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示范课教案

2022-08-06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生物示范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初中生物示范课教案

初中物理示范课教案

初中物理示范课教案 (800字)

初中物理示范课教案

岚城中学 崔永明

电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kW·h)。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能利用电能表做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发电和用电过程,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成功体验。

(2)通过电能表的应用,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充分认识电能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爱护自然、节约能源的良好意识。

(2)通过了解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及新型的电力能源,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极大热情。

二、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及对电能重要性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家庭电能表的使用,对电能单位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电能表、电池、小灯泡、开关、若干导线、电动机(发电机)、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地城市美丽的夜景,将学生带入意境,提出问题:人类社会离不开电能,烟台如果停电,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引入本节内容。

2、进行新课

(1)电能

引导学生总结出电能的来源。

[师]电力有如社会的动脉,我们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电能,今天我们所用的电能是从那里来的呢? [生]发电厂或电池。

[师]都有哪些类型的发电厂呢? [生]风力发电。 [生]还有火力发电,是用煤来发电的。

[师]那用煤来发电又是什么能转化为电能呢? [生]还有水力发电、核电站、太阳能发电、潮汐也能发电、地热,有些废料垃圾还能发电、各种各样的电池。

(资料图片展示): 发电厂和各种各样的电池,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板书

1、电能的来源: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师]同学们想自己发电吗?

(学生实验1):手摇发电机使小灯泡发光。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可能还有许多尚未开发的新能源能变成电能,等待着同学们,利用你们努力学习掌握的知识去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还要再通过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传送给工厂和千家万户,电能就会为我们辛勤的工作了。

引导学生总结出电能应用的方式。

[师]电能是怎样工作的,你知道的用电的地方有哪些?

[生]电能让电灯泡发光,电能通过灯泡转化成了光能。

(学生实验2):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 [师]请同学们触摸通电的小灯泡,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通电的小灯泡发热了。

[生]电能还能转变成内能。如电饭锅、电炉、电热水器······

(教师演示):学生摸暖手宝。

[生]电能还能转变成动能.如电风扇、电动车。

(学生实验3):电动机通电转动。

[生]学生举例。 板书:

2、电能的应用: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师]电能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可不能白白劳动,每到月底,有人会收到这样一张通知单。(投影)

(2)电能的单位

引导学生学习电能的单位。

[师]从这张缴费单上你能看出要交多少钱电费吗?你认为这个金额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学生讨论回答) [师]电价是0.6302元/千瓦时,你知道千瓦时是哪个物理量的单位吗?

板书:

3、电能的单位:[师]“度”就是电能的单位,它的学名叫千瓦时(kW·h)。物理学中国际单位是焦耳(J)。

1度=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

[投影练习]单位换算

[师]焦耳这个单位很小,用起来不方便,实际应用中常用“度”作电能的单位。 [投影]

将一个苹果从地面举到桌面所需要的能量大约为1 J。

普通的手电筒通电1 s,消耗的电能大约也是1 J。

微波炉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大约为60000 J。

(3)电能表

引导学生学习电能表。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家中每个月消耗多少度电吗?家里消耗的电能是靠什么仪器计量出来的 ?

[生]用电多少是用电表测量的。

[师]同学所说的电表应该叫电能表,也叫电度表.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就是用电能表计量出来的。表的最上面一行标出了“kW·h”,这是要说明这块表是电能表,表上测出来的数字是以“ 千瓦时(kW·h)”为单位的。并出示电能表,学生观察。

板书:

4、测量:电能表。

[师]同学们家中都是这种电能表吗?(投影看各种各式电能表)

电能表的作用:计量用电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师]同学们见过这种电能表工作吗?

(播放视频)学生观察电能表转盘转。

[师]家里用电器开着的时候,中间的圆盘会转动,圆盘上面的一排数字也会跟着变。

圆盘转动时,变化最快的是最后一位数。使用的电器越多,圆盘转动越快,上面数字变化得越快。 [师]同学们知道数字盘里的数字表示什么吗?(学生讨论)

[生]数字盘上一共有五位数字,但最后一位是在红色框里的,它应该和前面四位数字不一样,红框表示小数点,红框里面的数是小数点后面的数。所显示的数字是到目前为止累积用去的电能。

[生]在红框内的数字右边,紧挨着数字有一个小标尺,红框右边的边上有一条白线指着小标尺.。(用电器功率较小,电能表圆盘转动很慢,最后一位数字也看不出变化时,从小标尺对应的白线位置,能说明电表的转动.可以让学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仔细观察.课堂上不做要求) [师]电能表计数器示数盘上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面的数字。

[投影例题]电能表读数

学生课堂练习[投影课堂练习题]

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1度电有多大的作用呢? [投影图片了解1度电的作用] 从以上的这组数据,同学们能切实感受到一度电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更应该明白我们在生活中节约每一度电的必要。

[师]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并结合实物图,和同学们谈谈你从这块电能表上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电能表一般用在家庭中.“220 V”是指这种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 V,应该在220 V的电压下使用。

另外几个参数,学生可能不容易明白,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这方面知识。 (投影显示)

“50 Hz”指电能表应在50 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它是一只交流电能表。

“10(20) 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培.正常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应不大于10安培。短时间应用电流允许大一些,但不能超过20安培,否则会损坏电能表。

“600 revs/kW·h”指电能表转过600转,说明接在电路里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1 kW·h。 [师]同学们了解到的参数是我们观察的这块表的参数,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电能表的参数并不完全一致。

(出示不同参数的电能表表盘图)

[师]同学们通过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生]其他的基本一样,只有额定电流有的是5(10)A;转数有的是1200 revs/kW·h,有的是1500 revs/kW·h,说明消耗1 kW·h的电,转盘转过的转数不同。

[师]有没有同学想过,为什么电流参数和转数有的不一样,而电压和频率的参数都是220 V和50 Hz呢?

[生]是不是因为家庭电路的电压就是220 V,交流电的频率都是50 Hz,所以表上的参数基本都是220 V和50 Hz。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资料或走访有关人员了解不在家庭电路上使用的电能表和家庭电路中使用的电能表有没有区别。

学生课堂练习

[投影课堂练习题]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同学们对电能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4了解另外两种电能表。 [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家中这种新式的电能表的优缺点?

学生回答,教师可适时点拨。

[师]同学们表现很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还会有更先进、更完美的电能表在同学们的制造出来。

3、 课堂小结:(学生回忆小结)

电能:来源、应用、单位、测量、电能表。

4、拓展延伸

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电能涉及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我们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用电的领域会越来越多,电能对我们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现今社会提倡“低碳环保”,低能量、低消耗的低碳生活新方式,离我们有多远?省一度电,就减少0.638kg的碳排放量——它离我们只有常常随手关掉电源的距离。

(课题)调查家庭或学校浪费电的地方。

5、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电能

1、来源: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应用: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单位:常用单位——度,千瓦时(kW·h)。国际单位——焦耳(J)。

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4、测量:电能表——计量用电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七、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没有明确给出电能的定义,而是围绕“电能”这个概念进行展开。课文开始即用四幅组合图,从供电和用电两方面展现电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接着介绍电能的单位及计量电能的仪表——电能表。在本节学习中,学生对电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电功、电功率奠定了基础,起到综合、扩展和承先启后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

1、以问题为平台,通过提出问题,寻求解答,产生新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层层推进。

2、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在观察中寻找问题,在实验中寻找答案。

3、训练学生计算能力,能从中解决生活中电学实际问题。

4、紧扣能源危机世界大问题,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电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建立不是一句话可以表述的。我在学生已有的机械能、

内能、化学能、光能的概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进而学习电能的。安排了发电机发电、点亮小灯泡并触摸、给电动机通电使其转动三个实验,使学生对电能的了解更为直观。 出示用电缴费单,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展开对电能的单位及耗电量计算等内容的教学。设计问题让学生树立起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和意识。(对于度和焦耳之间详细的单位换算留到学习了W=Pt之后再做处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并且给学生留下悬念,提高对今后学习的兴趣。) 我对电能表结构及工作原理稍作解释,主要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电能表工作动态(电能表实物太小不利于学生观察),然后结合实物图片让学生了解电能表上的铭牌参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电能表的读数方法。

在这一部分学习中穿插安排了四道巩固练习题,其目的一方面是小结、巩固这部分的知识,另一方面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结中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思想三个方面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从引入新课到课后小结,我都尽力设计适当的问题,创造物理情境,并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方法为主的综合启发式,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在教的方面,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线索的原则,坚持启发式。在教学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诱导。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 (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

教理

案教

案物

态例

字)

123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 (3000字) 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 (800字)

第二篇:生物圈初中生物教案

生物圈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

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从而和地球作出对比;没有条件的学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另外,还准备一个地球仪。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的资料。

教学设计

生物圈的概念

①学生观看生动的课件,然后根据自己在课下收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各星球的状况。

②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把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

1.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2.学生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评比最具创造奖若干名,日后进行一次模型比赛。

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

4.教师布置学生设计生物圈的模型。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①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②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和植物在各个星球上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它们对食物、水、氧气的依赖。

教师布置学生扮演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下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

2、通过录像、VCD的演示、老师的讲述,使学生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4、通过观察出血状况的录像,使学生了解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血压、脉搏,学会用血压计给同学测量血压及自己会测量脉搏,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4、通过对出血的初步护理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紧急救护的一些方法。

5、查阅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方法。

2、介绍最新医学动态,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通过出血的初步处理这部分教学,对学生进行自我救护和互爱的教育。

4、通过对“切脉”诊病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通过小组测量血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所以本节成为本章重点内容的核心。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血压是本节的难点。解决办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入手;从感性入手——让学生观察血液循环的录像及VCD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挂图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

关于《血液循环》:

1、课上结合血液循环的录像、VCD和挂图,从感性认识入手,识记血液循环途径。先安排学生观察录像,在观察录像时,最好采用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为了使观察针对性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时,最好列出观察提纲:(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大致路径?(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地点?(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使观察明确具体,并且每观察一步都及时进行反馈,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结合挂图归纳并板书血液循环途径(见板书设计)。

2、分析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分析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的特点来分析,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让学生自己分析,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完后,教师在板书结构里,把流动脉血的结构用红粉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动脉和肺循环中的肺静脉),流静脉血的结构用兰色粉笔来表示 (如体循环中的静脉和肺循环中的肺动脉)。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是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并不一定流静脉血。

3、 最后教师用投影写出下列图解并配合录像来使学生获得: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

关于《血压》:

联系有关医学知识,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安排几人一台血压计让学生分组实验——亲自用血压计来相互测量血压,学会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同时加深学生对血压的理解。

在用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先介绍血压计的结构,并找几个学生上讲台来示范,演示测量血压的完整步骤及介绍如何读数,如果是老式血压计,教师要介绍毫米汞柱和千帕的换算关系:

1mmHg=0.133千帕

1千帕= 7.5mmHg

学生在测量时,首先是血压计的摆放:如果两人一台,将血压计摆放在实验桌的两个同学的中央,若四人一台,则让前面的两个同学和后面的两人为一组;血压计带有水银柱刻度的朝向学生,不要倒放。

测量前让学生不要太兴奋,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因为在兴奋和剧烈运动后会使血压升高,从而使测量的数值不真实。 测量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保持安静,不要有任何声音,否则听不清动脉的声音。每次测量血压最好在半分钟内完成,第二次测时相隔1--2分钟,以免被测量者有不舒服的感觉。如果被测量者心理紧张,应暂时停止测量,等他恢复正常后再测,否则测量的血压不准确。冬季测量血压时最好脱下棉衣,如果把长袖卷起来会压紧上臂,影响听音。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人最好重复测量三次,记录数值,求平均值。

血压计用毕后,让学生立刻将其右倾45℃,把水银放回壶中,然后关闭贮汞阀,以防水银泄漏。

测量后对全班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本班是否有高血压和低血压?计算男生和女生的平均值,比较男女血压是否有差异?

关于《脉搏》

课上安排学生测量自己安静时的脉搏和下蹲运动后的脉搏,使学生学会脉搏的测量方法,通过不同人脉搏数据的比较,加深学生对脉搏的理解。对于“切脉”还可以结合我国古代医生最早应用于诊断疾病,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脉搏与运动的关系建议采用探究式方法进行: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 :不同的运动量对脉搏的影响相同吗?

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假设及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如:在一定范围内运动量越大,使脉搏增加得越多

设计实验要考虑:①运动量递进的关系,②实验可操作性,且一节课内能完成。

具体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测脉搏,先找准桡动脉的位置(位于桡骨的内侧),测量安静状态下的脉搏在教室内进行,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个人测3次,记录数值,求平均值。为了节约时间,每次可以测30秒钟,把测得的脉搏数值乘以2得每分脉搏次数。

2.测运动后的心率:运动结束后,立即测运动状态的脉搏。每一个运动完成后,要恢复到平静状态下才能进行下一个运动。

3.运动地点:若到操场去测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提醒学生带好笔和纸做记录,注意:因体质差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要考虑运动项目。如果学校条件有困难,可在教室测量,运动项目可以采用深度下蹲。

4.教学生如何设计表格(可参考书上的):

5.教给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处理的方法:教学生如何画脉搏变化曲线图,如何统计全班的数据,画出全班平均脉搏变化曲线图。

6.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评比,作为本次实验的一次升华。评比的内容包括:①实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②各自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否准确 ③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是否正确 ④结论的推导是否恰当。 评比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讲评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讨论达到互相交流和学习的作用。

7.除按书上探索不同的运动量对脉搏的影响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探索剧烈运动对身体素质不同的人的脉搏的影响:选学校田径队的、球队的学生或经常参加运动的学生5-6名,平时运动不多的学生5-6名,平时常不运动的学生5-6名做对比实验,先测安静状态下的脉搏3次,求个人平均值,小组平均值;再让他们分别跑300米后,立即测运动后的脉搏,与安静状态下的脉搏做对比,统计个人脉搏的变化和不同身体素质的人的平均脉搏的变化情况,分析数值得出结论。 关于《出血的初步处理》:

用总结三种血管的血流速度、血的颜色来学习出血的初步处理。课上可安排学生一些演习活动:由老师给出出血现象,让学生判断是哪种血管出血?并当场练习护理方法。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较多,又有两个实验,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建议用三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血液循环

复习提问: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名称及与它们相连的血管

导入:我们已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中循环地流动。

板书 第三节 血液循环

一、 血液循环

(一)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提问:血液在心脏内如何流动?(回答:从心房à心室à动脉)

过渡:那么血液在血管内按什么方向流动?

板书:

(二)途径

1.提问:哺乳动物家兔血液循环途径有几条?哪几条?

学生回答:有两条;体循环和肺循环。

讲述:人的血液循环也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下面我们通过录像来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

2.演示录像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

先观察体循环:指导观察:

(1) 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

(2) 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反馈观察情况。

继续观察录像——肺循环

指导观察:

(3) 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肺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

(4) 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反馈观察情况

3.演示光盘进一步

第三篇:生物初中教案

第二节(25.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设计依据与构想】

新课程强调教学中应遵循“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生命科学知识和技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并且能将学到的知识充分地运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本节课的难度相对较大,因为这节课既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等方面的知识,又涉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一节综合课;既与我们人类自身的实际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又与全球的环境、资源密不可分。因此,本节课应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采用自读,小组讨论、图例展示、分析计算、实例介绍等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到生物学科知识,再运用生物学科知识去指导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发散思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相互交流总结,取长补短,以获取新的知识体系;突出体现新课标“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图片等的观察,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讨论、交流的欲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我们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2、碳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查找有关生态农业及温室效应等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并讨论后面的问题。(大屏幕出示这样的情境动画)

鲁宾逊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然后出示问题: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试说明理由。下面有两项选择:

1、先吃鸡,再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学生讨论。

师:大家都很聪明,都选择第二个答案,理由也比较充分,因为第二种吃法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能量,使他能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供给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就是能量流动,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那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设计思想从学生喜欢的动画入手,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再加上教师语言的小结,直接切入本课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将枯燥的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和趣味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什么?怎样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2、播放课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3、学生回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4、引导启发: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只有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才能流动。

5、师生谈话:生产者是如何固定太阳能的呢?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的。那么能量又是怎样流动的呢?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的。我们把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个营养层次称为营养级。那么能量是怎样逐级流动的呢?第一级是绿色植物,第二级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第三级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以此类推。

6、分组讨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么?

7、播放课件:生态系统能量流向示意图。

(推荐一个同学归纳其中心内容,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8、师生交流: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有三个去处: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和生命活动利用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没被利用的枯枝落叶和下一营养级摄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来。因此,可以看出,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设计思想本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本部分的教学策略是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播放教师自己制作的直观性较强的“能量流动图解”使学生对“能量流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能量流动的过程”有深刻的理解,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发散思维,对生态系统是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更加深刻,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的生物学观点。 活动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教师语言导入: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还伴随着物质循环,其中碳循环就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循环。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形式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碳循环是怎样进行的?

2、复习巩固: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说明二氧化碳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3、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教材P92的填图,结合书中的课文,练习描述碳循环。

4、师生共同小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态系统中,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碳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微生物也能把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另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可将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暂时脱离循环,但一经开采燃烧,便可产生二氧化碳返回碳循环。

5、教师引导探索: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地采伐森林,再加上燃烧化石燃料以及环境污染,因而使大气中CO2的浓度明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6、小组讨论并回答。

设计思想本部分是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从回顾旧知入手,通过知识迁移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再通过分析、讨论、交流、填空等形式加深对“碳的循环”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理念,并展开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STS)教育,并通过“温室效应”问题的讨论,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活动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

师:请大家阅读书后的课外探究,了解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回去做模拟实验,或制作一个小的生态球。

设计思想通过简单的语言对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使学生知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密不可分的。有利于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辩证的生物学观点。再加上课外探究的设计,使学生更加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实际意义,将课堂内容引申至实际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欲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教后反思】

第26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节(26.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设计依据与构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近两年的生物课学习,特别是现行初中生物教材始终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对本节课的教学已经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感性认识。本节课的设计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再现,引导出新的学习内容,揭示知识之间内在的客观规律,使他们体验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带来的乐趣;通过对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的生态环境的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及环境保护等内容,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

2、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4、了解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觉为维持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

2、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几种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挂图、自制的生态瓶等。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 引出: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种类。

设计思想开门见山直点主题,既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点: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通过视频材料所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欣赏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说出: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点

(2)利用课件,出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并总结出各种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 生态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每种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的,实例: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学生:对比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组成,比较这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结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设计思想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视频教材能够再现各种生态系统的自然状况,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印象。

2、生态平衡: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瞬间造成的破坏、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的破坏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出生态平衡的内容)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1)分析一个处在正常状态下的热带草原生态系统和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得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2)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得出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平衡。(注意:种类和数量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设计思想创设新奇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构成了生物圈:

利用课件播放电影科幻片《The Day After Tomorrow 末日浩劫》(又名:明天过后)中,全球生态平衡被破坏后,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场面(地震、雪灾、海啸、冰雹和龙卷风等自然现象)。引出地球上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圈 自学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位置和概念。

设计思想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为不出现末日浩劫中的场面,提高自觉保护环境意识。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播放当前我国各地的自然、经济的专题片,把学生分成分城市、农村、山区、海滨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当前城市、农村、山区、海滨的经济发展特点及环境状况: (根据自己对不同地区资料的掌握情况,自由分组) 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对所在小组的研究情况进行汇报交流。

设计思想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我国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讨论,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交流,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在汇报交流总结时,教师提出: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所从事的产业是农业,那么,我国以前靠天吃饭的农业状态和现在的农业状况有什么不同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出:

1、农田生态系统(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欣赏一组从网上下载的图片,比较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生系统和一片农田生态系统。 分析:对比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生系统和一片农田生态系统什么差别。

得出结论:(1)经过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是不稳定的,其生态平衡需要人类的维护。 (2)人类需要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生态系统。

设计思想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求知。课件中使用了从网上下载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体现了资源的共享是时代的要求,学习的根本在于拥有共同的资源。

2、阅读材料:教材P100,了解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设计思想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学会分析、运用材料,为突破教学的重点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3、方案一:出示老师制作的生态瓶。

讨论:瓶内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还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如何维持瓶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方案二:根据实验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一个小的生态瓶。

1、根据问题,作出假设,讨论和提出制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的方案。

2、分析影响这个小型生态系统的因素、讨论如何维持瓶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方法。 设计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景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景,因为真实的情景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上面两个方案都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拓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第3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复习:

1、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

2、利用课件展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图片,分析二者有什么区别。

设计思想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调查活动得到有机结合,使知识系统化。

二、新课教学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研究型课题:对比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 学生:室外调查观察前准备

1、把学生每8人分成一组。

2、观察过程中认真填写观察记录。

3、观察结束后讨论研究观察题,并形成自己小组的探究报告。

4、在考察过程中注意安全! 附表:

研究性课题用表(样表) 思考题:

1、分析采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绿化和美化环境的优缺点?

2、如何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之间进行对比实验。

设计思想本环节的设计,将课堂由室内延伸到室外,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内研究,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与谦让的人际交往技能,增强自信心,培养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在形成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深化了课堂内的学习成果。 第二节(26.2):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设计依据与构想】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最好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增强实践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主要从学生已有的书本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出发,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及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们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2、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能力目标 举例说出人类生活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我们怎样来保护自然环境。 授课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通过剪辑形成的频资料: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 学生准备,对比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的调查报告。 【教学流程及分析】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利用课件出示资料:2005~2007年历届世界环境保护日的主题。

师:请同学们分析近几届世界环境保护日的主题,总结出设立世界环境保护日的目的是什么?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上节课观看的资料片片段,进行研究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全世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中,为了保护这个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全世界各国人民必须携起手来,作出自己的贡献。

设计思想本导入改变了以往由复习引入新课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熟知的近几年的世界环境保护日的主题的分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有利于本节教学内容的展开。

二、新课教学

(一)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

师:利用课件播放视频资料: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生:讨论: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生态系统的总和,假设其中某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从而得出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设计思想利用视频资料再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更加清楚的理解,也改变了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达到了承上启下的目的。

(二)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

1、遭到人类破坏且无法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对比照片。

2、x疆的藏羚羊遭到偷猎后的悲惨场面与青藏铁路建设为了保护藏羚羊的迁徙路线而修建的桥梁的照片。

3、阅读教材P107:水葫芦和云南滇池。 学生讨论:

(1)目前东北虎所受到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2)偷猎和改变铁路设计方案这种做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3)我们人类对环境越是干预,环境就越向好的方向变化吗? (4)为了保护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应当做点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各抒己见。(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推向高潮)

小结: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物圈是人类调整自身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一项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转变。 设计思想本环节使学生在具有大量知识储备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归纳,最后概括形成一种思想,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

1、课后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按照教材要求进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形成调查报告在下节课上交流。

2、课后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关于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如何保护环境等有关的资料,为下节课模拟召开“保护生物圈研讨会”做准备。 (预习:“保护生物圈研讨会”,并明确分工。)

设计思想老师并没有固定要求学生去调查的场所,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从不同的角度、思维去进行调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调查面更广,更加丰富;增加了下节课准备的时间,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2课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沿教室四周依次坐好) 主持人宣布“保护生物圈国际研讨会”现在开会,宣布:

(一)主题: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么,在这个大的世界环境下,如何处理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

(二)大会议程:

1、大会推选“主席”、“副主席”各一名和会议秘书处(做记录的同学)。

2、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宣读上节课进行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3、本次大会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首先由一名同学代表本国陈述本国的观点,其他国家代表待其陈述结束后向该国提出一些问题。

4、陈述国其他成员可以互补回答。

5、会议秘书处根据记录,形成综述总结报告,提交大会主席和副主席。

设计思想本节课是初中的最后一节生物课,老师将讲台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组织才能,允许每个学生独立发展自己的独特见解,树立主人翁精神;让学生在辩论中检查自己调查和收集、处理资料的情况;成功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大大提高。 【教后反思】 文 章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案部分

教育城http://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3、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前准备】:

1.准备多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视频资料。

2.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的挂图、模型或标本。

3.肌肉骨骼运动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组录像。

录像:播放多种动物的运动录像。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而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式各样的运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板书,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教师:你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动物的运动方式,但你知道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的吗?

(板书,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学生:(随意地猜测)

教师:现在请你把自己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一下动作是怎样完成的。先做一个简单的屈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有哪些结构参与了?

学生:回答问题

(板书,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教师:同学们能看到胳膊弯过来了,就能断定谁参与了?

学生:骨

教师:屈肘时摸一摸你的上臂前面有什么变化?

学生:变硬变结实了。

教师:变结实的是什么?

本资料由(教育城http://)收集编辑整理

更多资料:http://s.12edu.cn/SearchDatum.aspx

QQ: 471701103

1308164801

教育城http://

学生:肌肉

教师:人体的运动系统就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板书,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教师:下面请大家观察骨骼模型,关节的挂图,想一想,人身上的关节是多是少?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展示:人体骨骼模型和关节挂图 (学生可以到讲台前动一动骨骼模型,以感受关节分布得普遍性)

学生:

1、探究活动: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人身上有很多关节。关节比较灵活,使骨的运动速度能加快。

教师:那动物呢?尤其是哺乳动物是不是也这样?

学生:对。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了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是谁让它运动的呢?

展示:屈肘的模型或课件

学生:是肌肉

教师:骨骼肌是如何带动关节运动的呢?骨骼肌在骨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

2、探究活动:肌肉在骨骼上的分布特点

学生:骨骼肌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

教师:那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的呢?

(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录像:再演示模型或课件

教师:一个运动至少要有哪些肌肉参与?它们是如何协调统一的?请大家再做几次屈肘和伸肘动作。

学生:学生做动作,体会伸肌和屈肌的协作配合

教师: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它们互相配合完成动作。

教师:是谁让它们配合得如此默契?当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时,骨骼肌的活动将会受到影响,如运动失调和瘫痪等。可见,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板书,

三、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教师:当你做剧烈运动时,你的身体往往会伴有哪些变化?

学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

教师: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运动还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教师:在青春期同学们的运动系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怎样做才能使你本资料由(教育城http://)收集编辑整理

更多资料:http://s.12edu.cn/SearchDatum.aspx

QQ: 471701103

1308164801

教育城http:// 们的骨更强壮、关节更灵活、肌肉更发达健美呢?

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

教师:对动物来说,运动能力的强弱意味着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对动物来讲,它们的肌肉越发达,跑得越快,得到食物或避开敌人的机会就越多,这样的动物就会更适应于环境。

(板书,

四、动物运动的重要意义)

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运动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骨骼和骨骼肌。

教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吗?

教师与学生:肌肉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运动。

教师: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这个结构基础就是?

学生:运动系统。

教师:但动物在运动的过程中,还要受神经系统的控制,也需要其他许多系统的协调配合,这就体现了生物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对动物来讲,有了发达的运动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本资料由(教育城http://)收集编辑整理

更多资料:http://s.12edu.cn/SearchDatum.aspx

QQ: 471701103

1308164801

第五篇:骨骼初中生物教案

知识目标

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及观察后的演讲,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和表达能力。

2.通过归纳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1.自觉养成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3.小组观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人体主要的骨的名称,人的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人的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讲述骨骼时,首先让学生区分骨与骨骼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具体的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一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脊柱。接着指出: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关于骨胳的组成,从调动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建议采用自学的方法:先让学生对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骨骼组成情况表配合观察,一边观察图中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观察完毕后,教师每组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并给评分,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对知识的识记的效果。

人的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对人体骨骼有了清楚的认识后,继续让学生观察骨骼的模型,并提出观察问题:(1)脊柱的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2)观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3)足有什么特点?这些对于人体直立行走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了解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和下肢比上肢粗壮及形成足弓这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再分别讲述它们的生理意义。如联系脊柱弯曲异常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育、体力和体态,说明脊柱四个生理弯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弹性,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有利于维持身体平衡。

最后,教师可视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小结。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利用骨骼挂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导入新课:利用骨骼挂图使学生认识骨的几种类型:长骨、扁骨、短骨和不规则骨,通过提问骨与骨骼有什么区别引出新课。

板书:第二节 骨骼

根据上述提问,举例区分骨与骨骼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具体的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一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脊柱。接着指出: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出示骨骼挂图,引入骨骼组成。)

板书:

一、骨骼的组成

教师指图说明人体骨骼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由于各部位功能的不同,骨骼的差别也很大,下面就来观察各部分的骨骼特点。先让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对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骨骼组成情况表配合观察,一边观察图中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观察完毕后,教师每组请二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并给评分。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如颅骨围成了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整个颅骨中为什么只有下颌骨能活动。躯干骨中的胸椎与肋骨、胸骨组成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四肢骨主要由什么骨组成,与什么功能相适应;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等等。

学生观察上肢骨和下肢骨区别时,引导学生:下肢骨为什么比上肢骨粗壮呢?这是因为下肢骨与长期支持体重和行走相适应的结果。下肢功能与人直立行走有关,那么骨骼有哪些特点与直立行走相适应呢?

板书:

二、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继续让学生观察骨骼模型,先观察脊柱的正面,然后慢慢把模型侧放,问:脊柱的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侧面有弯曲,教师进一步提出脊柱的弯曲都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有什么生理功能?教师指出在颈部、胸部、腰部、骶部各有一弯曲分别称为颈曲、胸曲、腰曲、骶区,这些弯曲可保持人体重心位置,利于维持身体平衡;可增加脊柱的弹性,可以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故称为生理性弯曲,是与人直立行走相适应的。

板书:

1、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为颈曲、胸曲、腰曲、骶区,可缓冲震荡,维持平衡。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如果脊柱弯曲发生异常会是什么样呢?脊柱为什么会变形呢?脊柱变形后会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等。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参加讨论,最后得出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要注意正确姿势,以免发生脊柱变形, 不但姿势形体不美,还会压迫内脏,影响发育。

由于人的直立,全身重量都要由下肢承受,特别是足,下面观察足骨。骨骼模型上足弓是明显的,教师可明确足弓的概念,然后提出:人的足形成弓状结构有哪些生理意义?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可概括出足弓的作用。然后讲述扁平足的功能缺陷。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探究人体身高的早晚的变化

[问题] 一个人的身高早晚有变化吗? [假设]

如果一个人的身高早晚有变化,那么,用身高测量计分别测一个人早晚的身高,测得的数值会不一样。 [设计并完成实验] 设计:用身高测量计或软尺分别测一个人早晚的身高,比较数值。

材料用品:立式身高计或固定于墙壁上的立尺或软尺。

方法步骤

1.受检查者脱去鞋袜和衣帽,仅穿背心和短裤立于身高测量计的平台上(或靠墙壁的地面上),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微回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骨三点同时靠着(接触)立柱,头部保持立直位置。

2. 检查者手持立式身高计滑测板轻轻向下滑动,直到板底与受检者颅顶相接触。此时,再检查受检者的姿势是否正确,待校正符合要求后,检查者再读取滑测板底面立柱上所指的数字,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即为身高数。

(如果是在墙壁上测,可以用一块硬板与受检者颅顶相接触,并使硬板保持水平。在硬板与墙壁接触处的位置作一记号,用软尺从墙根一直量到标记处,记录数值。)

3.早晚各测量一次,记录数据,比较两次身高是否一致?

4.连续测量一个星期,记录观察数据.

5.把观察数据填入下列表格内, 并求早晚身高的平均值。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 valign=top width=197>早上身高(cm) valign=top width=197>晚上身高(cm)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一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二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三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四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五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六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星期日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周平均值 valign=top width=197> valign=top width=197>

6.比较两次身高的平均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实验结果]

身高是指足底到头顶的高度,它可以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的情况。一个人的身高在一天内会有变化,早上高,晚上矮。测量的结果表明,人体身高早晚可相差2厘米左右。 [实验结果的分析]

人的身高早上略高于傍晚,是因为脊柱的椎骨之间都由椎间盘相连接,椎间盘富有弹性,它的形态可以随所受力的变化而不同:受压时,可被压扁;除去压力时,又可恢复原状。当人体经过一天的劳动或长时间的站立、行走、跑步之后,椎间盘会因受压而变扁,整个脊柱的长度也会缩短,身高就降

上一篇:初中生物说课稿教案下一篇:初中语文现代文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