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题库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时事政治题库范文

时事政治题库(50题)

时事政治(50题)

1、2010年10月11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就学习宣传(A)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A、郭明义B、杨善洲C、刘金国

2、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A)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

A.师昌绪B.谷超豪C.孙家栋D.甘晓华

3、2010年岁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C)。

A.大兴水利强基础B.力促增收惠民生C.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4、1月29日,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个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C)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加快(C)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

A.农业B.农村C.水利

5、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要求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A),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A.60%B.50%C.40%

6、(A)市从2011年1月28日开始向个人房产征收房产税。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房包括:主城区内存量增量独栋别墅、新购高档商品房、外地炒房客在该城购的第二套房。

A.重庆B.成都C.武汉D.北京

7、日本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北京时间11日下午1点46分)左右,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_(C)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A.8.0B.8.5C.9.0

8、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国家从2011年开始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C)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自治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A.陕西B.贵州C.云南

9、2011年3月20日,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C)同志学习。

A.刘金国B.郭明义C.杨善洲D. 林强

10、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A),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A)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A.7%.5%B.6%.5%C.7%.6%D.6%.11、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C)亿人。

A.13.4B.13.5C.13.7D、 13.6

10、2011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 月3 日同20位来自首都各界的青年代表在中南海座谈,共话青年成才之路。温家宝十分关心青年人的成长。自担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每年“五四”青年节他都要抽时间看望青年,鼓励广大青年健康成长,为祖国发展作贡献。 温家宝总理对青年成才提出五点希望:一是(B )。“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行百里者,有行终生者。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生者鲜。”二是善学习、三是讲道德、四是要自立、五是勇奋斗。

A、敢拼搏B、有理想C、善创造D、能担当

11、北京时间2011年6 月 4 日晚,(B )以 2∶0 战胜卫冕冠军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象征着网坛最高荣誉的苏珊•朗格伦杯第一次刻上了亚洲选手的名字。

A、彭帅B、李娜C、晏紫D、郑洁

12、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消息,2011年6 月 9 日 17 时 10 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D)正式飞离月球,奔向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深空。

A、天宫一号B、天宫二号C、嫦娥一号D、嫦娥二号

13、根据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方2011年7月9日正式宣告成立南苏丹共和国,定都(B)。

A.喀土穆B.朱巴C.瓦乌

14、2011年7 月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人口日,当日,在天津召开的“7 • 11世界人口日”纪念大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2 % 下降至2010 年的( C) ,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生育水平显著下降。老龄化趋势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新时期人口发展的突出矛盾。

A 、17%B 、18 %C 、19 %D 、20 %

15、2011年7 月23 日20 时50 分,北京南至福州D 3 01 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 3 1 15 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 月27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7 . 23 " ( A)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受伤人员和伤亡人员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决定采取坚决措施,以交通、煤矿、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

A 、甬温B 、杭深C 、温福D 、京福

16、日本政府2011年4月12日正式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严重程度评价提高到最高级别(B)级,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同级。

A.6B.7C.8

1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8 月10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 B)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这是中国在过去凡年连续( B)铁路大提速及多次冲击高铁最高时速后的首次调整,也是在“7 • 23 ”事故后,铁路系统对中国高铁的一次“补课”。

A 、适当降低7 次B 、适当降低6 次

C 、适当加快7 次D 、适当加快6 次

18、第( D)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 月12 日在( D)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

A 、二十六届上海B 、二十七届北京

C 、二十六届深圳D 、二十七届广州

19、中共中央政治局2011年4月26日会议指出,到(B)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差距扩大的趋势。

A.2015B.2020C.202

520、日本营直人内阁2011年8 月30 日将集体辞职,( C )将于2011年8 月30 日参加国会首相提名选举,并有望顺利接班,成为日本历史上第95 任、第62 位首相。

A 、前原诚司B 、海江田万里

C 、野田佳彦D 、小泽一郎

21. 2011年5月12日,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通知,首度明确“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A)。

A.15%B.20%C.25%

22. 2011年5月26日正式发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十二五”末,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届时将覆盖(C)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

A.75%B.85%C.90%

23、2011年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B)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A.大力B.重点C.侧重

24、 “基地”组织2011年6月16日通过互联网发表声明,宣布推举二号人物(C)为该组织新的领导人,接替5月初被美军击毙的本·拉登。

A.阿尔·阿代尔B.法祖尔·穆罕默德C.艾曼·扎瓦希里

25、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1318公里贯穿中国经济最发达的(C)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沿线城市将实现人员和货物的快速流动。

A.珠三角B.京津唐C.环渤海

26、2011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B)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A.失业B.医疗C.生育

27、2011年7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近期加强土地管理的重点工作,要求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C)基本农田。

A.基础标准B.中等水平C.高标准

28、2011年8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避免了美国出现历史上首次违约。截至今年5月16日.美国联邦政府已经突破(A)万亿美元的法定举债上限。

A. 14.29B.10.29C.16.19

29、2011年7月26日上午,中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B)”号成功潜至海面以下5057米,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载人深潜技术全球先进国家行列。

A.深海B.蛟龙C.海豚

30、2011年8月5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B)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

A.穆迪B.标准普尔C.惠誉国际

31、2011年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C)”活动进行部署。

A.转作风、走基层、改文风B.走基层、改文风、转作风C.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32、国务院2011年8月24日通过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指出,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B)。

A.污染防治体系B.环境监管体系C.等级评价体系

33、2011年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现节约能源(C)亿吨标准煤。

A.5.7B. 6.5C. 6.7

34、2011年,由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首破(C)公斤,创下世界杂交水稻较大面积亩产最高纪录。

A.800 B.850 C.900

35、2011年文化部等三部门下发意见,明确规定到(B)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

A.2013 B.2015 C.2020

36、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A)强国和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A.文化B.科技C.人才

37、2011年10月11日,中、越两国签署了《关于指导解决中越(B)问题基本原则协议》。

A.陆地B.海上C.边界领土

38、2011年修改的居民身份证法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了(B)信息,并加大了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

A.民族 B.指纹 C.家庭

39、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这部法律与百姓的关联度非常高,群众也非常关注。这部法律自(A)起施行。

A、2011年7月1日 B、2010年12月1日 C、2011年1月1日

40、011年11月12日,第(B)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A、15 B、16 C、17

41、2011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和(C)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徽剧 B、粤剧 C、京剧

42、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高层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货物贸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C ),进口额累计达到7.5万亿美元。 A.10周年 第二位B.20周年 第一位C.10周年 第一位D.20周年 第二位

43、2011年12月27日起,(C )卫星导航系统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是现今世界上第(C)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A.灯塔 四B.司南 五C.北斗 三D.泰山 七

44、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五角大楼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题为《可持续的美国全球领导: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新战略暗示美国将缩减陆军规模,并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转而加强在( B )地区的军事存在”。

A.南美B.亚太C.中东D.北非

45、2012年2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B )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 B )。

A.八 科技B.九科技C.十 创新D. 八 创新

46、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B)”将于20125月9日在南海正式开钻。该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平台自重超过3万吨。将填补中国在深水装备领域的空白,使中国跻身世界深水装备的(B)水平。

A、南海1号 一流B、海洋981 领先C、深海钻探256同步

47、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2000家大企业排名,中国有(C)家企业上榜,上榜数在全球排名第3,仅次于美国、日本,利润则居上榜公司首位。中国工商银行、中石油分列榜单第5和第(C)位。

A、8212B、 1389C、1367

48、2012年4月10日中午,国家海洋局获悉在我国(A)海域作业的数艘渔船被菲律宾军舰非法堵在黄岩岛环礁湖内,菲方欲抓扣我被困渔船渔民。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8

4、75船编队赶赴该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A、黄岩岛B、太平岛C、永兴岛

49、2012年5月,法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社会党候选人(C)战胜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现任总统萨科齐。在此之前,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国也先后更换了政府。

A、希拉克B、戴高乐C、奥朗德

50、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A)周年,中国作家协会2012年5月20日在京召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座谈会”。大家表示要学习和发扬《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时代立像、为民族铸魂,促进社会主义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

A、70B、65C

、60

第二篇:思想政治试题库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

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

2.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制度?P200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8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5.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党领导人们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才能有可靠保证;

2.人们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做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控股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绝不能把他们分割或对立开来。

6.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

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 7.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8.社会主义依法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内容: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个方面的目标分别反映了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 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3.“一纲四目”构想的主要内容。P299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四目”即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条件成熟并尊重蒋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 双方互不派人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14.如何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P302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具体包括: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靠中国人自己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国家无权干涉。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大意义有:

(1)“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15.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16.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战略观点

二、把苏联划归第一世界

三、主张联合第二世界

四、强调第三世界的作用

五、明确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六、划分三个世界战略的实质 1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9.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把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20.为什么说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答:(1)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2)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3)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4)我国工人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领导地位是国家宪法规定的,所以,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的地位永远不变。

2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服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2.新形势下人民军队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 加强战备、服务经济建设

2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24.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答案: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的历史命运也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关联的。

共产党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就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同时也就是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第二,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执政使命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根本利益的国家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同时,党是作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忠实代表长期执政的,除了国家宪法所指称的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以外,所有属于人民范畴的社会成员都是党执政的社会群众基础,党都要主动与之保持密切联系。 第三,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担负起这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就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民族振兴的新思路和新境界;

就要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政治胆识和胸襟,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积极主动地利用和借鉴当今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25.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1)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的作用。改善党的领导,则是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问题。

(2) 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那么,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问题。

不坚持党的领导,就谈不上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三篇:2011考研政治-----马哲题库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二)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哲学的党性是指(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斗争 E、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2、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E、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3、阶级产生于( ) A、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B、暴力 C、社会分工的发展 D、剩余产品的出现 E、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

4、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 ) A、社会生产力结构 B、社会经济形态 C、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所构成的生产关系结构 E、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5、推翻形而上学绝对时空观的科学理论有( ) A、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 B、欧几里德几何学 C、黎曼几何学 D、牛顿力学 E、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 A、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B、黑格尔的辩证法

C、狄德罗的唯物主义 D、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E、康德的先验论

7、从意识活动的实现过程来看意识可区分为( )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潜意识和显意识

C、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 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成 E、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和未来意识

8、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是( ) A、生产实践 B、调整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阶级斗争 D、科学实验 E、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9、正确把握事物的质的意义在于( ) A、是划清事物之间界线的前提和基础 B、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C、是定性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 D、是定量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 E、是认识事物深化和精确化的标志

10、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 ) A、质是内在的,属性是外在的

B、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C、质决定着属性,属性表现着质 D、质是全体,属性是部分 E、质和属性同事物紧密相连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和实际出发。我们的全部理论和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取得胜利。”

2、“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人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

3、“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瓦解和统一的现实基础。

2、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3、人虽然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但可以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3、简述联系的条件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五、论述题(17分)

试用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功能原理论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性。

第四篇:2017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题库

14.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 26.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 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 “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5.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6.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7.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38.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9.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 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1. 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2. 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

43.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4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5.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 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7.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4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1 / 19

49.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0.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51.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52. 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 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54.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5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56. 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赎买 57. “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

58.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59. 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60.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1.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6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3.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

65. 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 6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7. 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68.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69.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70. 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7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2.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3.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74.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75.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76. 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

77.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78. 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

79.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0.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81. 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于:在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82.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 83.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84.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2 / 19

85. 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86.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87.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88. 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89. 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

90. 毛泽东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六届六中全会 91.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92. 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93.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9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96. 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7.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8. 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9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0. 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101. 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

10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104. “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105. 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106.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107.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108.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09.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110. 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

111. 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12. 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3. 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 114.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15.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

116. 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1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118. 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 119.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3 / 19

120.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21. 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122.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12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124. 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 125. 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126.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27.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8. 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12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130. 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131.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2. 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

133.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34. 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135. 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13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3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138. 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139. 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14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141.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42. 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143.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44.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4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46. 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147.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48. 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149.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50. 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

151.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152.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的中期 153.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154. 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5.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4 / 19

156.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57. “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58. 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59. 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红军的领导,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在:三湾改编

160.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61.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62.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163.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1987年当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

164.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

16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166. 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167.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169.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70.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1.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72.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74.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75.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7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177. 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178.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

179.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 180.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1. 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182. 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183.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水平 184.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185. 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 186. 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187. 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七大

188. 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189.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90.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191.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 / 19

19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93. 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国七大

194. 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96. 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陈云

197. 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198.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200.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201.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2.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04.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

20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20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07.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8. 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209. 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 210.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211.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12. 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213. 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论

21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5. 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216. 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7.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218. 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219.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20. 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21. 人的价值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这是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22.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223.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南昌起义 224. 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 225. 大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城市合办和乡村豪绅阶级政权

226. 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227.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8. 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6 / 19

229.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0.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在当时的战略和策略是:不要四面出击

231. 1953年至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232.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33.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234. 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235. 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3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37.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238. 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3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4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1. 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42. 现价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3.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244.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45. 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和合作 246. 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247. 把物质说成一种或者几种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实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248.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49. 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50.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251.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252.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53. 上层建筑的两个方面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54.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5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所遵循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256.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过程

257. 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258.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以下哪篇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将革命进行到底》

259.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

7 / 19

260. “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 261. 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262. 直接影响到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大法宝作用发挥的是:党的建设 263.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和政权的问题

264. 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的文件是:《五四指示》

265. 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266.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67. 被毛泽东誉为“鞍钢宪法”的鞍钢企业管理制度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

268.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269. 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27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27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72. 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27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74. 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 275. 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27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77. 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278. 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279.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280. 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二、简述题库

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

答:具体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8 / 19

实现条件:

第一、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辩证法用连续的观点看问题,反之,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肯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二者对立的根本和焦点。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5、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亦称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离不开客体,人的认识根本上是由客体决定的。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认识也离不开主体,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制约。

7、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一、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首先,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其次,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

9 / 19

体形式和水平如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再次,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的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8、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相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相似,都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推动,存在一个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对人类社会同样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精确地进行考察和研究

最后、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同是客观发展过程,但也有区别。特殊形式,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性和自觉创造性。社会历史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9、社会进步的科学内涵。

社会进步是指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之所以是对社会发展的总概括,是因为社会进步是指:

第一、是一个有方向的概念

二、是一个整体概念

10、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第二、既然人的本质在其实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又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

第三、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社会关系中,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1、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再次,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但是,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首先,受到现实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状况的制约

其次,创造历史活动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受此一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再次,自觉程度不同,特别是科学文化水平不同,制约着历史的创造。

1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歪曲反映

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另一方面,相互依存,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特定条件和范围;发展的;全面的

10 / 19

谬误也是具体的有特定的条件和范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更加深刻的认识真理,自觉地完善和发展真理

总之,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当然也是真理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13、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内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把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就形成了群众路线。

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它的主要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

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

15、何谓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何区别。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它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杨弃。

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首先,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变化,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其次,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绝对的否定,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简单的消灭;再次,否定观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

16、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和两者的关系。

国家的类型亦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的形式亦称为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1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首先,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其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再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11 / 19

还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18、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遵循一下原则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2)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

(3)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19、为什么说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1 )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 本不相容的。

(2 )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 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0、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生产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二者是互为条件的。

(1)生产力目标是价值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 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价值目 标的物质基础。

(2)价值目标又是生产力目标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不坚持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2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

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2、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这是因

12 / 19

为: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农产品又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又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

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2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主要任务是什么?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24 、简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除了因为这一理论依据和所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表现在它坚持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马克思主义。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继承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创新。

何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

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5、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论述。

一、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发展生产力,而没有也不需要解放生产力的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

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

邓小平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使二者成为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

13 / 19

第四、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

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五、把发展过程同最终结果统一了起来。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26、简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在提出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阐述社会 主义本质的同时,反复地强调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且提出了下列一些重 要思想。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 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马克思最注 重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才能实现********。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 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只有创造出比资本 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 上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 和围绕这个中心。

27、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的”的判断标准?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①"三个有利于"标准使实践标准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什么是当务之急的实践却是个不容易把握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坚持了实践标准并使之具体化,有很强的针对性。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现实意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旧的观念时时干扰我们的工作和认识,如对姓"社"姓"资"的争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现实、具体而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标准,具有现实针对性。

③"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三个有利于"的头一条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而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也就是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而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有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一个以生产力标准为基础的包括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系统。

28、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基本涵义:

14 / 19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有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总概括和总规定。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对我们现有社会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9、为什么说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二、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形的变革。

第三、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形,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是中国又一场革命。

30、简述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如何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知道方针,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的一句,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如何坚持这个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始终如一地搞好经济建设,决不受任何干扰。

3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历史更长的时期。

3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关系学说的重大发展

二、它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和趋势的崭新概括

三、它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刻总结。

它理论内涵是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作用。

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四、高科技在只是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3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第一,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第二,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第三,农村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15 / 19

34、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题的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

第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奋斗的结局也证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正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阵地和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点。

3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革命才能顺利发展,取得胜利。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毛主席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树立了榜样。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实现,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36、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论述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科学地分析了各个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地位;

第三,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

第四,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和破坏,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对内是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转变,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伟大目标。

37、简述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及意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正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具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的强烈愿望。

第二,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经过建国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新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课题。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正是反映了这种历史必然性。

16 / 19

第三,集中反映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主席思想的重要内容。

38、中国社会注意建设道路的提出及指导方针?

正确认识社会注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以苏联为借鉴,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39、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40、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邓小平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第二阶段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国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党的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简明概括是什么?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共同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还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42、简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意义?

(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

(2)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43、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内容?

17 / 19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2)作为一种体系或一种制度,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

第一,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援助,它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第二,社会保险居于社会保障的核心地位,指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生活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主要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第三,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提供的帮助和服务。第四,社会优抚是对特定阶层比如对军人或军烈属的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保障制度

44、简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主席,我们党把它称为毛主席思想。党的七大把毛主席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到了自己的章程中,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5、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鲜明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又不同于一党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其鲜明特点主要有: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各民主党派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形式,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亡的平等地位。

46、什么叫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什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8、“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8 / 19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

(1)坚持“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3)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国两制”长期不变。这种不变,既是承诺,又有《基本法》作保障。

49、“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而提出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主要是: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可以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二,赋予“和平共处”以新的涵义,把和平共处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国内问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主要是:第一,它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它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二,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

50、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基本政策是什么?

(1)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族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主要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还存在差别。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这一原则,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坚决揭露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一切分裂祖国的阴谋活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 / 19

第五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题库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

)这个根本问题。 A、陪养什么样的人 B、如何培养人 C、为谁培养人 D、如何办好教育 参考答案:ABC

2、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

)作为中心环节,把(

)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A、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 B、教学工作

立德树人 C、教书育人

教学工作 D、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参考答案:A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

)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A、综合实力和发展动力 B、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 C、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D、社会进步和人民富裕 参考答案:B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

)高校。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培养优秀人才 C、坚定共产主义方向 D、以教学为中心 参考答案:A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为(

)服务。 A、人民

B、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

C、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答案:ABCD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国高校,必须坚持以(

)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参考答案:B

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

)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A、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B、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C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共同富裕目标 参考答案:C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个遵循是(

)。

A、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B、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C、遵循立德树人规律 D、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参考答案:ABD

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A、辅导员 B、思政教师 C、课堂 D、活动 参考答案:C

10、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

),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A、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B、校园文化传播 C、传统文化传播 D、注重文化传播 参考答案:A

1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

),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A、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B、加强党的教育职能 C、坚持党的领导

D、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答案:C

1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

)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A、重要 B、突出 C、特别 D、特殊 参考答案:A

13、习近平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

)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 A、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

B、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 C、辅导员班主任 D、心理咨询教师

参考答案:ABCD

14、刘云山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强化问题导向,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

)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A、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短板 B、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C、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 D、发挥高校思想育人作用上 参考答案:A

15、刘云山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总书记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

),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指导性文献 B、纲领性守则 C、指导性守则 D、纲领性文献 参考答案:D

上一篇:社团财务方面范文下一篇:申请银行汇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