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文化价值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明传奇风情剧研究 ——以《六十种曲》为中心

摘要:明传奇是中国戏曲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据傅惜华的《明代传奇全目》记载:明传奇今存目共有950种,其中包括有作者姓名可考者的剧目618种,无名氏传奇作品332种。剧作者总计(除无名氏外)达到了 350人,剧本数量也远超前代。在成就斐然的明传奇中,风情剧的数量庞大。根据郭英德统计,风情剧数量大约占到明传奇创作总量的45%,可见风情剧已经成为明代传奇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情剧”这一标准是按照戏曲的题材内容进行的区分,本文以明传奇风情剧为研究对象,而“明传奇风情剧”包含有两个基本概念:其一作为时间和体裁的限定,指明代的传奇。其二是题材内容为“风情剧”。“风情剧”作为传奇的一种类型,并非戏剧研究界从一开始就普遍使用的概念,也不是笔者个人创造的新概念。相反,它是作者通过对戏曲分类的分析,结合明代爱情婚姻剧的特点,直接采用前人的分类标准,因“风情”一词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能够满足观赏者对于男女浪漫爱情及风流韵事的喜好。将内容为爱情婚姻这一类传奇剧本称为“风情剧”,着重点在于男女双方情感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明传奇的收集整理、刊刻汇编在明代有唐氏富春堂、广庆堂、冯氏之墨憨斋等,但大都流传不广,已经难以寻觅。当今则首推明末毛晋编选的《六十种曲》,这是保存传奇剧本数目最多、影响最大、当然流传也是最广的一部选集。在研究风情剧时,因篇目众多,良莠不齐,所以研究选取的剧目以《六十种曲》为中心。论文主体部分共五章。绪论部分首先对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明传奇”以及“明传奇风情剧”的范围,同时因“风情剧”数量较大,良莠不齐,所以选取毛晋的《六十种曲》选本为中心展开研究。接着对明传奇风情剧的研究意义、现状及方法进行梳理。第一章,明传奇风情剧述略。从风情剧产生的社会背景入手,通过明代政治、经济、风尚嬗变等方面,阐释风情剧出现的原因。这和商人阶层地位的变化,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风气的变化,“三教合一”的文化信仰对士人品行的影响都有关系。明传奇发展也经历了前期缓慢,中后期勃兴的过程。传奇之所以兴盛有其客观因素,剧本的规范化、剧作家的涌现和商人参与戏曲活动都是促使明传奇兴盛的条件。晚明时期进入传奇创作的繁荣期,风情剧创作是重要内容。第二章,明传奇风情剧的渊源。风情剧创作在明代大量涌现并非偶然,这种对爱情婚姻的故事描述可以追溯到《诗经》。戏曲里的爱情婚姻故事从元杂剧开始,元杂剧爱情婚姻剧对传统观念进行反思,开始追求生死不渝的爱情,对女性意识也有所阐释,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叙事模式,明传奇风情剧对元杂剧爱情剧也有改编,尤其《西厢记》对于明传奇风情剧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宋元南戏的主要内容与家庭相关,在创作大量的爱情婚姻作品的同时,对当时婚姻观念有所突破,多采用“大团圆”结局的模式。《琵琶记》的出现,为明传奇风情剧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受上述两种爱情婚姻剧的影响,明传奇风情剧在继承中又显示出独有的特点。明传奇风情剧前期和后期出现的作品数量不同,意义不同,和时代特色紧密相关,是明代独特的思想意识的产物。第三章,明传奇风情剧的类型及其特征。风情剧可以依据主题内容不同,分为宣扬爱情的风情剧,以重情为其中心;情理合一的风情剧,在扬情的同时受到传统道德伦理的约束,最终达到情理合一;有内容多元的风情剧,这类剧作或于历史中掺杂爱情的曲折,或于忠奸斗争中凸显爱情的真挚。在上述剧作的阐释中,风情剧展现出“情”与“理”的对抗,女性人物形象大放异彩,她们有的拥有过人的才艺、有的具有传统的女性特点,对于自我意识和爱情都有所追求,这和明清才女文化不无关系。风情剧作品展现出现实与幻想兼具的婚姻模式,即爱情走向模式化。最后,风情剧还展现了翰苑风流的科举理想,这和明代科举制度关系密切,也可以说是对传统“中状元”母题的继承。第四章,明传奇风情剧的叙事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文本叙事,对舞台叙事并未涉及。明传奇风情剧的戏剧冲突、叙事结构和程式化的叙事模式相关联,在具体的叙事结构中采用清除障碍式叙事结构、环环相扣式叙事结构和双线平行式叙事结构,并对产生叙事程式化的原因进行探讨。进而谈到风情剧的叙事视角,视角也是叙事学的重要方面,作者在叙述作品时,采取什么样的角度了解世界,对同样的人物、事件进行不同的理解。戏曲本为代言体文学,即创作者想要展现给观众的是什么,作为观众如何理解并接受。最后对风情剧的叙事语言进行分析,明传奇风情剧的叙事语言呈现出优美典雅的趋势,逐渐走向案头化、骈俪化。但在语言本色与骈绮的讨论中,戏曲理论家们对于本色化的语言表达尝试也给予肯定。第五章,明传奇风情剧的社会文化价值梳理。从文人心态的展示,进步的婚姻观念和风情剧中的民俗文化几个方面展开。阐释了文人对于功名富贵和才能的认同,对于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思,剧作对于传统节日民俗的体现,以元宵节清明节为例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作品对传统民俗宿命观念的信奉,作者通过神祇、占卜之术、和梦境等形式来体现,也是受传统思想文化浸润的例证。

关键词:明传奇;风情剧;叙事结构;叙事视角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界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一、明传奇的定义与分类

二、明传奇风情剧的界定

第二节 明传奇风情剧的研究意义、现状及方法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明传奇“风情剧”的创作背景及概况

第一节 明传奇“风情剧”创作的社会背景

一、明代社会的政治特色

二、明代社会的经济状况

三、明代社会风尚的嬗变

第二节 明传奇“风情剧”的发展概况

一、明前中期的剧坛及传奇的勃兴

二、明中后期传奇兴盛的客观条件

三、明中后期“风情剧”勃兴的思想条件

四、晚明传奇“风情剧”的繁荣

第二章 明传奇“风情剧”之渊源

第一节 元杂剧中的爱情婚姻故事

一、元杂剧中的爱情婚姻剧

二、元杂剧爱情婚姻剧的时代特征

三、元杂剧爱情婚姻剧的创作趋向

四、元杂剧爱情婚姻剧对明传奇风情剧的影响

第二节 宋元南戏中的爱情婚姻故事

一、宋元南戏概述

二、明传奇风情剧对宋元南戏爱情婚姻剧的接受

第三节 明传奇“风情剧”的勃兴

一、模仿与尝试

二、因循与突破

第三章 明传奇“风情剧”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一节 风情剧之题材类型

一、宣扬爱情的风情剧

二、情理合一的风情剧

三、内容多元的风情剧

第二节 明传奇风情剧的特征

一、“情”与“理”的相互影响

二、女性形象大放异彩

三、现实与幻想兼具的婚姻模式

四、翰苑风流的科举理想

第四章 明传奇“风情剧”的叙事研究

第一节 明传奇风情剧的叙事特点

一、欲擒故纵的戏剧冲突

二、巧妙新奇的叙事结构

三、程式化的叙事模式

第二节 明传奇风情剧的叙事视角

一、“代言体”是戏曲文体自觉成熟的结果

二、明传奇风情剧的“代言体”视角

第三节 明传奇风情剧的叙事语言

一、语言优美典雅

二、本色与骈绮

第五章 明传奇“风情剧”的其他方面

第一节 明传奇风情剧与文人心态

一、通过获取富贵功名来证明存在价值

二、对于个人感情的凸显与追求

第二节 明传奇风情剧与明代的婚姻观念

一、明前的婚姻观念

二、明代婚姻观念的变化

第三节 明传奇风情剧与民俗文化

一、对于传统节日民俗的呈现

二、对于宿命观念的信奉

结语: 明传奇风情剧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对《六十种曲》为中心的风情剧研究的反思

二、跨学科多角度研究风情剧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医院手术室安全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土地治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