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抗旱工作总结

2022-06-28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防洪抗旱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防洪抗旱工作总结

督查防洪抗旱工作

水口镇督查防洪抗旱工作

近日,水口镇加强汛期防洪抗旱工作督查,确保山洪灾害和水库安全度汛等防御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组织成立防洪抗旱工作督查组,由镇纪委牵头加强防洪抗旱督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确保工作措施得到落实并取得实效。二是镇纪委、安办和农业中心监督检查镇村防洪抗旱防灾机构建设情况和工作责任落实情况。要求镇属各部门及村社区要高度重视防洪抗旱防灾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洪防灾责任制,落实责任,认真履行防洪防灾工作职责,为切实做好各项防汛抢险和救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完善了防洪抗旱防灾应急抢险预案。加强值班工作,认真收集天气、雨水情况信息,及时掌握雨情、汛情、工情和灾情,及时分析形势、布置工作和上报信息。严格按批准的汛期调度运用计划运行,严禁超汛限水位蓄水,加强大滩水库余桥水库等重要部位的监测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险情,切实加强地质滑坡、危房的监测排险工作。三是镇纪委监督检查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和履职情况。一方面,通过会议、文件形式进一步严肃抗洪抢险纪律。抗洪抢险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生产生活,相关责任人员不得脱岗漏岗,不得临阵退缩,不得敷衍塞责、欺下瞒上、谎报瞒报灾情,不得截留、挪用、贪污救灾款物。另一方面,通过明查暗访的方式掌握党员干部工作进展情况,作风状况和廉洁情况。

水口镇纪委

2011年6月16日

第二篇:如何彻底防洪和抗旱

如何彻底防洪和抗旱(利用雨水) 看看现在各地前段时间刚发过大水,才一个月,又来了大旱,这部矛盾吗?这不有问题吗?到底问题出在哪呢?发水时那么多的水,防洪都流啊抽啊,基本上都抽回大江大河,很多淡水重新流回到大海里了,这不刚一个月高温没下雨就旱的不成样子了,求老天下雨,盼老天下雨,农作物缺水都枯死了,甚至人都没水喝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荒唐事呢?也许有人会说是地球环境坏了,极涝极旱的天气太多,那没办法?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洪涝灾害时那么多的水,为什么不能多储存些,实在是太多的水再排走,到后面干旱时就不愁没水了。那怎样才能多储存点雨水呢?或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把现有水库池塘,大江大河都彻底清淤,让现有的天然的储水库储水量增加。(唉现在的很多大江大河,很多的池塘,水库都成了地上河,地上塘,地上库,都是淤泥,蓄水能力极差,满满一塘水,可能一个月不到就干了。)

2、 多修建大中型水库,利用地势低洼处修建,该移民的移民,该搬迁的搬迁,要退耕还塘,退村还库(水库)(很多地方为了耕地多把天然的池塘水库给占了,栽上了农作物,以为能增收,结果遇到洪水大旱又何来增收。

3、 多植树造林,修建天然绿色蓄水库。

4、 在不好修建水库的地区可多打些大中型的水井,比如山区和沙漠地区。

5、 等等。

第三篇:防汛抗旱宣传防洪避灾应急小知识

防洪避灾应急小知识

1、今年2月初,自治区先后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重大气象信息和重要汛情旱情报告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基层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建设的通知》、《广西防汛抗旱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防汛抗旱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水库水电站泄洪预警决策及下游群众转移工作的意见》、《水电站与当地政府建立防汛工作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和《广西水库水电站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七项防汛抗旱制度。

2、城市内地下交通系统在洪水上张时,要注意守护与地面相通的各种口门,防止洪水淹没,必要时清出地下所有人员,封闭口门。

3、桥梁倒塌或损坏后将影响到群众避难、援救和正常生产,所以在洪水到来前,要及时清除对桥梁安全具有威胁的阻塞物,对桥梁自身的险情进行处理,消除隐患。

4、行人车辆汛期过漫水桥注意事项:行人车辆过漫水桥,一定要观察水深和流速。水深20厘米、流速每秒2米时,行人禁止通行;水深30厘米、流速每秒3米时,小型机动车禁止通行;水深50厘米、流速每秒3米时,大型机动车禁止通行;洪水上涨期间,一切行人车辆禁止通行。

5、提醒住在矿山采空区的旅游者,要随时观察地面是否有新发生的裂痕,房屋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搬到安全地区。而住在山洪或泥石流易发区的居民,在躲避山洪或泥石流时,应选择到沟道两侧高处,不能顺沟道向下游方向逃生。

6、山区旅游遇暴雨,要通过观察后及时选择避险方式。因山洪暴发困在山中,要选一高处平地或山洞等离行洪道远的地方休息等待救援;无通讯工具的,可寻找一些树枝和其他可燃物点燃,要在火堆旁放一些湿树枝或青草,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以引起搜救人的注意。

7、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8、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破坏性很强,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建新房,切记一定要选择安全地带。当地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9、受洪水威胁,如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10、自救注意事项:洪水围困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如已被卷入洪水中,要尽可能抓住固定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11、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易暴发山洪。遇此情况,应注意避免过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地处河堤缺口、危房等风险地带的人群应尽快撤离现场,迅速转移到高坡地带或高层建筑物的楼顶上。

12、洪涝灾害过后,易发生下列疾病:(1) 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2)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钩端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3)皮肤病:如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4)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5)食物中毒和农药中毒。

13、行车遇大暴雨,雨中和雨后容易发生路基塌陷,车辆应躲在安全地方,停止行驶。确有急事需要行车,一定要注意观察路况和山体情况,尽量在道路外侧行驶,避免山体滑坡时砸伤车辆,遇山石塌落,不要贸然通过,更不要在情况不明时自行清理路障,以避免后续的山石滑落造成伤害;如遇山体发生滑坡,应下车探明情况,确认堆积物未全部堵截道路,车辆可以通过时再行驶;如道路已被阻断,应将车辆停放在安全地区,并向道路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玉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第四篇:防洪工作总结

2012年XXX项目部防洪防洪准备工作汇报

汛期将至,在接到指挥部XX指[2012]16号《关于做好2012防洪工作的通知》后,我项目领导高度重视,深刻意识到防洪工作的重要性。立即将文件传达项目部各部门及二分部,要求按照指挥部及防洪工作相关要求,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切实做好本防洪工作,遏制洪灾的发生。先将我部防洪准备工作汇报如下:

一、 成立防洪工作组织机构。

1、 成立2012项目部防洪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项目经理)

副组长:XX(项目书记)、XX(常务副经理)、XX(总工)、XX(副总工)。

成 员:XX、XX、XX、XX、XX、XXXX、XXX、XXXX

2、 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

队 长:XX(副经理) 副队长:XX (副经理)

一分队:队长,XXX,队员20人(隧道架子队) 二分队:队长,XXX,队员20人(桥涵架子队) 三分队:队长,XX,队员20人(路基架子队)

3、 设防汛办公室:项目部工程部

值班员:王欢

电 话:132XXX2018

1、151XXX105

二、 修订防洪预案,明确防洪目标

为确保2012年防洪工作有条不紊,汛前项目部根据对XX标段内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对项目部防洪预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洪方案,重点编写了防洪人员组织及分工、机械设备材料准备,针对不同的险情分别制定了抢险过程、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及保障措施。

在指挥部防汛抢险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部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的方针,强化防洪责任意识,做到早筹划、早安排,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汛期安全防护工作做为重点,抓紧、抓好、常抓不懈,确保汛期安全无事故。

防洪度汛的基本目标是: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推进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顺利进展,确保工程安全度汛,不发生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及洪灾事故。

三、 加强汛前检查,提高预警能力

汛期到来前,为及时发现薄弱点和排水设施设备隐患,以便及时采取安全防护和加固措施,提高度汛抗洪能力。XX标项目部组织于5月25日,有防洪工作领导小组及抗洪抢险突击队队长、小队长参加,对我八标项目部不施工现场、驻地、办公区、临近河道区域进行了防汛检查。检查手段主要包括:专项检查、雨天检查、联合检查、定期检查等,坚持全面观察。重点检查内容有:

1、各种排水设施设备有无被冲刷、断裂、渗漏、堵塞活淤积现象,排水设备的数量、断面和长度是否满足排洪要求。设备线路有无老化及泡水危险。

2、路基边坡和自然山坡上有无溜坍、裂纹、错动、处鼓或沉陷现象,防护网、护坡等防护加固建筑物有无断裂和位移现象。

3、滑坡地段检查全滑坡范围有无裂纹、水沟有无断裂、各种建筑物基础有无变形,树木有无歪斜。

4、有危岩裸露的山坡或悬崖有无裂缝或裂纹变化情况。

5、施工便道、驻地、板房等排水沟是够畅通,深度宽度是否符合雨量要求。坡度走向是否合理,有无积水可能。

6、山洪沟与施工便道交叉处是否埋设足够规格及数量的排水涵管。

7、堑顶上或中部的农用水渠,往往修建标准低,断面不足,铺砌不良或急转弯,暴雨时容易出现溢流、渗漏或溃决而引发边坡塌方。

8、施工区域有高压电线,与我方施工设备是否留有足够安全距离。

9、标段内河道是否堵塞,是否有软土区域,容易塌方河段。

10、隧道施工区,是否漏水,隧道内排水走向是否合理,有无雨水倒流隐患。洞顶排水沟是否及时挖设,仰坡有无塌方隐患。

11、沿线有无认为破坏路基稳定现象,及其他影响行车或人身安全的情况。

结合我标段内地形水文实际,检查发现防汛关键点及问题如下:

1、本标段内河道干涸,水流量小,目前基本处于枯水期,河道发洪水威胁较小,但仍不可放松警惕,需临近大庙公路段河堤进行加高加固处理。

2、XX沟1号大桥3#墩桩基础施工,已经完成4根孔桩施工,剩下孔桩位置距离当地民用高压电线非常近,如架设钻机,安全距离不足5米,如遇雨天,及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现我部已停止3#墩剩余孔桩施工,待“三电迁改”完成后方可继续施工。力保施工安全。

3、XX村1#隧道出口及2#隧道进口施工点,地势陡峭,如遇大雨,爆发山洪,该地段有一定洪灾隐患,在雨季来临之前,我部将对该工点加强排洪处理,理清排洪沟,使山洪沟与大庙路涵洞间水道畅通,确保泄洪安全。

四、 备足防洪物资设备,做好应急准备。

为确保防洪工作顺利进行,结合当地往年常见水害类型、规律和特点周密考虑,我项目部主要配足以下防洪材料及机具设备:

1、预警系统及通信设备:手持电话(及时公布防汛值班电话号码)、对讲机、喊话器。

2、应急照明及电力设施:防水手电筒,照明灯,探照灯。

3、人员防护用具:雨衣、水靴、雨伞、五彩布等。

4、治水材料、机具设备:材料有水泥、片石、碎石、砂、蛇皮袋,工具有铁锹、麻绳、斗车等,设备有:潜水泵、污水泵、水带、防水线缆等。

5、抢险设备:装载机、挖掘机、小货车。

五、 加强防洪演练,提高响应能力。

为确保汛期施工安全,提高抢险队伍的应急参战能力,我部根据本标段内地形、地质及水文情况,结合防洪应急预案。项目部组织抢险突击队,进行一次抗洪抢险演练。

通过演练,加强了项目部对防洪应急抢险工作的组织、指挥、操作、及配合能力,增强员工抗洪意识,提高抢险突击队临危不乱的应变软实力,和抗洪作战硬实力。很好的证明了防洪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表现出抢险队员的积极性,团结奋进、听从指挥的抢险精神,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整个演练,在取得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

1、抢险氛围不够严肃。

2、配合不够熟练。

3、抢险用具摆放不整齐,影响使用。

XXXX集团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项目部 2012年5月28日

第五篇:防洪工作总结

2012年XXX项目部防洪防洪准备工作汇报

汛期将至,在接到指挥部XX指[2012]16号《关于做好2012年度防洪工作的通知》后,我项目领导高度重视,深刻意识到防洪工作的重要性。立即将文件传达项目部各部门及二分部,要求按照指挥部及防洪工作相关要求,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切实做好本年度防洪工作,遏制洪灾的发生。先将我部防洪准备工作汇报如下:

一、 成立防洪工作组织机构。

1、 成立2012年度项目部防洪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项目经理)

副组长:XX(项目书记)、XX(常务副经理)、XX(总工)、XX(副总工)。

成 员:XX、XX、XX、XX、XX、XXXX、XXX、XXXX

2、 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

队 长:XX(副经理) 副队长:XX (副经理)

一分队:队长,XXX,队员20人(隧道架子队) 二分队:队长,XXX,队员20人(桥涵架子队) 三分队:队长,XX,队员20人(路基架子队)

3、 设防汛办公室:项目部工程部

值班员:王欢

电 话:132XXX2018

1、151XXX105

二、 修订防洪预案,明确防洪目标

为确保2012年防洪工作有条不紊,汛前项目部根据对XX标段内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对项目部防洪预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洪方案,重点编写了防洪人员组织及分工、机械设备材料准备,针对不同的险情分别制定了抢险过程、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及保障措施。

在指挥部防汛抢险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部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的方针,强化防洪责任意识,做到早筹划、早安排,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汛期安全防护工作做为重点,抓紧、抓好、常抓不懈,确保汛期安全无事故。

防洪度汛的基本目标是: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推进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顺利进展,确保工程安全度汛,不发生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及洪灾事故。

三、 加强汛前检查,提高预警能力

汛期到来前,为及时发现薄弱点和排水设施设备隐患,以便及时采取安全防护和加固措施,提高度汛抗洪能力。XX标项目部组织于5月25日,有防洪工作领导小组及抗洪抢险突击队队长、小队长参加,对我八标项目部不施工现场、驻地、办公区、临近河道区域进行了防汛检查。检查手段主要包括:专项检查、雨天检查、联合检查、定期检查等,坚持全面观察。重点检查内容有:

1、各种排水设施设备有无被冲刷、断裂、渗漏、堵塞活淤积现象,排水设备的数量、断面和长度是否满足排洪要求。设备线路有无老化及泡水危险。

2、路基边坡和自然山坡上有无溜坍、裂纹、错动、处鼓或沉陷现象,防护网、护坡等防护加固建筑物有无断裂和位移现象。

3、滑坡地段检查全滑坡范围有无裂纹、水沟有无断裂、各种建筑物基础有无变形,树木有无歪斜。

4、有危岩裸露的山坡或悬崖有无裂缝或裂纹变化情况。

5、施工便道、驻地、板房等排水沟是够畅通,深度宽度是否符合雨量要求。坡度走向是否合理,有无积水可能。

6、山洪沟与施工便道交叉处是否埋设足够规格及数量的排水涵管。

7、堑顶上或中部的农用水渠,往往修建标准低,断面不足,铺砌不良或急转弯,暴雨时容易出现溢流、渗漏或溃决而引发边坡塌方。

8、施工区域有高压电线,与我方施工设备是否留有足够安全距离。

9、标段内河道是否堵塞,是否有软土区域,容易塌方河段。

10、隧道施工区,是否漏水,隧道内排水走向是否合理,有无雨水倒流隐患。洞顶排水沟是否及时挖设,仰坡有无塌方隐患。

11、沿线有无认为破坏路基稳定现象,及其他影响行车或人身安全的情况。

结合我标段内地形水文实际,检查发现防汛关键点及问题如下:

1、本标段内河道干涸,水流量小,目前基本处于枯水期,河道发洪水威胁较小,但仍不可放松警惕,需临近大庙公路段河堤进行加高加固处理。

2、XX沟1号大桥3#墩桩基础施工,已经完成4根孔桩施工,剩下孔桩位置距离当地民用高压电线非常近,如架设钻机,安全距离不足5米,如遇雨天,及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现我部已停止3#墩剩余孔桩施工,待“三电迁改”完成后方可继续施工。力保施工安全。

3、XX村1#隧道出口及2#隧道进口施工点,地势陡峭,如遇大雨,爆发山洪,该地段有一定洪灾隐患,在雨季来临之前,我部将对该工点加强排洪处理,理清排洪沟,使山洪沟与大庙路涵洞间水道畅通,确保泄洪安全。

四、 备足防洪物资设备,做好应急准备。

为确保防洪工作顺利进行,结合当地往年常见水害类型、规律和特点周密考虑,我项目部主要配足以下防洪材料及机具设备:

1、预警系统及通信设备:手持电话(及时公布防汛值班电话号码)、对讲机、喊话器。

2、应急照明及电力设施:防水手电筒,照明灯,探照灯。

3、人员防护用具:雨衣、水靴、雨伞、五彩布等。

4、治水材料、机具设备:材料有水泥、片石、碎石、砂、蛇皮袋,工具有铁锹、麻绳、斗车等,设备有:潜水泵、污水泵、水带、防水线缆等。

5、抢险设备:装载机、挖掘机、小货车。

五、 加强防洪演练,提高响应能力。

为确保汛期施工安全,提高抢险队伍的应急参战能力,我部根据本标段内地形、地质及水文情况,结合防洪应急预案。项目部组织抢险突击队,进行一次抗洪抢险演练。

通过演练,加强了项目部对防洪应急抢险工作的组织、指挥、操作、及配合能力,增强员工抗洪意识,提高抢险突击队临危不乱的应变软实力,和抗洪作战硬实力。很好的证明了防洪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表现出抢险队员的积极性,团结奋进、听从指挥的抢险精神,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整个演练,在取得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

1、抢险氛围不够严肃。

2、配合不够熟练。

3、抢险用具摆放不整齐,影响使用。

XXXX集团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项目部 2012年5月28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防洪抗旱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防洪抗旱活动方案06-28

防洪工作总结05-27

抗旱保苗工作05-15

抗旱工作汇报06-06

防洪防汛工作总结05-20

防洪防汛工作总结06-28

防汛防洪工作总结06-29

防洪防汛活动总结05-12

防洪防汛应急总结05-24

防洪防汛工作方案04-23

上一篇:防范电信诈骗宣传下一篇:福建旅游地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