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金工教学

2023-01-20

《金属工艺学》是研究常见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加工方法的一门科学。它的特点是理论深, 实践性强;是属于一门叙述性课程, 对于已经习惯于理论推导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生疏的课程。这无疑增加了金工教学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费力不小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还在于很多学生为它枯燥理论描述而感到乏味, 为它的实践内容而感到无从下手, 进而丧失了学习金工课的兴趣, 导致在课堂上很多学生睡觉, 或看其他书。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金工课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作到这一点呢?我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让学生正确认识, 金工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因素

对于非机类专业学生来说, 普遍认为学习《金属工艺学》没用, 将来从事专业工作不一定用得上, 尤其是该课被列入考察课, 学生更不重视, 所以让学生对金工课有一个正确认识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正确认识呢?

首先让学生承认金工课的必要性。它不仅是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基础的, 而且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做一名未来工程技术人员, 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是离不开金属材料的。如果不懂得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常见的加工方法, 能胜任吗?例如:一个简单的轴件损环了需要进行维修, 如果不懂此件材料的牌号及机械性能, 能否知道它是怎样满足工作要求的?如果不懂得机械加工工艺知识, 能否给工人合理的加工时间?甚至当工作表面看上去还没有什么损坏, 就是不能正常运行时, 能否分析出事故的原因?以上种种事实上正是我们金工课所要解决的内容。通过这一简单的实例证明金工课确实是有实用性的。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金工课的重要性, 我们在未开课以前带学生到有关的厂矿进行参观, 请本专业的毕业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和金工课的关系。不学《金属工艺学》;学不好《金属工艺学》都是要在将来工作中自食其果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金工课的热情。

2 例举生活中实例是类比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个高深的理论会因一个贴切的比方而变得简单易懂, 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会因一个生动的例子而变得有趣, 而金工课恰恰是这样的课程。枯燥的理论描述, 闻所未闻的加工工艺对学生来说犹如天方夜谭, 学生尽管有学好金工课的愿望也因它的枯燥性而逐渐消失。因此, 生动形象的上好每一堂课, 对金工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

用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类比讲授内容会大大降低理论深度, 使学生在娱乐之中掌握学习内容。如二元合金的几个概念。我们以米饭为例, 在大米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小米蒸熟以后仍具有米饭的食物性, 这种饭 (二米饭) 就称之为合金, 而组成合金的大米和小米就称之为组元, 由于组成合金的大米和小米的比例不同就会得到一系列的合金这就称之为合金系。再比如二元合金平衡图的液相线为什么能反映出对应温度下的液体中的的合金含量。我们以糖水冷却结晶为例, 一杯饱合糖水随着温度的下降水溶解度也要下降, 由于溶解度的下降, 多余的糖就会结晶出来。尽管此时一杯糖水内含糖量不变, 而糖水中的糖的含量却减少了, 那么此时糖水中的糖量恰恰反映出这个温度对应糖的含量。再例如铸铁的缺口敏感性, 我们以脸有雀斑的人为例, 满脸雀斑的人即使被蹦上几个泥点也不被人注意, 而白净面人就是有一点灰尘, 人们就很容易发现此人脸脏了。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每堂课尽量把教授的内容变成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不仅会活跃课堂气氛, 还会使学生在有类似的实例基础上很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3 合理利用模型改善直观教学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金工课教学过程中, 有很多内容用语言讲解既繁琐又难以理解, 而合理利用教学模型就能一目了然。如刀具角度部分, 在课堂上即使采用了平面挂图, 学生还是感觉这部分内容难学, 主要是立体感建立不起来。这时候我们制作了一把木制刀具模型, 在模型上建立了基向和切削平面、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以及主截面等, 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看清刀具的三面, 二刃一尖, 还使看不见的基面和切削平面就变成看得见的模型平面, 这样一把刀具就成了是由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凑而成的, 这对已经有制图基础的学生来说变得简单易懂, 学生自己就可以把刀具角度绘制出来。把最难讲的一堂课变成了一堂简单的制图课。

4 加强实践课变被动为主动, 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金属工艺学》后半部分内容实践性很强, 在课堂上简单地阐述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这有什么作用, 那有什么作用是远远达不到教学效果的。这时我们把学生带到工厂针对实物来讲解, 同时增加演示, 还要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讲变成了主动动手操作且在头脑中加深印象。

例如:在车削加工部分, 我们让学生面对车床实物介绍车床组成。有主轴变速箱、溜板箱、进给箱、刀架、尾架、床身等, 通过实际操作还可以很容易看清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打开变速箱让学生看清主轴变速是怎样通过操作手柄来实现各级变速的, 还请工人师傅进行各种实际操作让学生看清在车床上所能进行的各种加工全部内容。这样一堂枯燥乏味的讲授课变成一堂有意义的实践性课, 使学生学起来容易, 教师讲起来有的放矢。

再例如:铸造课这章砂型制作内容, 从实践角度来讲, 它操作简单一看就懂, 而老师在课堂上讲起来却变得非常困难。老师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表情木然, 仍然是鸭子听雷、事倍功半, 效果极差。相反, 如果我们把学生带到现场请工人师傅实际操作让学生看到砂型制作的全过程, 然后再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讲解, 则变得简单易学。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亲身体验到为什么型砂有强度, 透气性、退让性等要求, 什么是浇注系统, 它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模型设计和制造要考虑分型面的选择以及拔模斜度等, 这样讲起来就会通俗易懂事半功倍。

通过把课堂教学变成实践教学, 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切身体会到所学习内容在实际中确有价值。这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金工课的兴趣, 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只有这样, 才能使这门科学真正的为实际科学技术现代化而服务。

摘要:改进金工教学主要的几种方法:让学生正确认识, 金工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因素;例举生活实例、类比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合理利用模型改善直观教学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实践课变被动为主动, 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如何改进金工教学

上一篇:《快乐大本营》节目内容创新路径探析下一篇:以学生为中心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