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论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生主体参与”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有主体性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与情感、训练思维、求得自身多方面素质更好更快发展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形式与过程。

第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论文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德育功能的几点思考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教学课程,一直都存在,但是因为种种因素,长期被忽视,一直都是形同虚设。因此,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课堂教学;德育功能;教育理念;道德教育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教材的更名意味着课程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更是教育思想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1.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人的道德品行总是在生活中得以体现,所以道德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需从儿童的整体生活出发,在进行生活教育、社会常识教学的同时自然地进行道德法治教育。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的活动创设,必须坚持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贴近生活性原则的教学设计,其素材源于生活,设计的教学过程能提升生活,最后实现的教学宗旨是指导学生的生活。例如,在教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时,此单元共有4节课,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学习到小学学习的过渡,既有身心的准备,又不乏技能的准备。在第1课时,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会整理书包,爱护书籍,树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消除紧张感,这样的目标清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指导生活,脱离了空洞的定位。比如,在教学《我和我的家》时,从 “我来介绍我的家人”入手,课下先让孩子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自己的家人,准备好家人的照片或录像,在课堂上通过向同学、老师介绍自己的家人,增进孩子与家人之间的感情,从而培养了儿童对家的自豪感和对家人的情感,深深感受到一家人的幸福与温暖。

《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又走向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幸福、校园的可爱、社区的美好,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生活习惯,学会生活和做人。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尤其是德育课程更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贴近社会生活,这样一方面拓展学生学习的课程时空,另一方面把课堂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2.要善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将生活情境带入教学中,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过带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的“上学路上”时,我创设情境,再现学生上学路上的经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看到不安全的行为时,叫停并及时纠正错误的行为。学生在情境再现中,积极参与,指出问题。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认识水平,在教材内容和实践生活再创造的情境整合活动中,学生真实感受到了生活处处有道德,身边处处有规则。情境的选择除了教师能够想到、了解到的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书籍、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学习等。

将生活情境带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使教材中固定的文字内容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及时自觉应用于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真实意义,以及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

3.善于利用绘本式教学

绘本是近些年来深受儿童甚至成人喜欢的一种图文结合的叙事文本。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低年段(一至二年级)采用了绘本式教材设计的思路。《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不能满足间接的经验与虚拟的沟通,毕竟《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在建构的过程中基本上依赖于知识与直接经验。而绘本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去观察,去思考绘本到底讲述了什么,绘本告诉了自己多少东西,并且小学生对绘本教学怀有一颗期待的心。因此,要善于利用绘本所描述的情境来引导小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敢于思辨生活。绘本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看故事或者听故事的水平,看和听只是一种静态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突破单纯的阅读欣赏绘本的教学方式,开展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想象、续编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并通过学生对画面文字的理解,让静态的绘本在学生心中动起来。

教师要善于利用绘本式教材,让绘本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起来。例如,教学《大家一起过春节》这课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自己结合绘本图画《团圆》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情况,全班交流自己如何过春节的。这样,绘本中浓浓的团聚亲情和淡淡的离别思绪,给孩子们带来了春节独特的感受。我认为教师要将绘本的内涵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自我体验,要充分利用绘本不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绘本真正走进学生自己的生活与内心体验,感受其中的道德内涵。

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生活中挖掘学习的内容和素材,让他们在情境活动中去接受教育,从而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快乐健康地生活与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张丽娟

第二篇:把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特点,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学生主体参与”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有主体性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与情感、训练思维、求得自身多方面素质更好更快发展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形式与过程。简要讲,就是“学为主体”,目标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即: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变革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責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学生主体参与”简言之,即学生自主学习,完善人格,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最终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7年9月,七年级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开始使用。新教材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2006—2007年底,《课程标准》初步修订稿完成;2011年11月,新《课程标准》由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2012年3月18日,受教育部委托,新教材编写工作正式启动;2016年,《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出台,是新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2016年9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始在学校使用。

新教材在保持了原有教材特点即:德育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突出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化的要求、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并贯穿始终,同时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法治精神、国际视野等。

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主要有这样一些显著特点: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2.教材在不同的主题上都力争有所突破,有开放性和思维张力,有价值方向而不失公允,增强思辨性。

3.贴近生活,而又引领生活,加强对学生践行的指导。

4.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其特点。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成长。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同旧教材相比,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增加了心理学小知识、传统文化等知识,知识的难度与深度增加,加之教授内容的开放性,老师们还是很不适应,教学中跌跌撞撞,问题不少,学生的参与也是层次不齐。在对七年级教师教学的观察中,我发现教师使用这一教材有如下几种状况:①对教材的理解困难,理不清、吃不透;②基本能梳理清楚,但仍是以往简单告知的道理说教,穿新鞋走老路;③吃透教材,也了解学生情况,精心设计,精准推进。

与此相对应,学生的主体参与也有如下情况:①无暇顾及学生参与与否;②学生仅仅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处于被说教的地位,或反感或言行不一;③学生也能主动多样地参与其中,教师也能关注到学生个体,三维目标基本达成,但“预设过度”,学生的自主性受限制,课堂的“生成”不足。

因此,正确地使用新教材,真正发挥其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尤为重要!

教师要个性化地解读、吃透教材,精心预设,但又不囿于预设,灵活推进课堂,教师关注的是学生鲜活的生命个体,平等交流、开放对话,才能教学相长!有如下一些建议:①认真研读、吃透新教材,梳理教材的脉络框架;②把握和体现教材的“宽度”不再是一味追求深度,教师增强自身的积淀;③抓好“两头”。一头:将教材内容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注重情境创设,丰富学生的感受;另一头:落实对学生践行的指导;④有选择地使用新教材上的小栏目,把握好教学节奏。

总之,在新教材宽阔的境界中提升教师、启迪学生,守望学生的成长!如果真的是那样,学生何其幸福,我们又何其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

[2]余文森.正确认识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蔡风立

第三篇: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步”

【摘要】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思想上,提升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广大群众能够遵纪守法;制度上,落实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监督管理体系。只有持续高效推动依法行政,才能尽早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关键词】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法治理念

推进依法行政,对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意义重大

推进依法行政,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推进依法行政,首先,政府及各个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律治理国家;其次,政府要做好表率,使各个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广大群众遵纪守法;最后,要树立法律权威,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要严厉惩治,坚决杜绝不法分子扰乱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良风气。依法行政对于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升广大人民的法律意识,才能保证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推进依法行政,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当前社会新形势。依法行政的法治理念是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提出的,这一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当时社会现状的必然要求。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需要相关的法律体制来保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法律是管理市场最有效的工具,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依法行政就难以正常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只有推动依法行政,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一个自由公正的发展环境,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推进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政府的职责是促进社会的发展,维護社会的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的利益。要想完成这些职责,政府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需要通过依法治国的方针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依法行政,既能提高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效率,又能保障人民的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还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促进政府内部体制的完善。

当前我国依法行政在思想观念上、行政立法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法治观念淡薄。当前,一些执法人员仍存在落后的官僚主义思想,执法时不考虑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仅把法律当成是一种治理人民的工具,忽视了法律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还有些执法人员法治观念淡薄,在执法过程中不按法律规定办事,滥用职权,执法行为利益化,有利可图则办事效率快,反之则办事效率慢,导致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受到影响。久而久之,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降低政府执法效率。

缺乏相对完善的立法体制和程序。行政立法滞后导致行政管理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进而导致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低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此外,还存在行政立法体制不健全、立法程序不民主的问题。由于立法过程有些是不公开的,也相对较少征求基层人民的意见,因此,部分立法程序缺乏民主性。

行政监督中相对缺乏独立性。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行政监督力度不足。一方面,行政监督部门大多是归属于政府的某个部门,而不是独立的监督机构,存在某部门内部人员监督本部门的现象,易导致虚假监督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我国行政监督相关的法律不够完善,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行政监督。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行政监督法律体系,行政监督机构仍存在腐败问题,导致行政监督机构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

推动依法行政需从增强公民法治观念、完善法律文件制定和构建明确惩罚体系等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法治理念的加强要靠构建从上至下全面的教育体系来推动。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教育,提升领导干部的依法决策能力。其次,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理念教育,提升其依法办事的能力。行政执法人员是执行法律的直接群体,其法治理念直接影响了依法行政的效率,所以,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理念培训体系,定期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其依法办事的能力。最后,要加强广大群众的法治理念教育,提升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文化,使法治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法治理念得到广大群众认可。只有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依法行政才能有效的实现。

第二,加强行政立法建设,完善法律文件制定。现如今,我国一些法律文件还不够完善,人民的利益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有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个别法律规定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加强行政立法建设,完善法律文件制定迫在眉睫。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要加强调研工作,切实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解决群众利益与现有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法律规定,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法规的出发点是保证广大人民的利益,防止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然而,有些法律之所以在保障人民的利益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时没有做好群众的调研工作,从而导致制定出的法律文件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要采取措施加大对群众实际情况的调研工作,以广大群众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为目标,制定出完善的法律制度。

第三,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构建明确惩罚体系。加大行政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将行政工作透明化,使得行政部门和执法机构完全按照相关法律来执行工作,提升执法效率,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的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监督管理部门与各个部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各个行政部门的人员之间存在包庇现象,极易滋生腐败问题。监察管理机制存在漏洞,监察部门内部管理措施不完善,监管人员的权力过大,导致少数监管人员禁不住金钱的诱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监察部门缺少严厉的惩处机制,惩处措施不够完善,从而使监督管理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使监督工作按照相关法律要求严格执行。其次,要完善监督管理的法律体系,细化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使执法工作完全处于监督之下,保证执法的效率和公正性。最后,构建明确的行政惩罚体系,对知法犯法的执法人员给予严厉的行政惩罚。监管部门严格按照法律制度进行监督,对于违法乱纪的行政人员给予严厉的处罚,运用法律的手段来推进依法行政,最终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作者为山东潍坊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山东法学会项目“新常态下行政程序证据规则研究”(项目编号:SLS(2016)G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怀德:《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国民政》,2011年第2期。

②李妍:《对加快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0期。

③姚锐敏:《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动力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途径——基于我国23个省市区的调查统计数据》,《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5期。

④陈秀萍、朱孔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浅析》,《行政与法》,2016年第9期。

⑤徐光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 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全省质监系统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思考》,《质量探索》,2011年第1期。

责编/宋睿宸 刘芋艺 美编/于珊

作者:李 琳

上一篇:服装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