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与修养的辩证关系

2022-09-10

1 文化与修养的差异性分析

一口道尽天下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说的是皮影戏,如今也许只有在老茶酒馆和文化展览馆里才见得到了。它虽为民间俗艺,但也颇具雅风,自成一脉,就这样消逝不免让人惋惜。诚然,我们可以用这是时代变迁所不可避免的文化流失为借口来聊以自慰。但若是将一切关乎文化修养的事物都放在时代的车轱辘下,自己却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就不是什么理所当然的事了。

有文化是一种气质。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直白一点说:“想帅得有深度,你肚子里得有货。”你的文化水平之高低决定了你是与鸿儒谈笑还是与白丁闲游,而你的气质也来自于文化积淀后形成的不凡谈吐与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有文化的人更懂得明辨是非,坚守正道的意义所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心中没挂一把尺,头上未悬一把剑,你又如何坦荡地过完这一生?

有修养是一种素质。当今社会,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低,但为何还是有在景区刻字?为何还有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的存在?

这是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其目的在于让我们多学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这对增强修养似乎作用不大。而要了解人性深处的美,却需要我们自身修养的到位。有修养的人很美,这种美在于他们的一举一动与这个世界,与我们追求的社会不相悖,而如马克思所言:“社会的进步,就是对美的追求。”追求这种有修养的美,是我们灵魂深处的渴望。

2 文化与修养的统一性解读

文化和修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孔子的这一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不似鱼与熊掌,文化和修养可以得兼的,而且必须得兼方可,但两者并不等同。而再往上走,做一个高文化高修养的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师了,像国学大师王国维,弘一法师李叔同,他们不仅在学术方面硕果累累,在精神品格上更是让我们在品味他们的为人时必须保持尊敬与谦卑。微斯人,有谁还能被称为遗世而独立者呢?

3 文化与修养的生成性探讨

文化修养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方法也不难,在我看来就是一句八字箴言:“博览群书,静心养性。”犹太人之所以被誉为最有智慧的民族,与他们人均图书馆与出版社居世界第一,人均每年读64本书居全球之冠是分不开的。而诸葛卧龙之所以流芳千古,亦在于他懂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道理。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为何不先从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做起呢?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不会让自己的人生苍白无力。这便是笔者对“文化修养”这四个字的领悟。

摘要:<正>1文化与修养的差异性分析一口道尽天下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说的是皮影戏,如今也许只有在老茶酒馆和文化展览馆里才见得到了。它虽为民间俗艺,但也颇具雅风,自成一脉,就这样消逝不免让人惋惜。诚然,我们可以用这是时代变迁所不可避免的文化流失为借口来聊以自慰。但若是将一切关乎文化修养的事物都放在时代的车轱辘下,自己却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就不是什么理所当然的事了。有文化是一种气质。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直白一点

上一篇: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下一篇:万盛青年镇推进畜禽规模化现代化养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