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生共成长

2022-09-11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前我认为, 教师的任务就是交给学生课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地位悬殊, 二者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师者为尊。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 以及和学生的朝夕相处, 我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从教二十年, 我从一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其中辛酸只有自己知道。记得刚从教时, 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不熟, 驾驭课堂、掌控学生的能力很差, 与学生的关系紧张。我除了积极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以外, 就是有意识地观察老师们课下与学生的谈话、交流, 与自己作一个对比, 找到并学习他们的闪光点。慢慢地, 我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这也让我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

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毕业生, 从知识的角度是完全能胜任初中教学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控学生和把知识有效的传给他们。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和当年的我们不一样, 以前我们只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现在的学生懂的比那时同龄的我们多, 社会的诱惑也对他们影响很大, 他们不再需要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 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首先需要去理解和接受他们, 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这对我们的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会出来的。

我曾经教过的一个班级, 由于班主任比较仁慈, 班上纪律涣散, 学习风气较差, 学生是看人说话, 多数老师的课堂都把控得不好。记得我上第一堂课时, 我对班上的一位男生映像特别深刻, 皮肤黝黑, 头发较长, 没有好的坐相, 上课时喜欢接嘴, 但看得出来他还是跟着老师的思路在走, 我对他的第一印像很差。下课以后, 在和该班班主任的交流中, 她告诉我, 我的科代表就是那位特别出众的男同学。我当时就傻眼了, 感觉不可理喻, 无法理解。班主任接着跟我交流了她的想法, 这位同学很聪明, 数学较好, 语文一般, 但英语特差, 主要是学习态度问题, 希望能够借助物理学科的学习, 加之以科代表的重用, 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步入学习的正轨。想到班主任的用心良苦, 我接过了这个重担。由于是科代表, 这位同学开始的学习还是比较积极, 就是要求自己不够严格, 上课时有点随心所欲, 这应该是他的老毛病, 我只是随时提醒他, 并没有过多的责怪他。相反地, 上课时我特别留心地观察他, 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慢慢地, 他和我的对话多了, 交流多了, 有什么意见和想法也愿意和我分享, 物理成绩也在班上名列前茅。这时候, 我适时地找他谈心, 了解他其它学科的学习情况, 耐心地给他分析他的智力水平和中考要求, 激励他要各科齐头并进, 才能考上高中, 然后随时跟踪了解他各科的学习状况, 特别是他最讨厌的英语学科。慢慢地, 他也愿意把他其它学科的学习情况与我分享, 我也主动地不时了解他的学习状况。其它学科的老师, 甚至于家长有时也把他的一些问题反馈到我这儿, 请我一起说服教育。真的是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最终我的科代表以不错的成绩考上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中, 物理成绩更是在年级名列前茅。

在和这位科代表的交流中, 我也受益匪浅。由于他与我敞开心扉的交流, 我对现在的学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还有就是班上其他学生学习等情况的反馈, 慢慢地, 我与班上同学的关系融洽、密切起来, 整个班级学习物理的氛围浓厚起来, 成绩也突飞猛进, 名列年级前茅, 让年级的其他老师感到有些惊讶, 同时也认同了这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践出真知。我坚信, 教师只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愿意做一个有心人, 愿意去接近学生, 倾听他们的心声,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时期的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微妙变化。作为教师的我们, 只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愿意做一个有心人, 愿意去接近学生, 倾听他们的心声,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我与学生,共成长

上一篇:国土部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功能设计研究下一篇: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