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课外文言文练习

2022-10-16

第一篇:初二课外文言文练习四

课外文言文练习

(一)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卓,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云( ) (2)得 ( )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 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 (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 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 的品质。(3分)

(二)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 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 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三)误认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幸至丞相府归我( ) .(2)乃诣丞相府归马( ) .8.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 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C.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D.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9.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 。(2分)

10.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 的品质,表现了“马主” 的品质。(4分)

(四)秦西巴纵麑①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②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③,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人乎?”

[注释] ①纵麑(ni):放走小鹿。 麑:小鹿。②窃:私自。③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在文中指老师。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 ) .(2)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 .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A对一头小鹿也不能忍受,又何况对人呢? B对一头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C连一头小鹿都不能容忍,怎么能容忍一个人呢? D连他都不忍心伤害小鹿,其他人会忍心伤害吗?

9.秦西巴“纵麑”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10.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3分)

答案

⒎⑴还,归还⑵往,到„„去 ⒏D ⒐想确认马是谁的

⒑仁厚(宽厚、宽容)诚实

12、好 实行

13、D

14、喜 赐

15、C

12.说 获得 得到 13.A 14.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15.待下宽厚

7.(1)命令;派遣;让(2)停;过了 8.B 9.“麂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

10.要知人善用; 仁慈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3分;认为自己正确就不怕得罪人2分;知错就改:不计个人恩怨1分

第二篇:课外文言文练习(一)

古文练习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太平广记》)

1.解释词语:

(1)俄有老父至俄:一会儿

(2)但见事多矣但:只

2.选出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介词,用

A、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

B、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介词,把

C、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促织》)介词,用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介词,因为

3.请选出与例句中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并逐一解释:

例句: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中: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动词使动用法,使„„发出响声

B、吾从而师之师: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老师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名词作状语

D、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使„„承担

4.翻译:

计无所出译:想不出什么办法。

5.鲁人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答:执杆者不知变通,老者自作聪明,弄巧成拙。

★演练二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魏人夜暴疾,命门人(此指佣人)钻火(打火)。是夕阴暝,督迫颇急。门人忿然曰:“君责人亦大无理。今暗漆,何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选自《太平广记》)

1.选出与例句中“暴”意义相同的一项,并逐一解释:

例句:魏人夜暴疾突然

A、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残暴

B、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暴躁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突然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晒

2.选出与例句中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

例句:魏人夜暴疾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A、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雁荡山》)名:名作动,命名

B、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序:名作动,做序

C、成以其小,劣之(促织)劣: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劣

D、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云、响:名作状,像云像回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有——又

B、暴秦之欲无厌厌——餍

C、君责人亦大无理大——太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无通假字

★演练三

有一郡守病,佗(华佗,三国时名医)以为其人盛怒则差(chài,病愈),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瞋恚(恼怒)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选自《三国志》)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认为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结局

C、古之学者必有师学习的人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渐渐

2.选出“而”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类者:答案:D表修饰(其余三项表转折)

A、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D、吾尝终日而思矣

3.解释词语:

A、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货:财物

B、无何弃去无何:不久

C、留书骂之书:书信

D、守瞋恚(恼怒)既甚甚:很

★演练四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匡衡(汉朝人)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大户人家)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酬)。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词语:

A、邻舍有烛而不逮逮:达到

B、愿得主人书遍读之愿:希望

C、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酬)与:帮助

D、遂成大学大学:古今异义词,非常有学问的人

2.下列各句中都含有介宾短语后置,请选出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ABD中的介宾短语在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做状语。C项中的介宾短语在翻译时不提前,而是在原位置做补语。

A、资给以书

B、得复见将军于此

C、齐人勿附于秦

D、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自荐》)

第三篇:课外文言文练习(共)

园正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1、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①管仲、隰(xǐ )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不难:不惜,不耻。 1.“乃掘之”中的“乃”与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

)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马之智可用也: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不耻向老马、老蚁学习。 1. B 2.B

2、 项籍者,下相人也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1.用/给下面文字加划分节奏停顿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解释加点词语。

略知其意 梁以此奇籍 3.翻译句子。

毋妄言,族矣。 4.选文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5.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南宋词人李清照曾作诗怀念他,请写出其中的名句或写出与之有关的一个成语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其:代项梁所教的兵法 奇,以„„为奇

3. 不要胡言乱语,(否则)要被灭族了!

园正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4. 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 5.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或破釜沉舟等。

3、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②烛邹,齐景公的臣仆。③弋〔 yi〕,将绳子系在箭上射。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使烛邹主鸟( ) A 掌管 B主持 C主要的 ②而亡之( ) A 同“无”,没有 B丢失,逃掉 C灭亡 ③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 A查点 B计算 C 列举 2.翻译下列句子。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3.本文的题目是“ 晏子谏杀烛邹”,其中“谏”是“劝告”的意思。文中晏子是怎样劝告景公勿杀烛邹的?

1.略 2.ABC 3.景公说:“不要杀他,我听从你的指教了” 4.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五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4、鲁人身善织屦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2.翻译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1)有人 (2)凭

2、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园正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5、今者臣来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①大行:远行。 ②方:正。

1、翻译文中划线的“君之楚,将奚为北面?”这个句子。(2分) 答:

2、“此数者愈善”句中“此数者”指的是:

上文的大意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

3、上面短文说明了怎样的道理?(3分)

1.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面行走呢? 2.马良、用多、御者善 南辕北辙 3.行动和目的相反

【甲】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zǐ,抵毁,指责)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由改正之。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乙】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齐已《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只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 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姑置之( ) (2)方敢示人( )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

16.下列加点字与“皎然暗书一‘中’„„”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②臾,其人狂奔而来

18.【乙】段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2分)

19.【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2分)

参考答案:

15.(1)放置,放下 (2)给„„看,让„„看 (3)洗,洗涤 (4)离开 16.C 17.(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人有狂奔回来。

18.“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体现“早”

园正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的特点。

19.甲:作诗要反复修改。 乙:作诗炼字很重要。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0~14题。(16分)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乙】公仪休①相鲁②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④。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⑤夫恃人⑥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注释】①公仪休:人名,复姓公仪,名休。②相鲁:做鲁国宰相③下人:迁就别人

④色:神色⑤ 明:明白⑥恃人:依赖别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举茂才( )(2)故人知君( )

(3)一国争买鱼而献之( ) (4)虽不受鱼( ) 1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闻其贤而辟之 一国争买鱼而献之 B. 君不知故人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C.当之郡 必有下人之色

D.明于人之为己者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2)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

13.联系甲段的内容,说说杨震为什么被称为“四知”先生?你还知道与杨震具有相同品质的人吗?请列举一个。

14.读完这两则故事,请谈谈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 10. ( l )推举,选拔( 2 )了解(3 )全(4 )即使11. A 12. ( l )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字来送给杨震。 ( 2 )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这是为什么?

13.示例:因为杨震为官清廉,不接受别人的贿赂。如包拯等。

14.示例:从他们的拒不受贿的言行,感受到他们廉洁自律的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或不要只贪图眼前利益而迷失方向等。)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①。以齐国之大具②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③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

园正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④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 ②具:备办。 ③香居:齐国大夫。 ④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书 之 寡 人 不 肖 好 为 大 室香 子 止 寡 人 也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释”的词条有以下各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荆王释先王之礼乐”中“释”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A.放下,放弃B.消融,融化 C.排解,解除 D.指佛教或僧人E喜悦 3.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

4.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1.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错、漏、多一处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 A 3. 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4. 香居: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勇敢);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齐宣王:能听取意见,勇于改过。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 14.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3分) (1) (2) (3)

15.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除甲、乙两文之外)(1分) 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参考答案: 13.(1)离开(背弃);(2)厌恶(嫌弃)。 14.(1)位高意下;(2)官大心小;(3)禄厚不取。

15.(1)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2)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

顺治间,滕、峄之区,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后受抚,邑宰别①之为“盗户”。凡值与良民争,则曲意左袒②之,盖恐其复叛也。后讼者辄冒称盗户,而

园正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怨家则力攻其伪,每两造具陈,曲直且置不辨,而先以盗之真伪,反复相苦,烦有司稽籍③焉。适官署多狐,宰有女为所惑,聘术士来,符捉入瓶,将炽以火,狐在瓶内大呼曰:“我盗户也!” 闻者无不匿笑。(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别:另立户头的意思。②曲意左袒:有意袒护。③稽籍:查看户籍。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盖恐其复叛也 盖: ② 后讼者辄冒称盗户 辄: ③适官署多狐 适 : ④而怨家则力攻其伪劣 力: 8.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邑宰别之为“盗户”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而先以盗之真伪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反复相苦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D.宰有女为所惑国 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9.请将文中划线的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10.作者巧用曲笔,用“狐”事妙接“盗户”事,深具讽意,既体现了志怪的特点,又含蓄地表现了主题。文中使“狐”事和“盗户”事有机结合的关键语句是哪一句?请找出。(2分)

参考答案:7.①因为②就,总是③适逢④竭力 8.A 9.(术士)用符(把狐狸)捉进瓶中,将要用为烧(它)。10.“我盗户也!”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跳跃。 ⑧(hǎn):虎怒吼。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

9.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间窥之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技止此耳!译文:

1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

成语: 启示: 参考答案:

六一居士传 (节选)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

园正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13.“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1分)

14.“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2分)

15.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2分)

参考答案:13.多次(1分)

14.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2分) 15.聊以志吾之乐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2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5分)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梁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梁: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少提一剑去乡里位极将相 ( ) ( )

15.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分)

16.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4.(1)离开 (2)至或到 达到 15.围绕“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回答。

第四篇:课外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一) 陆清献公

陆稼书先生宰嘉定,日坐堂上课子读书,夫人在后堂纺绩。民有事控县者,即出票交原告,唤被告,如抗出差。其听讼也,以理喻,以情恕,如家人父子调停家事,渐成无讼之风。有兄弟争讼不休,公谓之曰:“弟兄不睦,伦常大变,予为斯民父母,皆予教训无方之.

过也。”遂自跪烈日中,讼者感泣,自此式好无尤。 公生辰,贫不能备寿筵,夫人笑之。公曰:“汝且出堂视之,较寿筵何如?”但见堂上下,香烛如林,斯民敬之若神明焉。

相传稼书先生殁后,为嘉定县城隍,县民数百人直至平湖接公上任。时先生夫人尚在,谓县人曰:“公在县时不肯费民一钱,今远道见迎,恐非公意耳。”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予为斯民父母() .

(2)谓县人曰()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生辰,贫不能备寿筵,夫人笑之

3、“但见堂上下,香烛如林,斯民敬之若神明焉”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陆稼书

4、陆稼书在当嘉定县令时,断案的特点是(用原文回答);他“贫不能备寿筵”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

1、(1)做,当(2)说,对„„说

2、陆稼书生日时,穷得不能自己备办寿筵,夫人取笑他

3、比喻受民爱戴

4、以理喻,以情恕公在县时不肯费民一钱

(二) 王翱

翱镇守辽东还朝,馈贻一无所受者。某太监于同事久,持明珠数颗馈之,公固辞,某.

曰:“公于他人之馈皆不受,我之馈亦不受,吾有死而已。”公不得已受之。乃自缀于衣领间,坐卧自随,虽其妻不知也。

居数年,太监死,其犹子①以贫不敢见公,使人召之,曰:“何不买第宅?”曰:“贫不能也。”公曰:“第买之。”其人讶,不肯买,公乃解其珠出于衣间与之,可值千金,第尚有余云。

诏营第于盐山,有司承媚,于外多列屋若干,公悉拆去之,曰:“非诏旨也。” .

每朝退,于公卿前孑然独行,不与人言。时马昂为兵部尚书,崔恭为吏部侍郎,公直以名呼之。

[注释①犹子:养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馈贻一无所受者() .

(2)公悉拆去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乃解其珠出于衣间与之,可值千金

3、王翱“使人召”太监的养子,目的是

4、王翱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赠送(2)去除

2、王翱从衣领里取出明珠给他,价值千金左右

3、归还太监所赠送的明珠

4、正直无私、清廉不贪

(三) 杨公翥有厚德

杨公翥有厚德,为景皇帝宫僚;居京师。乘一驴,邻翁老而得子,闻驴鸣辄惊,公遂.鬻驴徒行。天久雨,邻垣穴,潴水公舍,家人欲与竞。公曰:“雨日少,晴日多,何竞为?”金水河桥成,诏简有德者试涉,廷臣首推公焉。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居京师() .

(2)诏简有德者试涉()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闻驴鸣辄惊,公遂鬻驴徒行

3、“廷臣首推公焉”的“首”字,表现了杨公翥

4、文中两次写到杨公翥对邻里的态度,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1)住在(2)选拔,挑选

2、(邻人之子)听到驴叫声就受惊吓,公就卖了驴步行。

3、有厚德(公认的有德者)

4、邻里之间要懂得谦让

(四) 田公文镜抚豫

雍正初年,田公文镜抚豫十有二年,威不可犯,大法小廉,查逐坐省,长随禁止,府州..县官,毋许逗留省城。往来晏会,随到随见,见后即去,如有言未尽,只许留宿城外,次日.

禀见遄行,自此怨声载道。清则清矣,而郡中商民之生计绝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威不可犯() .

(2)如有言未尽()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府州县官,毋许逗留省城

3、“见后即去”与“”照应,田文镜这样做的目的是

4、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冒犯(2离开

2、府官、州官、县官,不允许在省城停留

3、毋许逗留省城表示清正廉明

4、做事不可走极端(要多方面考虑问题)

(五) 章公懋为祭酒

章公懋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有监生①请假,托言一力采薪②不至,将往求之。公闻之愕.

然,曰:“薪水之资③脱④有失,奈何?”忧动颜色。使亟求,且冀得之当复我。此生甚悔,曰:“公待我以诚,奈何诒⑤之?”明日返命,具实谢罪。 .

[注释] ①国子监:最高学府。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监生: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②采薪:与下文的“新水” 连用为 “采薪汲水”, 泛指日常生活的必需条件。③资:供给。④脱:无着落,损失。⑤诒:欺骗。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将往求之() .

(2)具实谢罪()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待我以诚,奈何诒之?

3、故事写了监生从“”到“悔”再到“返命”、“”的思想变化过程。

4、这则故事给了你一个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谋求(2)详细

2、公用真诚来对待我,我为什么要欺骗他呢

3、诒谢罪

4、待人要诚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或者:要认识到自己错误,要勇于改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或者:为人要诚实,不要欺骗别人

(六) 陆陇其为令

陆平湖先生为嘉定令,邑有大盗为民患,更数令不治,至是将入寇,捕者以闻。公戒吏.

民无动,令当自治。骑马直入盗中,盗见公皆愕。公谕之曰:“尔等皆良民,迫于捕逐耳,今令来,欲与尔等共为善,能自新乎?各散还家,贳汝罪;否则,官军至,无遗类矣。”众.

皆流涕蒲伏曰:“公真父母,死生唯命!”公回县,盗相率待罪。公曰:“业已许汝矣。”皆泣拜去,盗遂息。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更数令不治() .

(2)无遗类矣()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戒吏民无动,令当自治。

3、陆县令之所以会免去盗贼的罪,是因为: (1)(2)

4、陆平湖做嘉定县令,他的主要贡献在于

【参考答案】

1、(1)更换(2)留下,遗留

2、公告戒官吏百姓不要紧张,县令正在处理

3、(1)他们本身“皆良民,迫于捕逐耳”(2)县令许诺过,“各散还家,贳汝罪”

4、治理了盗贼问题,使得一方平安。

(七) 许姓方士

贾魏公为相日,有方士姓许,对人未尝称名,无贵贱皆称“我”,时人谓之“许我”。言谈颇有可采。然傲诞,视公卿蔑如也。公欲见,使人邀召数四,卒不至。又使门人苦邀致之,许骑驴,径欲造丞相厅事。门吏止之,不可,吏曰:“此丞相厅门,虽丞郎亦须下。”许曰:.

“我无所求于丞相,丞相召我来,若如此,但须我去耳。”不下驴而去。门吏急追之,不还,.以白丞相。魏公又使人谢而召之,终不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门吏止之() .

(2)不还()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欲见,使人邀召数四,卒不至。

3、贾魏公为什么要见许我?

4、这则故事给了你一个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阻止(2)返回

2、公要见他,多次派人邀请召见,他始终没来。

3、许我“言谈颇有可采”

4、对人无所求,就能保持自己的人格、本性(无欲则刚)

(八) 论画

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余尝以问画工,工言:“马毛细,不可画。”余难之曰:“鼠毛更细,何故却画?”工不能对。大凡画马,其大不过盈尺,此乃以大为小,所以毛细而不.

可画;鼠乃如其大,自当画毛。然牛、虎亦是以大为小,理亦不应见毛,但牛、虎深毛,马浅毛,理须有别。故名辈为小牛、小虎,虽画毛,但略拂拭而已。若务详密,翻成冗长;约略拂拭,自有神观,迥然生动,难可与俗人论也。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大不过盈尺() .

(2)难可与俗人论也()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余难之曰:“鼠毛更细,何故却画?”

3、画马不画毛的原因是

4、本文是论画,但我们能从“论画”中得到生活方面的启示,这个启示就是

【参考答案】

1、(1)满(2)谈论、评论

2、我反驳(驳难)他说:“鼠毛更加细,为什么却要画呢?”

3、画马,其大不过盈尺,此乃以大为小,所以毛细而不可画

4、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或:对事物不可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九) 狄青为将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陈①,遇寇多北②。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冀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③一声则.

止;再声则严阵而阳④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

[注释]①陈:同“阵”,阵势。②北:败北,失败。③钲:古代行军时用的一种乐器。④阳:表面。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尽舍弓弩() .

(2)不可胜计也()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

3、狄青用兵的特点,可以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4、这则故事给了你一个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舍弃,放弃(2)计算

2、刚遇到敌人,还没有接战,突然钲声响,士兵都停止进攻。

3、奇

4、勤于思考,做事能事半功倍(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能收到奇效)

第五篇: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出题者:梁球容审题者:陈艳辉班别:姓名: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

③故愈老而愈益精妙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①啖粥而读②辄以水沃面..

③食不给④乃至被谗受贬 .

2、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3、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答:

(三)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发尽白,蚤死②今也则亡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②门人益亲..

③弟子孰为好学④不贰过..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

4. 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答:

(四)学弈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八年级古诗词鉴赏练习题

出题者:吴玉娟审题者:陈艳辉班别:姓名:

(一)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 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的意思。(7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 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 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古有临别赠柳的习俗,一个原因是“柳”谐音“”字。此诗描写的对象是:

2、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采访特岗教师心得体会下一篇:村党支部书记谈心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