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ACCA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3-02-01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部署, 需要培养一批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因此急需建立“国际化”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目前, 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ACCA特色创新班, 创新班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以国际的视角看问题, 掌握专业的会计知识、具备综合财会能力、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需求、以实现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目标。养高标准的专业要求:对主要会计专业课程全部采用中国注册会计师 (CPA) 全国统一考试教材, 按与国际会计师标准并轨的CPA考试大纲的标准组织较高水平的教学。其他会计专业课程: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高级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实训、管理会计实训等全部选用人大会计专业获奖教材, 将会计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会计师资格的培育融为一体, 为省内首创。2015年开始开设国际会计ACCA方向创新班。学生需通过英语四级或者六级, 然后经自愿报名选拔参加, 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参与ACCA课程学习。课程体系通过将ACCA主干课程与现行会计本科教学体系相结合的方式, 教材全部采用ACCA全英文资料和练习题, 期末考核采用全英文。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具有海外学历和通晓国际会计准则的教师。

但是, 独立学院ACCA创新班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培养条件不足, 难以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要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专业知识水准, “懂外语, 精专业, 宽知识”是国际化会计人才的主要特点, 也是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对ACCA创新班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发现较之重点大学, 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全英文资料阅读难度较高, 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信心, 容易造成学生精力分散。加上本校ACCA实验班成立时间短, 符合ACCA教学要求的师资比较匮乏。教学条件, 实验条件、实习基地、文献资料、合作机构等也并没有完全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目标的基础。由于缺乏经验, 未能很好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ACCA创新班教学出现了很多明显的问题需要改进。

2 改进独立学院ACCA创新班专业建设的建议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大多数独立学院ACCA创新班的培养目标都与重点公办院校相同, 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会计人才为目标, 通过考取ACCA资格证书作为学生学习目标。但是独立学院学生相比较重点本科院校学生, 无论是英语基础还是自学能力都相对较为薄弱, 如果全部直接以考取ACCA职业证书为本科教学目标, 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在本科阶段应以学习和考取F阶段的9门课程, 因为对于会计本科阶段的学生, 由于学习时间的限制, 主要掌握和精学的还是中级会计以及部分高级会计等内容, 和F阶段的知识水平正好对应, 可以使ACCA班级的课程和传统会计课程同步。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 则应以自学为主, 辅导为辅的方式继续帮助其考取P阶段的课程。如果简单的强调本科阶段完成所有ACCA考试, 这样会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甚至造成部分学生因为压力太大而产生厌学、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2.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 由于大多数独立学院成立时间都不长, 师资力量还处于前期积累中。因此, 能胜任ACCA教学的专职教师较少, 我校目前主要依赖于少数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会计教师。由于师资较少, 并不是每一门课程都有对应的老师教授, 造成教授课程不全面, 部分课程需要学生自学的形式完成。从长远考虑, 独立学院应加强对外引进人才, 用较好的待遇标准向社会招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2.3 培养自有师资, 加强本校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师资队伍可以进行内外搭配。外部培训机构偏重于冲刺应对考试, 而学校课程帮助学生平时打好基础, 弥补了培训机构教师“考点梳理”、“划重点”式的教学方式的不足。因此要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 先选拔出外语好、专业素养高的教师进行培养, 加强国际性专业协会交流, 学习相关经验。组织教师参加ACCA等协会的教师培训, 对其他重点院校或者独立学院进行考察调研和交流。并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AICPA、ACCA、CIA、CISA、CMA等国际职业认证的报名与考试。这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有极大提高, 同时对学校的声誉也能带来提升。对通过考试的教师报销教材资料费用、考试费用和培训费用等, 并给予物质和绩效考核等相应奖励。

2.4 在学院内设立专门的国际会计管理部门, 提高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对相对应的班级安排专门的班主任和辅导员, 并开展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排解学习压力的活动。同时应有专人负责国际课程对外交流合作、包括课程的宣传和学生选拔、职业规划、工作推介等。邀请相关用人单位和国际会计人才来学校开座谈会, 让学生对职业前景有良好的预期, 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树立信心。

3 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目前, 大多数一般院校都是将ACCA主干课程穿插到传统会计本科教学课程中, 和相近的会计课程并行学习。每学期开设2-3门ACCA课程。ACCA内容显著特点就是信息量大、知识点多、覆盖面广, 学生不仅要学好会计学专业的课程, 还要上ACCA的全部课程, 学习任务通常比较繁重。为避免学生国内会计知识的缺失, 又不能随意取消传统会计课程。如何让传统会计课程与ACCA课程相互衔接, 是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关键问题。

目前相比于传统会计课程的开课顺序, 创新班以ACCA课程为主, 其他中文课程搭配的原则, 进行设置较为合理的F阶段的9门课程顺序为:大一阶段F1 (Accounting in Business) 、F2 (Management Accounting) 、F3 (Financial Accounting) , 并且在学习ACCA初级财务会计F3 (Financial Accounting) 之前要开设《会计学原理》, 加强学生的理解, 而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信心。大二阶段F5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7 (Financial Reporting) 、F9 (Financial Management) , 其中“F5、F9”是以管理会计内容为主, 并在学习F7 (Financial Reporting) 之后开设“高级财务会计”。大三阶段F8 (Audit and Assurance) 、F6 (Taxation) , 这两门课程需要扎实的财务会计课程功底, 因此开在F7之后。大四阶段F4 (Corporate and Business Law) 公司法和商法与国内CPA经济法内容差异较多, 因此单独放在最后学习。核心专业课程形成以ACCA为主的中、英文连贯搭配的学习路径, 使学生掌握有初、中、高级财务会计的专业连贯知识体系, 让未通过国际考试的同学, 也可以通过学习中文会计知识的学习, 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作为ACCA创新班的“保全”机制。同时, 帮助学生进行中英文内容对接和运用, 以便于更加容易理解会计知识并通过ACCA国际考试。

摘要: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应用型高校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重要改革举措, 将国际执业资格认证纳入独立院校本科教育, 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会计专业为例, 从独立学院ACCA课程教学出发, 指出独立学院ACCA课程体系的现状, 并从培养目标、教学质量控制、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ACCA,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注重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 2016 (24) .

[2] 李继志, 邓美云.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一般本科院校ACCA方向班为例[J].会计教育, 2017 (17) .

[3] 田高良, 张俊瑞, 汪方军.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的AC-CA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大学教育, 2014 (2) .

上一篇:探析高清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下一篇:刍议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