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如何创新

2022-07-04

第一篇:基层党建如何创新

浅析地勘单位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摘要:党建是党的优良传统,党建带动经济工作,促进经济工作是党建根本要求。国有地勘单位是党建工作的直接主体,随着地勘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经营形势的变化,"五位一体"的党建工作遇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坚持党建工作不动摇,根据行业实际特点,坚决做好党建各方面工作,才能保证地勘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地勘单位;基层党建;创新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认真总结多年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深刻分析当前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创造性的提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要求“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这既是对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也为搞好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探索地勘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应突出重点

为整体推进党建工作,地勘单位应结合实际,确定全面推进、重点突出的工作方针,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

(一)抓好两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地勘单位党委应制定“加强学习、廉洁、维护群众利益、创新、遵纪守法、接受监督、自省自律、团结协作”等措施并印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应制定工作责任制细则,明确职责;与所属党总支、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书。坚持每年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察,对职工不满意、工作没有成效的班子及其成员进行调整。

(二)抓好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设立建制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管理部门要按照组织建设的要求,建立党的组织,配齐配强专兼职总支(支部)书记,实现支部建设“无空白点”;注重政工人员配备向生产一线倾斜;二级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地勘单位党委应每年以民主评议党员为契机,以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为宗旨,开展党员思想整顿;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支部、党员为中心,建立支部?D党员?D群众联系点制度。使每一个支部都是一个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都能成为一面旗帜,每一名党员都是一个流动的阵地,并向周围的职工辐射。

(三)抓好党内制度建设。地勘单位党委应先后建立、完善和修订《总院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总支、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规则和相关办法,把党建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探索地勘?挝换?层党建工作的途径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思想沟通方面,营造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和谐氛围,在大是大非前讲原则,小是小非上讲风格。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坚持中层干部和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端正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学习作风、思想作风、生活作风。改善党员结构、在生产一线的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培养发展党员,发挥基层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与战斗堡垒作用,使基层党员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二)做好在基层发展党员的工作,首先,要努力把符合条件的一线生产经营骨干培养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技术能手和骨干,“双向培养”、“双向使用”。其次,从文化层次、工程岗位、业务技能等方面选拔人员。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挡案和信息库,定期分析,实行动态管理。再次,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对素质高、能力棒、号召力强的生产骨干技术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把他们发展入党。

(三)做好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职工生活,倾听职工呼声,理解职工疾苦,建立职工家庭联系档案,为职工排忧解难。二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送图书、送温暖、送清凉、送慰问到基层等文体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三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帮助青年同志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坚定的政治理念,促进青年同志健康成长。四是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方大党员干部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展自己的才能,释放自已的能量,迎接挑战、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敢于拼搏。

三、探索地勘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党建工作在企业的地位被弱化。基层单位普遍存在重生产经营、轻党建工作的思想,不少同志认为基层工作的核心与重点是抓营收,所以完成营收指标等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务工作是软任务,不能把党建工作融合到日常业务工作中去,导致党建工作弱化。

(二)党员教育管理不够严格。一些党组织对党员疏于教育和管理,对个别党员不履行党员义务、破坏党员形象等行为,不及时采取措施,不进行严肃教育,也没有加以处罚。特别是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力,党员流入、流出地党组织在工作衔接和配合上出现脱节,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存在许多“空白点”。

(三)党建活动缺乏创新。党建工作开展传统性党建活动多,创新活动载体少。究其原因,是目前一张工作劳动力紧张,党组织开展活动唯恐影响生产,组织开展在心理上总有一种受约束,放不开的感觉;大多数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没有时间去思考、去专研、去创新,导致党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

(四)基层细化工作措施、执行力上还有欠缺。部分基层对企业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各项决策、部署和要求执行不坚决、不彻底的问题仍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各项措施不能有效地落实到

基层,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工作上的被动。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基层是构建和谐地勘单位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建工作的立脚点。我们必须正视这些不足,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地勘单位有序、平稳、健康的发展。

四、探索地勘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地勘单位应进一步完善党支部目标管理内容,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带群建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机关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人员配置,指导他们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引导群团组织在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加强作风建设。地勘单位应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征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针对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实现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地勘单位应始终坚持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制度落实,使机关党建工作逐步形成“关键在领导、基础在支部、落实靠党员”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党建制度的全面落实。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地勘单位应立足教育,警钟长鸣,建章立制,防患未然,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五)加强机关党委自身建设。地勘单位应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提升党组织领导职能和服务职能,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机关党建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明确党委(组)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党、政、工、青、妇协调配合的党建大工作格局。

党建工作是塑造队伍凝聚人心的系统工程。要围绕生产经营服务于这个中心,把保证、监督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技术进步、提高效益、加快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政治优势,建设和谐地勘单位。

五、总结

加强地勘单位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与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紧密结合,把党建工作的成果体现到加快地勘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上来。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地质找矿事业,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为地勘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参考文献:

[1]卜志军.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3(11).

[2]刘庆君.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07).

[3]曹代功,杨昌明.关于构建和谐地勘单位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2):34-36.

[4]李淑民.浅谈地勘单位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3):34-35.

第二篇:如何加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作者:江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由此,社会管理被摆上历史的议程。党中央在充分分析社会发展的形势之后,从全局出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再次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由于社会管理的重难点在基层,加强创新基层的社会管理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是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党的统一领导,才能确保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必须得到有效保障,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也必须紧紧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会由不同的利益集团所构成,利益间的争夺又导致众多的社会矛盾,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运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增添基层社会管理的活力,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有序发展。基层党组织所肩负的基层社会管理使命是伟大而又艰巨的,基层党组织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学习型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在思想与行动上和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将基层社会管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层次。

二、制度保障是关键

基层社会管理的有序、良性发展离不开制度上的保障。首先,基层的社会管理离不开社会组织的支持与合作,然而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很慢,假使缺乏社会组织这一重要平台,那么公众的基层社会管理参与度将直接下降,进而无法形成基层公众与基层政府的良好互动,所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注重在制度上保障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其次,公众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利益表达机制,这与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不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公众不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利益取向,那么公众对社会管理的参与热情必将降低甚至消失。所以在制度上完善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在基层的社会管理中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社会管理人才,才能够有效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但由于基层的艰苦性,无法吸引和留住众多优秀人才,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实现制度上的保障,从而推动基层社会的发展。

三、公共服务是重点

基层社会管理必须加强基层公共服务。首先,基层政府要着重从管理意识迈向服务意识,要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大局观念,切实以服务公众为先,以大局为重。其次,基层政府在具有服务意识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基层公共服务不仅仅包括一些硬件设施的提供,更需要在软件上加强,为公众提供教育、培训等服务,切实提高基层公众的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实现

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高效的社会发展水平。基层公共服务的意义重大,原因是基层政府与社会公众直接接触,他们的联系最为密切,如果基层公共服务不到位将使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受损,政府的能力和权威受到公众质疑。所以基层公共服务必须贴合公众的需求,关注公众的难处,切实高效的提供一系列软硬件设施,让公众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并享受我国的发展成果,从而在与基层公众的直接接触与互动中实现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民生保障是基础

基层社会管理必须保障民生,必须保障基层公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基层公众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将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首先,基层社会管理必须摸清基层公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必须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与支持,必须建立健全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与补助体系,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的高度负责,而且可以避免基层社会极端事件的发生。其次,需要加强和完善基本的医疗体系制度,特别是在广大乡村地区,要防止因病返贫对基层公众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进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最后,政府在对基层公众的民生建设中需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并且在资金的分配和运作上必须让公众参与,真正使民生建设符合公众的现实需求,真正实现保障民生,造福民众。

五、结语

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也需要制度保障、民生保障和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基层社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处理好基层社会管理问题将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的重大课题。基层社会管理需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关注社会发展重难点,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以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第三篇:如何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决定机关党的建设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在改革中加强、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科学运作,不断增强机关党建工作效力

一是依靠党组和行政领导的关心支持。机关党委承担着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统一思想、推动工作、提高素质、凝聚力量等方面不可或缺。党组重视,机关党委、支部工作到位,是机关党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组织基础。部门党组是政治领导核心,具体领导和负责本部门的全部工作,只有依靠党组和党组书记的重视、指导和支持,并发挥关键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机关党的建设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机关党建工作要想有位置、力度大、效果好,应当处理好“有位”与“有为”的辨证关系,敢于突破过去传统的习惯做法和一些旧制度的束缚,要善于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创造性开展工作,应该采用不同的沟通风格,恰当地与领导沟通,获得相应的承诺、资源和位子,把机关党建纳入部门工作重点,实现机关党建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同步研究、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

二是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机关党的工作,必须

1有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专兼职党务工作者,要重视加强对支部书记、组织委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从事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理论素养、知识层次和工作能力。随着改革的深化,自觉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思考。除了具备以上条件外,还应具备科学的适应领导机关工作的多向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多方向、多侧面、综合性地去探求问题,善于从左右联系、上下贯通和纵横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更好地为党组或“一把手”当好参谋助手,切实发挥党务工作者在机关“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是理顺机关党建与行政业务关系。机关党的组织与行政机构并行设置,在开展工作时,不仅内容上与行政工作重合,有时方法上也往往沿用行政管理的手段。作为机关党的组织领导,应有自己特有的运作机制和内在的工作逻辑,应通过不断的加强协调和工作磨合,理顺党的组织和行政机构,党建制度和行政制度、党务目标和行政目标等方面的关系,要从服务、协助、保证、和监督职能的角度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出力不抢位,尽职不越位,在工作中顾全大局,即懂业务,又懂党建,具备两套本领,当好“双重角色”,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无缝对接”,有机结合,将“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在党内外形成互为推动、相得益彰、协调发展的“双赢”运作机制,切实以党的自身建设的科学发展

促进部门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创新方法,不断激发机关党建工作活力

一是创设机关党支部架构设置。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组织设置形式,形成纵横协调、运转有序的组织管理体系。应着重创新以工作性质、职能归口、领导分工、工作范围为一体的支部架构,把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同类的局或处室上,建在工作一线,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的思路。

二是创新机关党建活动方式方法。伟大的工程需要项目推动。要积极探索并不断拓展党建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与业务工作结合的途径,要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手段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即在党建思路上,要紧紧把握住重点,要确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工作方法上,要注重把握统筹兼顾,坚持一般的工作抓规范,创新的工作抓突破,并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扩大党建工作的触角和领域,整体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在目标、内容、机制方面,找准“围绕、渗透、融合、对接”的结合点,对事关全局的关键性问题、关键环节,要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积极探索建立纵横协调、运转有序、便利适用,形式、内容和效益相统一的方式方法,切实从工作运行机制上形成工作互促,活动互融、信息互通和阵地共享,竭力使机关党的组织生活真正做到受欢迎、起作用、有实效。

三是选准用好党建活动载体。运用载体应注重突出特点,展

示个性,其最高境界是工作有位,落实无形。即要学会“借机造势”,善于结合党和国家的大事开展党的工作;“借势发力”,善于在党组关注的工作中强化党的工作;“借题发挥”,善于在主题活动中升华党的工作;“借体生根”善于在各种创建活动中夯实党的工作基础。力求在一个阶段找准一个中心,一个时期抓住一个重点,如通过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争创文明机关”、“构建和谐机关”、创建“优质服务处室”结合地域和部门工作实际,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彰显工作特色,积极打造机关党建“品牌工程”。

三、规范管理,不断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职责明确的党建领导责任制。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党组书记及其领导成员的具体指导责任,即规范以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机关党委组织实施、党支部具体落实、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的良好工作制度和责任,完善以党组为核心具体指导、机关党委为基础直接领导、支部为主体履行职能的工作责任体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考评,真正把管党责任落实情况列入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切实发挥部门党组的核心作用。

二是聚集整合机关党建工作资源。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很多,光靠机关党委势单力薄,力度不够。按照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应积极协调机关党建力量,聚集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促进机关党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打破

“条”、“块”分割的传统格局,实现部门党组重视亲自抓、职能部门统一领导、其他部门密切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运转有序的推进机制,整合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层层负责的领导责任体系。

三是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运行机制。目前机关党员管理的方式方法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需建立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工作运行机制。从实践看,重点还要创建“三项工作机制:即推进制度落实机制。机关党建制度多为实体性要求,缺乏程序性规定,所以有的制度很难落实,应当在每一项新的制度出台时,研究相应的工作推进和责任考核细则,明确相关程序规定,使制度更加科学可行。党建目标推进机制。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制定目标督查、绩效考核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激励关怀机制。党员是完成党的任务的主体,应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对党员实行承诺管理,以激发党员政治热情,引导党员启动内力、提升素质、发挥作用,逐步实现党建目标精确化,工作系统化,评价规范化,成功做法定型化,典型经验普及化,不断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第四篇:基层法院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2011年11月11日)

2009年12月18日,周永康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在这三项重点工作中,社会管理创新是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完善社会管理内容的“推动力”,2011年11月2日,也就是上几天,周永康同志在陕西考察社会管理工作时再次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实践,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部署落实到基层,认真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真正惠及城乡广大群众。基层法院作为执法第一线,肩负着依法打击犯罪、保护人民、调处纠纷、宣传法律等职责,是社会管理中重要主体。基层法院如何有效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此,我结合基层法院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共同交流。

一、是解决矛盾纠纷,调控社会秩序;

解决矛盾纠纷是基层法院工作的核心工作。基层法院通过审判、调解化解社会矛盾、把矛盾解决的萌芽阶段,从而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效发挥司法裁判对社会活动的引导、规范、约束等功能,以达到参与社会管理的目的。

传统的基层社会矛盾纠纷主要以婚姻家庭、遗产继承、邻里纠纷等平等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为主,具有单一性、内部性和不易扩散性等特点。新形势下,随着基层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矛盾纠纷类型、轻重程度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是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等平等主体之间的矛盾与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而且一定程度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占多数,居主导地位,矛盾纠纷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也越容易激化,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群体性、综合性等新特征。因此,基层法院应根据新时期矛盾纠纷的特点,将审判工作的重心前移,建立以立案为主导、以管理为重点、以服务为核心的审判运作机制。 努力做好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秩序安定。

二、是坚持能动司法,创新社会管理;

司法是解决社会冲突,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司法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以浏阳法院受理的案件为例,2008年共受理各类案件5002件,2009年共受理各类案件6348件,2010年增加至7869件。三年的案件增加近3000件。这些都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冲突复杂多样、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息息相关。因此,基层法院坚持什么样的司法理念、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创新社会管理,成为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这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都要求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创新社会管理。具体而言:基层法院应积极运用政策考量、利益平衡、和谐司法等司法方式履行司法审判职责的服务型司法;紧紧关注县域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权益,依法打击非法融资、非法传销、票证诈骗、合同诈骗、民间借贷等经济犯罪,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等涉农犯罪,破坏环境生态建设的犯罪,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对合同、侵权、拆迁补偿、环境污染、劳资、等对涉及重大项目建设中的有关案件可能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的案件,组织开展“假日法庭”、“流动法庭”等巡回审判工作,建立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基层法院调解、协调、和解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的优势,多做说服教育、辨法析理工作,真正实现以和谐的方式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三、坚持司法为民,创新法院工作机制;

新形势下基层法院如何创新工作机制,只有好的工作机制,才能提高司法为民的效率,才能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基层法院创新工作机制和坚持司法为民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具体如下

第一、推进基层法院审判制度改革和管理创新;制定司法公开的若干规定,全面推进审务公开,规范裁判文书上网和庭审直播,开展基层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进一步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扩大选任范围。严格规范法官裁量权,推进量刑制度改革,促进量刑公平公正。探索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统一案件裁判标准。严格审限制度,开展专项检查,着力解决一些案件超审限问题。推进审判流程、司法统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第二、创新司法为民工作机制。落实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意见,在诉讼服务、调查取证、档案查询、公民旁听庭审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便利。制定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完善法院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完善简易案件速裁机制,提高审判效率。推广巡回审判,减轻当事人的奔波劳苦。完善司法救助制度,依法为当事人减、缓、免交诉讼费,为一些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提供救济金。

第三、创新基层工作保障机制。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推进基层法院经费保障机制体制改革。改革人员招录办法,进一步加强法官助理试点改革,提高信息化水平。继续开展高院、中院、基层法院之间结对帮扶工作,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基层法院的司法能力和保障水平。

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最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们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为我们加强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指明了方向,结合基层法院的实际,谈几点如何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看法:

第一、 充分认识法院文化建设的意义 促使法院工作取得实效; 法院文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含有“公正、平等、清廉、严谨、文明、高效、敬业、关怀”等的内容。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在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充分体现人民司法事业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法院及法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职业道德以及行为准则等,既具有完美的精神内涵,又具有丰富的物质内涵;既表现为外在形象,又表现为内在素质;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执法公正的法官队伍。法院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大事,更是人民司法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大事。作为基层法院在认识层面上,更要深刻,并且促使基层法院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二、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

在这里以浏阳市法院文化建设为例,浏阳市法院在法院文化建设中,坚持以文化品牌树立法院内外形象,助推法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不断的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2007年以来,浏阳市人民法院

坚持“软”、“硬”两手抓法院文化,从物质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着手,打造具有浏阳市法院特色的文化品牌。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和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优秀法院”“全国优秀法院”等荣誉称号,这些成就荣誉都是对浏阳法院党组成员及全体法院干警努力工作的最大肯定。也是我们基层法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第五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农场基层党建工作

---国营黄花农场王军

【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农场基层党组织工作,给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思维、新的内容,使党建工作更具生机与活力,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基层普通党员群众,是一个值得党务工作者认真探索、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农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抓好农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促进农场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目标的希望所在。在当前农场经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如何更好的发挥党组织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带动促进作用,我就在新形势如何创新农场基层党建工作谈几点个人浮浅的看法。

一、 创新党建观念,抓思路。

(一)是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新挑战,确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实现目标,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要突出实践“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主题,把是否符合“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检验和衡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标准。近几年来,在

新一届领导班子创新实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下,农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建设和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党员在生产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发挥,党组织的先进性、核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的情况下,党建工作的重点、对象、范围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如何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围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深广的外延。

(三)基层党建的民主进程要围绕群众路线去开展。按新形势对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农场基层党建工作不但要着眼于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而且要延伸到基层群众,依靠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党建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更贴近时代的发展,更能体现群众的意愿。比如,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评议评优创新、考核等方面,通过群众民主参评的形式,充分听取、吸纳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群众的意志,在尊重和体现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的同时,接受群众对党内事务的民主监督。

(四)党建工作的观念要有新突破,要遵循民意和新时期要求。随着改革创新发展党建工作已是一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工作,从民主进程的推进到党务工作的公开化至透明度的逐渐提高。这就要求党建工作要针对基层实际情况转变工作方法,改变传统思维,创新工作思路。 我们应着手做好三方面工作:

1、是基层党组织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站在党组织的高度,真心实意听取来自不同群体的意见。在对问题、意见作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措施和解决方案,合情合理、依法依规,及时稳妥疏缓群众疑虑,

听取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2、是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原则,维护真理。要以既不迁就、又不袒护,既不推诿、又不搪塞的态度,公平公正、及时负责的处理问题;既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维护好群众利益,又要通过耐心的疏导解释、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

3、是在重大问题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党员和群众进行情况通报,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树立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党内党员和党外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是党建工作得到各方面有力支持,使党建工作推进有序、有力、有效的前提保证。

二、丰富党建内容,抓效果。

1、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主题活动,在实践中考验党员,在实践中锻炼党员,在实践中提升党员素质。

2、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杜绝党建主题活动局部化,表面化问题,要结合实际,贴近生产经验和岗位工作,做到内容具体,标准清晰,在当今信息十分发达,各种信息都能在很短时间内通过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获得、了解、掌握的情况下,读报会、报告会、上党课等比较传统的“三会一课”组织活动方式、政治学习、理论教育手段,对基层党员和群众的吸引力越来越来越小。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使组织活动的目标值、作用力受到影响。因此要求农场基层党组织活动也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在内容上抓住主题,在形式上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把多样性的活动和必要的大型、集中活动结合起来,在工作手段上,要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和党员电化教育的作用,不断创新和丰富,造

就一支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党员队伍;就是要打造一支敢于创新、创优、创业的管理人才队伍和技术人才队伍。成功的培育和造就这些队伍,就是党建工作活力的最终体现。

三、是党建工作要在发挥基层支部一线创新中体现活力。 党建工作的根基在于基层,基层党支部才是党建工作创新的源泉。因此,只有让基层党组织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主动的具有创新性的开展党建工作,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扳照套、被动模仿他人的做法,党建工作新理念才能逐渐形成、党建经验才能逐步积累、党建内容才能得到极大丰富,党建工作的活力才能激发和体现出来。

四、党建工作要在创新中体现和谐。

在倡导和谐,创建和谐社会的当今,农场基层党组织要把党建与构建和谐有机结合,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基层党员干部以及一般党员,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自身的影响力,积极带领员工群众共同进步;主动关心身边的员工,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组织具有的先进性,党员特有的“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优良品质。总之,农场基层党组织要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党员的先进引领作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企业内部营造互帮互助、争先创优、团结和谐的氛围,才能在新的实践中推动农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

上一篇:护照有效期是多久下一篇:金榜题名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