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2022-09-11

服装设计自古有之, 但是服装设计形式和风格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 现代服饰风格千变万化, 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审美需求。在此方面, 装饰工艺的运用对服装设计发展有重要影响,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服装的美观性及设计风格。现代装饰工艺发展迅速, 工艺类型多种多样, 灵活选择和应用装饰工艺, 可以有效提升服装设计的总体效果。因此, 有必要对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装饰工艺的分类及特点

现代装饰工艺分为多种类型, 在做工、用材等方面, 都有所不同。在服装设计时, 只有合理选择装饰工艺, 才能获得预期的设计效果。因此, 首先要对装饰工艺分类及特点进行了解, 从而在服装设计中作出正确选择。目前在服装设计中应用较多的装饰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刺绣工艺, 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服装装饰工艺, 通过采用丝线在服装上绣出各种花纹图样, 填补服装空白, 改变其单一的外观。刺绣工艺具体可分为丝线刺绣、羽毛刺绣两大类, 无论是哪种类型, 都对操作者的手艺有较高要求, 难度较大, 但完成刺绣图案后, 又非常美观, 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2) 缝合工艺, 具体包括分裂缝合、重叠缝合两大类, 可以使面料表面得到充分展示, 包括一些浮雕、镂空技巧的应用等, 能够使服装设计风格更加灵活多变, 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3) 滚镶嵌宕工艺, 具体包括滚边和镶条、嵌线和宕条工艺等, 主要是装饰领口、袖口、下摆、裤脚等部分的装饰工艺, 除了装饰效果外, 还能起到一定的固定和保护作用; (4) 其他工艺, 除了上述几种装饰工艺外, 蕾丝、皮毛、造型分割工艺等也在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装饰工艺各有各的特点, 对服装风格塑造都有重要帮助。通过灵活运用各种装饰工艺, 可以有效提升服装设计品位, 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1]。

二、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 刺绣工艺的应用

刺绣工艺的做工过程是采用针和线, 通过在纺织品上进行上下穿刺, 利用线绣轨迹, 形成各种装饰图案。具有代表性的刺绣包括彩绣、珠绣、镂空等, 其中手工彩绣历史最为悠久, 是民族手工艺术、美术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 按照针法划分, 可分为300多种, 其中最著名的是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 并成为四大名绣, 各有各的特点。除此之外, 京绣、鲁绣、苗绣、汉绣、闵绣等, 也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广泛应用。一般刺绣工艺的图案主要是花、鸟、鱼、兽等, 在衣身、下摆、领口和袖口等处, 都可以运用刺绣工艺进行装饰。通过采用不同的针线技法, 可以形成多种变化, 包括点、线、面、包芯形式等。其中立体感较强的是包芯型和镂空型图案, 比如镂空型图案在完成刺绣后, 将局部图案切除, 形成镂空效果, 个人以虚实结合的感觉。此外, 珠绣也是目前在服装设计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刺绣工艺, 主要利用各种各样的珠子和饰片, 对服装进行装饰。使用的材料包括金属、木制品、贝壳、树脂、玻璃等, 可以充分发挥这些材料的自身特性, 为服装增加光泽和色彩, 使其更容易获得关注。总体而言, 刺绣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已经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 而且随着时代发展, 不断推陈出新, 工艺体系较为完善, 是一种优秀的服装装饰工艺[2]。

(二) 滚镶嵌宕工艺的应用

滚镶嵌宕工艺的涵盖面较为广泛, 在服装细节装饰方面应用广泛, 为领口、袖口、裤脚等部位的装饰提供了具体广泛。同时, 这种装饰工艺还具有许多实用效果, 比如对布边进行包裹, 可以防止其出现变形或脱散, 起到保护和定型作用。其中, 应用最广泛滚边工艺, 是通过对领口和袖口等进行包裹, 达到相应的装饰目的, 具体工艺技法包括狭滚和阔滚、细香滚和花鼓滚等。这种工艺技术对布料选择没有特殊要求, 但薄绸缎和丝绸面料效果更好, 可以增加滚边的立体感。此外也可以选择棉布或化纤材料等, 作为滚边布料。在做工时, 需要将滚边45°正斜纱向, 使布料得到最大的伸缩性, 从而方便实际穿着中的弯曲和扭转动作。在对滚边进行剪裁时, 要确定滚边布宽度, 使剪裁宽度一致。具体剪裁方法分为明缝法、暗缝法两大类, 明缝法可直接采用平缝机进行做工, 但会在正面留下线迹。暗缝法通过机缝后, 还要进行手针反缝, 虽然工艺复杂, 但不会在正面留下痕迹, 工艺质量更高[2]。

此外, 滚镶嵌宕工艺还包括镶条、嵌线、宕条工艺等。镶条工艺一般采用不同颜色的布料, 镶缝在衣物边缘, 如果镶缝在衣物中间部位, 则称为镶色, 可以将其看做滚边工艺的延伸。嵌线工艺是在两层衣片间嵌入一条带状夹条, 分为直形嵌线、弧形嵌线两种形式, 其颜色和花纹一般与衣片不同, 或采用对比色, 较为醒目, 装饰效果突出。宕条工艺则是采用不同颜色的衣片, 缝在衣片边缘处, 分为单宕、多宕两类, 一般也使用不同颜色布料, 在中式礼服中应用较多。

(三) 造型分割工艺的应用

在现代服装装饰工艺中, 服装造型分割工艺应用广泛, 包括功能分割、造型分割的应用。具体就是采用造型分割线, 对服装进行划分, 以满足局部和整体造型需要。采用的造型分割线可分为横线、纵线、斜线、曲线、弧线、折现等几种形式。再加上分割线经过的位置不同, 数量不同动, 可以形成多变的装饰效果, 并使服装造型设计具有一定的韵律。一般情况下, 男装的造型分割线设计一般采用直线分割方式, 突出其刚健和豪放的特点, 而女装设计则多采用曲线分割方式, 展现女性的柔美和灵动。虽然造型分割线的工艺技术难度较低, 但是要真正实现其装饰效果,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对服装结构进行分割的同时, 也许要兼顾其造型和装饰功能。在处理过程中, 需要不断积累经验, 掌握做工技巧, 从而充分发挥造型分割工艺的优点。

(四) 褶皱工艺的应用

褶皱工艺也属于服装造型设计工艺的一种,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利用褶皱工艺塑造服装形态, 可以使其更有质感和立体感。褶皱工艺按照形态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自然褶皱、规律褶皱两大类。其中, 自然褶皱包括波形、堆褶、缩褶和垂坠形式等。规律褶皱则分为阳褶、阴褶、刀褶、塔克褶形式等。这两类褶皱形式在装饰效果上有所不同, 自然褶皱会给人带来随意、随性的感觉, 在设计过程中, 褶皱大小、间隔和排列形式等, 都没有严格要求, 因此装饰效果浑然天成, 活泼大方。规律褶皱则正好相反, 在设计过程中, 需要对褶皱大小、长短、间隔等进行约束, 并体现一定的秩序感, 从而给人带来端庄或律动的感觉。总体而言, 运用褶皱工艺可以增加服装的松度和弹性, 不仅装饰效果良好, 还能使服装更容易满足人体运动需要。通过采用长线条细褶皱排列方式, 还可以在视觉上增加人的高度, 给人以修长之感。相反, 采用长线条宽褶皱排列方式, 则会给人以厚重之感。这种视觉上的效果, 经常被服装设计师所利用, 从而让服装产品更符合某类消费者的需求。此外, 通过在褶皱加工基础上, 采用染色、印花、刺绣等方式进行再次压褶, 还可以获得不同肌理效果, 使服装设计富有变化。

(五) 缉线工艺的应用

最后介绍一种缉线工艺的应用, 这种工艺技术主要通过利用缝纫线本身特点及缝纫轨迹, 达到装饰服装的目的。所谓缝纫线本身的性质特点, 及缝纫线的颜色、材质、粗细等。比如在缉线加工中, 采用与服装面料色系相同、明度不同的缝纫线, 可以保持整体的视觉和谐与稳定。如果采用与服装面料对比度较大的缝纫线颜色, 则会给人带来跳跃、活泼的感觉。

可以根据不同风格的服饰设计特点, 选择缉线策略。一般在牛仔、运动服装中, 会采用反差色缉线表现服装的休闲、随意和粗犷的特点。如果服装面料属于轻薄类型, 一般要选择细装饰线, 相反, 厚实面料则宜选择粗缝纫线。再具体而言, 棉质服装宜采用色彩柔和的装饰线, 丝质服装宜采用设光鲜、靓丽的装饰线。根据服装款式和材质特点, 合理运用缉线工艺, 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线迹方面, 则分为链式、锁式、包缝、覆盖、多线、仿手工形式等, 都有不同的装饰效果, 需要根据服装特点进行选择。合理的线迹选择是服装设计效果及服装设计工艺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需要在服装装饰设计中加以注意, 避免因搭配不合理, 破坏服装整体设计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目前装饰工艺已经在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分类众多, 每种装饰工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作用。通过对其功能特点进行分析, 可以为服装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在此基础上, 根据服装自身材质、设计风格等, 合理运用各种装饰工艺, 可以有效提升服装观赏性, 提高服装设计水平。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对服装的追求早已不限于保暖等基本需求, 而是更注重服装的观赏性。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服装美观性, 本文首先对装饰工艺的分类和特点进行分析, 进而探讨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包括刺绣工艺、滚镶嵌宕工艺、造型分割工艺、褶皱工艺、缉线工艺等的应用。

关键词:装饰工艺,服装设计,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 付冰冰.探讨装饰工艺在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 2018, 31 (04) :60.

[2] 周琴.毛皮装饰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皮革, 2017, 46 (01) :59-62.

[3] 崔潇月.探讨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 2015, 28 (05) :224.

上一篇:浅析互联网金融中信贷风险防控的对策下一篇:应“合情”且“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