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根花卉园林绿化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北方地区5种宿根花卉抗旱性研究

摘要:近年来干旱成为北方大部分地区园林绿化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构建低耗水量且符合美学规律的植物配置模式成为北方地区绿化建设主要方向。在选择绿化植物材料时,宿根花卉因其较强的抗逆性及生长繁殖能力受到园林绿化建设的青睐。本文以5种常见并具较高观赏价值和耐寒性的宿根花卉试验材料,根据不同的水分生态型,将试验材料分为中生植物(婆婆纳、千屈菜、康定鼠尾草)和旱生植物(北葱、山韭)两类。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其在各时间点(中生植物设5个时间点,即Od、3d、6d、9d、12d;旱生植物设 9 个时间点,即 Od、3d、6d、9d、12d、15d、18d、21d、24d)的土壤容积含水量及植物生长状况,同时测定5种宿根花卉各时间点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5种宿根花卉进行抗旱性强弱比较,其顺序为:北葱>山韭>康定鼠尾草>婆婆纳>千屈菜。同时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能反映5种宿根花卉抗旱性能力的生理生化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MDA含量、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5种宿根花卉在园林植物配置时的最适生境。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种宿根花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萎蔫皱缩且千屈菜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北葱受旱影响相对于其他植物较小。同时5种宿根花卉土壤容积含水量均呈先急后缓的下降趋势,其中北葱、山韭的土壤容积含水量最低点分别为4.37%和3.7%且相对于其他植物低。5种宿根花卉在干旱胁迫期间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如下:(1)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5种宿根花卉随干旱胁迫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呈上升趋势且中生植物上升幅度大于旱生植物,土壤水分状况相近时婆婆纳叶片水分饱和亏为61.48%,是5种宿根花卉中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最大的植物。(2)SOD活性5种宿根花卉干旱胁迫期间叶片SOD活性呈先上后降趋势,同时旱生植物的变化趋势较中生植物复杂且SOD活性相对较高。土壤水分条件相近时山韭和北葱的相对叶片SOD活性在5种宿根花卉中最高,分别为37.75%、28.74%。(3)Pro含量5种宿根花卉叶片Pro含量在试验期间呈上升趋势,土壤水分条件相近时婆婆纳和千屈菜叶片Pro含量最高,分别为352.63μg/g和344.38μg/g。(4)可溶性蛋白含量干旱胁迫期间3种中生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2种旱生植物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水分条件相近时,康定鼠尾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71mg/g;山韭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53 mg/g,是5种宿根花卉中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植物种。(5)可溶性糖含量5种宿根花卉干旱胁迫下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康定鼠尾草上升趋势较其他中生植物剧烈且在最高值达到1.43%,2种旱生植物的变化则相对平缓。(6)丙二醛MDA含量5种宿根花卉在干旱胁迫下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千屈菜的变化趋势最剧烈,2种旱生植物MDA含量变化稍较中生植物复杂,呈上升、下降交替进行。

关键词:宿根花卉;干旱胁迫;生理生化指标;综合评价

学科专业:风景园林学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宿根花卉的抗旱性研究进展

1.3 植物的抗旱性机理

1.3.1 植物的形态结构与抗旱性研究

1.3.2 植物的生理指标与抗旱性

1.4 植物抗旱性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资助项目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自然条件概况

2.3 材料处理与试验设计

2.4 试验方法

2.4.1 温、湿度记录

2.4.2 土壤容积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2.4.3 植物生长状况的观测方法

2.4.4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2.5 数据的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地温、湿度变化

3.2 干旱胁迫下不同水分生态型植物土壤容积含水量变化

3.2.1 中生植物土壤容积含水量变化

3.2.2 旱生植物土壤容积含水量变化

3.3 不同水分生态型植物的形态变化

3.3.1 干旱胁迫下不同水分生态型植物的生长状况评价

3.3.2 干旱胁迫下两种生活型植物的旱害指数

3.4 干旱胁迫对两种生活型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4.1 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

3.4.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

3.4.3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

3.4.4 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

3.4.5 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

3.4.6 丙二醛(MDA)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变化

3.5 数据综合分析

3.5.1 隶属函数分析法

3.5.2 主成分分析法

4 结论与讨论

4.1 土壤容积含水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2 植物生长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 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1 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3 游离脯氨酸(Pro)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4 可溶性蛋白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5 可溶性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6 丙二醛(MDA)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5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我国高职体育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