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在应用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triz理论在应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试图将TRIZ理论融合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之中,首先介绍了TRIZ基础理论,继而在分析目前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TRIZ理论的发明原理提出了创新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第一篇:triz理论在应用论文

TRIZ理论教学在高职院校创新思维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  高職生毕业进入企业后成为一线工人,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这样可以快速融入企业,为企业增效做出贡献,对自己工作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将TRIZ理论引入教学,采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    键   词]  TRIZ理论;信息化教学;创新意识

一、引言

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的理论”的读音首字母缩写,对应的英文名是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1946年,苏联科学家阿齐舒勒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250万份专利进行研究发现创新有法可依,这就是TRIZ[1]。

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发现问题的本质或者矛盾,它能够准确地确定问题探索方向,帮助我们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系统思维,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21世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创新人才对企业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方法的内容,将TRIZ理论融入教学与实践中,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方法,进入企业后再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就可以对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增加企业效益。通过TRIZ理论学习和培训,高等学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反过来,企业也就更愿意与学校合作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这样也可以为学校提供许多问题案例,从而在学习阶段就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企业工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嵌入

我国TRIZ理论学习和培训多集中在大型企业,在普通高校也有一些推广,而高职院校还是没有开发的领地。其实,高职院校与企业联系紧密,更需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进行培养。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加入TRIZ理论学习,在实践教学阶段进行相应的TRIZ理论训练,并通过企业评价来确定TRIZ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一)教学团队建设和课堂教学

TRIZ理论是近几年才传入中国的,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均对TRIZ理论没有任何了解。山西省在2012年举办了创新方法重点培训班,组织部分高校教师参加培训,长治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培训,对TRIZ理论有了初步了解。随着近些年国家对创新方法的不断重视,我院就将TRIZ理论嵌入教学作为学院教改项目安排开展,最初的教学团队就是当时参加培训的教师,经过大家的认真准备,都具备了开展TRIZ理论培训的能力,为我院TRIZ理论引入教学奠定基础。

(二)TRIZ理论教学方法的选择

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接受理论知识能力较差,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才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学对象也要经过选择,我院选择已经在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因为学生本身就在实际工作中,平时与工作结合紧密,如果培训有益则可以尽快在工作中体现。

采用信息化远程教学——蓝墨云端教学手段。首先让学员全部下载软件,加入班级,然后在资源里储备学习材料,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印制浅显易懂的学习资料,保证人手一份,为学员学习创造条件。此外,利用蓝墨云端中的活动,让学员积极参与TRIZ理论培训,让学员先对理论有所了解,再通过导入实际应用案例,使学员认识到TRIZ理论在实际中的可行性,然后鼓励大家在教师指导下填写创新案例申报书,从而达到最终培训的要求。本次培训共在蓝墨云端班级上传学习资料十余份,发起活动六起。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展开思考,无拘束地思辨问题,利用TRIZ理论的动态化和逆向思维原理,克服过去教师一味死板地站在讲台说教,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快乐,思考的幸福。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

三、TRIZ理论教学效果调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对TRIZ理论有所了解,并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这时,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意识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观察学生经过创新方法培训,创新思维意识是否提高。结果发现,学生经过TRIZ理论后,创新思维意识普遍较高,虽然难以得出数据上的显著区别,但从调查结果上看,学生创新意识的部分问题得分较高。造成调查结果在数据上难以显著的原因主要是两次调查问卷不同,由于主观意识在调查中可以影响结果,所以只能采用不同的问卷,而且还得尽量避免出现与培训内容相关的问题,因此只能通过对结果的定性分析,得出学生经过TRIZ创新理论培训后对创新意识的提高有益的结论。

在调查问卷中,为了得出大学生对创新意识重要程度的看法,设置了“创新意识重要么?”这个问题,97%的人认为非常重要,4%的人认为一般和一点儿也没用,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创新意识看的很重要,只有极少数人的创新意识不强。

為了看一下我院对创新活动支持的态度问题。设置了“我院是否经常举办创新活动”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经常举办,说明对学生进行TRIZ创新方法培训十分有益。

为了从个人角度得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新能力的表现,设置了问题“在创新实践活动扮演的角色”,其中大部分学生争当带头人,比例达到49%,中坚力量的同学也占到了30%,还有19%学生充当参与者,只有很少数的学生充当附和者。这一现象反映了学生愿意积极创新的意识还是很强的,说明创新方法培训很有实效。

为了调查对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认识,设置“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的问题,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创新人才应该具备新奇的思维和合适创新方法,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也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勤奋好学和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比例最低,其实这些素质都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这些素质的认识也较为合理。这也启发学生朝着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四、结论

通过TRIZ理论培训,使学生掌握了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和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训手段采用信息化蓝墨云端培训,优势是可以时时督促学生参加学习和活动,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果显示TRIZ理论培训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郭宇,廖文和,程筱胜.TRIZ理论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9-82.

编辑 王 敏

TRIZ Theory and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Cultivation

LU Zhi,ZHU Jun-ling,ZHANG Yao-fang

Key words:TRIZ theory;informatization teaching;innovation awareness

作者:卢智 朱俊玲 张耀芳

第二篇:TRIZ理论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试图将TRIZ理论融合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之中,首先介绍了TRIZ基础理论,继而在分析目前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TRIZ理论的发明原理提出了创新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TRIZ理论;项目管理教学;创新

一、引言

人类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是技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源泉。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说过:“一个正常、健康的经济不是处于平衡状态,而是不断受到技术创新的干扰。”2006年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指出:从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引进、知识工程、财政税收等方面入手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实现2020年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国家。2014年4月28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推进技术创新方法的引进与发展。

大学课程教育也是提高国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如何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当今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与TRIZ理论相结合,对如何提高项目管理课程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二、TRIZ理论简介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缩写,中文译为萃智理论,是利用矛盾原理解决发明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该理论是1946年由前苏联发明家G.S.Altshuller及其同事在分析研究世界各国逾250万件专利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一批前苏联科学家移居欧美等国家,TRIZ理论逐渐走向世界。经过近70年的发展,TRIZ理论由最初仅用于解决技术领域中的创新问题逐渐向经营管理、教育和政治等非技术领域扩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一)TRIZ的核心思想

TRIZ理论主要依据如下三条重要原理:(1)问题及其解在不同的工业部门及不同的科学领域重复出现;(2)技术进化模式(进化的S曲线和8个基本进化法则)在不同的工业部门及不同的科学领域重复出现;(3)发明经常采用不相关领域中所存在的效应。

这些原理表明,多数创新或发明不是全新的,而是一些已有原理或结构在本领域的新应用,或在另一领域的应用。

(二)TRIZ的理论体系

TRIZ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术语、TRIZ工具和算法三个方面。

1.术语:学习TRIZ理论要首先理解一些基本术语,如矛盾、理想度、资源、功能、效应、技术系统等。

2.TRIZ工具:TRIZ理论提出了多种分析方法和工具,概括起來有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规律。

创新思维主要是研究如何打破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传统思维定势的阻碍问题。提出了如九屏幕法、智能小人法、金鱼法、STC算子和IFR等创新思维方法。

在理论探究的基础上,TRIZ还总结和演绎出一系列用以解决矛盾的实用分析工具,例如技术矛盾、创新原理、物理矛盾、分离方法、物质场模型、标准解法、根本原因分析、功能分析和知识库等。例如针对技术矛盾的矛盾矩阵分析方法就是先从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中找到形成技术矛盾的工程参数对该技术矛盾进行描述,继而借助40×40矛盾矩阵找出推荐的创新原理序列号,从推荐的创新原理序列号入手,结合相关案例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演变规律,分别是:完备性法则、能量传递法则、协调性法则、动态性法则、子系统不均衡法则、向超系统进化法则、向微观系统进化法则和提高理想度法则。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TRIZ算法: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描述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为此提出了解决发明问题的ARIZ算法、九步法和其他一些自己的算法。

(三)TRIZ解决问题的流程

面对一个待解决的发明创造问题时,TRIZ的一般步骤是将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归纳转化为TRIZ的一般问题,充分借助TRIZ理论给出的创新工具和方法经过运算之后得出TRIZ的一般解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专利库中的实际案例,经过演绎后即可解决问题。

三、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内各高校开设该专业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本文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能力有待提高

国内相当多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继续采用单一的“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手段,忽略了受教育的对象层次和学生的感受,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项目管理这门课,教师不仅要充实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也要走出去和社会接触,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避免教出来的学生存在眼高手低、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两张皮、不接地气的现象。

(二)学生厌学情绪明显

现在的大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相对高中生来说大大减轻,学习已不再是主要目标,大学校园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并且各大高校都存在学生上课期间说话、玩手机、看课外书、逃课、睡觉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对于项目管理这门课而言,理论性较强,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要想改变这种状态,从根本上说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四、TRIZ理论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参加多次省级和国家级的创新方法师资培训班的学习,本文试图将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联系起来,就其中的几条对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1.预操作原理:即事先完成部分或全部的动作或功能,或在方便的位置预先安置物体,使其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避免时间的浪费。这条原理联系到项目管理教学过程中就体现在备课的重要性,或许很多教师都有一个体会就是如果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在讲课时就会很有底气,也很自信。如在讲项目的概念时,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开场,列举了学生通常會想到的项目案例,然后设置了折叠游戏环节,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总结项目的概念,而后给出项目的定义,最后通过两个案例让学生进行判断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了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上课前我进行了认真备课,包括课程知识点、ppt制作、课堂时间分配、游戏所需道具等,课下学生反映较好。

2.分割原理:即将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体现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根据项目管理学科的特点,将整本教材中的内容分割成10个模块进行讲解,分别是绪论模块(主要讲解基本的概念和基础知识)、范围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整合管理。

3.局部质量原理:即将物体或环境的同类结构转化成异类结构、使组成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使组成物体的每一部分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一原理体现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的运用包括ppt的制作、案例的穿插、授课内容的安排、互动环节、教师仪表等部分。我始终认为:做一个好老师,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优秀。

4.动态化原理:即使物体或其环境自动调整,以使其在每个动作阶段的性能达到最佳。这一原理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①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特点开发、选择、修订和调整适合教学需要的素材、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工具等。②通过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相关培训、论文写作和公开课等活动,熟知并掌握项目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对教学内容不断更新。③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对某个学科感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

5.反馈原理:即引入反馈,改善性能。该原理告诉我们要想提高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不能自以为是,而是应该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在讲完安排的知识点之后,还应留出相应的时间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可以对后继的教学进行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在课下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如可根据每节课所讲内容布置相应的任务,并在下次课上来总结作业情况。

五、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创新型大学生是社会所需,然而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源泉在于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本文试图将TRIZ理论所揭示的创新规律和方法应用到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期创建和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徜徉知识的海洋,让他们在点滴的收获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孙峰华,王亮申,顾九春.TRIZ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前瞻[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79-86.

[2]周树海.基于TRIZ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3:209.

[3]李莉.基于TRIZ视角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科技,2014,5(10):213-214.

[4]刘合,裴晓含,杨清海,闫建文,孙冬梅。TRIZ理论促进研究院(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实践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1):27-30.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许卫华

第三篇:TRIZ理论在家具设计综合实习中的应用探索

【摘 要】本文针对家具设计综合实习中实习单位难联系、学生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足、顶岗实习不切实际等问题,提出将TRIZ理论应用于家具设计综合实习中的,从分割原理、分隔原理、颠倒原理等方面分别提出分割的解决方案、分隔的解决方案和颠倒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家具设计实习质量,培养合格的家具人才。

【关键词】TRIZ理论 家具设计 综合实习 应用

家具设计综合实习是在学生第六学期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实习时间為一个月,学生主要是进企业,进生产车间,运用学到的家具设计与制造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生产实践。家具设计综合实习承上启下,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合格家具人才的必要途径。其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并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了解企业,建立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一、家具设计综合实习现状

近年来,广西大学林学院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的学生在南宁市一些大的家具卖场,在广州、深圳家具生产企业进行家具设计实习,主要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方式,实习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

(一)实习模式分析

1.集中实习。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前制订实习计划,分配实习任务并统一带领学生到南宁市内的家具企业、家具卖场以及广东的家具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家具卖场各种风格材质的家具众多,学生可通过卖场体验家具;在家具企业里实习,学生可真实了解一件家具如何从图纸到实物。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中参观实习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学生人数多影响卖场工作人员销售;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短,虽有师傅讲解,但以参观为主,没法深入理解现场家具的工艺及结构;广东的部分家具企业直接拒绝指导教师带队到车间进行参观实习,实习单位难以落实,即使有企业同意参观实习,可实习的时间短促,并有人数限制。以上种种情况让学生很难达到实习目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分散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等情况帮学生联系实习单位或学生自己联系,制订实习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实习的教学要求。近两年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基本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家具设计实习,这种模式实习单位因接收的学生数目相对较少,如果单位对口,监督到位,可以保证生产实习目标的实现,但这几年学生人数增多,需要许多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也不可能一一监督,无法确保生产实习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等。

(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单位难联系。指导教师联系实习单位困难重重。家具企业的生产车间有很多大型的锯切设备、钻孔设备及抛光设备,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长,想要单独操作设备,危险性大,很多家具企业不愿承担学生的实习风险;而有的家具企业考虑到集中实习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任务的完成,只安排学生参观实习一天,时间太短,加之一些定制化家具生产企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看到自己课本上所学内容,实习缺少兴趣,难以全身心投入,因此要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十分困难。

2.学生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对实习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卖场实习和企业参观实习时多是“走马观花”。在家具卖场中毫无目的地闲逛,不知道该去了解什么,观察什么;在生产实习单位,一听见轰鸣的机器声,一看见充满粉尘的车间,就往后躲,很多学生表现出对这种现场实习的不适应,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机会,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3.顶岗实习不切实际。家具设计专业综合实习一般定在大三暑假放假后四周,而这时正是广东家具企业订单相对较多的时候,企业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效益,一般不接受学生的参观实习,大部分学生都是以顶岗工作的形式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有的学生被分配到人力资源部门,有的被分配到包装运输车间,只有极个别学生被分配到生产车间顶岗工作,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不能应用到专业综合实习中,基本上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无形中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家具设计综合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实习质量和实习效果,创新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实习模式,并利用这种方法指导家具设计实习正是当务之急。

二、TRIZ理论解决综合实习矛盾的方案探讨

TRIZ理论是苏联科学家阿奇舒勒归纳总结出来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近年来,其不但在工程技术领域应用,而且在教育、商业、社会管理等非技术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TRIZ 理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借以寻求新的切实可行的实习模式。

(一)TRIZ 理论解决实习问题的创新路线

TRIZ理论创新路线图见图1。

(二)应用发明原理1—— 分割的解决方案

分割原理的具体原则是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彼此独立的部件;使系统可分解;提高系统被分割的程度。

根据这一原理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1.学生、教师、企业构成了综合实习这一系统,将学生、教师、企业看成独立的部件。

2.教师在综合实习前先调查每个实习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方向等,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比如家具设计组、室内设计组、家具生产组及室内装饰工程组、软装设计组等。关于设计方向的可安排进入企业的设计部门或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实习;生产工艺的可联系家具企业进入车间在家具生产顶岗上进行实习,学生人数相对少,指导教师易于管理,对公司的生产效率冲击也不大。

(三)应用发明原理2—— 分隔的解决方案

分隔原理的具体原则是将影响系统正常功能的部件或功能挑出并隔离;将系统中唯一有用或必要的功能或属性挑出并隔离。

根据这一原理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1.学生是综合实习这一系统的重要部件,系统的功能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理解知识。如果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怕苦怕累,无法主动去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的目标也就无法达到。因此必须提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实习动员工作,请企业的员工、生产一线的工人来到学校教室,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消除顾虑积极参与实习。同时,由于虚拟仿真技術的应用,可以逼真还原家具企业生产家具的全部过程。对学生来说,虚拟仿真家具企业的操作环境和自己动手生产家具虽然是虚拟的,但都很逼真,在开放、自主、交互的虚拟环境中可以开展更高效、安全的实习,这种虚实结合、相互辅助的实习形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实习教学的质量。

2.如学生进入家具生产的顶岗实习,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学生安全也让企业承担过多的心理压力。可以将企业的生产效率从企业这一重要部件中隔离出来。也就是说学校筹集资金建立自己的家具实训中心,中心具备多种制造家具的机械设计,学生可以以个人或组为单位在实训中心内完成家具的制作,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满足学生实习的需求。车间配有专门的生产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并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

3.将提高动手能力这一属性从实习学生中分隔开来,因为有的学生想去设计公司进行实习,锻炼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到设计公司可能才开始学习相关的绘图软件、设计理念等内容,真正参与具体设计项目可能刚开始但实习期又结束了。3D打印技术可以快捷实现家具各种复杂的构型,自由曲线、多孔结构、蜂窝结构等通过3D打印都可成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还能培养其良好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发明原理3—— 颠倒的解决方案

颠倒原理的具体原则是实施与问题相反的行动;使系统中原静止部件运动,原运动部件静止;将系统颠倒。

根据这一原理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1.学生实习的方式多为外出工厂实习,虽说走出校门,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可由于受到交通住宿、师资力量、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实习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实习,企业和学校共建实习工厂,每到实习期,企业负责人派专人过来指导学生实习,从订单的产生到家具产品的运输,从设计到生产,从设备到工艺,逐一详解,然后再分组设计家具,生产家具。

2.学生实习基本都是从原材料开始了解,最后到成品。采用逆向思维,先给学生一件家具产品,让学生了解产品,分析产品,拆分零部件,绘制产品的工艺流程图以及加工部件所使用的设备,学生带着问题再去各个生产环节实习,事半功倍。

总之,TRIZ理论作为创新理论,无疑对家具与室内设计专业的综合实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它的创新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实习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勇,张驰,等.第四只苹果会砸重谁—— TRIZ经典模型创新线路图[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2]李英利,将晓帆,等.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问题与创新方案探讨[J].山东化工,2012(4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A115)

【作者简介】孙 静,山东费县人,博士,广西大学林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材料的教学研究工作。

(责编 卢 雯)

作者:孙静 覃卓凯

上一篇:有问卷调查的毕业论文下一篇:新课标下美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