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2-09-11

我在近三十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 集百家之长。采取读与写的结合, 校内校外的课堂结合, 基础作文与应用作文结合等方法。有效地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多方面调动学生作文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爱好与特产, 从细微处到大篇书写, 从点点滴滴到整片文章, 日积月累, 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一、激发兴趣, 让学生想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根治害怕作文心理障碍的良方, 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启蒙作文, 一步步培养兴趣。开始写一句话, 然后在这一句话中拓展开头写出第二句话, 依此类推写成一段话, 最后敷衍成整片文章, 还根据各类课文中的典型句段, 以读导写, 采取填空、仿写、续写、扩展等形式, 进行面向景物、人物、外貌、对话等联系。学会写总分段, 重点段, 掌握排比、比喻等简单的修辞手法。

为使学生有话可写, 还必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丰富他们的写作对象。有时把学生带入到大自然之中, 享受自然, 感受自然, 融入大自然, 然后通过观察动物, 植物, 小溪, 河流等自然现象;有时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比赛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真正感受生活中的乐趣, 这些活动, 激发了学生写作欲望, 培养了写作兴趣, 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丰富生活, 让学生有物可写

无话可写, 言之无物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 这是因为小学生知识面不广, 生活阅历不长, 加之他们不会以敏锐的目光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不会从平凡的人和事中发现闪光点, 因而写文章不会有血有肉, 只有表象没有情感。

教会学生写文章有血有肉, 情文并茂;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语言, 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提倡课内打基础, 课外求发展, 课内教学, 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言积累重要的一面, 就是课堂上学的识字、释词、背诵。语言材料累积到一定程度便灵活, 就会转化成自己的语感能力, 一定程度上就会运用语言。有了语言功底就能提高写作水平, 写成好文章。因为语言材料就像盖房子的水泥、沙石混合物, 砖瓦木材等。有了这些材料才能建成高楼大厦。所以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把文章写具体, 生活累积是至关重要的。寻找一条通向学生心灵便捷而平坦的道路, 那就是把学生带进神秘莫测的大千世界, 撷一朵沁人心脾的鲜花, 倾听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吮吸新鲜的泥土芳香, 体验农民早出晚归的田园风光等等。让学生充分利用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去体察感受自然, 陶冶情操。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热爱世界。把自己积累的知识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三、导之得法, 让学生得心应手会写

常言道:有规可循, 寻之有序得体;有法可依, 依之可靠合理, 就会事半功倍。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 还需要掌握各种文体的写法, 才能妙笔生花。所以作文指导应从学生的心理过程, 个性特征出发, 开拓思路, 发展能力, 耐心指导, 才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 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好。”因此, 作文指导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领略生活, 有再现生活的能力, 有编拟题纲, 反复修改等良好的写作习惯。其次, 采取有效地引导方法。

1、以听导说, 让学生畅所欲言, 培养表达能力。

不少学生羞于说话, 更谈不上能言善辩。因此利用课文、录音、电影以听导说。

2、以读导写, 引诱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思维能力。

抓好阅读教学是提高写作水平前提, 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大纲, 把握教材, 狠抓双基训练。要在每单元的讲读课文中, 把审题、文章结构、写作意图, 分布训练, 形成课堂上的教学方法。

3、以实导虚, 应用作文与课堂作文结合。

描写了事物或景物的特点。摹仿状貌, 力求神似, 称之为实写。表现其深刻思想、精神, 称之为虚写。从写作的形式来说, 应用文是实用文章, 因此教师应重视以实导虚及应用文的指导。如利用黑板、广播辅导学生办手抄报稿, 广播稿。在手拉手, 一帮一活动中, 鼓励学生书信来往, 交流经验, 交流思想;在购物推销等交往中练习开发票证明;在班级、家院等具体生活中, 学习制定有关制度、公约、计划;在班队主题会时, 学写会议记录等。应用文不仅能满足社会需求, 而且能促进作文水平提高。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下一篇: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