49周岁的,从确认对象资格的为起点发放扶助金。

5、扶助对象再生育、再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的扶助对象,应自其再生育、再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时起,停止发放扶助金。

第四篇:公文中常用的名词解释

OIV组织: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简称OIV)是一个由符合一定标准的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国组成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主要任务是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葡萄酒贸易、讨论科研成果、制定符合国际葡萄酒发展潮流的技术标准等。 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

“四清四化五改”(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处理)

一定三有:是基层党组织为了提高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开展的活动。一定是指“定权责立规范”;三有是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简称“一定三有”。

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是指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在做经济建设、履行本职岗位应有的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 村级组织“三+五”运行模式:

乡镇党委通过推行以“三制”管理(轮流坐班制、目标承诺制、考核积分制)、“五化”服务(事务代办流程化、议事程序规范化、组织活动经常化、综治维稳职责化、引领发展科学化)为主要内容的“三+五”运行模式,对村级组织进行管理。 “三制”管理:

1.轮流坐班制。由村“两委”干部在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轮流值班,及时处理村内各项事务。

2.目标承诺制。村“两委”班子及全体成员要明确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并通过公开栏、制成图表上墙等形式向群众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3.考核积分制。各乡镇党委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农村“两委”干部千分制考核办法》,逐村建立村“两委”干部积分考核档案。乡镇党委填写《积分考核表》、村干部本人填写《积分卡》,随时记录村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切实强化日常管理。每年年底,乡镇党委结合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情况确定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五化”服务:

1.事务代办流程化。由村干部担任事务代办领办员,每周到乡镇服务中心、县直有关部门办理群众委托代办领办事项,重要事项随时代办领办。 2.议事程序规范化。必须运用“五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机制研究商定村级重大事务,建立“党组织领导、村民代表会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村级治理架构。

3.组织活动经常化。农村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培训、志愿服务、承诺等活动,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村民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宣传农村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开展文体活动。

4.综治维稳职责化。建立健全社会综治防控体系。在村一级设综治工作站,村综治工作站下设立综治小区,综治小区下设综治小组。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分解到人,明确办结时限。对工作不力等导致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重大影响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5.引领发展科学化。农村“两委”干部要按照“一村一品”要求,科学制定一个好规划、确定一个好项目、谋划一个好的致富产业。带头领办、创办合作社、产业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及产后等一条龙服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三化一中心”: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及村民中心

第五篇:教育学的名词解释

2013年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及论述题 名词解释

1、 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待方向变化的活动。

2、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4、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是具有层次结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包括初等学校到大学等。

5、 义务教育: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6、 小学教育的目的: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广义的是指对教育者的期望。

7、 小学教育的普及性:有两层含义,

1、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2、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对所有的入学儿童负责,教师要爱护、关心、教育每个学生,使之都能够健康成长。

8、 个体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9、 遗传:从上代继承下来的心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10、成熟: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和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11、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

1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13、教师的性质: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4、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15、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指教师在教师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教师道德境界。

16、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权利。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隐私、名誉荣誉

17、儿童中心论(杜威,卢梭)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凯洛夫)

18、课程:广义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指某一门学科。

19、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任务(基础型(读写算)、拓展型、研究型)内容的固有属性(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显隐(显性、隐性)设计主体(国家、地方、学校)

20、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斯宾赛)

21、国家课程: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

22、学校课程: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

23、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他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24、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课书等系统化的活动。

25、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他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他)

26、教科书(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9、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

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30、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1、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2、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3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4、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

35、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6、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

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3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间分配及相互关系

38、德育:广义: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

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39、德育过程: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教育影响,并

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实质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40、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德育内容

4、德育方法

41、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基本要求

42、德育方法: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包

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43、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讲解、谈话、讨论等)应

该注意的有(明确的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重时机、以诚待人)

44、班级: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照一定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

来的学生群体。

45、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

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

46、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做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

议和量的估计。

47、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

上一篇:今生最大的幸福范文下一篇:教师培训心得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