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流动党员管理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村流动党员管理范文

韩塬村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使流动党员能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中央和省、地、区的有关规定和制度,结合我所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 流动党员是指离开单位(包括下岗)或居住地,从事其他正当职业的党员。

二、 流动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党支部必须对外出党员的外出原因、外出时间、外出地点和联系方式等进行造册登记。

三、 党支部对外出党员必须进行行前教育:(1)要求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的外出党员必须主动与所去地区或单位党组织取得联系。(2)要求流动党员在外出期间必须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期缴纳党费,积极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要求流动党员外出后应通过电话、书信或专程回来等,每三个月至少一次与原所在党组织保持联系,汇报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

(4)要求党员外出返回原单位时,应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或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回党组织查验,并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四、 党支部在党员外出后,应通过适当方式与流动

党员继续保持联系,跟踪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联系教育情况必须负责地记录在党支部的《流动党员联系卡》上。

五、 流动党员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且有固定地点或服务单位的,经当地或单位党组织同意,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

六、 流动党员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内,或超过六个月但无固定地点或服务单位的,原则上与所在党组织保持联系,定期汇报外出活动情况,按时缴纳党费。有条件的也可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在所去地方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

七、 流动党员参加党内选举,办理了正式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应在转入地区、单位的党组织参加,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开具党员证明信、持《流动党员活动证》以及其他未持证外出的,则应在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参加,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外出党员原所在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如外出党员确因情况特殊无法到会,经党员大会同意,并由上级党委批准,可不计算为应到会人数。

九、 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除办理正式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外,应回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参加。开展民主评议时,党支部应将流动党员外出期间与党支部联系的情况报告本支部

党员。

十、 预备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外出期间,在积极参加所去单位党组织生活的同时,应定期向原所在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等方面的情况。预备期满,应向所党委提出转正申请,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转正手续。要通过各种途径,认真了解和考察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

十一、 流动党员外出返回后,各支部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记载的内容,听取党员汇报上出期间的工作和思想情况,详细了解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

十二、 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如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或不做党分配的工作,应按自动脱党处理。党员私自填写《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十三、 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的外出流动党员,支部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应在验证后及时将其编入党小组,同时报所党委备案。

对接收的外来党员,要同本支部党员一样,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期缴纳党费,并分配他们做适当的工作。对外来党员的现实表现情况,党组织应如实地、负责地为外来党员原所在在党组织提供。

十四、各支部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所党委每半年要组织一次专项

检查,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状况,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并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使我所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篇:十都村流动党员双向带动

十都村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事迹材料

为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外出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都村党总支通过抓宣传、优服务、定制度,在全村外出流动党员中开展了以“把家乡富余劳动力带出去、把外面项目资金技术带回来”为主要内容的“双向带动”活动,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光荣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认真调查摸底,积极宣传引导。村党总支对全村流动党员进行一次细致的调查摸底。重点掌握在外发展较好、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流动党员,对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进行大力宣传。通过摸底调查,共排查出在外事业有成的党员1人。由村党总支负责跟踪联系。总支书记加大与流动党员的联络频率,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每季度至少与他们联系一次,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向他们通报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有关政策,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确保了他们“离村不离党”。

二、健全载体活动,抓好后勤服务。村党总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管理机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参与“双向带动”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回报家乡的热情。宣传引导开展“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即“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帮助一个以上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为所在村组或贫

困户做一件好事,联系一个外地客商到家乡投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村流动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纷纷为家乡经济献计献策。

三、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教育管理。严格了流动党员“五个一”管理制度,即“外出前进行一次教育、发放一本《流动党员活动证》、留一个准确的外出地址和联系方式、定一个联系人、每季度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一次。”每季度与流入地党组织进行沟通联系,协调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当地的组织生活,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意识,提高他们履行党员权利义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些制度的健全,为十都村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证。

中共湾沚镇十都村党总支部委员会

2010年8月

第三篇:村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我村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把其做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村”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将流动人口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统一领导,协调配合,落实管理与服务并举的原则,建立完善各类制度措施,强化管理工作,保护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充分调动起流动人口在我村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维护了我村的社会稳定,促进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了我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主要特点

(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不断强化组织领导

我村能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以推进平安创建、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着眼于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以服务为基础,以引导合理有序流动、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不断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了工作方针,坚持热情服务与依法管理相结合,善待弱势群体与保护公众合法权益相结合,使我村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进一步法治化、社会化、规范化。

(二)以抓“服务”为宗旨,加强基层管理工作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头绪多、任务重的工作,为抓好服务管理工作,我村坚持按照“共聚一地、共建家园、共保平安、共创繁荣”的指导思想,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对外来人员的子女入学等,与本村村民实行同等待遇。公安机关更新执法观念,改进执法方式,暂住人口、房屋出租户的管理手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对外来人员坚持平等化、亲情化和人性化管理。民警以入户调查、安全检查、发放宣传手册等为手段,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不法侵害;在我村坚持以党支部为核心,由综治委(办)牵头,以基层公安派出所为主力,充分发挥治保、调解、治安联防等基层组织的作用,以“十户联防”活动加强各队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预到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来。

(三)以增强归属感为主旨,营造和谐氛围

为改善流动人口就业环境,大力推行亲情化管理与服务,增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共居一地、共保安宁、共创繁荣的和

谐氛围。我村本着切实提高流动人口的生存、生活质量。认真落实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在入学条件等各方面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切实强化计划生育服务,对外来妇女实行了与本村妇女“同管理、同服务、同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措施,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妇享受国家规定的免费计生服务。开展了流动人口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检查活动和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支付执法检查。使我村流动人口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四)完善管理措施,严格依法管理

为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我村发挥职能作用,建章立制,协调配合,使我村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治化。

一是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办证制度。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实行登记分类管理、建档,确保做到“四知”,

在各村民组,均建立了流动人口登记册,实行一人一卡,真正做到了“人来有登记,人走有注销”全年共登记流动人员上千人人。

二是强化出租房管理。流动人口落脚点管控,是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暂住人口选择的暂住处所看,租赁房屋居住是主要形式,因此,我村以此为切入口,狠抓了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在区公安局的组织领导下,各基层派出所(警务区)认真贯彻公安部《出租房屋治安管理规定》,切实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力度,建立了登记、安全检查等管理措施,做到对出租房屋底数清、情况明,完善和规范了出租房屋的档案,并与房主签订了治安责任书和保证书。配合公安部门监督各地房屋租赁情况,杜绝了房屋无证非法出租的现象。

(五)提高服务和宣传工作水平

我村十分重视对流动人口的宣传,不断提高对他们的服务和保障力度。切实做到保障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在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的平等,严厉查处侵害他们利益的行为,特别是拖欠外来人员工资的行为,大力开展排查调处流动人口群体中的矛盾纠纷。公安部门和综治基层组织在向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培训的同时还根据其从事的工作性质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技能、业务知识等培训,使他们既掌握一定技能又知法、守法和用法维护自身利益。全年全村共举行各类培训班4次,参加培训人员50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繁重而巨大的工程量,是需要很大的物力和人力来保障的,因受我村经济条件的制约,一些基本措施及制度的落实仍还不够,公安警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动人口的登记、办证工作也还有落实不扎实的地方,其次,对外来人口租赁的房屋,对其安全设施管理力度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如:居住的外来人员大都是吃、住在一起,屋内煤炉、液化气随处乱放,私拉乱接电线现象普遍,安全事故隐患较多,因此,对我村的平安创建工作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下步工作打算

过去,我们总把外来人口当成影响社会治安的消极因素,把他们作为防范管理的重点,实际上,外来人员中违法犯罪的多是些居无定所、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员。因此,我村将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内涵,严格履行政府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通过实施有效服务,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统一;正确处理查处违法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实现打击与保护相统一。坚持不等不靠不要,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严肃管理秩序。在今后的工作中扎实抓好几项工作:

一是依法严厉打击混迹于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加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规律特点的研判,以情报信息为主导,始终保持对流动人口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流窜犯罪活动,深化治安乱点排查整治工作,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保证治安大局稳定。

二是推进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加强暂住人口登记发证、治安信息员建设等各项基础工作,严密重点场所、部位的治安检查。

村委会

2011年12月20日

第四篇:流动党员管理

某某乡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日益广泛,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也日益频繁。为进一步加强我乡流动党员的管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某某乡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内容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流动党员队伍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逐步形成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流动党员范畴

流动党员是指:离开原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到外地务工、经商、居住等,又不能回原所属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无固定地点或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以及流入到本单位党委管辖范围内未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

三、 基本要求

1.坚持条块结合,双向管理。实行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党组织相互结合,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配合共同管理。流动党员的管理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负责,把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中,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关心流动党员的日常生活,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流出地党组织要时刻关注流出党员的动向,有重大事情及时向乡党委上报。

2.做好信息登记,细化管理。各支部要及时开展外出、流入党员排查,全面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在《党员管理手册》里,并及时上报乡党委,乡党委设立了《流动党员登记台账》对全乡流动党员进行全面统计,统筹管理。

3.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村级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三、具体措施

(一)、规范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

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的有关规定,对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按以下要求进行管理:

1、党员外出地点或工作单位相对固定,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一般应当开具中国共产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外出时间6个月及6个月以内的,一般应当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外出地点、时间不确定的,一般应当持有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短期外出的,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的党员,一般开具党员证明信;3个月及3个月以内,无需证明党员身份的,可不开具党员组织关系凭证。以上各种业务的办理都设在乡组织办公室。

2、凡党员所去单位已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党组织;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党员本人所居住的地方党组织。单位、地方接收确有困难的,也可以转移到行业主管部门或有关服务机构党组织。

3、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原所在企业党组织应当与其所去单位或地方党组织做好衔接工作,帮助党员及时落实组织关系。党员流向不确定的,一般先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其居住地所在的党组织。

4、对根据国家政策有关规定,已纳入乡管理的退休干部党员,其所居住地具备接收条件的,应当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党员居住的地方党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在外长期定居的,应将其组织关系转移至现居住地党组织。

5、在湘潭范围内流动的党员,能经常返回所在党组织参加组织活动的,其组织关系一般维持不变。

(二)规范流动党员信息登记管理

1、严格落实流动党员登记管理制度。流动党员外出前(流入后)要主动向党支部申报,党支部要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上详细记录其流动原因、流动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等情况,并及时上报乡党委,乡党委设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对全乡每个流动党员要及时记载,确保做到“六清”:即,流动原因清,流出(入)时间清,所从事的行业清,暂住地址清,联系办法清,党费交纳情况清,及时有效地将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中来。

2、严格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动党员外出前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组织活动、缴纳党费。党支部要定期对流动党员的《流动党员活动证》进行审核,做好相关信息校准、登记工作,对于无故不送交审核《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审核不合格的流动党员,将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

(三)规范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

1、党组织要双向联系、共同管理。要建立联系人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不定期了解流出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意见建议等。党支部在接收流入流动党员后,要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查验党员身份,并就日常管理进行联系,做到“三沟通”,即:流入党员在工作和生活出现重大事故或重大问题的要进行沟通;在流入地出现违法违纪事实的要进行沟通;不发挥党员作用、甚至在群众中散布错误言论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进行沟通,沟通情况作为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

2、建立完善关爱流动党员制度。各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要把关爱流动党员纳入党员工作计划,真心关爱、真情帮扶流动党员中的困难群体,时刻了解流出党员的动态,当流出党员发生重大问题,党支部要上报乡组织办公室并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沟通联系,提供援助和支持,必要时要到流入地帮助解决问题,使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同时,对于外来流入党员,党支部要将其纳入党组织里,加强对流入党员的教育管理,关心流入党员的日常生活,与党组织其他人员一视同仁。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党员管理关乎我党形象的维护,是保持我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抓手。我乡的流动党员有数量多、分布散的特点,对党支部日常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对于促进我乡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党支部要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

2.加强组织领导。乡组织办公室成立流动党员管理小组,由徐彬同志任组长,管理小组负责协调各支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统筹管理全乡流动党员、做好相关流动党员业务办理。支部书记是各支部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流入党员的教育管理,紧密保持与流出党员的联系,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的排查、登记,做到每个流动党员信息详细、准确。 3.严格管理工作。乡组织办公室将不定期检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对于管理松散、信息不实的支部要求限期整改。各支部要严格按照《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做好本职工作,对于流动党员无故6个月以上不参加支部活动、不按期缴纳党费的及时上报乡组织办,并按照《党章》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附件一:流出地党组织主要职责 附件二:流入地党组织主要职责 附件三:流动党员注意事项

流出地党组织主要职责

1.做好流动党员信息统计,对党员的外出原因、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党费缴纳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案,每个支部都发放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乡组织办公室将定期查看。流出地党组织要对党员进行外出前教育,并按规定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给流动党员。

2.对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地点相对集中的,应及时协助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3.负责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适当方式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乡组织办上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各种活动、会议。

4.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与党支部保持联系或不交党费的及时报乡组织办公室,并按党章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预备期满应及时通知并组织其进行转正谈话,做好相关转正工作。

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1.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上登记备案,并统计上报乡组织办公室。

2.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3.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党组织,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关心流动党员的日常生活,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4.流动党员因故离开,应及时通知流出地党组织及乡组织办公室。

5.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流动党员注意事项

1.流动党员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组织关系的衔接,外出地点、时间不确定的一定要办好流动党员活动证。

2.要自觉与党支部保持联系,及时汇报本人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3.流动党员外出要按时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等,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应向党支部说明原因,经党支部批准方可。

4.流动党员要积极参加工作或居住所在地的党组织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五篇:流动党员管理

村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为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根据上级文件有关精神,对我村流动党员管理规定如下:

一、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流入地参加党的日常组织生活,在村党组织参加选举等重要活动,自觉接受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外出前,应向村党组织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2、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流动党员原则上应当按月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交纳。

3、主动与村党组织保持联系,每年至少向村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村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报告。

4、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村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二、区别情况进行管理

1、外出时间较长(6个月以上)、地点比较固定的,应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地(单位)党组织。

2、外出时间较短(6个月以内),且地点比较固定,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去地(单位)党组织。

3、外出无固定地点,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应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

4、流动性大,无固定地点,但可以经常回村的,可不转移党员组织关系,仍由村党组织管理。

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

1、《流动党员活动证》由县委组织部负责提供,不得翻印。

2、《流动党员活动证》由镇党委统一领取,由组织登记发放。一般应贴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由发证的镇党委在照片上加盖印章,特殊情况未贴照片的,应与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同时使用。

3、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时,村党组织登记造册,详细登记持证外出党员的姓名、发证时间、外出原因、流向、外出时间和联系方式等情况,并报镇党委备案。

四、《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

村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2、村党组织同时确定流动党员联系人。

3、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4、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村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5、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6、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7、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

8、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一个党小组,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9、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10、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11、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党员流出期间管理

1、通过适当方式与外出党员继续保持联系,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村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2、利用流动党员返乡之机,通过集中学习、召开座谈会或走访等形式,认真听取党员汇报外出期间的工作和思想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检查《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情况。

3、发现外出党员不按规定接转组织关系,或不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或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等情况时,要严肃批评教育,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村党组织原则上每年对《流动党员活动证》审核一次。

六、流出党员返回后管理

1、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村党组织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2、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3、按规定做好有关组织手续办理工作,及时纳入管理。

七、流动预备党员转正手续的办理

开具党员证明信和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的流动预备党员,在外出期间如预备期满,应向村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由村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转正手续。办理这类预备党员转正手续时,村党组织通过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其他途径,认真了解和考察预备党员在外出期间的表现。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应负责介绍有关情况,提供相关证明。

上一篇:春节有什么意义范文下一篇:出纳日清月结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