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开放高校英语教学ESP方案

2023-01-17

1 开放高校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以开放高校的代表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相当重视。然而, 英语学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每年的大学英语统考通过率都比较低, 而且学生普遍存在混乱英语、哑巴英语等实际问题, 与社会需求有明显的差距。根据笔者访谈调查, 学生之所以消极被动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认为所学的英语与之前的英语学习经验相似, “学了也没效果, 没什么用”。英语专业的学生尽管认为英语学习比之前的有所提高, 然而必修课以语言学习为主, 选修课专业倾向不明显, “提高的感觉不明显”。

如何面对现实, 尽快将英语教学推上新的台阶, 已经成为开放高校教育中的一重大问题。因此笔者在此尝试提出ESP方案。

2 ESP模式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交往的日益增多应运而生的, 是相对于E G 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通用英语教学而言的。它是以具体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ESP大体上可分为二类, 即学术或教育英语 (English for Academic/Educational Purposes (EAP) (EEP) ) 和职业英语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EOP) ) , 前者指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学术交流和接受高等教育, 后者是为各种在职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技术培训。EAP通常学习语言共核 (common core) , 即学习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技巧, 或学习与专业有关的英语。EOP则指学习英语以应付某些特定的场景、交际需要、以及专业、技术等各种不同的任务。

E S P具体种类繁多, 诸如新闻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营销英语、公务员英语等等, 不胜枚举并且有随着社会分工实践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ESP教学把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 提炼出与职业领域相适应的英语应用能力, 形成了一个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教学途径, 总之, 这是一种“语言学习为目的服务的教学” (Robinson:1989) 。它有显著的四个特点:ESP课程的学生通常都是成年人, 尽管有些是较年轻的成年人, 包括正从事各种专业的专门人才;在岗或者正在接受培训的各类人员;在校的学生, 包括学习大学英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3 E S P与开放高校英语教学的联系

3.1 ESP模式符合开放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

参加开放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为成年人, 他们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对学习的理解更为客观。他们懂得学什么、进行什么形式的学习对自己有利或者对自己的工作前景直接有利之后必能提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由于需要同时兼顾工作与学习, 他们不可能像普通在校生一样把足够多的时间投入到长期的纯语言学习中去, 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应有利于其工作或学习的英语。综合ESP的特点和开放高校学生的实际, ESP学习, 比较传统通用英语, 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ESP模式教学更能够满足成年人学生学习的需要, 符合开放高校英语教学开展的实际。

再者, 从开放高校的本身来看, 由于入学的门槛低, 毕业生的学术成就相对较低的缘故, 社会的认可度也就不尽人意。在追求高学历, 名牌学府效应的今天, 开放高校更加迫切地意识到为开放教育塑造亮点, 为学生增加就业市场的需要, 而专门用途英语的加入, 专门人员的培养无疑是有意义的。

3.2 开放高校英语教学具备ESP应用的基础

参加开放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有自己专注的事业范围, 他们中包括从事如贸易、金融、旅游、行政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工作人员, 拥有相应领域一定的专业知识, 而且他们都曾经在学校参加过数年基础英语学习, 只不过学的并不好而已。基础的语言认知能力加上专门的 (Specific) 知识为实施ESP模式打下的基础。开放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多个专业的丰富教学资源, 其强调聘请其他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参与教学设置的特点, 强调多媒体、网络的使用和远程教与学配套的特点都为进行多门英语专门知识的收集、编辑、传播乃至教学的进行做好了准备。

4 E S P在开放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高校采用ESP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要合理运用ESP模式服务于开放教育, 我们必须立足开放教育的实际, 结合ESP的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做好多方面工作。

4.1 分析学生

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基础, 文化水平和专门知识水平, 明白学生的学习期望, 了解学生对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需要;分析市场, 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Richterich于1972年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 (Needs Analysis) 模式, 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确定具体语言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英语教学中课程设置, 教材编选,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要与英语的实际使用需要紧密联系。

4.2 遵循语言学习本身的规律

语言学习是长期的过程, 具有连贯性和实践性。学生在按照其动机兴趣选择某一部分语言学习的同时, 必须被正确的引导进行语言的整体学习。

4.3 保证基础通用英语教学的实施

尽管我国通用英语教学覆盖人们学习的每个阶段, 从小学, 中学到大学, 甚至大学英语专业, 培养出能参加这种考试那种考试的学生, 实际语言能力的产生却无保障。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倾向ESP模式, 然而绝不是对通用英语教学的全盘否定, 两者之间并非互不相容或互不相干, 而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一般认为, EGP为ESP的学习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学生即使精通专业理论知识, 也难以用英语表达出来, 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反过来, 学习ESP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也深化EGP的学习。

4.4 对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ESP教师的责任更大, 不仅组织新型的学习, 还要决定学习的内容。因此, 在学校教材征订选辑上, 教师必须参与指导, 同时与专门学科的教师合作, 掌握教学内容。

5 结语

面对新时代对英语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 我们必须主动学习语言理论, 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实践, 为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摸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ESP是在应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对英语教学的一次重要革新, 它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并将成为主流, 可以很好服务于开放高校教育。在ESP模式下, 开放高校的师生群策群力, 必将把英语教学推上新的台阶。

摘要:本文结合开放高校中英语教学相对滞后的现状, 分析其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提出ESP模式方案, 讨论了开放高校英语教学中ESP的应用, 并归纳了教学实践的要点, 旨在为开放教育的英语教学顺利开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ESP (专门用途英语) ,开放高校,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McIntosh, A.&Strevens, P.1964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Long-man.

[2] Robinson, Pauline 1980.ESP (Englishfor Specific Purposes) .Pergamon Press.

[3] 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存在的依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2) :28~30.

[4] 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外语界, 2004, (1) :35~42.

[5] 赵雪爱.国外特定用途英语 (ESP) 的发展与现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2) :78~79.

[6] 杨启宁.“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 2003 (15) .

上一篇:探究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发展途径——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梦之翼”支教实践团暑期实践活动为例下一篇: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优缺点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