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数学操作促进学生建构新知

2022-09-10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包括了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 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所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 这种活动正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的, 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孩子。有效的操作, 是发展学生思维, 构建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动手操作就成为了课改后课堂学习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方式。学生的手动了, 思维就活动了, 学习数学就容易了。例如, 西师版数学教材第一册《大于、小于、等于的认识》, 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小朋友, 你们看见蜜蜂的只数和红花的个数怎么样? (同样多) 我们就说蜜蜂的只数与红花的个数是相等的。谁最聪明, 会写等号? (表扬) 等号就是两根直直的横线, 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 对得整整齐齐。你们看, 老师这儿有两根横线 (吹塑纸做的) ,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贴出等号 (强调等号两端的大小是相等的) 生练习写等号。

……小朋友, 请大家比较一下红花和蝴蝶的个数, 你发现了什么? (蝴蝶多, 红花少) 蝴蝶和红花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几来表示呢? (5、3) 那么, 我们可以得出5比3大, 怎样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呢?你能把等号变一变吗?请生操作。注意看, 移动等号的两根横线, 变成了什么 (>) 你们能谈谈这样变的理由吗? (因为5比3大, 所以两头分开变大了, 就朝大的, 尖尖缩到一起变小了, 就朝小的) 我们把这样的符号给他起个名字叫做大于号, 读作五大于三 (练读) 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 看谁写得最像最好, 生练写。

聪明的孩子们, 你们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出2小于5吗? (学生非常踊跃) 请生操作2<5。小于号是这样表示的呀?为什么呢? (因为2小些, 尖尖对小的, 5大些, 口朝大的, 就把大于号变成小于号了。) 你们会读吗?会写吗?……

练习: (贴一贴) 比较大小

2 O 3 4 O 2 4 O 4 1 O 5 6 O 1 2 O 2

这样的教学, 完全符合课标的精神, 着重突出了=、<、>符号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操作活动, 抓住了符号的意义, 符号的表像, 符号的读法、写法, 学生的思维就随着操作活动而展开。比一比、移一移、想一想、动一动、变一变、猜一猜等操作活动不但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基础上, 毫不费力地建构了知识, 培养了能力。这种教法, 这种操作活动特别对刚进课堂没几天的小学一年级学生非常适用。

获取知识,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上一篇:“全民反腐”的法律依据分析下一篇:学校开展科普教育的措施及启示——兼谈我校科技特色的打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