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若干因素

2022-09-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建筑工程项目开始越来越现代化和规模化。但我国的建筑企业大多都是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 还存在着诸多的质量和管理问题。因此, 在现阶段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类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项系统工程牵扯的部门多、环节多, 每个环节都要各尽其职, 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都是不行的。

1.1 首要因素是人的素质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首先是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首先是领导者的综合思想素质, 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公司、施工企业的领导者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人的因素贯穿到每个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环节, 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

建筑单位领导者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者与决策者, 其综合素质是决定建筑工程项目是否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关键。首先应组织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 主要包括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招标等, 以及中央施工设备、材料的招标, 选择实力较强的建筑施工企业和高素质的监理单位, 分别承担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全程监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同时建设单位也要组建由高素质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部, 负责监督协调。

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的素质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监理工程师直接负责建筑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质量监督, 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良好的职业道德, 丰富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 能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和合同规定, 独立的行使自己的职责,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程序实施监督工作, 充分发挥监督的权威性。

施工单位管理、技术工程师的素质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根本保证。施工企业承担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任务, 是施工的主体, 责任重大。首先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程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素养和业务素养;其次是具有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三是每个施工人员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 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规范施工;四是认真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 建设单位的检查, 确保施工工程质量。

1.2 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是材料质量

众所周知, 建筑材料无疑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 必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包括建立以建筑材料、产品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把好材料质量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采购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较强的专业知识, 熟悉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 具备一定的材料质量鉴别能力。

随时掌握材料造价信息, 招标优选供货厂家。

按照合同和施工进度的要求能及时组织材料供应, 确保正常施工。

严格执行材料试验、检验程序, 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1.3 质量保障是机械设备

机械化程度高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代表着施工企业的实力品牌和施工水平, 也体现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能明显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 确保达到施工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为创建优质工程打下基础。建筑单位和施工企业必须综合考虑施工设计方案、建筑技术经济水平等因素, 合理选择机械类型和性能参数。

1.4 环境因素的影响

施工企业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项目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 有利的环境要利用好, 不利的要考虑到, 重在预防和防治, 防治措施要得力有效。很多环境因素会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 以及湿度、温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等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往往一道工序紧接着另一道工序。如灌浇商品混凝土时, 就必须提前考虑到天气情况, 保证灌浇混凝土时的连续性以及保养条件。因此,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充分利用和控制环境因素, 特别对不利因素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严加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1.5 安全因素

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参加和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施工单位认真制定和落实各项制度, 配备安全设备和安全管理员, 实施文明施工, 建筑和监理单位要经常检查监督, 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只有抓住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才能稳定施工队伍, 不影响工期, 也确保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2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2.1 强化建筑项目的目标责任制

强化建筑项目目标责任制是完成和达到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指标、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 包含了层层的互相衔接的承包关系, 按照“分项保分部, 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 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研究确定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并针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 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写出详细的书面交底和质量保证措施, 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目标明确、职责分明。将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管理, 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检查等。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等加强信息反馈与调控, 实现各层次项目目标指标, 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达到的目标。

2.2 强化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有效控制的保证。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多起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 其根本原因都是监督机制不完善。因此, 强化监督机制刻不容缓。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联合建立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应深入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论证、招标等个个环节。把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机制作为一项过程监督管理, 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有效控制的关键。

2.3 强化新技术推广, 提高施工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新材料等组织施工, 发展专业化, 机械自动化, 管理现代化,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生产率。我国现在重点推广各项新技术, 如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混凝土与钢筋施工新技术、模板与脚手架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等。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该积极鼓励建筑施工企业采用新技术, 强化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施工水平, 是提高控制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方法。

2.4 强化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

建筑企业施工队伍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组成, 人员多, 知识层次差别较大、流动性大。因此, 施工企业要加强各层次人员的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的培训和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等。这样做不但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 也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另外, 建筑企业还应该强化协作单位管理, 这是保证施工工期和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诸多因素, 随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章巧怡.浅谈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J].福建质量管理, 2008 (7) :58~59.

[2] 卢珊, 刘玉杰.工程项目质量与进度控制协调性分析[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21) :135, 145.

上一篇: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分析下一篇:主井提升系统洒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