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大会管理制度

2022-06-27

制度是工作的抓手,也是长效机制形成的保障。那么你真的知道如何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的收集整理的《党员大会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党员大会管理制度

党员大会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政策、路线、方针,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使我支部广大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检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支部党建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党员大会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党支部中享有最高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

二、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三、会议由党支部委员会召集,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书记如果缺席,可由其它支部委员主持。

四、支部委员会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工作需要,认真确定会议议题。

五、会前支部委员会应将会议内容、要求、议程、时间通知全体党员,使员做好充分准备。

六、参会的正式党员超过应出席会议党员的半数,大会方可召开,决议方可表决。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大会决议有效。

七、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内容:

(一)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听取审议党支部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讨论、决定本支部的重大问题。

(三)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

(四)选举新的支部委员会,增补和撤销支部委员会,选举和推荐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

(五)讨论决定发展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党员的奖励和处分。

(六)听取我支部检察业务工作情况的通报。

(七)讨论决定由支委会提请的其它重要事项。

八、支部党员大会应做到议题明确,中心突出,并认真做好记录。

九、主持人应向大会报告本支部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应出席人数、实到人数、缺席人数及其缺席原因。

十、党员大会需作出决议时,应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

十一、在实施党内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十二、为便于支部党员大会的讨论和决定,支部可事先提出意见或方案,引导党员发言。必要时,也可将支委会对某个问题的不同意见,向大会作介绍,供党员讨论。

十三、支委成员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讨论和表决,避免在支委会上有不同意见不提出,不表态,而在党员大会上突然提出的现象。

十四、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党员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明确、郑重地表明自己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

第二篇:党支部党员大会制度

(1)党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内容。

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标,制定本地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讨论接受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选举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讨论决定其他需要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2)会议准备。

由支部委员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支部大会的议题。并将会议内容、要求事先通知全体党员。根据会议内容的需要,有时可以吸收非党干部或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列席会议。

(3)大会决议

支部委员会把准备付诸表决的问题提交支部大会组织党员进行充分酝酿讨论,然后按照规定的表决方式进行表决,形成决议。

(4)会议次数

一般每3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支部书记因故不能到会,由支部副书记主持。

(5)会议记录

每次举行支部大会,都要指定专人做好详细记录。详细记载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到会人数及名单、缺席人数及名单、会议议题,每名党员的发言内容及表决情况。会议记录要认真保管,存档备查。

党支部委员会议制度

(1)会议次数

党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

(2)会议主要内容

党支部委员会议主要贯彻执行上级党支部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意见、支部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支部成员的民主生活会等。

(3)支会委员会议与支部党员大会的关系。

支部委员会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出来支部的日常工作。支部委员会对支部党员大会所作出的决议不能修改或推翻。为了便于支部委员大会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支部委员会可以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但不能把它强加给党支部党员大会,更不允许把支部委员会臵于支部委员大会之上。支部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和决定,支部委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如果发现支部委员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党委员的决议时,支部委员会可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支部委员大会讨论决定。

(4)到会人数

支部委员会决定重要问题时,到会支部委员必须超过支部委员人数的半数才有效:如遇重大问题要作出决定,能到会的委员又不超过半数时,必须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5)会议记录

为了正确贯彻支部委员会决议、决定,召开支部委员会议应由专人认真做好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缺席人员名单、会议议题、支部委员的发言要点、会议决议等。会议记录要专人保管,存档备查。

党 小 组 会 制 度

党小组会时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成之一,也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措施。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如支部有特殊任务,次数可增加,也可以推迟召开。

党小组会的主要内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支部的决议,讨论贯彻支部决议的具体措施及每个党员应承担的任务:党员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和执行党的决议的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根据支部的统一安排,定期开展民主平议党员活动:分析群众的思想状况,研究如何做好群众的工作:研究发展对象,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党员的处分等党务方面的有关工作。

开党小组会要讲求效果。会前要有准备,会议的内容要集中,每次党小组会都要有针对性地重点地解决一两个问题,不要会前无准备,会上不着边际地东拉西扯,以至浪费时间,不解决问题,挫伤党员参加党小组的积极性。

开好党小组会要注意抓住四个环节:一是会前要与党支部沟通,确定内容、方法,通知党员做好准备:二是抓住中心内容讨论,力求统一思想:三是明确责任,及时督促、检查议定内容:四是做好记录,向支部汇报。

党课制度

党课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一种形式。组织好党课教育,建立党课制度是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一般情况下,一两个月要上一次党课,在实施中,可根据形式任务的需要,相对集中使用党课教育时间。党支部要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党员都能按时听党课。这项制度坚持得好不好,是衡量一个支部党内生活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党课的内容主要是比较系统地讲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常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可根据上级党组织选定的党课教材和参考资料来讲,也可以自己编写材料。党课的内容要在注意系统性的同时,力求搞好党员的思想调查,要针对党员一定时期的思想倾向和共性问题加以确定。

党课教员一般由在同级党组织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或先进党员担任。也可以聘请上级党组织的党员领导干部兼任,或聘请党校教师兼任。党课教员应用良好的党性修养,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方针知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深入的研究,并且在党员中有一定的威望。党课教员要掌握每一时期的党课教育计划,对党员队伍状况有比较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在接受任务后,要认真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课中,不仅要把基本道理讲清,还要联系实际回答党员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党支部在搞党课教育时,应制订出党课教育计划,一般应制订一年的计划,安排好党课时间、讲课教员、党课内容等。如有必要,可请示上级党组织,争取上级党组织的指导。课后,党支部要组织讨论,消化党课内容,也可进行测验,决不能讲了、听了就完了。

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

支部委员的民主生活会,时指党支部委员除参加所在党小组的民主生活会外,专门召开的支部委员的民主生活会,它是党的组织生活会议的一种形式,是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要把健全支部委员的民主生活会制度提到应有的议事日程,并切实地把这项制度坚持好。

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是: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密切结合党支部的建设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重检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能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否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卓有成效地开展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能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发扬民主,搞好支委一班人的团结:能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政清廉,遵纪守法:能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克服官僚主义,转变工作作风:能否联系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等等。

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一般一个季度召开一次,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拖延召开。支部委员会民主生活会应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增强政治性和原则性,应围绕议题交流思想认识,总结经验教训,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不要把生活会开成汇报工作或研究部署工作的会议。

如何开好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首先,要做好会前准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使会议内容集中,支部书记会前应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事先通知每个支部委员让大家做好准备。其次,会议召开人或主持人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大家畅所预言。第三,支部委员民主生活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应有本支部解决分 ,要积极制订整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需要上级党组织帮助解决的,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第四,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要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将记录报送上级党组织,使上级党组织及时了解情况。

第三篇:支委会向党员大会报告制度

为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接受党内监督,提高党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根据党章及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制定党支部工作报告制度。

1、党支部工作报告制度是指党支部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的制度,主要包括:党支部日常工作报告制度、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报告制度。

2、党支部日常工作报告制度分为定期报告制度和不定期报告制度。

3、党支部在每年结束时或开始时,要向党员大会报告本的主要工作;年末时党支部要向党员大会报告来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要听取全体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讨论 通过。

4、支部工作总结要对照支部目标管理方案和支部工作计划的内容,认真总结支部在自身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和组织发展、党费收缴、联系群众、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工作

和本单位任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客观评价支部和党员作 用的发挥状况,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 的办法和措施,供党员审议通过。

5、支部年初工作计划要根据上级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支部、党员的实际,以及支部目标管理方案的内容,认真规划各项工作,作出具体分工和日程安排。要针对存在问题,

落实整改措施。要发挥支部自身优势,体现支部工作的特色和创新。

6、遇到特殊情况或上级党组织布置的紧急任务,或者涉及对重大问题、事件的处理,以及需要及时向党员大会报告的有关事项,可根据情况及时召开党员大会,向党员报告。

7、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报告制度,是指党支部换届选举,必须召开党员大会,由上届支部委员会作工作报告的制度。

8、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报告的内容,主要是汇报本届 支委会贯彻落实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 和党支部目标管理,以及完成上级党组织任务等方面的情 况,并针对本届支部委员会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对下届支 部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同时,应当报告本届支部委员会 党费的收缴情况。

第四篇:东虹路社区支部党员大会制度

支部党员大会,是指由党支部全体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参加,讨论研究支部重要议题的一种组织活动。按期开好支部党员大会,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

1、支部党员大会会期

支部党员大会应每季不少于一次,党支部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前或适当增加大会次数,但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减少次数。

2、支部党员大会内容

1)结合实际工作,研究、讨论党支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和工作计划等。

2)审查和通过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

3)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

4)评定合格党员,表彰先进党小组、优秀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处分犯有错误的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

5)选举支委会及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罢免、撤换不称职的支委和出席上级党代会代表。

6)讨论执行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和党支部提交的其他主要问题。

3、支部党员大会程序

1)主持人报告党员出席情况,宣布开会。党员大会一般应由支部书记主持,支部书记如果缺席,可由支部副书记或支委主持。主持人应向大会报告党员应出席数和实到数,缺席人数及其缺席原因。在报告时

要注意将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分开。一般实到的正式党员超过应出席会议党员的半数,大会方可召开,大会决议必须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2)围绕中心议题组织党员展开讨论。为便于支部党员大会的讨论和决定,支部可事先提出意见或方案,引导党员发言讨论,在必要时候,也可将支委会对某个问题的不同意见,向大会作介绍,供党员讨论。支委成员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讨论和表决,切忌在支委会上有不同意见不提出、不表态,而在党员大会上突然提出。

3)表决通过决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党支部应要求党员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明确、郑重地表明自己赞成或反对的态度。

4)做好会议总结,提出贯彻意见。主持人要在支部党员大会结束前做出简要总结,并对如何贯彻落实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精神提出意见。

4、支部党员大会要求

1)做好会前准备。支部党员大会要有确定的会议议题,做到主题明确,中心突出,支委会要事先围绕议题,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初步意见,同时支部要将会议的内容、要求、议程、时间等通知全体党员,让党员明确会议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从思想上有所准备。

2)做好会议记录。党支部要指定专人做好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党员出缺席人数和原因、会议议题、党员发言要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会议形成的决议等,会后,记录要归档保

存。

3)会议要庄重、严肃、认真,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注意听取每个党员的意见,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决不允许个人武断、草率作出决定。上级党组织派来参加支部党员大会的同志和预备党员在会上只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4)会议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改变程序,特别是接收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和讨论处置(处分)党员的大会以及党内选举的大会,必须严格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

5、支部党员大会注意事项

1)个别党员因故请假,支部书记要尽可能在会前听取这些同志对议题的意见,并把他们的意见转达给支部党员大会。

2)支部党员大会是党内的会议,一般不吸收非党同志参加,但碰到讨论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党员大会,可适当吸收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列席。

3)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的决议,如果是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处分违纪党员、支部换届选举等方面的内容,要按照党章规定,报请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方能生效,并要将批准的决议及时向党员公布。

4)有些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的议题,例如:传达上级文件和会议的精神、阶段性时事政治学习安排、上党课等不必作出决议或决定。但是遇到需支部党员大会作出决议的议题时,必须有超过实到党员半数的赞同,方能生效实施。

5)对议题进行表决时,党员有表示赞成、或反对、或弃权的权利,

但要求弃权的,无论自己的态度如何,都必须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行动上服从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党支部应为党员了解情况积极创造条件,以便使党员在会上充分发表意见,尽可能达到认识上的一致。

6)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如果出现较大意见分歧,一时难以统一,大会不必匆忙作出决定,可以暂时休会,让大家再酝酿一下,然后再议,力求取得一致意见。如遇事情紧急,不能因少数同志持不同意见而拖延不决时,则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先行表决,作出决定。

7)党支部对需要表决的议题,不宜采用个别征求意见的办法,而必须采用支部党员大会表决的形式,因为只有通过支部党员大会的充分讨论,取得了一致意见,才能够保证决议的正确性。对确因其他原因不能到会的党员,可在会前个别征求意见,并将他们的意见在会议上介绍给到会党员,以供参考,但不能将他们的意见视为赞成票或反对票。

8)对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支部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支委会成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允许随意发表同决议不相符合的意见。对个别因故没有到会的党员,党支部要向他们传达会议的决议,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他们提出的正确意见要提请下次党员大会再讨论,或向上级组织报告,对他们提出的不正确的意见要做好解释工作。

东虹路社区党支部

第五篇:学生党支部委员会议、党员大会制度

学生党支部委员会议制度

党支部委员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支部委员会决定重要问题时,到会支部委员必须超过支部委员会人数的半数才有效;如遇重大问题要作出决定,能到会的委员又不超过半数时,必须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党支部委员会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支部委员会对支部党员大会所作出的决议不能修改或推翻。支部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和决定,支部党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如发现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时,支部委员会可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学生党支部党员大会制度

党支部大会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一般每学期召开二次。根据工作需要,党支部大会可提前召开,无特殊情况,一般不推迟举行。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支部书记因故不能到会,由组织委员或宣传委员主持。

开会前,党支部委员会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支部大会的议题,并将会议内容、要求事先通知全体党员。根据会议内容的需要,有时可以吸收非党干部或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列席会议。

党支部大会的主要任务: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讨论接受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选举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其他需要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上一篇:电影剧本创作入门下一篇:党员发展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