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日期

2022-10-09

第一篇: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日期

北京2021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出炉

高考成绩公布后,就要开始填报志愿了。那么,北京高考什么时候填报志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北京2021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重磅出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一)本科志愿

本科志愿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填报,首次志愿填报安排在6月27日至7月1日,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根据录取进程进行安排。

(二)高职(专科)志愿

1.志愿设置:专科招生设置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

(1)专科提前批分艺术类和普通类,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不能兼报。

艺术类分美术类和非美术类,美术类设置1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志愿专业;非美术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志愿专业。

普通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志愿专业。

(2)专科普通批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志愿专业。

2.填报时间:7月21日至7月22日。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

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长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做到心中有数,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了解平行志愿填报规则

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是依据文理、满足等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目前全国陆续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志愿的难度降低了很多。高分低就、掉档、落榜的现象越来越少,但并不是没有,过于粗心和轻心还是会留下很多遗憾。所以考生和家长要早做准备,学习掌握平行志愿的相关规则和技巧,从根本上确保志愿填报工作的万无一失。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顺序志愿

遵循的是“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原则,分轮次进行。填报顺序志愿,院校梯度非常重要,第一志愿最关键,第二志愿应重点考虑往年报考人数不足,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或对第二志愿有预留计划的高校。

平行志愿是按投档成绩对考生排序,逐分逐个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投档到排序相对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只要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高校,即向该高校投档。也就是说,考生档案不会因为未投到平行志愿中排列第一的高校,而失去投到排列在之后的其他高校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投档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

对于同一批次平行志愿,几个高校志愿之间应有梯度,“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一般来说应将最想就读的高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第一个位置,靠后的位置要考虑填报“保底”高校。

一些省份今年提前批(艺术类除外)、国家专项计划批、地方专项计划批第一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设1-4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可以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对于这些院校来说,第一志愿同样比较关键,不过填报时还要重视第二志愿。由于考生志愿分布客观上存在着不均衡性,一些院校报考人数过多,势必造成第一志愿考生落选,而有些院校报考人数较少,第一志愿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第二志愿就会发挥作用。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报对象,并注意在院校顺序上有一定梯度。

避免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专业没有好坏之分,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而且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填报志愿时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避免只看专业名称,不看学校类型。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在不同学校间仍存一定差异。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避免忽视孩子兴趣爱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十分固执,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第二篇:2014年北京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指导

2014年,北京高考在填报志愿上有两大变化,一是采取平行志愿组的方式,特别是第一志愿往年只能报考一所大学,今年可以报考两所大学,分别叫做1A志愿和1B志愿,两所大学是平行关系,这是和以往区别最大的一点,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第二个变化是,今年报考的大学专业,从以往的5个提高到今年的6个,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大家的选项。 这两个变化对考生来说都是有帮助的,在新的变化下,大家相应地也会关注这些变化对将来的升学有什么影响,自己要做出怎样的预判、对策。特别是北京今年依然实行考前填报志愿,在这一情况下,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在关注和研究,很多社会热心人士也在研究,大家现在总体达成的意见也比较一致。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1A志愿和1B志愿要分开来看,要清楚它们分别发挥什么作用。1A志愿重点保障考生向着自己心仪的大学去冲刺、去升学,1B志愿显然是在考生本人、家庭能够承受的风险判断下实现托底,这个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有的人填报志愿属于保守型,1B志愿和1A志愿之间拉的距离很大,有的人则稍微积极一些,更加自信一些。如何决定1A和1B志愿的分配,需要看考生对自己高考发挥的预判,如果自己的学业成绩在学校和区里排名都十分稳定,处于很靠前的一个范围,这样就能对1B志愿选报的大学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此外,还要建议大家把这两件事分开来看,不要让它们联动得太厉害。不要总是问:1A和1B中间差多少分才好?1A选择清华,1B报哪个大学,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建议?这些问题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特点和对风险的把控能力来判断。可以说,如果1A报清华,今年你离清华就更近了。为什么?之前若干年,例如清华在理科录到600名,排名550名的考生就有点哆嗦了,万一高考发挥不太好或者怎么样么办。今年,这样的同学大可不必担心这个,因为1A志愿出现了。以往可能偏保守不太敢报,但在今年这样一个正常的排序当中,如果不用1A志愿拼一下清华,吃亏的其实是考生自己。1A志愿可以保障考生有更大的机会进入心仪的大学,如果不好好使用这个志愿,你就浪费掉了这次机会。而1B志愿,则只需要把控住风险就可以。今年的报考变化给考生增加的是希望,只要能把控住风险,我相信有更多的考生可以走进自己最理想的大学。

清华过去两年的录取名次相对来说非常稳定,从录取分数线来看,理科最低排名大概在北京市全市排名550左右。清华、北大这两所高校的理科招生计划来说体量相对可比,也相对稳定,大概都是550、600名,都是这么一个区间。这个在今年来说,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过去两年清华、北大两家在京录取,理科录取不到400人,但是最终可以录到550到600名,也就是说有200人分数达到了,但是由于没有填报或者其他原因,最终没有被录取。今年,这200人的空间,这是最低空间,已经被释放出来。

因此,在今年填报志愿的时候,建议各位考生重点通过一模、二模,以及之前更长一段时间的成绩,来判断自己在全市大概位于哪个名次范围内,这对于所有高校都是可以参考的。今年,我对清华北大录取的预估仍然是前600名,有人会问你这个预估是不是太保守了,我想这是有前提的。

在填报1A的时候,如果考生相对稳定地处于全市前600名,我个人认为1A你是不能放弃填报清华北大这两所学校或同等大学的,否则你就是主动放弃了今年这个变化给所有考生带来的福利。对于其他的考生,比如说前800名甚至1000名,如果你认为自己是考试型选手,

如果你认为自己在未来几十天还有上升空间,那么你用一个1A来搏一个进清华、北大的机会,也是可以考虑的。

2014年北京平行志愿填报的重点是在1A志愿上,根据自己正常的水平,去追自己心仪的大学,同时1B的配合也一定要到位,1B的重点是控制风险,而每个人能够承担的风险不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很多人问清华报了1A,1B应该报什么大学啊?这个我不能一概而论告诉你。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1B要在你可控的风险之内,而且重点看排名。

以2013年为例,低于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的第三家高校,在北京录取的名次已经到了1000名开外,1100名左右。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在2014年的新形势下,如果你是处于稳定的前600名,就算高考发挥不好,下滑两三百名,1A选清华、选北大,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1B可以选择其他的任何一所大学。理论上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今年各大学的招生计划、自主招生的比例等等都没有变化,总要有人来吃这些计划,你不吃别人也要吃。如果大学再把这个风险往后放的话,选择1500名以前,2000名以前,这些名次还有更多的大学在等大家。在北京招生体量比较大的高校,以及在京高校,比如北航、北理工、北邮,它们相应都会有一个区间拉开,比如说2000名以后、2500名以后,甚至3000名以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稳定的名次、排名,以及你的风险控制能力来选报1B

第三篇:2015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及志愿设置

据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规定,北京市2015年高考志愿有重大变化,实行考后填报志愿和志愿“大平行”方案。

填报方式: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志愿

填报时间及志愿设置

考生志愿分本、专科按录取批次顺序填报。

(一)本科志愿

填报时间: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

志愿设置:本科招生高校按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四个批次依次录取。

本科提前批按A、B、C三段顺序依次录取,每段均设置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艺术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专业)、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招收国防生的院校(专业)、公安类等院校(专业)在A段录取;“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原则上在B段录取;“农村专项计划”在C段录取。

本科

一、

二、三批均为平行志愿,分别可以填报6所平行志愿高校。

以上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时须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

高校自主招生选拔、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单独设置特殊类型志愿,考生可填报1所志愿高校,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结束之后本科一批录取开始之前进行。取得资格认定的考生,须将资格认定高校填报在该志愿中,方能享受相关特殊类型招生政策。

(二)专科志愿

填报时间:8月3日8时至4日20时。

志愿设置:专科招生高校按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两个批次依次录取。专科提前批设置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志愿高校,每所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专科普通批为平行志愿,设置20个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1个志愿专业。

(三)征集志愿

录取期间,按考生已填报志愿录取结束时,如当前批次高校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征集考生志愿。

1.志愿设置:本科提前批A段(B、C两段不设置征集志愿)、专科提前批征集志愿设置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本科

一、

二、三批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分别可以填报5所平行志愿高校。以上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专科普通批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10个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1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本科各批次征集志愿时须同时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

2.填报时间: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及录取在下一批次录取开始前进行。录取期间,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发布。

第四篇:北京考试院负责人解读高考志愿填报(图)范文

北京考试院负责人解读高考志愿填报(图)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臧铁军(右)、招办主任 高福勤(左)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的现场直播节目。大家都知道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教育的中心。关于北京的高考政策,很多的朋友也会特别关注。今天我们的演播室非常荣幸的请来了北京教育考试院的副院长臧铁军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臧铁军:听众朋友们好!

今年的招生政策和去年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

主持人:同时我们演播室还请来了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招生办公室主任高福勤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高福勤: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那关于北京今年的招生政策以及北京整体的招生计划是什么样的,我们大家可以全面参与到今天的节目当中来。有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跟二位进行沟通、进行交流,那首先请您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的招生计划是什么样的。

臧铁军:感谢各位朋友们对北京高考形式的关注,感谢大家对北京的关心。其实北京今年的高考和往年一样保持着稳定的态势的,不会有截然不同的调整。每年有一些小的调整,但是都是保持动态的平衡。这点我们高招办高福勤主任是这方面的专家,请他介绍一下。

高福勤:实际上我们的报名时间是去年的12月1号到5号,统考报名人数是70857人,比去年减少了3151人,这个是向社会上都公布过了,大家都知道。这也是北京市连续三年考生人数在减少。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人数的减少,北京生源的竞争压力就小了?

高福勤:我们去年的录取比例是85%,今年是83%点多,还有艺术的加起来也会到85%。今年考生的情况和去年考生的情况基本上是相平衡相一致的。

主持人:今年我们招生的政策有哪些变化吗?

高福勤:去年我们是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出台的政策是比较多的。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和完善,今年的招生政策和去年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没有太大的调整。

臧铁军:我们还是说一下我们新课程以后的高考改革的方式,去年是新课程以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北京对高考改革方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做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像一些高端的学校,北京市力求使它体现学校的自主权,更好的体现自主招生,这一点还难以一步到位。中间部分的学生,也就是二本到一本线的学生,还是比较稳定的,以“3+小综合”的这种形式,但在考试内容的改革和题目背景有所改革。去年的考试卷是体现了新课程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有开放性试题要求的,特别在试卷上做了一些调整。今年试卷做的调整没有去年那么大,只作了一些微调。在考试说明中都已经体现了,我们的考生对考试说明研究的比较透,应该比较熟知。北京去年改革方案最大的改革的亮点就是在高职方面,我们推出了三个招生的途径:

一高职的单考单招,高职的单考单招主要是针对职技类的中等学生,是专门给他们设计的一条通道。因为他们在职技类教育中有一定的职业技能,接受了职业教育。

二高职学校的自主招生,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和一类院校的自主招生不同,它完全体现了自主性。自己决定考试形式、自己命题,然后自己测试,自己决定录取哪些学生,最后把名单报上来,这些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

三高职院校最主要的考试形式就是我们讲的“高加会”的形式,所谓“高加会”就是高考加上会考的成绩。但是高考的成绩只是语数外三科,会考的成绩是根据学校的专业不同,每个不同的专业可以考虑要两科到三科会考的成绩,要求达到什么等第,只要学生考过这两科三科也达到相应的等第,都可以凭着语数外的成绩来报考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所以改变最大的是学生首先看到的是专业然后看到的是学校,他可以一连填十个计算机的专业,但是是十个不同的学校。这样就更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专业的匹配。

详细解读北京高考加分政策

主持人:对学生来说选择学校的余地会更多了,其实每年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除了统招之外,另外我们在考试时的加分政策也是备受关注的。那常规意义上有加分政策的有哪几个方面?那今年我们北京也增加了高水平运动员、包括艺术类的这块,能不能给我们广大的考生再介绍一下加分政策。

高福勤:这是两个问题,加分政策,北京市执行的是17项,教育部规定的是11项。这11项里有3项是加10分的,有8项是加20分的。另外还有北京市自己的政策是6项,有3项是加10分的,有3项是加20分的。这个是属于规定的照顾政策,加上一定分数给你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这属于照顾对象。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类这属于特殊类招生,跟这个(加分政策)还是不一样的。高水平运动员有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办法,艺术类考生有艺术类考生的招生办法,是两个不同的内容。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必须参加北京市的体育类的统测,统测通过以后,再到你报的那个学校去统测。这两个统测都通过了才享受高水平运动员的待遇。这个是有的达到一本线,有的低于一本线都可以要的,这个幅度是比较大的,这是一种特殊类招生。艺术类也是一样的,艺术类也是得参加北京市的统测和学校的统测,才可以享受艺术特长生的这种照顾。所以前面是一种照顾政策后面是一种招生模式。北京市今年还是执行11项加分政策,一个不同的就是对二级运动员和市体优生,今年北京市首次实行全市统测,统测合格的考生,在录取过程当中才可以享受20分或者10分的这种加分照顾。

臧铁军:这也是为了保证公平性和真实性。

主持人:高主任跟我们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下11项加分是那些方面呢?

高福勤:加10分的教育部的政策有3项,归侨子女、华侨子女,还有台湾省级考生,第二类是烈士子女,这是加10分。剩下都是加20分的了,像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科技发明大奖等等。北京市加10分的三项少数民族、三好学生、单项科技发明,其他都是加20分的。这个加分政策在招生通讯,考生必读还有网站上都有,每个考生都可以看得到。

臧铁军:而且这个加分都要经过公示,向社会公布,保证真实性。实际上我们也正在调研,按照它的合理性,按照现在的高校录取的形式和群众的要求,我们也在考虑调整。这个政策的调整不是今年马上生效的,因为它要提前公布,但我们正在做这个工作。

主持人:我们也会继续去关注。那我们还是接着您刚才说的这个归国华侨这块,因为随着北京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港澳台地区的一些子女也会到北京来读书,同时也想在北京参加高考。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是不是也能享受加分政策,那今年对于港澳台参加高考的学生的政策是什么样的。

高福勤:这个也是两个问题,华侨来北京参加考试,第一得过资格审核关,得有在北京的长期居住证,还得通过公安局的审核,才可以参加北京市的报名考试。我们国家对港澳台专门设计一个联考,每年都是5月份,今年是5月12号考试。这个是专门为港澳台考生设计的一个考试,今年北京市就有198人参加联考,这个是经过审核以后参加的考试。

兴趣特长所学专业和将来的就业有机结合是最好选择

主持人:我们北京的一些生源也希望到港澳台地区去接受高等教育,那我们北京地区的学生参加高考的时候,想到港澳台地区去就读的话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高福勤:香港、澳门这两个地区有一部分大学有联考,就是自主招生。在北京是有两所学校是参加提前批次录取,其他是参加零批次录取,在考试之前就录取了。现在正在报名过程当中,大家可以浏览这些学校的网站看一下,考试院网站上也有那些香港、澳门的高校在北京的一些招生政策。但是我想提醒考生的是,这几年香港和澳门招生注重两个,一个是总分、一个是外语分数。因为香港和澳门全部是英文教学,所以对英语的要求水平是比较高的。很多学校都提出来,英语不能低于110,有的是不能低于120,有的是不能低于125,有一个相对的单科成绩的要求。总分也是,一般学校都要600分,这样一个分数。所以考生报这样的学校需要一定的实力,英语方面实力必须要强。香港、澳门的大学录取时不单纯看考生的分数,分数只是基础条件。还需要面试,进行其他的测试。因为香港、澳门大学是零批次,不影响后面批次的录取,所以广大考生是可以考虑的。但我刚刚说的条件都具备才行。.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上一页12下一页彭山论坛: 瑾

第五篇:甘肃高考志愿填报-甘肃高考志愿填报

甘肃填报志愿时间、甘肃高考志愿填报

甘肃填报志愿时间、甘肃高考志愿填报,甘肃高职高专填报志愿时间,所有高考填报志愿时间都有,根据2014年甘肃高考招生工作规定得知,2014甘肃高考填报志愿时间批次(含征集志愿)如下:此内容由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统招院校(wgxyedu.com)提供~

1.志愿设置

网上填报志愿实行“一个第一志愿和三个平行二志愿”的模式。每个批次的每所学校均可填报六个专业。

2.填报安排

第一次填报:6月下旬文化课成绩公布后填报。

本科提前批:本科提前批文理类、艺术类本科一批(普本院校)、体育类本科及特殊类;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贫困地区考生填报;

本科一批:本科一批文理类;

本科二批:本科二批文理类、艺术类本科二批(三本院校)、

三校生本科(普本院校)批。

第二次填报:7月中旬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

本科三批:本科三批文理类、三校生本科(三本院校)批;

高职(专科)批:高职(专科)批文理类、体育高职(专科)批、艺术类高职(专科)批、三校生高职(专科)批。

第二次填报的时间为8月5日20时至8月7日20时,填报批次为本科三批、高职(专科)批。 2014年高考志愿征集时间:

本科一批第一次征集7月18日20:00—7月19日10:00

本科一批第二次征集7月21日20:00—7月22日10:00

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7月29日20:00—7月30日10:00

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8月1日20:00—8月2日10:00

本科三批征集8月11日20:00—8月12日10:00

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集8月19日20:00—8月20日10:00

高职(专科)批第二次征集8月23日20:00—8月24日10:00

上一篇:步进电机控制器的设计下一篇:宾馆员工安全培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