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中的紧张与焦虑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9-11

在声乐表演中许多表演者尤其是表演经验较少的表演者经常会出现紧张及焦虑的临场表现, 主要表现在身体不由自主地震颤, 同时还会伴有出汗、口干、呼吸困难、尿频和心悸等不适感, 对表演者的临场表现有着严重影响,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声乐表演中表演者出现的紧张与焦虑问题的原因, 从而为有效应对和解决这种情绪问题, 确保声乐表演的临场正常发挥。

一、声乐表演中紧张、焦虑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许多表演者在声乐表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这种反应给表演者自身的表演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分析声乐表演中紧张、焦虑问题的产生原因, 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 更好地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表演者克服这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一) 受以往表演失败经历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显示, 人在面临相同或者相似情境时, 总是会受到过去在相同经历中的表现及心理方面的影响, 这也是许多表演者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可能出现紧张、焦虑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声乐表演的初学者在初登舞台中, 经常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适感, 无法集中注意力, 无法很好地控制自身动作等, 最终可能导致表演失败或者差强人意, 而这种失败的经历可能会长久地留在表演者的内心中, 并可能会影响其在今后的声乐临场表演, 以至于有人在自己的表演水平非常高的时候, 仍然会深受其苦, 使得表演中的表现大打折扣, 这其实是一种受到消极心理影响而导致出现紧张、焦虑情绪。

(二) 受表演者自身性格影响

事实证明, 外向型性格的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等问题的概率要小于内向型性格的表演者。[1]一般来说, 内向型性格的表演者大多做事谨慎、保守, 对外在环境等考虑较多, 面对外界情境更易于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 而外向型性格的表演者则刚好相反, 他们开朗、活泼、反应迅速, 一般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较小。

(三) 自我认知偏差而导致

在表演过程中, 许多表演者由于自我认知上出现偏差而易于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2]所谓自我认知偏差, 是指表演者自身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 例如许多声乐表演者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对自我期待过高或者自卑, 尤其是自卑心理最易于在演奏过程中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

二、有效应对声乐表演中的紧张与焦虑问题的对策分析

紧张、焦虑等情绪是许多声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经常产生的心理问题之一, 当在舞台上产生这种情绪时, 表演者应及时通过各种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来有效缓解并克服这一情绪, 同时在日常练习中也应掌握各种方法, 对这一情绪问题进行有效克服。

(一) 有效觉察声乐表演中的紧张、焦虑情绪并掌握相应的调节方法

克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前提, 首先是能够觉察、正视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 树立调整不良情绪的自觉意识。[3]同时, 要在日常联系中努力掌握相应的情绪调节方法, 如放松法, 即当感觉到紧张、焦虑等情绪产生时, 深深地吸气, 慢慢地呼气, 是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 同时给予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 如反复对自己说:“我现在放松了, 我可以很好地进行演奏”;回忆法, 即通过回忆过去成功的经验来鼓励自己等, 事实证明, 掌握相应的缓和与转换情绪的方法是有效调节和克服声乐表演中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 客观进行自我认知, 增强自信心

许多表演者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时, 往往是由于自我认知偏差即过高或者过低地看待自己而产生的, 尤其是过分地看清自己, 自信心不足而最易于产生不良情绪问题, 并且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对自己的不自信往往会夸大, 如在表演过程中反复地问自己“这个片段比较复杂, 我能顺利地弹下来吗”、“我的动作会不会显得很别扭”等等, 这就要求表演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地对自己进行客观认知, 学会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自己、肯定自己, 不断增强自信心。

(三) 提高自身素养

性格因素同样是影响声乐表演中情绪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性格较为内向的表演者更是如此, 尤其是在面对诸多观众的声乐表演过程中更易于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 但必须要说明的是, 这并不意味着性格内向的人不适合声乐表演, 而是要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尽量努力地提升自身的心态, 努力克服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 而性格内向一般都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 而且改变这种性格同样十分困难, 这就要求声音指导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等过程中多关注那些性格稍内向且易于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的表演者, 要努力创造合适的“机会”, 让他们能够和那些积极乐观的人多接触、多交流, 逐步改变自身心态, 逐渐变得开朗乐观, 同时可以鼓励他们在日常练习、演奏之余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等等, 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内涵, 有效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产生。

三、总结

总之, 声乐表演中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问题对于表演者的临床发挥有着较大的不利影响, 不仅会妨碍其身心健康, 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以及工作, 因此声乐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并教会学员相应的情绪调节方法, 正确认识声乐表演中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有针对性地进行情绪调节, 做到有效的情绪管理, 更好地进行声乐表演活动。

摘要:紧张与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 是个体对于当前情境或者未来情境所感受到的刺激时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并兼有一定的恐惧性的消极的情绪状态, 当紧张与焦虑状态严重或者持续存在时就会影响个体的外在表现。声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紧张与焦虑问题, 并会影响到他们的临场演奏表现, 因此有必要对声乐表演者在演奏过程中的紧张与焦虑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声乐表演,紧张,焦虑,对策

参考文献

[1] 严雅萍.声乐表演艺术中舞台紧张与音乐治疗[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03) :118-120+124.

[2] 张蕾.如何克服声乐表演中的紧张和焦虑[J].辽宁教育, 2013 (13) :85-86.

[3] 杨靖.音乐治疗对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表演焦虑”心理干预的实证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7, 33 (16) :51-53.

上一篇: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融合发展下一篇:浅谈企业党组织在基层如何发挥根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