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的发展前景

2022-08-18

第一篇:快递行业的发展前景

从马云整合快递行业看2014年中国快递的发展前景

从马云整合快递行业看2014年中国快递的发展前景 马云,众所周知,这是中国传奇人物之一,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被称为“创业教父”。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因为淘宝的存在,把简单的一个11月11日俨然变成了每个热爱网购人民的购物狂欢节,2012年的“双十一”淘宝当天交易额突破191亿,2013年的“双十一”,淘宝再次“发力”,突破350亿元销售额“大关”。 这个庞大的数据接近京东商城每年的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这些巨大的交易额是用1.8亿包裹创造出来的,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主要网商11月11日全天共产生订单快递物流量约1.8亿件,全天各快递企业共处理6000多万件快件,是去年“双11”最高峰3500万件的1.7倍。然而如此庞大的包裹

一、2013年快递行业发展现状

21世纪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日益成熟,网购逐渐成为消费者喜爱的重要购物方式甚至是主要购物方式,很多人从网购中获取利益与乐趣,与此同时,与网购紧密相连的物流快递行业也随之发展迅速。根据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2018年快运快递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每天配送快递量达到2500万票,其中将近1500万票来自于网购的贡献,由此可见网购已经普及到了一定程度,这无疑是给快递行业打了一记强心剂。

中研普华快递行业研究分析学者认为,2013年将是快递行业非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一年,也将是快递发展行业的转折点。首先,随着快递行业的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效率不断提高,2013年快递行业的收入也将是非常可观的。其次,劳动力、油价、运输成本等迅速上涨,快递行业在安检漏洞、客户信息泄露等一系列的问题中难以自拔,如果不能有效快速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2013年也是快递行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2013年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关键点,是因为我国监管机构对快递行业加强了重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由交通运输部制定,在2013年3月1日开始实施,针对当前快递行业出现的暴力分拣和信息泄漏等弊端造成的市场混乱进行管理和制裁。因此,监管部门的重视对整个快递行业是加了巨大的压力,要知道消费者的信息泄露,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很可能动摇快递行业的根基,这一类问题很快得到快递公司的高度重视。

此外,快递安检漏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对快递疏于安检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2013年11月29日,家住山东东营广饶县大王镇居民刘兴亮在收到网购的一双鞋子几小时后出现了呕吐、腹痛等症状,抢救无效死亡。据医院诊断,刘先生死于有毒化学液体氟乙酸甲酯中毒。事件调查结果得出,在2013年11月27日,湖北荆门一家化工企业经圆通速递当地加盟网点――沙洋运通物流有限公司收寄点向山东某制药厂寄递一件物品,称该物品无毒无害,收件人员按照公司制度对该物品进行了验视。发现泄漏后,工作人员立即与寄件人联系,对方称该物品无毒无害,只需进行通风晾晒处理,寄件方在寄件时并未如实告知。而山东“夺命快递”事件,暴露出快递行业在对货品进行安检环节中存在严重疏漏。目前对快递行业的制定的相关法律算是比较完善,但法律法规在执行中收效甚微。因此,对快递行业物品监管和安检需要企业和法律同步作用才能促进快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基于2012年快递行业的在基础建设和人才建设上面的大力投入,尤其是顺丰和申通两大快递公司都在积极组建自己的物流仓储中心、转运中心、分拨中心等的基础建设,为强大

自身的业务实力做准备,快递公司逐渐开始大量吸纳人才、重视员工的内部培训。在此期间,国家对快递行业的是持鼓励态度且重视监管的,因此,2013年快递行业的发展也是稳步发展壮大的,经营规模也是在逐步扩大的。

有数据显示,2月邮政快递业总收入62.6亿元,同比下降11.3%。2月包含春节假期,众多快递员回家过年,配送速度降低,基本上处于半停业状态,很多网络商家都表示春节后安排发货,再加上快递行业提高寄件价格,这样使得2月份快递行业收入整体下滑。同时,2月份快递行业收入的下降也是“价格战”所导致的,“谁涨价谁先死”成为一道诅咒,这让很多加盟商有钱不敢投,导致服务质量急剧下滑,快递业务量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现如今,快递行业如果被邮政征收份子钱的话,快递行业的成本又将提高,为了能否在这场激烈的挑战中自保,快递行业只怕会把这种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来承担这份支出。

二、马云的云物流计划

2013年1月15日马云辞去阿里巴巴集团CEO职位,他曾说过,“年轻人是互联网的未来,而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去发挥和展示,这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老一辈创始人给公司未来创造的最大的贡献所在。”这句潜台词或许是马云要告诉全体大众,他老了,是该退休了,但是也可能是暗示他腾出时间和精力进军另外一种产业。这个产业将会是什么呢?

2013年1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和资本及金融机构、相关企业召开了一系列的秘密会议并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战略计划,这则计划的内容就是将联手建立一个智能物流骨干网络,该网络立志保证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区域所购货品都在24小时内送达,且能够支撑每日平均300亿,每年平均10万亿元的网络零售额,这个就是马云退休之后的所要创建的巨大的“云物流”计划。筹划并构成这一复杂而浩大物流网络的企业涉及之广,主要包括阿里巴巴集团、银泰、富春、申通、中通、圆通、汇通、韵达、顺丰等相关资本市场的龙头机构,以及银行和金融机构,其中阿里巴巴能产生在中国快递包裹总量的半数以上。

“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hina Smart Logistic Network,由阿里巴巴集团主导,马云将担任董事长,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将出任CEO,这个计划将由多家企业、公司和机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目前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计划已经启动公司设立模式,相关核心的关键网络节点的选址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并且在中国多个省份已经展开接触和交流。该项目的第一期投资金额达到1000亿人民币,由8个左右的核心节点和若干个关键节点以及繁密的城市重要节点组成。阿里巴巴集团的此项巨大的项目,并是不意味着阿里巴巴从此进军物流行业,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不是传统物流意义上的传递货物的物流基地,而是在完善物流信息系统的同时,并依靠城镇化的发展进步,所有的制造商、网商和快递公司都可以参与在全国范围内建造物流仓储基地,保证各个产业链中各个参与的环节都不掉队。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的推出和建设,是马云解决“电商三流”中物流一环的重要且是必然选择,这将是未来几年天猫和淘宝往

二、三线城市甚至是乡村发展扩张的机遇和基础。

马云从创业到现在一直做的是电子商务行业,是国内最早BTB(商家对商家)网站的创始人,马云在国内的名气远远小于在国外的名气。马云本来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在此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号称“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虽然他没有任何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而这次却成为他改变命运的一次重要转折点。他在美国讨债没能成功,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宝库”——西雅图,他在这里疯狂地学习电脑知识,甚至想到了为自己的翻译社在网上做广告。马云逐渐发现互联网其实存在 巨大的商业利益,简直就是一座待开挖的金矿。于是从美国回来之后,虽然身上只剩一美元,但是这个疯狂地念头——成立阿里巴巴的想法已经足够了。于是他调研了中国企业的资料快

递到美国,请美国设计者做好网页想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马云一直相信“时不待我,舍我其谁”这句话,他找了一个学计算机自动化的搭档,再加上自己的妻子,三个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一个房间,成立了马云的第一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那时候,很多人不明白互联网为何物,称马云为骗子。1995年他第一次上中央台,就被编导误认为像骗子的坏人,其实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先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每天和客户交谈,解释互联网的商业利益,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一件一件艰难地开展起来。从此,相信网购的人以及参与网购的人慢慢增多,而且从互联网中获取利益的商家越来越多,马云的互联网公司便迅速地发展起来,逐渐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马云白手起家,一次成功,几乎很少走弯路,10年间成为屹立世界的企业巨人。其崛起速度,可以相比的也就是盖茨等寥寥几人。

尽管马云这二十几年来一直做得是电子商务行业,但是他的注意力从未离开过物流这个行业,并且一直在筹划这着建设他的大物流计划。“电商三流”这个说法早在马云创建阿里巴巴集团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完善可靠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之上。阿里巴巴从创建到现在,资金流与信息流不再是难题,但是物流却总是受到限制,因此,建设一个智能骨干物流网将会是势在必行的。

有数据显示,2012年单单是淘宝和天猫两大电商一年的交易额就已经超过1万亿元,这表明我国的电子商务将进入十万亿元的黄金时代,相对应来说淘宝与天猫的日均包裹数就突破了2000万,2012年双十一这一天所产生的包裹数量就超过7000多万单,不仅如此,2013年天猫、淘宝等主要网商11月11日全天共产生订单快递物流量约1.8亿件,全天各快递企业共处理6000多万件快件,是去年“双11”最高峰3500万件的1.7倍。这一个个逐渐庞大增长的数字告诉我们,未来几年,电子商务将会产生巨量的物流需求和海量的包裹数,先有体系下的物流网络将是无法支撑的,双十一期间快递爆仓已经不是鲜为人知的新闻,因此,建立一个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社会化物流体系将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催化剂。

在电商行业订单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的趋势下,马云辞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之职,进军物流行业,全力以赴地解决影响电商行业发展的瓶颈——“物流”,这并不是马云的一时头脑发热而做出的决定,而是经过周密而一连贯的系列运作后而作出的一次集中的爆发。马云曾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并阐释中国智能物流网的含义和目标,他说:“现在中国每天有2500万个左右的包裹,10年后预计是每天2亿个,今天中国物流体系没有办法支撑未来的2亿。所以我们有一个大胆设想,通过建设中国智能骨干网(CSN),让全中国2000个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上网购物,24小时货一定送到你们家。”几句简单的话语就道出这个物流网的实际意义。马云曾经强调过,国内的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物流行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但是很多物流公司要想继续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在资金、制度体系和仓储等方面存在发展瓶颈,严重制约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专家分析得出,目前的物流行业,很大一个难题就是仓储能力不够,如果快递想进行长远发展的话,就必须在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解决仓储问题,而阿拉巴巴集团投资建造仓储给快递公司是用,一方面是快递公司的一大好的机遇,而另外一个方面快递公司需要一个完整的物流数据系统加以支撑。阿里投资建设的仓储设施交由仓储物流企业来负责管理,一个负责建设,一个负责管理,所以两大企业一拍即合。阿里巴巴副总裁童文红曾向记者介绍说,搭建这个物流网前期投资需要3000亿,主要花费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线下搭建一个全国2000多个城市的物理仓储网络;第二是利用互联网思维运营。童文红反复强调,此物流网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储,也不仅仅包含系统、应用、投资,而背后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网络数据效应。这里所指出的互联网思维更多是指阿里巴巴没有被完全开垦和利用的大数据,支付宝同属于阿里巴巴集团,它依靠买卖双方在交易中形成的信用记录并由此建立了小微型贷款的金融体系,中国智能物流网络的核心在于挖掘阿里交易平台上第三方数据,比如物流公司的数据等。淘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把原本独立竞争的卖家连通起来形成最大的数据集中,从而形成最大的新市场。

商人的主要目的就是赚钱,对于资本投资方和金融机构来说赚钱当然是不容置疑的,中国只能骨干物流网并不是公益项目,它的利益是非常诱人的。有数据显示,只要是达到全国规模的快递公司业务量接近56.9亿件的话,它的收入就有1055.3亿元,65%的快递是通过天猫和淘宝产生的,淘宝和天猫就是快递行业的衣食父母,也就是说网购市场所产生的快递量占总体的快递量的70%以上,因此,由网购带来的快递业务的收入已经突破700多亿。道2020年,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完成10万亿网购交易规模,而马云所要建立的这个中国智能骨干物流网完全有可能在投产建设后的3年到5年之内回笼资本,之后便可以坐享收益。如果是请按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那么这样一个完全改变中国物流的大计划,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中国邮政”、“中国铁道部”。对于一个这么好又稳赚不赔的生意,谁能不动心呢?

三、2014年中国快递的发展趋势

在移动互联网、高科技更新换代、4G信息高校通路的强力推动下,2014年将是互联网经济带动中国进京全方面革新的一年,当然中国的的传统行业也会发生革命性的颠覆,当然快递业也会包括其中。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管是物流行业还是快递行业,不管是合同物流还是零散物流,已经陆续出现种种破壳裂变的迹象,而且还创造出很多独具创新思维的企业发展之道。再试着结合过去几年行业的新动向,和马云的大物流计划,我们试着解读2014年中国快递的发展趋势,或许可以从中收获不少启发。

1.中小型快递企业生存艰难

2013年8月开始营改增全面实施推进以后,各种大中小物流快递公司都将面临新增的增值税抵扣问题,导致物流税整体大幅度攀升,加大了投资成本,使得中小型的快递公司在本来就竞争压力巨大的物流行业之下,还要付出更多的税收等问题,这样不仅影响营业额还加大了成本投入,尤其是这种问题会在2014会演变得越来越严峻。

2.物流平台整合经济将成为主流

平台化整合将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过去合同物流发展迅猛的时段,中国的物流一般是单一的,被动的,很难平台化。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依托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这种层次性的变革,潜意识就是把物流服务先打碎再经过统一的整合。根据2013年的中国的物流平台的发展趋势和供应平台来看,将快递平台化将会是主流趋势,马云的中国智能骨干物流网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菜鸟网络就是一个物流平台化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它主要就是一个电商物流仓储加上配送加上网络脚上系统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云的物流战略就显得非常清楚明白,通过已经布置好的互联网数据网简称“天网”,再加上即将搭建的覆盖全国2000多个城市的物理仓储网络,阿里巴巴集团基本上可以掌握整个物流的绝大部分数据和交易,并且通过这些数据指全中国各大城市乃至乡镇的仓储物流公司,全国各地的乃至乡镇的物流公司、仓储、快递等通过这些数据再作出决定并分派任务,期间所使用的都是靠着物流的主干道,这些主干道主要是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建设的。这样一来,从数据到配送,从服务终端到小邮局再到服务站,这些点点面面的设施都是由阿里巴巴集团自助建造的,阿里巴巴集团自始自终都掌控着自己的物流运作的所有环节,这就是所谓的整合物流平台,都建大物流时代,比如中国的物流园区、公路港、铁路等也在逐步完成整合。

关于物流平台整合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多注意一下几点的,第一,物流平台经济是一项多元化的业务,不是单一的,要形成以生态为基础新型商业模式,才具有长远的、有价值

的战略意义;第二,物流平台不知是表面上的对实体企业或行业进行整合

,最重要的是对内在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的整合,同时结合战略思路和意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简单的用一套IT系统是不能实现物流平台整合的;第三,物流平台整合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要运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第四,物流平台经济地的发展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裂变,如同马云的阿里巴巴不知是赚取交易和买卖的差价,而是靠着这个物流平台所形成的资金流、信息流等相关商业的服务来获取高额利润的,通过这种方式将信息路和资源整合确实会获得更多的升值空间。

4.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大将推动中国物流商业模式的革命性发展

2014年是中国4G时代落地和发展的关键一年,在中国3G发展的时代,中国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系就也越来越紧密,已经催生与他们相互联系的相关商业的发展,以物流产业链的来比较的话,过程变得可视化越来越容易。首先移动互联网对公路运营模式的变革,为3000到4000万卡车司机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已经实施建立,其中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很多商家都在抓住这样千载难逢的商业机遇。其次,移动互联网变革快递服务行业,全国各大规模的快递企业已经陆续实现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创新,结合当前热门的服务比如APP、微信等,改变以往的创痛物流方式和运营服务模式,从而赢得了较高的客服群。最后,移动互联网变革物流商业整合,在全新的物流平台之下,高层物流圈子已经逐步成形,而2014年的信息道路的变革将会彻底改变中国物流的商业合作模式。

5.物流信息化变革,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

2014年随着平台整合经济的迅速发展,单一的物流信息化项目建设将不再是2014年的主流,而物流信息化将同样面临着革命性的改变,逐步变成主流的是开放式云服务的物流信息化平台,那些走产品化的物流如阿健公司他们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窄,发展前景将不如从前。

6.物流数据升级成新的行业价值点

从马云的“大物流计划”的定位来看,马云不自己做物流却整合物流资源与服务,并且整合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这些将绝对未来一笔不可估量的商业财富。

7.海外电商物流的发展将涌向一个新的高峰

2014年,是一个各类商业全新发展的崭新阶段,海外点上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春天,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还是亚马逊,都会把目光投注到海外市场的拓展,所以海外电商的综合物流服务发展将涌向一个新的高峰。国内的各大快递行业比如顺丰、申通在2013年就在拓展海外业务,因此,通过这些一系列的信号可以得出拓展海外市场一定不容忽视。

8.二、三线城市、农村物流平台迎来机遇

从阿里巴巴投资建设中国智能骨干物流网以及顺丰优选全网的这些动作可以看出,2014年,农村的电商和农产品的电商将会迎来新的春天,数据显示2012年淘宝+天猫农村(包含县)网店数163.26万个,年销售总额突破50亿,这只是2012年的数据,那如果2013年的数据出来可能真的让人跌破眼镜。全中国有着15亿的人口,而农村人口就占到三分之一,因此农村电商将会是一个超级大市场,15人口,5亿人已经成为了网购人群,最大的10亿人群在农村,这10亿人口至少超过7亿人的市场开发价值,谁能解决物流+本地化服务,谁就能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所以未来农村电商物流是一个大市场。

终上所述,分析2014年行业发展趋势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企业高层认清自己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清物流上游商业变化趋势,这样才能重新定义思考自己任务和发展方向。物流企业一定要怀抱着变化的心态来定义自己的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那些固守成规、被动发展、商业模式陈旧的物流企业,不管你过去有多辉煌,那只能代表过去。这个行业的未来属于那些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新型物流企业家。

第二篇:我国快递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繁荣,我国的快递业飞速发展,产业规模已经很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产业内的竞争十分激烈,服务态度,信息技术和规范管理有待改善。在结合我国快递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快递;发展;对策

一、快递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014年我国快递揽件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1.9%,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且快递行业已经连续4年保持年均增长幅度超过50%;2015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业企业量累计完成84.6亿件,同比增长43.3%,在电商的积极推动下,快递行业呈现出稳中有进、快速发展的态势。快递行业已然成为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不过,其高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行业管理标准落实不到位

考虑到快递行业自由发展的无序性,国家陆续出台了新《邮政法》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试图对快递市场进行规范管理。但是这些未能对快递行业的具体业务、市场监管、延误损坏的赔偿细节等进行明确的规定,标准针对性不够强且在执行过程中较难落实,直接导致出现业务纠纷时消费者利益受损,维权困难,较为被动。

(二)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

快递企业大多采用家族管理模式,缺乏现代的管理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由于我国一些快递企业投入资金不足,快递系统之间兼容性、协调性较差,严重制约了我国快递企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还有一些快递主要采取加盟模式进行管理,加盟模式虽然十分有利于快递网络的建设,但在管理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加盟模式下,加盟商需要缴纳加盟费以共享企业的系统平台。但如果加盟商订单量不多或者经营不善,很容易影响其服务,甚至会发生卷款跑路的情况。最明显缺陷是各网点之间营业收入效益不均衡,导致地区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旦遇到问题,加盟形式形成的公司应对冲击能力也较低。此外,加盟门槛过低,爆仓等事件不断被曝光。

(三)专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高端管理人员

现阶段我国快递企业主要以粗放型为主,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员工文化水平层次较低,大多未经过正规的就职培训,再加上较高的流动率使得整体的专业素质较低,不能为公司树立专业正规的形象。我国物流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快递业管理人才比较匾乏。快递行业的一些员工为了牟取私利,在网上倒卖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不仅给个人隐私安全带来危害,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快递行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正常交易。

(四)缺乏科学管理,延误件、丢件、霸王条款频现

我国快递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大都规模较小,操作及管理水平有限。大部分企业在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环节上还是采取手工作业,这就容易因工作人员的疏忽而造成邮件的编号错误、录入不及时、中转站之间沟通不畅、派件人员派送时间长、邮件损坏丢失现象频繁出现。快递业务中的霸王条款也频繁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虽然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很多快递企业都喊出了上门服务、当场拆检的服务口号,但这样的口号往往是空喊的。很多快递公司派件人员在送件时只是把快递送到某一指定地点,并未兑现上门服务的承诺,给客户带来不便。再有,顾客在收到邮件时应该先拆件检查,确定邮件无破损缺失后再进行签收的,但快递公司往往规定客户不签收就不给邮件,一旦客户签收了,邮件的一切损坏也就与之无关了,这一系列的霸王条款都严重损害了客户的利益。

(五)非法快递公司扰乱市场

目前,一些小型或私人快递公司一方面在抢夺快递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的秩序。这些小公司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营业执照的非法快递公司。据估计,目前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地就有非法快递公司3000多家。这些非法的快递公司仅有三五个人,几辆自行车,到处揽活。他们以价格便宜、送件灵活而穿梭于城市中的楼宇间,他们在给人们送去方便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利益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二、发展对策

(一)树立品牌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信任

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快递服务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投递和售后服务两方面。我国快递企业本身竞争力就弱,只有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有较大提升,才能消除消费者对民营快递企业的信任危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快递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货物损坏或者货物丢失等令人不满的情况,当顾客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投诉时,服务员对投诉问题的处理能让顾客感到满意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这揭示了我国快递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服务这一块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跟上来。在扩张规模和服务范围的同时,快递企业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树立诚信服务理念和构建优质服务体系。在手续的办理上、货物的运输包装上、售后服务环节上提高效率,重视客户的要求,提高企业的形象;并与商家或买家合作,规范验货程序;妥善解决客户的索赔和投诉等问题。通过优化快递服务产品和延伸快递服务领域,实现快递服务的规范化和差异化,积极自创业务服务品牌,发挥自主品牌效应,打造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快递企业。

(二)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快递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今后快递企业应重点加强售后和投递等后端服务,提升快递服务总体水平。提高运营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的科技含量,建立与顾客良好的互动与信息沟通模式,使货物传递的全过程处于更加透明的状态。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货物跟踪与查询服务,加强客户信息服务,提高快递后续服务水平。

(三)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21世纪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无论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快递业务作为终端物流服务人员要直接面对面地与客户打交道,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开拓新客户、巩固老客户无疑至关重要。快递企业要想拥有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则需要走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申通快递深谙此道,一方面特别关注行业内高级人才的动态,强化内部的激励机制,采用多种手段引进稀缺人才;另一方面,从企业战略的层面出发,高度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从员工的行为、仪表、品德、职业素养到接待客户的礼仪、用语等方面,都要形成了比较细致、完善的规范和流程,从而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树立快递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李睿.我国快递行业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4(16)

[2]孙先强.国际快递企业发展对我国民营快递业的启示[D].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2011

[3]郭法霞,李少蓉.浅谈我国民营陕递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交通科技,2010(06)

[4]王丽莉.民营快递业现状及发展对略[J].经济研究,2011(05)

[5]张亚军.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物流技术,2012(12)

第三篇:快递行业前景吸引投资

目前,快递行业可谓是十足的朝阳产业。但是,即便近两年迅速发展,货源信息,车源信息,返程车如今全国的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我国每年快递业务量约20亿件,发展空间巨大。专线运输,集装箱运输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人才全面需求

虽然快递行业的入行门槛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降低。资深行业人士认为,快递行业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十分讲究信用的行业,但是目前行业内合格人才的缺乏制约着行业健康发展,也使得快递行业成为客户投诉率较高的行业之一。

某快递企业的管理人员谢先生认为,目前,快递行业的“标准化”是各大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没有建立起标准之前,凭的是良心,这绝对不是什么管理企业的好法子。”谢先生认为,下一步快递业的竞争将是科学化、系统化、职业化的竞争。而这也加强了快递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一线揽收、投递的业务人员,还是市场策划经营类中层管理人员,抑或是高级管理人员,快递企业的整个组织架构中,人才几乎全线告急,北京邮电大学、浙江邮电技术职业学院等专业高校的相关专业人才,近两年供不应求。

该行业具有区域管理经验的人才格外受欢迎。此外,包含质量管理、计划工程、路线优化、客服、时效对比、网络班车、区域管理、标准化操作等在内的管理体系的全面建立,也将使得相关人才受到行业的青睐。

前景吸引投资

统计数据显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快递企业已经达到2000多家,而分支机构更多达5000多家,此外不少物流、运输企业也涉足快递业务。“如果把所有的企业都加起来,估计全国将有上万家具有营业资格的快递企业,如果算上那些未注册的小作坊,那数量可能会有几万。”资深咨询顾问范先生表示,虽然国内快递行业的增速惊人,炙手可热的网络经济更是不断催生全新的民营快递企业建立,但是目前快递行业也存在着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目前,快递行业内部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原来同城快递一单收费5元,现在变成了8元,虽然看似价格涨了,但其实快递的成本涨得更疯狂,我们快递员的收入也只能靠多接单,才能有所增长。”某民营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叶先生说。

快递行业在轰轰烈烈的价格竞争背后,面临着不少尴尬问题。价格战后,快递行业将可能迎来技术、品质的竞争,包括时效、安全、特色等,甚至是企业文化,客户有可能因为接受企业文化理念而选择其服务。

从业人员胡小姐表示,目前已经有不少海内外的投资者看好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前景,并注入大量资本。

法规抬高门槛

提到中国快递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新《邮政法》和《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实施,是一个绕不开的坎。据统计,目前中国邮政企业从业人员有70多万,再加上民营与外资快递企业,预计我国快递业有上百万从业人员。而随着新《邮政法》和快递企业出现积极要求许可准入,并加快加大硬件建设投资势头,快递业务量的增长也许将会迎来新一轮行业洗牌,行业格局也将进入修正阶段。

在本次新实施的《邮政法》中,新增有关快递业务的规定,配送,装卸,空车配货并对邮政、快递行业的资费、赔偿与罚则等进行详细规定,引来不少规模较大企业的赞同。某著名快递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陈先生表示,新《邮政法》对快递行业的明确规定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在他看来,低准入的行业门槛造成目前行业内部鱼龙混杂,法律规定不仅能够规范行业、抬高入行门槛,公路运价,公路货盘,挂靠更是对使用快递服务的客户的一种保护措施。

快递业:完全竞争之下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又到年终,国内众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诸如餐饮、家政服务等行业的“用工荒”、“招工难”的问题如约而至。

而当前,国内快递行业也陷入用人困境。国内某快递公司打出万元月薪招聘快递员的“悬赏令”依然难以招到员工,该公司副总裁直言,“高薪不是问题,问题是高薪也留不住人才。”

行业发展迅速 市场竞争激烈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快递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国营、外资、民企三方在快递业展开激烈角逐,成为国内市场竞争最为充分也最为残酷的行业。

2011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5.8亿件,同比增长52.8%,为2010年全年的67.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5.2亿元,同比增长26.5%,占2010年全年收入的58%。

从业务总量看,我国快递日均业务量突破1000万件,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列世界第三。

从快递业的业务结构上看,2011年上半年,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8.9%、57.9%和26.5%。与上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5.5个百分点。

2011年上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结构图(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快递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011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递服务业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企业已经超过一万家,其中民营快递企业数量最为庞大。目前,全国民营快递企业法人超过两千多家,分支机构达七千余家,主要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区域内。民营快递企业不仅控制了九成左右的同城业务,而且还占据异地业务的半壁江山,与国有快递企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数据显示,在当前的快递行业中,民营快递企业吸纳数量最多,容纳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预计到2013年,直接就业的人员将达到210万,而间接带动的就业人员可达240万。

此外,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和电子商务货运量的快速增长,也推动我国快递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目前,电子商务每天产生的快件量已超过500万件,占全国日发送快件总量的一半左右,也带动了快递业务收入每年约20%的强劲增长。

我国的快递业发展较晚,然而行业发展迅速,对快递人才的需求量大。然而现实情况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专业快递人才相对缺乏,从而导致了“高薪留不住人”的尴尬局面。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快递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良机,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快递行业已从暴利时期进入微利时期。而民营快递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纷纷采取价格战。行业竞争已从良性竞争进入恶性竞争,其竞争程度非常激烈。“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成为国内快递行业残酷竞争下挣扎的真实写照。

但应该看到,虽然我国快递行业竞争激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快递行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我国快递行业虽然业务总量已经跻身世界三甲,但从人均量来看,我国不足2件的人均量远远低于国际上4.1件的水平,更远低于美国人均26件、日本人均25件的水平。目前,美国三亿人口每年产生的投递量约为80亿件,而我国13亿人口包括4亿网民每年产生的投递总量为20亿件,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

群雄逐鹿

目前,中国的快递市场存在三大竞争主体——中国速递服务公司(EMS)、外资快递巨头及民营快递企业。

中国快递市场主要企业市场份额图(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快递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011版)》

作为国内资本和实力都最为雄厚的快递业巨头,EMS从1985年成立以来,不仅雄踞国内快递业务榜首,还以绝对优势主导着国内快递企业的国际业务,并长期保持国际业务5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新《邮政法》的颁布实施,EMS凭借自身覆盖全国城乡的众多网点及政策扶持的优势,其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加强。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EMS几乎是国内快递业务的惟一经营者。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不断壮大,企业对商务文件、样品、目录等传递的时效性、方便性、安全性产生更高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以上海申通及深圳顺丰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应运而生,并在短时间里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快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民营快递企业占同城快递市场份额的75%以上。这是目前中国速递市场上竞争最充分的市场。近年来随着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增加,竞争日趋激烈,价格迅速下降,近两年价格降幅达到了40%。

民营快递企业是经营同城快递业务的“主力军”。2010年,全国同城快递业务量达到5.36亿件,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90%,业务收入达到41.37亿元,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7.20%。2011年上半年,同城快递业务收入占全部快递收入的8.9%,业务量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8%。

民营快递企业有着相对比较低廉的价格,相对灵活的服务和较高的效率,为其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快递企业。

现代快递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利润丰厚、市场规模及潜力巨大的产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UPS、FedEx、TNT、DHL等国际快递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在全球具有实力和影响的跨国公司,四巨头牢牢占据着全球快递市场的主要份额。

随着我国经济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全球快递业“四大”巨头先后登陆我国,给我国快递业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四大”巨头领跑的快递业不是简单的门到门、户到户的货物收取和运送,而是集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保险、代理于一身的综合性、多元化企

业。“四大”巨头除主营快递服务外,还发展了包括库存、运输、配送、货代及售货服务等多项物流服务。

外资快递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强大的技术支持、优良的工作团队、丰富的管理经验。目前,UPS、FedEx、DHL、TNT已经占据了中国国际快递业务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业务量及营业收入均保持20%以上增长。

前瞻产业研究院物流行业调研报告中刘瑞柏指出,目前我国的快递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以EMS、宅急送、顺丰速递、申通快运等为代表的中国快递业,还局限于点到点、门到门的单一快递模式,尤其是众多私营个体快递公司,服务范围更是狭窄,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跑龙套”的角色。

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快递业已成为社会商品流通的重要通道。面对国内快递业服务质量差、核心竞争力低的局面,运用并购手段推动快递业整合重组将成为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邮政局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下大力气优化快递发展环境,计划到2015年,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初步构成便捷高效、安全有序、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快递服务体系。

而新《邮政法》的颁布施行,将有效推进快递行业的整合,持证上岗、资金规模、服务能力、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限制,也将促进快递行业的大洗牌。行业整合给EMS及UPS、FedEx、DHL、TNT带来发展良机的同时,也为国内数以千计的民营快递企业敲响了警钟,促使它们不断提高自身实力,积极参与行业调整升级,在新《邮政法》及EMS、UPS等国内外巨头的夹击下谋求出路。

前瞻产业研究院物流行业调研报告员刘瑞柏认为,作为市场化竞争最为充分的行业之一,快递业顺应新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属于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服务行业,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快递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瑞柏指出,在快递业行业整合势在必行的潮流之下,民营快递业应重视品牌建设,优化业务结构,以“品牌先导,规模发展,优胜劣汰,优化重组”作为今后发展的指导方向。

刘瑞柏同时指出,民营快递企业应重视建立员工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职员职业道德素养,这是今后民营快递企业立足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林秀敏)

第四篇:校园快递行业发展报告(2016)

(一)校园网络消费规模

近年来,世界经济陷入滞涨前夜,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增长方式上,中国正在由“WTO+外贸”模式转向“互联网+消费”模式,年轻人是数字消费的引领者,据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以过往双11为例,约50%以上的消费者年龄在30以下,其中18-25岁的年轻人占25%左右。

高校消费也同样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消费频率高,人均网购额度低于社会平均。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2000多所高校人均网购额为1100元,低于全国平均。同时,高校内部消费水平也显示出较大差异,211高校的人均网购额为1500元,高出全国高校平均水平的36%,985高校人均1650元。

(二)校园快递的现状

电子商务不仅改变了消费习惯,也改变了供应链模式,快递业在电商的带动下规模迅速膨胀,2015年国家邮政局统计,全国快递包裹量超过206亿个,年均增速超过50%,其中7成为电商包裹,直接带动203万人就业,阿里研究院统计,2015年全年,全国高校收到的包裹数约占全国总量的6%,这个市场至少可以带动7万个直接就业机会。

二、校园快递市场分析

(一)校园快递的季节特殊性

快递包裹是高校与社会连接的重要纽带。高校快递物流市场体现出与社会完全不同的季节特性,具有明显的寒暑假特征,每年1-2月,7-8月物流量明显下降。

(二)校园快递区域规模与高校数量正相关

高校区域快递物流规模与全国区域物流分布几乎完全不同,全国区域电商物流规模与本地电子商务发展一致,高校物流与之相关性不高,而与区域高校数量正向相关。

从省份、城市来看都高度一致,高校快递业务量前5城市分别是北京、武汉、广州、南京和郑州,而全国城市高校数量排名前五的城市除郑州外名次完全一致,其中北京(87所)、武汉(69所)、广州(58所)、南京市(55所)、天津市(52所),全国高校电商物流城市排名,就是全国高校数量城市排名。

(三)校园快递市场格局

和全社会一样,高校电商物流仍然以快递占绝对主导,市场格局与社会相差无几,三通一达与百世汇通占据了淘系81%的市场份额,高于社会平均75%的总份额。可见校园内部电商物流集中度更高,这与大型快递公司的网点拓展规模力度有关,也与这些企业长期重视,关注校园市场紧密相关。

三、校园快递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学校、后勤协会、快递企业及平台企业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校园快递行业整体顺利健康向好发展,已经逐步摆脱了无序运作,但在个体运行上还存在着不同的步骤基调,主要困难与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站点的性质问题

校园快递站点的定性,是经营性质还是公益性质,没有明确说法。学校在对校园快递末端服务进行招标的过程中,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标的价格、经营方式等,有待政府或行业相关部门给出明确意见,指导学校得以更好地落实“促进快递进校园”工作。

(二)站点运营问题 随着快件量的迅速增长,快递站点的选址及空间布局如何确定急需参考标准。快递选址以什么环境因素来定位,站点面积又该以什么数据确定,亟待规范。站点的建设与服务如何体现教育后勤“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宗旨,尚待研究。

其次,校园快递站点由第三方运营,经营利润微薄甚至亏损,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可持续经营面临挑战。 缺乏市场准入机制,以及服务标准,包括安全责任的界定,安全隐患的防范方面仍存在巨大欠缺。

(三)相关各方角色定位问题

一些高校快递运营“乱象”依然存在,许多学校还没有实施“集中统一的末端配送”。高校对社会第三方企业提供“集中统一的末端配送”的运营能力存在质疑。第三方是不是有能力和有实力把校园零星快递有效整合起来,在学校与快递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对第三方的能力又该如何进行考量,学校还存有疑虑,因而对末端服务站点是否建、由谁建、如何建难下决心。

学校管理内部校园快递业务模块的部门较为混杂,具体由谁管理无相关标准可依,导致管理责任不明确,在日常管理中容易存在懈怠和推诿的情况,甚至造成无人监管的状态。

学校、社会企业和物流公司沟通难度大,交易成本高。由于校园快递规范管理正处于初始阶段,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及管理办法又涉及到邮政等相关部门,导致学校、社会企业和物流公司在业务对接及合作方面很难达成共识。

为落实“促进快递进校园”的工作要求,关键在于解决好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目前,校园快递服务站点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服务师生的必须的“标配设施”,成为高校后勤配套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提出以下原则性建议:

1.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联合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各种校园快递末端运营模式的创新,规范快递末端服务市场有序竞争,强化行业安全管理,打造政府主导下的校园快递“末端集中统一”的共同配送体系。

2.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制定规范校园快递末端管理的综合性扶持政策,行业组织出台校园快递末端服务站点建设及服务规范,校方提供基本设施条件保障及参与监管,第三方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快递末端配送服务,共同推动校园快递的绿色运营和科学发展。

3.明确校园快递站点的性质与定位,强化其公益属性,将提供集中统一的收寄服务和末端配送的“校园快递站”作为学校为师生提供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成为学校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学校对快递服务运营场所的租赁、经营等方面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和优惠措施。

四、校园快递运营模式与案例分析

(一)校方直管主导模式:集中自取

高校电商物流存在的乱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一段时期内,社会各界纷纷自发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开始了实践。其中主要的是由学校后勤部门发起,校方主导,其原则思想是校方作为东道主向物流快递公司提供场地,对企业进行集中管理。

在社会化管理型模式下,校方完全不参与经营,只负责将场地租赁给物流快递企业,快递企业集中管理运营,自负盈亏。运营过程中的任何责任校方均不承担,同时学校可以邀请聘请勤工俭学学生。在该模式下,校方凭借身份优势屏蔽了所有风险,本身成为快递经营链的一环。

(二)企业主导型加盟代理模式:分散自取

该模式的主导原则是允许快递企业在校园内设立代理网点,与校方集中式管理的区别在于,该模式下,快递企业可以代理的形式在学校各个区域设立网点。在该模式当中,整个快递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协同运作理论上都由快递公司独自完成,具有较高的快递效率而且利于快递企业在高校区域内迅速抢占市场,打开局面。但是受高校快递消费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零散性的影响,大型快递企业和高校师生之间很难完全独立完成快递需求和服务的直接交换,校方对零散的快递网点也难以进行管理。 校园物流面积大,成本高,地理位置偏僻,按时收派服务难度大,如果自提则需要更多时间,如果消费者无法当日取件则只能次日再取,提高了存储成本。在该模式下,大型快递企业与高校师生之间通常会出现快递区域加盟商、代理点形成的快件收揽链条,各节点都要盈利,成本较高。此外,现阶段高校代理网点数量过多,稳定性不是很好,地点时常变更。

(三)高校智能快递箱模式:自动化自提

前两年各大快递与电子商务企业均在智能快递箱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业务实践。智能快递箱走入高校,服务广大师生,还是近期的事且主要依靠高校推动。 高校通过建岛式和围墙式两种快递服务专用区,将处置快件的地方隔离出来,形成专用区域。其中,岛式快递服务专用区是指利用校园院墙内空闲区域架设围栏建立封闭的服务中心,快递人员将普通快件投递至智能快件箱,将异形或货到付款等特殊快件交付给人工服务。围墙式快递服务专用区是指将城市道路旁校园围墙拆除,安装双面智能快件箱。专用区域内配备可拆卸智能快件箱、实名收寄设备、验视记录仪、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可记录下快件操作过程,追溯快件状态。快递入箱后会发送短信或微信告知收件,学生可凭短信密码开箱取件或通过微信扫码取件。 当然,智能快递箱模式也有自己的问题,例如覆盖规模与前期投入,具有典型的临界点效应。覆盖率在超过50%,区域渠道和广告价值方开始凸显,当超过80%以上,快递公司投递效率开始高于成本的增长,传统配送人均80件/天,使用设备后几乎能够超过200件/天,当前快递公司普遍能够接受根据区域不同价格在0.5元/件左右,而广告价值对于区域周边企业也有一定价值。

(四)综合第三方模式:校园O2O 此类综合服务模式,是以校园服务门店综合服务模式。在该模式下,校方不必与多家物流企业对接,直接与第三方对接,对校方来说,降低了交易成本。

(五)物流数据平台模式:基础设施与规则

物流数据平台模式,以菜鸟驿站为代表,定位是基础设施。菜鸟网络是阿里巴巴生态体系中的大数据物流协同平台,可以称其为电商物流的基础设施中间层,底层是基于阿里云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上层则是各类物流合作商,菜鸟网络提供平台、规则、标准、技术服务、基础设施。菜鸟网络由三大部分组成,天网即数据基础设施,地网即物理基础设施,还有一大基础设施,就是末端毛细血管的菜鸟驿站。

菜鸟驿站是末端基础设施综合体,输出数据、标准和规则,通过整合最后100米网络,减少重复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也加强了消费者隐私保护的权利,并通过天网数据支持,以包括溯源机制,取货码在内的一系列数据定位产品降低校园快递的安全隐患。校园驿站是菜鸟网络多种形态中的一种,每个菜鸟驿站都可以与阿里平台进行系统对接,基于物流云的服务,网点无需自建系统;在物理基础设施层面,菜鸟也进行了标准统一,降低校方与物流企业对接的交易成本。菜鸟通过平台自主的方式,让大学生创业也可以参与其中,与之前大学生快递代理网点的区别在于,菜鸟驿站输出了一套数据、实体和服务标准,让每个主体之间的大规模协作成为可能。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菜鸟驿站事实上实现了消费,物流,末端均在同一个平台上完成,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同时消费者数据安全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截止目前,菜鸟校园驿站已经覆盖全国1500余所高校,和校方、学生团队、第三方公共快递服务方等共建2000多个站点,全年服务2000多万师生用户。包括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广西大学等多所高校采用菜鸟驿站模式,通过数据驱动等智慧物流平台大大改善了校内快递问题,并且帮扶了一大批学生创业团队发展。

(六)APP+众包物流模式:众包送货

这是一种由互联网企业为主导,利用众包模式进行“顺路送”业务的模式,形式类似于众包版的货车帮或者专车。

这些公司一般会在学校设立直营店,以手机APP平台为起点,整合学生和物流公司两端,通过APP预约,让学生给学生送快递,直达需求地点。物流公司在提货点按照APP提示让学生小派取件,打破快递收取上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最终辐射整个校园,物流状态短信由平台统一发送。由菜鸟驿站提供的包裹侠服务是中国高校最大的众包物流服务。校园众包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群体的闲置精力,减轻站点仓储和取件人流量的压力,也降低了驿站运营成本。

实际上类似的业务模式,DHL和美国亚马逊都进行过尝试,DHL在瑞典推行国MAYWAYS软件,亚马逊与FLYWHEEL进行过合作,本质上都是想通过众包物流降低成本。中国的情况就是校园版细分市场MAYWAYS,核心理念是根据中国高校的特性,以学生服务学生

五、校园快递的行业发展趋势

(一)校园快递物流静态化与市场细分化 一言以蔽之,高校人口密度远低于城市城区人口密度,通常只有城区人口密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物流配送成本高,例如清华大学人口密度在1万人每平方公里左右,而北京市西城区接近3万人每平方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快递物流市场自发给出了答案,模式由货找人自动转为人找货,物流路径平均运输距离应当尽量缩短,物流规模应该尽量集中。大学生消费力相对较低,时间足够充裕,自提方式将会成为市场主流,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平台运营,其核心理念都是扩大集货效应,由动到静。中国快递末端配送平均只有1-2元的收益,除非人力资源供需剧烈失衡,该收益不会产生本质的改变,而行业内配送又有事实和名义上的难度系数,配送服务价值不能扭曲市场规律。

随着市场服务的分级,产品将会逐渐分层,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将会被激发。因此,未来高校将会形成中低端产品自提,高端产品特色化、细分化、动态化的局面,真正实现校园快递物流形态的多元化。

(二)校方定位公益化与业务市场化

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单纯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也不是单纯的客户关系,高校应该是服务提供者。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受到国家财政支持,理应提供一定公共服务,而不是成为高校物流的利益相关方,成为多出来的一个环节,学生的学杂费,也应当包括物流相关配套服务。

市场是由交易推动的,无论商业模式如何,最终买单的始终是客户,物流服务商理论上是从学生身上挣钱,但校方不可以。场地作为物流基础设施的部分,应当由校方支持,在此之上的物流快递经营活动可以由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校方可以对经营主体制定进行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追责的管理体系,明确相关权责。

(三)校园物流体系生态化

在一个相对封闭系统下,没有与外界对接的数据系统,没有管理体系,没有标准规则和统一的基础设施,无法做到协同有序,DT时代的电商物流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流作业,而是供应链协同的概念。

物流数据平台正在积极布局高校物流,行业标准正在建立当中,校方、后勤协会、企业等机构也在考虑基础设施的标准化问题,《校园快递服务站建设与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即将发布,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即使是高校内部工作人员,在校学生创业团队,也可以保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靠内部自循环将工作做得更好。

在此基础上,在校学生、校方工作人员、电商物流平台、物流企业可以形成大规模社会协作效应,进而辐射带动更多的衍生产业,在校大学生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直接创业机会和衍生机会,为实现智慧校园再进一步。

第五篇:快递行业发展模式[范文模版]

战略选择——中国快递企业未来机遇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刘海明 2012-11-19 11:05:47

我来说两句(9)

【专业分类】经营管理 【文章编号】27-2012-0204

当前国内快递市场纷争不止、圈内快递同仁价格厮杀不断;电商逆袭,携客户资源,自建物流以期从中分一杯羹;除此之外,航空公司也不甘寂寞,东航旗下24小时快递业务也试探性的杀入战局……其实大家在围绕红海厮杀的同时或许忽略了部分潜在蓝海。意欲布局快递市场的国内航空企业,对这一市场也该有更深入一些的认识。本文首先对当前国内快递行业的现状做一简要回顾,加深大家对国内快递市场的理解;同时对快递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个基本判断,并对几个目前被忽略但确实存在巨大商业价值的潜在业务模式做一个概要性的介绍,以期继续抛砖引玉。

一、当前国内快递业基本格局

(一)全网快递企业三级划分

图1-1:全国全网快递企业三级划分

当前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全网快递企业大概20余家,如果按照收入规模对其进行分类的话,第一梯队年收入100亿以上的快递仅有两家顺丰和EMS,第二梯队年收入20亿以上不足100亿的快递企业有“五通一达”、宅急送和天天快递,第三梯队的快递企业主要有达能、全峰、民航快递、UPS和FedEx等,如图1-1所示。

(二)中国快递企业类别划分

国内快递企业按归属性质可以分为三个团体:国资快递,代表性企业为EMS和民航快递;洋快递,代表性企业为刚刚获得国内快递牌照的UPS和FedEx;最后一个团体,同时也是占据中国快递市场60%以上市场份额的民营快递。

民营快递根据运营模式、产业阶段等又可以分为四个帮派:起源于顺德并占据国内快递高端市场的顺丰速运;中国加盟制快递的最大团体,并且占据国内快递市场近半壁江山的桐庐帮(涉及企业见图1-3),代表性的企业有四通一达等;电子商务自建的物流,如京东、凡客和唯品会等的自建物流;还有最后一类,现在正处在被边缘化或被区域化的快递,这个团体中不乏昔日的行业翘楚(如宅急送),也不乏潜在的日后新贵(如全峰和能达),它们现在要么面临转型窘境,要么面临做大规模的压力,不一而足。

图1-2:全国全网快递企业类别划分

图1-3:“桐庐帮”快递企业关系图谱(根据网络资料整理,与实际情况或有出入)

(三)中国快递企业的模式演变

快递行业关于直营与加盟的模式之争,由来已久,近期业内已经开始达成一个初步的共识,加盟改直营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新近出台的两则邮政法规(如图1-4所示),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很多知名快递企业已经着手转型,但迫于加盟商的压力,直营化进展不是很顺畅,结果衍生出了“大区直营模式+县区加盟模式”的过渡模式。

图1-4:邮政政策加速快递企业直营化进程

虽然当前大家普遍向着直营模式努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直营模式就各方面都优于加盟模式,只能说,直营模式更容易满足当下的快递需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加盟模式还有其存在的价值。

图1-5:快递企业运营模式演进历程

(四)中国快递企业运输工具选择

图1-6:快递企业运输工具选择

国内快递企业除极少数的几家,如EMS、顺丰和圆通(它们拥有自己可支配的小型全货机),其它快递企业的快件主要依靠陆路卡车和客机腹舱运输,而陆路与航空运输的一个临界点是1000KM,1000KM以内首选卡车,1000KM以外,优先考虑腹舱,其它运输工具集区域市场的搭配情况如图1-6所示。

(五)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的五大问题

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面临加盟制拓展模式、价格战、邮政新政、家族式管理以及电商话语权五大问题(如图1-7所示),这五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快递企业未来的发展。

图1-7:中国快递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五大问题

二、中国快递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快递市场的发展有这样一个趋势,国内快递“抄”顺丰,而顺丰又在“观摩”国际快递巨头,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顺丰的业务模式反映了国内其它民营快递的未来走势,而国际知名快递巨头的业务模式又部分体现了顺丰的前进方向。

(一)顺丰延价值链上下延伸

顺丰已经开始从单纯的快递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转型,向上组建自己的航空公司、甚至涉足电商,向下布局便利店,并且试水顺银支付(如图2-1所示),欲打通整个价值链。然而现在看来其电商品牌“顺丰优选”更像是一个布局未来的战略投资,个人猜测其赌的一半是“洞察客户需求”,另一半是“食品安全”(对于其它想跨界电商领域的快递企业而言,或许像当当一样入驻天猫,也是个很好的尝试),而便利店的布局离成功也还有一段距离。

而其它快递公司则结合自身的实力情况,有选择地跟随着。如圆通已经开始筹建自己的航空公司,并且布局终端(货物自提点);申通跟着搞了一轮电商(爱买网超),却闪电夭折,而中通和宅急送的电商部门还在酝酿中,对终端的布局也没停歇……

图2-1:顺丰集团产业价值链示意图

(二)UPS的国际化成长之路

UPS以美国国内包裹业务起家,成立后的很多年里一直致力于国内市场,奋斗三十年,终于让自己的业务覆盖美国48个州,实现“黄金链接”。此后,随着国内航空政策的放开,UPS恢复国内腹舱业务,到1977年已经可以向美国50个州提供空运服务,到了1981年购买了第一架货机,成立航空公司、IPO,此后,大规模的通过跨国收购的形式进行海外扩张,如果收购TNT的案子能够通过欧盟的审批,那其国际化业务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国内快递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国内快递企业“四步”向前

对照完顺丰和UPS的成长模式后预测:未来几年,国内快递企业的直营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拥有的货机数量会越来越多,而国际化进程也是势不可挡(实质性的国际化也要借助“收购”来完成),并且国内快递市场也会经过几轮的洗牌,最后剩下3-5家继续竞争。

2.“金融”“地产”成长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真心想把快递业务做大,还是要以快递的名义“圈地”,快递企业布局地产都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必要的地 “仓储中心”和“分拨中心”,潜在的致力于解决物流最后100米配送问题的便利店或者社区服务点相关物业的建设。

3.中国快递发展四大潜在衍生模式

 咨询和培训:适用于行业标杆企业,培训的内容可以是针对快递员工的标准化服务相关的咨询与培训、营销技能培训、话务中心业务咨询与培训(跨行业)、或者是对社区服务点的第三方员工进行的培训等;

 数据业务:仿照国际经验,与百度地图或者类似诺基亚中国的手机厂商合作;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信息,统计其消费偏好,有针对性地投递某些新品的试用装等;

  零担运输:尝试跨界零担运输;

移动广告:在快递员的服装,以及穿梭于大街小巷的递送车辆上开辟广告面,出售广告位,是广大的快递派送大军成为继“分众传媒”后的又一强大第三方媒介平台。

4.终端逆袭——大客户模式

当前快递企业布局终端的模式大概有三种:

  便利店,代表性业务为EMS与7-11间的合作,以及顺丰自建便利店;

社区服务站,代表性的案例有城市100,安杰社区服务站、圆通联合万科办的“物业快递代办点”等

 自助提货机,代表性的有京东商城社区自助提货柜,亚马逊7-11储物柜。

前面三种模式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即针对最后100米的配送低效所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其实,快递企业也有化被动为主动的机会,通过内部数据库的分析,对社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行细致的分析,将消费时间、货型以及居住地点数据进行某种最有组合,然后集中配送。再有就是尝试与CBD内的商业用户签订“总部合作协议”,针对特定公司员工的快件开发出有针对性的特色产品,既可以是基于时效、也可以基于价格等,将零散的货流汇集起来,化零为整,进而降低整体的运营成本。

第三方物流模式分析

来源:全球分析网物流课题组

浏览量:186

日期:2012-06-27 摘要: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尤其是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不健全,起步更是受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成为民营第三方快递公司迅速发展的主要推手。当然,两者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也尤为重要。

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尤其是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不健全,起步更是受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成为民营第三方快递公司迅速发展的主要推手。当然,两者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也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中国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流程主要如下图所示:

图表 1 中国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流程示意图

浅谈快递与通信企业合作商业模式

http:// 中国鞋网 更新日期:2013-05-14 15:39:28 浏览:4342 【大

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打印】

【中国鞋网-战略管理】电子商务背景下,商品销售方式和购买方式转变,快递配送已成为重要服务。行业竞争加剧,客户服务需求提高,快递如何拓宽业务范畴,健康生存发展成为研究热点。

董莉[1]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资产重组,市场细分,做好目标服务谋求发展。孙先强[2]提出通过业务拓展,人员培训,网络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促进民营快递。蔡雪芳,韩海潮,李辉娥[3]指出3G对移动运营市场格局的影响和战略选择。总体来说,多数文章分别从快递企业和移动通信企业各自资源出发挖掘发展新契机。本文将从线上线下的服务内容入手,发挥两者优势,横向上重视快递服务,侧重物流和商流;纵向侧重信息流,依托移动运营商优势,重视软件等开发,增加客户服务内容,谋求共赢。

构建快递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内涵和框架

快递企业可以选取和移动通信公司联合,双方的商业模式可设计为:“软件+信息应用/服务+终端服务”;“ 软件+信息应用/服务+渠道+终端”。双方的合作契合点和盈利创造点在于上端部分“软件+信息应用/服务”共同开发和“终端”营业网点的共用。

商业模式的达成是建立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快递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共赢, 互“ 注”共建的模式达到目标。具体的资金互溶,股份投资,应该立足于快递企业其战略地位,发展目标,服务开发类型、规模来确定。

从整条价值链出发,快递企业和移动通信企业实现的价值创造和收入模式主要是四大领域。

如上图,坐标图中数字后的内容代表价值创造点;而字母后则是收入模式。横坐标上,显示快递服务从起点到终点,侧重于物流和商流的服务;纵坐标上,侧重于信息流,网络端重视软件等开发,客户端重视客户体验,增强客户服务的安全性和控制感。但无论是哪个象限,各自的输入和输出时相辅相成的。

围绕价值创造点(如图),作为快递企业,依托通信企业收费模式,分为显性模式和隐形模式(嵌入模式)。

显性模式包括共同利用营业网点以减低双方的网点租金;通过互相利用客户流扩大市场,增加快递业务额;此外,利用通信企业开发支付工具,减少与第三方分成,提高利润率。

隐形模式指通过快递服务的收费项目嵌入到移动通信公司的标准资费模式中。依据移动套餐费用中基本套餐中纯业务和终端捆绑,快递企业支持或合作通信企业开发软件、信息服务/内容、手机终端,拓宽收入来源。在可选套餐模式中,快递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和服务内容创新性地打造线上信息服务/内容,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盈利空间。

为了让客户接受快递企业的服务和收费,快递企业可以借助通信企业的能力,推行捆绑和客户细分两大营销策略。

捆绑策略,涉及隐性收费,需要移动通信企业支持,快递企业应该将其重视程度提升到与其服务开发同等的重视程度上。具体操作可以通过其前期与移动通信的软件开发,快递内容服务作为独立应用置于移动通信的网络商店。此外,可在终端(手机)上安装快递信息服务软件。收费模式通过移动管道用于浏览快递服务的流量来计算;此外,对于快递的长期或是重要用户,则可以通过定制相应的流量套餐来付费——例如按照功能、人群等标准来设定套餐,其中套餐付费按比例移动和快递公司共同分配。

客户细分。快递企业基于移动按照人群细分的金卡、银卡等;或者是全球通、动感地带等,依托现有的客户划分为相应的快递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加入相应客户的套餐中,打造适合自身的收费模式、盈利空间,达到营销目的。

基于市场情况,立足实力较强的快递企业、通信企业发展以及客户的需求,从两大行业的价值链入手,依托互“注”共建合作为基础,从线上与线上的服务内容入手,重点借助移动通信企业现有收费模式获取利润,实现价值链上资源和利润共享和共赢。(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参考文献:

[1] 董丽.我国快递业如何在竞争中谋求发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3, 3(2) .

[2]孙先强.国际快递企业发展对我国民营快递业的启示[D].江苏:苏州大学,2011

[3]蔡雪芳,韩海潮,李辉娥. 3G运营策略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上一篇: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下一篇:考察接待方案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