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湖南省人大

2022-07-09

第一篇:李小平湖南省人大

思想汇报之怀念小平--难忘小平

本文关键字:

思想汇报之怀念小平--难忘小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从自我们的第二代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之口,这句话使中华儿女骄傲的战在外国友人的面前。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回顾他的一生,我们仿佛再次看到了他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坚苦生活,再次感受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的过程,再次见到他在艰苦的条件下担负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全面工作。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担任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总前委书记,同两个野战军的领导人一起,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攻克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和上海、苏、浙、皖、赣等广大地区。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他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知识不是立即就能抓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他还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从娃娃抓起,就是让我们的事业,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千秋万代。

为了教育,邓小平还大力呼吁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

我国的小学教师,原来没有特级教师这个职称,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都偏低。邓小平了解这个情况后,果断决策:现在小学教员的工资太低。一个好的小学教员,他付出的劳动是相当繁重的,要提高他们的工资。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

于是,从1979年开始,我国小学教师也有了高级职称。到1985年,中国又有了教师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小平同志为教育所做的这些贡献,我想说一句“小平您好!您辛苦啦!”你让我们教师难忘,是你让我们教师的地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们将永远记住你。

第二篇:小平小道有感

上个星期我们去参观了由中国一代领导人走出来的小平小道,感受一下当年小平同志当时是怎么样一种心情,在那一块土地一直的坚持着,等到了平反的那一天。

“小平小道”原本没有路,但就这样由邓小平的双脚磨出来。它不似“八一”起义纪念馆林立于市区,也不如滕王阁的精妙绝伦,但它有它的非同寻常。因它是一代伟人邓小平非常时期的“专用道”,而成为著名的“小平小道”。 2003年5月,南昌市将它作为青少年受挫折教育基地的一部分对外开放。

此次我们的参观前奏有点特别,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徒步近两个小时,最后来到“小平小道”。最开始我们还在抱怨这么远的路,为何不坐校车?那是因为,在参观“小平小道”之前,我们都将这次的活动看做一次无聊的消遣,没有认认真真地去思考我们为何要去参观“小平小道”?为何要徒步去“小平小道”?

在近两个小时的徒步行走后,我们终于听到了了一个令我们振奋的消息——“小平小道”到了。这是一条杂草丛生,有曲有折,和老百姓庄稼地紧紧相连的平凡小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道上,小平同志构想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亿万中国人民带向富裕之路,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所以说,这是一条特殊的小道,也是一条光荣的小道。小道记录了历史,承载了痛苦,积蓄了力量,见证了荣耀。邓小平同志在这条小道上行走了三年零四个月,也思索了三年零四个月。后来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思想就是从这里萌发,中国就是从这里走上了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现在我们所参观的“小平小道”不仅仅是那一条让人饱含辛酸的小路。“小平小道”地处江西省新建县望城岗,紧靠省会英雄城南昌,占地面积187.9亩,东至省庄到湾里公路,南至320国道,国、北至南昌陆军学院围墙。整个区域共分成"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小平铜像”、“小平车间”、“艰难岁月展厅”、“邓林摄影展厅”、“车辆陈列展厅”、“小平会场”、“休闲广场”等。

我们参观的是邓小平当年劳动的新建县拖拉机配件修造厂车间。他用过的钳工工作台和卓琳的电工工作台都保存完好,那些工具都整齐地放置在工作台上。解说员说,当年与小平一起工作的老工人说,邓小平的钳工技术很高,起码相当于五级工的水平。钳工技术,是邓小平当年到法国勤工俭学时掌握的谋生手段,他恐怕也没想到在当上了副总理后还会重操旧业。

参观完“小平小道”,让我感触颇深,获教匪浅,也不由自主想起了一段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纵观小平同志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也不正是如此吗?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一些大起大落,或许我们没有小平那么大的起落,因此我们更要学习小平精神!

在参观“小平小道”之前,我遇到了一个对我来说,是一个人生转折点的问题,我将其严重的思考成决定我以后发展的问题,并一直对此犹豫不决。在参观学习“小平小道”之后,我突然认识到老师为何要我们徒步去“小平小道”?

我感到:人生挫折难免,源于生活中的矛盾难免。我要教育自己理智地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告诉自己困难和挫折并非坏事,它给我提供的是一次考验、一次机遇。只要我勇于正视困难,战胜挫折,就能变得更加成熟,也一定会给事物的发展带来转机。许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勇于进取、愈挫愈勇的人,收获的不仅是战胜逆境和不幸的硕果,而且也锻造了自己坚强的人生,丰富了自己的 人生阅历,这是最为宝贵的人生财富。有句格言说得好:人生难得无波澜,重要的是从从容容。人生与挫折是伴生的,只不过每次挫折的表现形式及其具体内容各有不同。在挫折和逆境中能做到像小平同志那样的从容、那样的忍耐,是不容易的。但当我遇到人生挫折时,常到“小平小道”那儿走一走,常想想小平同志“三起三落”的非凡人生经历,学一学他老人家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我就会获得许多新的启迪和激励,就会获得许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力量。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就可以驾驭命运之舟,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小平小道参观完了,感触很大,一代先烈虽已逝去,但他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老一代革命先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当遇到困难应该如何正确的面对,而不是退缩。

第三篇:柳小平(竞聘

路嘉公司技术员竞聘书

各位领导好、

感谢公司和领导为我们提供竞聘活动的平台和机会,感到无比荣幸,希望能在此次竞聘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向其他同事学习,不断进步。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路嘉公司技术员。

丁少军,今年37岁,助理工程师,专科学历,从1999年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宁夏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上从事技术工作。先后参加过吴忠黄河大桥、同沿高速、绕城、、G211线等高速公路的项目工程建设,以及区内一些地方道路、桥梁的项目工程建设。

参加工作以来,在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从一名基层技术人员在逐步的成长,并先后担任过技术负责人、预制场场长工区主任之至职于2011年在路嘉公司C6项目部任质量安全部负责人。

在工作中认识到业务水平的不足,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此次竟聘中不管结果如何,我将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借此机会坚定今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做到不骄不躁,接受领导和大家对我的考验,更好的为公司发展而服务。

谢谢大家!

竞聘者:丁少军

2012年3月26日1

第四篇:小平小道观后

在毛概课上早已听说小平同志曾经被“分配”到江西南昌一工厂工作,而今,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踏上小平同志当年走过的那条小道,让我感受一回小平同志徘徊在心中的那三年零四个月的感受。我始终无法相信,当年小平同志每天清晨都得顺着这条小道去工厂报到。这是一条坎坷泥泞的的小道,你或许能够想象的到,一到下雨天,那条小道该是有多麽地难走,但你又不能不相信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这条小道上走了三年零四个月。

古言有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避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正是这么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向我们展示这句话的真实意义。

走在这条小道上时,我一直在沉思,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小平同志在这条小道上无怨无悔地走了三年有余,我想也许是那颗热血沸腾的心,那颗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心,因为他相信终有一天他会被中央调回的。

这是一个时代的错误,被打倒,被错判为“走资派”那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输给了自己。身居高位的中央领导,突然有一天,被安排到这样一个地方,天天都要在别人的监视之下,和钳子、扳手打交道。如果是你,你是不是已经绝望,或只是一味的埋怨。但是他却没有,这也正是他的过人之处,这也是一位伟人具备的特殊的胸怀。他经常给毛泽东写信,信中表示自己希望还能为人民做点事,使自己已处危难之间,但他依然心系天下,他坚持每天依然看报,听收音机,

每天注意着中国发生的事。虽然自己被错误的批判为“走资派”,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因为错的是他们,而不是自己。 忍辱负重,待蓄而发。当时小平同志已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但依然得早上八去上班,晚上六才能下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干了整整三年多时间。刚开始时,小平每天从住的地方步行到工厂需要半个多小时,于是工人师傅们便从工厂后门开辟了一条径直通往小平住处的小道,即现在的“小平小道”,如此以来,小平同志每天上下班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即使当时的生活是如此的艰辛,而自己身为中央领导却落得如此下场,但小平同志却依然无丝毫怨言,睿智的他明白,此时唯有忍辱负重,才能走出这个阴霾。于是,他就像其他的工人师傅一样,每天按时工作,但心中却依然怀揣着自己的那个梦——拨正返乱,重回中央。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小平同志最后被调回中央。或许等待是一件让人觉得极其痛苦的过程,但小平同志却等了三年,最终等到了自己的梦。 虽然被打倒,虽然被安排到了这么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地方工作,但小平同志依然能静下心来坚持每天阅读,“活到老,学到老”,这是那位睿智的老人告诉我们的另一个道理。学而无止,小平同志深知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他从未放弃过,相反每天都在完备自己,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努力,只等那个机会的到来。毛泽东曾经这样称赞过小平同志:他虽然个头不大,但精明能干,有才华。我们应该明白,才华不是天生就有的,即便你天生比别人更聪明,若没

有后天的学习,也只能成为另外一个“伤仲永”。所以,小平同志的才华与睿智是源于他那颗学无止境的心。

走在小平小道上,我似乎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位睿智的老人所留下的脚印,时间带走了很多的东西,但始终带不走小平同志在这条小道上给我们留下的历史财富!

姓名:刘辉

班级:120124

学号:12012427

指导老师:石弘

第五篇:观小平小道有感

这次去小平小道的活动是教我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老师组织的。这天风和日丽,我们早上7点半起床简单的吃过早饭就去校体训馆集合。不只有我们一个班的学生,有好几个学院的在修这门课的将近1000的学生一起参加本次参观小平小道的活动。

这次活动的一大特色就是我们徒步前往小平小道。我们在路途中说笑着,大概一个小时就到了小平小道。刚到达目的地,就听到纪念馆前播放的红色歌曲。俨然像回到了那个红色革命的时代。首先进的是主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群青铜雕像。描绘着邓爷爷和工人一起围着,神采飞扬,指点江山。后面是一大块白色纹理的大理石,上面雕刻着小平的女儿著名作家邓蓉,小名毛毛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在江西的日子里》。内容大概描绘了邓爷爷在下放到江西后艰苦的生活,但处处透露着希望和亮光。继续往里面逛,看到了一些邓爷爷以前在工厂里的日用产品,都是比较破旧的东西了,但是放在壁橱里却熠熠生光。随后,看到了几幅描写邓爷爷和工人的故事,一一体现了他俭朴,珍重粮食,热爱劳动,尊敬技术和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还看到了一些以前绝密的文件以及邓爷爷下放期间调查江西景德镇时,工人们不怕嫌疑送给他的四个瓷器。印象深刻的是一副字,上面写着邓爷爷的亲笔。原文记得不是非常清楚,大概意思是我多么愿望留在党内干活,哪怕只做一些杂活也心愿。还有一副是说他文革时下放的感受,他说这艰苦的几年也挺好,这促使他有时间,能好好反思自己和思索中国的未来,设计改革开放的蓝图。这些话让我想起另一个伟岸的身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同样他也数次被贬,但依然牵挂着整个宗庙,牵挂着天下黎民。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走进了小平休息室,这是工人们看邓爷爷辛苦为他建的,希望他能休息好一点。在他的房间外看了看,外面贴着几行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几个字贴起来容易,做起来只怕是难如登天。起码,我是不行的。里面很简陋,就是一张木板床和垫子,但邓爷爷就是在这间屋子里思考和构建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出了小平休息室,进了当时的配件厂工作车间。一进去就有浓浓的机油味道扑面而来,里面都是机器零件,破旧不堪,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环境如何了。

然后我们观看了小平同志的照片展览,看着那些照片从小平同志年轻到老,他的为人处事让我们感动,尤其是他抱着一个小孩的一张照片,小男孩很脏,可是小平同志没有任何厌恶,他笑容满面,亲着小男孩的脸蛋儿,邓爷爷是多么和蔼可亲啊!

邓爷爷以高龄的年成为国家的设计师,他带领人民打开国门,去看世界的脚步,他用他神奇的手打开了民族复兴的大门,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达着他对于这个国家的深情,对于人民的热爱,在他的言语里我们看到了他的睿智,也看到了质朴。他是第一位,人们在国庆典礼上用写着“小平你好”的横幅招呼的领导人,人们亲切的将其当家人一样的称呼,而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伟人,又或是被神化的领导人,他将自己定位为人民的儿子,并深深的爱着自己的祖国与人民。 我们在中午十一点左右回到学校,回想着一上午的所见所感,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相比那些商业旅游景点,大多数违背了愿景的真是目的。那些以革命圣地来进行商业交易的又应该反思一下他们是否宣传了革命的真正意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李小平湖南省人大】相关文章:

邓小平邓小平观后感05-07

海小平05-03

徐小平名言04-20

柳小平(竞聘04-27

李小龙名言05-22

观《小平您好》有感05-25

学习徐小平有感04-29

小平共同富裕论文05-12

徐小平自述范文05-22

小平南巡讲话范文06-03

上一篇:劳务员考试模拟题下一篇:蓝天下的城市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