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背后的人文情怀探究

2022-09-11

一、微电影主题中的人文情怀

(一) 关注都市问题, 感受温暖

微电影选取的都是生活中具有真实性的素材, 能够对当下社会问题以及生活问题进行一定探索, 体现出了多元性。因此, 观众更容易, 也更愿意去接受。巴拉兹认为好的影片可以利用一些特写来描述生活中比较隐蔽的细节。这些特写更能够触动人的心灵。都市问题主要包含了爱情、梦想、励志等各个方面。例如:《坚持成就梦想》就是一部比较励志的微电影。这部微电影中讲述了三个主人公的故事, 也描述了他们对于梦想的追求。第一位是从昆明来上海打工的青年。这位务工青年受到了他人的嘲讽, 在人生的选择当中纠结着, 最终获得了梦想的机会。第二位是一位年轻的女孩, 性格比较耿直, 刚到职场上无法找准自己的方向和节奏, 最终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冲出了困惑。第三位是一位母亲。这位母亲在思想女儿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这些主人公的真实事件中可以看出, 虽然人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 但是却是对自己最好的证明。

(二) 探究人性之爱, 寻找人际间的情感

微电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爱, 不仅包含了一般艺术作品的音乐、故事情节, 还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些情感的表达能够更加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例如:《欢迎来到野猪屯》中讲述了刚大学毕业的金老师去偏远山村支教的故事。由于金老师的妈妈不放心他一个人去偏远山村。因此, 金妈妈也跟着儿子一起来到野猪屯。这个微电影的主要作用是想让人们能够思考人性间传承的哲理性。电影利用热水、鸡腿等一些内容来深刻的体现出金妈妈对金老师的母爱之情。而课堂上的一些细节则反映出了金老师对学生的情谊。这些细节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积累模式的应用。如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积累到一定程度, 那么观众就能够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来体会出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真的感情。电影当中还描述了一个关于猪的场景。这主要说明了当前农村不再有着非常浓厚的人文气息, 更多的是关于留守儿童以及劳动力交替断层的问题。田园式的传承思想也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因此, 这个微电影想要说明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传承。

(三) 呈现校园励志故事, 奋斗青春的坎坷之路

《青春期》系列是微电影史上备受争议的影片, 抛开影片自身的问题不说, 单说这部影片选题的意义。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因为父母离异而价值观出现错乱的90后少女程小雨, 和生性懦弱的汪小菲之间的故事。汪小菲在追求程小雨的过程中, 不断的帮助程小雨且改正错误的价值观, 最后甚至为此流血致残。

虽然这部电影中的青春看起来十分的荒诞, 但却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应。因为成年人的压力、欲望和诱惑, 对正在形成自我意识的青少年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使他们内心受到打击, 变得脆弱。这个现象不仅仅是中国,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外国也有类似的电影《青春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但相比较而言, 《青春期》这部电影更为荒谬, 充满了黑色幽默般的嘲讽。另外, 由于汪小菲的执着和温暖, 程小雨的爱情观不断的发生了变化, 但在整部电影中, 汪小菲的每一次温暖却都和这部充斥着黑色幽默的电影格格不入。

二、微电影的电影之美, 微而不“微”的视听体验

由于近年来高清小型摄像头以及剪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使得微电影取得了进一步突破, 在语言上的表达更为良好。因此在视听部分, 微电影并不“微”, 的确是有些商业微电影制作粗糙, 但更多的微电影却仍旧在不断精进, 采用清新简约的风格, 使微电影呈现出精良的画面感, 触动着观众。

《老男孩》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部经典, 电影的画面感十分考究, 使观众在观影中受到了一次梦想的洗礼, 在电影的最后, 两人并未就此颓废, 但呈现出的那份淡淡的殇情, 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我们所要想的并不是如何安放的青春, 而是如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然, 还应该感谢我们所处的时代, 《老男孩》将很多人的青春和回忆呈现了出来, 卡带、收音机。相信每一个和电影主人公处在同一时代的人们, 在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 都能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 那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也是属于他们的青春。另外, 这部电影的团队也具备相当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运用了很多长镜头, 尤其是两个平行时空之间的转换, 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微电影题材的选择, 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呈现都市纸醉金迷和现实与梦想之间简单的呈现, 还可以加入更多人文气质。作为新生长出来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 微电影在叙事技巧上的重要, 也应该体现更多积极向上的内容, 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反省等等, 促进微电影健康良好发展。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微电影也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微电影通过低成本的制作方式来反映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当前, 各个媒体网站也开始利用微电影来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因此, 微电影所包含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提升, 能够引起人们对当前的社会话题进行一定的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微电影背后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微电影,人文情怀,电影之美,情感

参考文献

[1] 杭东.微电影的艺术创作之我见[J].中国电影市场, 2015 (03) .

[2] 郑军, 王以宁, 白昱.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后现代叙事特征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

[3] 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2.

上一篇:浅谈语文本体性内容教学下一篇:室内设计中的灯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