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田园牧歌活动方案

2022-10-16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田园牧歌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参观田园牧歌活动方案

建设生态文明 唱响田园牧歌

近年来,我村以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四星级休闲观光旅游乡村”“黄桥小南湖AAA级风景区”“泰州市十强村”以及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等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多项。2017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4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68元。

一、软硬兼施,在生态环境优化上下功夫。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与社会综治维稳,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加强规划引领。以特色田园乡村为契机,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围绕做优“一泓水”,优化河道整治和污水处理方案;围绕做美“一道环”,优化道路交通方案;围绕做精“一根轴”,优化入口景观方案;围绕做好“一个点”,优化村委广场景观方案;围绕做实“一片区”,优化重点区域整治方案;围绕做特“一块田”,优化田园景观方案。二是加强基础建设。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新铺设硬质水泥路15.8公里,新安装高标准路灯636盏,整治村庄河道8条总长13.6公里、排水设施6300米,新建桥梁6座,新铺设标准路牙18300米。设置了村民道德讲堂、科普培训中心、农家书屋、法律援助站、调解室、咨询室、

- 1农业区、跑马场、拓展训练基地等,打造集生态休闲、采摘、拓展训练、农家乐等为一体的乡村观光旅游。小南湖风景区已成功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了乡村旅游文化美食节与中国·黄桥双人大鱼赛。祁巷乡村旅游与黄桥古镇旅游、红色旅游、特色小镇旅游有机结合,高峰时段每天接待游客达万人次。

三、虚实兼顾,在生态文化厚植上做文章。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推动生态文化繁荣。一是搭建文化舞台,改善群众生活。充分发挥文化“百姓大舞台”的作用,开展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以身边的事熏陶人、鼓舞人、教育人。累计组织科普健康知识培训4次,不断提高村民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各健身点配备了音响设备,积极倡导全民健身活动,展示村民精神风貌。二是搭建工作载体,提升教育实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辐射作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引导他们积极争做党的政策解说员、村民思想宣传员、经济发展服务员、公益事业领航员、综合治理的调解员。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村民群众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最美祁巷人”“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切实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三是搭建道德桥梁,树立文明新风。在广泛开展星级户评比的基础上,积极宣传全国生态文化村、江苏省生态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对村内环

- 3

第二篇:田园牧歌唱响和谐农村社区 浙江日报

田园牧歌唱响和谐农村社区

浙江日报

田园牧歌唱响和谐农村社区 杭州评出首批“最美田园社区”

本报记者 胡芸 周洲 见习记者 孙莉 通讯员 张海煦 徐林玲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诗宋词里的咏叹,是古人对田园的眷恋。但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梦中田园似乎渐行渐远,“耕读传家”的景象越发模糊。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5年来,以田园社区建设为抓手,杭州持续进行着一场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2012年,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田园社区”,构建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体系。2016年,杭州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升农村社区“新经济、新治理、新环境、新服务、新文化”等五大空间,推进田园社区建设。

经过层层考核,近日,杭州首批市级“最美田园社区”诞生,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等一批历史文化深厚、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的农村社区入选。到2018年,全市田园社区示范村要达到300个。

田园社区创建,如何避免千区一面?如何做到宜居又宜业?或许从“最美田园社区”入选者的实践中,能寻找到答案。

特色产业 耕耘未来

背山面水,林深竹茂,富阳区东洲街道黄公望村早已是近悦远来的田园古邑。660多年前,元代画家黄公望在这里绘就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富春山居图》。

青山不语、江水依旧,整个村子传承延续了浓浓的书画气息。村里不仅有缘竹坊书画创作基地、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就连步行街的长条形路灯的立面,都是一幅幅水墨山水画。

在黄公望纪念馆出口处有一间书房,里面备了文房四宝,游客可以直接提笔作画或写字。

规划路线、定制套餐……这几天,民宿老板朱梅娟正在为下个月接待辽宁的一个书法家团队精心准备着。去年,朱梅娟接待的近千名客人里,超过20%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界人士和爱好者。“这些都是书画家送的字画,已经有50多幅了。”朱梅娟打算新增一个书画陈列室,专门展出客人的字画。

村党委书记王忠升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国内外艺术爱好者来到黄公望村度假,在农家乐吃饭,到黄公望纪念馆参观,在农家画室作画,傍晚到富春江边散步。朱梅娟说:“三层楼的房子,订单都已经排到11月了。”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大,大量游客涌入黄公望村。2016年接待游客超35万人。黄公望全村已有15家农家乐,39家民宿,主打文化牌。民宿都专门开辟书画区,部分整幢出租给书画家。

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 是宝贵且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黄公望村人十分清楚。他们邀请浙江省林学院等专业机构,绘制村庄规划,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进行软硬件设施改善,地下的污水纳管了、电线杆入地了……村庄环境美化,人居环境提升。

沿着穿村而过的凤林溪,两岸白墙黛瓦、民宿林立。2016年,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新增15家民宿,是过去5年总和的近两倍;接待省内外游客11万余人次,比3年前翻一番。“拆猪圈、建沼气池,流转土地、建起果园”,下姜村形成了民宿经济、新型农业经济、农村旅游经济、农民文化产业等新经济业态。

“很多人对农村社区的理解有误区,以为就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这不是田园社区创建的方向。”杭州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处处长葛卫平表示。

田园社区应集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功能,聚焦旅游、养老、金融、文化创意等新产业,融合城市休闲人口和农村户籍人口。葛卫平认为,“它与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方向、‘逆城市化’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这段时间,黄公望村正在为中国美院西湖画室项目做最后的冲刺。王忠升希望把黄公望村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未来能够吸引更多的书画家、书画爱好者来到这里创作写生。”

社区自治 人人共享

如果说,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黄公望村气质与魅力,那么,契合乡村的治理模式,有助农村社区更健康平稳地成长。

已是初秋,余杭区径山镇的小古城村却忙得火热。一大清早,两辆大巴开进了小古城村,河南三门峡考察团来村里学习取经,村党委书记林国荣早已等候多时,热情地带领参观;中午时分,刚送走他们,北京大兴区的参观团又远道而来。 全国各地的取经者纷至沓来。小古城村里到底有啥“镇村之宝”?在小古城村当了27年村干部的林国荣脱口而出:“我们探索出自下而上的村务运行机制,全村和谐稳定了,村民获得感满满。”

早在2005年,小古城村就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06年,又被授予“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基层民主治理一直走在前列。说起这几年的变化,林国荣印象最深的就是村民的参与意识从 “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去年,小古城村召开了5次村民代表大会,涉及道路拓宽、老年活动室建设等一系列民生实事。这些民生实事,都遵循着一个“流程”——每年正月二十前,各村民组协商确定申报项目;村干部实地调研后开会讨论形成会议纪要;村民代表表决、全村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

这套“民生实事申报制”非常有用,林国荣说,村民有了充分话语权,主动参与的热情日渐高涨。小古城村俞三组共有50余名老人,从召开户主会议、上报村两委,再到村民票决公示, 老年活动室的建成仅花了半年时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富阳区春江街道八一村巧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建房实现无一处违章。2015年,八一村对村规民约再次作了修订完善。内容包含了村风民风、生态环境、平安建设、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建房与土地管理、户籍管理等方面,在内容上更接地气,推行上更顺畅,依法治村、以德治村更深入人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流入和定居田园社区,农村社区的服务需求日益精细化和多元化。

杭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农村居民广泛参与、各类社区组织互动合作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是田园社区在深化农村社会治理更现代化方面的有益探索。

城乡一体 有情社区

临近中午时分,建德市乾潭镇幸福村的老何慢悠悠地来到幸福村老年食堂,点了一个红烧肉,一个青菜,一碗西红柿蛋汤,享受优惠的午餐。

全村1818人,每4位村民中就有一位老人。面对人口老龄化,幸福村实施“提升养老品质”工程,以实现村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在杭州田园社区的体系设计中,着力提升农村服务更精细化,把增进农村居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幸福村的老年照料中心选址在中心公园的黄金位置,面积从90平方米逐渐拓展到600平方米,功能设施也越来越完善,老年食堂、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棋牌室等一应俱全。70岁以上的老人花3元就能吃上中、晚两餐,为一荤两素一汤,这一价格已经多年未变。幸福村党支部书记徐益民介绍,在外子女都希望食堂能继续办下去,全村自发捐款累计已达40多万元。

老年食堂边,是村里有名的“爱心菜地”。老人在菜地里认领包干区,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耕种。“设立‘爱心菜地’,希望能够形成邻里互助的氛围,老人们也能舒活筋骨。”徐益民说。 “每年,我们还会评比‘好邻居’‘清洁庭院’‘和谐家庭’等奖项,大家都特别珍惜这份荣誉。”周淳建是幸福村的文化站站长,村里特别注重孝文化的培养,倡导献爱心、尽孝心,形成了浓厚的敬老、爱老的和谐氛围。

在杭州的外桐坞村,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融入村里,当地居民中有不少向艺术家学习画画,开始从事艺术工作。2013年起,村里成立了本地村民组成的“画外桐坞梦里书乡”书画社,目前共有家农民会员53人。邀请老师入驻开出书画课程,不定时举办村民书画展,极大地促进了艺术家与村民的融合。

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融合发展,田园社区为城乡居民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评分12345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900号

第三篇:2012观澜山水田园亲子活动方案

《幸福家庭亲子营》

——2012观澜山水田园家庭亲子活动

沐浴田园风光、感受幸福亲情

●活动目的:通过团体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责任,如何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又通过角色互换接触家长与孩子的隔阂,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并让他们明白感恩的道理。

●参加单位:

●活动组织:深圳市幸福之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系人:龚老师13802239929

一、活动时间:2012年 月日(星期六)

(上午8:30从指定地点集合出发,下午17:30返回)

二、活动地点:观澜山水田园

三、参加对象:孩子及其家长。为了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建议父母都参加。

四、活动安排:

08:30指定地点集合,乘坐空调巴士直赴国防基地,车上破冰游戏;

09:30-12:30在教练的带领下,来到国防基地;

1、团队组建,自我介绍及家庭风采展示(活动梗概:分组,10个家庭组建成一个大家庭,取队名、队呼、队歌、队旗,展示家庭风采)。

2、责任感训练:大脚板活动,给每个学员分配角色,每个角色对应一定的责任,承担相应的后果 12:30-13:30爱的午餐

13:30-16:30

1、角色互换式感恩训练

A:生活上互换角色,其中生活上包括经济上面角色互换,教育上面角色互换,日常生活上的角色互换 B:情感处理上角色互换

16:30-17:30

下午16:30准时在停车场集合登车,整理个人物品,返回温暖的家、结束愉快的周末之旅。

温馨提示:

1、为孩子准备太阳帽和可更换的衣服,尽量穿防滑运动鞋、运动长衣长裤(防晒、防刮)运动鞋

2、携带贵重物品,尤其证件、首饰,通讯和摄影摄像器材请自行保管好。

五、活动收费:

家长280元/人、小孩280元/人

含 领队/亲子辅导员;往返交通;围餐,矿泉水3瓶/人;团体人身意外投保(每人保额十万元);游戏道具和材料,场地费,部分奖品等;后勤保障等。

第四篇:外出参观活动方案

一、参观目的:

通过参观名园的管理、保教、特色等活动,切实提高我园的保教水平,管理水平和特色建设水平。

二、拟参观地点:

xx县第一幼儿园和第二幼儿园,xx县 第三幼儿园

三、参观理由:

xx县第一幼儿园档案管理、环境创设有特色;xx县第二幼儿园有种植、养殖特色,便于我们借鉴学习;xx第三幼儿园体育特色鲜明。

四、参观时间:

号上午参观xx第一幼儿园和第二幼儿园;下午参观xx第三幼儿园。

五、参加人员:共人。

第五篇:参观小学活动方案

华舍中心幼儿园参观小学活动方案

在《走近小学》这一主题的行进过程中,孩子们兴奋不已,问题不断,“哥哥姐姐的教室和我们的一样吗?她们中午也在学校睡觉吗?”……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满足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探知愿望,帮助他们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强化幼儿“我能行、我真棒”的意识,使幼儿能自信、从容的跨入学校的大门,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特制订华舍中心幼儿园大班参观小学活动。

一、活动时间:2018年5月8日(星期二)上午8:00-10:30(待定)

二、活动内容:参观华舍小学,了解一年级小学生生活。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消除陌生感,激发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的愿望。

2.提高幼儿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活动准备:

1.各班幼儿制定好参观计划表。 2.联系好小学班级及负责教师。

五、参加班级:绸缎大一班 大二班,兴华大一大二班(四个毕业班)

六、具体教师人员安排:

绸缎大一班:钱青、孙亚红、陈华英

绸缎大二班:徐莉莉、张兰英、金燕(孙嫣) 兴华大一班:李琼英、孙芳、倪亚萍 兴华大二班:成洁、倪雅琴、徐卫英 拍照:马佳平

七、活动过程安排:

1.幼儿从幼儿园背着书包走到小学,教育幼儿要遵守纪律,不东张西望,不大声喧哗,做个守纪律的好儿童。

2.幼儿进入小学,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

⑴在参观过程中要仔细看,不离开队伍。

⑵不能大声说话,影响小学生学习。

⑶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3.参观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课间操。

4.带幼儿参观学校环境:认识与了解教室、大操场、篮球场、厕所的具体位置,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5.参观一年级的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让幼儿对小学生该怎样学习有所了解,激发幼儿进入小学的愿望。

6.走进一年级的教室,做在小学生的座位上感受小学生上课的感觉。 7.观摩小学体育节活动。

8.交流——你在小学里看到了些什么?该怎样做个小学生。

9.绘画《我眼中的学校》。

上一篇:茶公司宣传片策划方案下一篇:测绘测量仪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