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建设项目环境监管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财政收入体制的绿色效应研究

摘要: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政府是主导力量。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不仅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污染制造者的角色,市县政府主导下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是引发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财政收入作为连接政府与市场的关键变量,是政府履行职能和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其既能藉由税费等手段调整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的行为,深入影响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也是政府提供环境教育等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在多级政府的框架下,中国存在明显的“政治财政集权”和“经济分权”特征。上级政府集中财政收入的倾向和基层政府财政压力的加剧,都将深刻影响各级政府的行为激励;庞大的财政规模也使其直接或者间接对区域工业污染和环境质量产生重要作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并逐渐成为多种社会矛盾的集结点,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传统的经济增长背景下构建的财政收入体制在污染形成或环境治理中的表现如何?纵向政府间财政收入管理体制改革、税制变革以及税收分成体制安排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地方政府污染行为的动机和根源是什么?在新时期,面临新矛盾,财税体制应当如何调整以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也是本文试图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拟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财政收入端系统梳理中国环境财政收入制度变迁,分析新时代中国的制度背景、财政特征和主要的环境财政收入体系;就中国财政收入制度中最为关键的三个部分:财政收入管理体制、税制结构和税收分成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系统分析了其绿色效应,并基于此给出优化财政收入体制的政策建议。具体如下:(1)在上级政府集中财权的制度背景下,下级政府财政由上级政府进行管理,市政府出于宏观调控和自身城市发展等目的,在转移支付、税收分成和经济发展资源等方面与县级政府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出现“市刮县”、市吃县、“市卡县”等现象,导致县乡政府出现严重的财政困难,扭曲了各级政府的收支行为和发展策略。在第3章,我们利用政府财政收入管理层级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与工业污染之间的关系,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多种因果识别机制检验了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与非改革县相比,实施“财政省直管县”对改革地区的工业污染活动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县级财政由省直管跳过了市级政府,其财政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且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与省政府更为接近,环境执法程度也得到提升,污染企业进入的门槛更高。(2)在“财政省直管县”的几乎同一时期,中国也分地区逐步实施了“强县扩权”改革,将大量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由市下放至县。在第3章,我们也同时对这一分权改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实施“强县扩权”改革显著增加了该地区的工业企业污染活动。县级政府项目审批、环保监管、土地审批等权限的扩大使得其所拥有的“污染裁量权”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迫于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压力,县级政府会综合利用土地政策、环境规制等手段发展经济,不利于区域环境质量的提升和经济转型。(3)随着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商品服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有限,而其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则日益凸显。论文第4章对地方政府商品税依赖程度与区域工业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各地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税制结构上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商品税依赖程度的差异。地方政府税基主要为商品销售或企业所得,税源的分布极不均匀。地方政府对企业缴纳的商品税收入的过度依赖使得其具有引进外部投资、增加企业数量与规模以扩大税基的强烈动机,各辖区竞相通过低价工业用地、宽松环境规制等手段来吸引新企业入驻,增加企业产出,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4)税收分成与事权划分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奠定了当前中央与各省政府间税收分成的基本框架,但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之间的分成比例则没有明确的全国统一标准,纵向政府间财政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省与市县政府弹性政府会促使地方政府形成不确定的预期,即分成比例的调整并非永久性的变动,在以政治集权和行政放权的中国式分权体制下,这也导致地方政府实施短视的应对策略,从而对地区的污染状况或者环境治理产生影响。在第5章,我们利用地级市与县级层面的财政数据,构建市县税收分成等指标,实证分析地方政府税收分成变动的绿色效应。研究发现市县增值税分成比例的提高显著增加区域空气污染水平,且分成比例对不同污染物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财政状况的差异也会影响分成的绿色效应产生影响。因此,长期以来中国以商品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和以税收分成为主要特征的政府间税收分配机制,很好的完成了产品短缺时期数量扩张和快速增长的需求,但是其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建立现代化财政财政体制和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对现行的财税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与完善:第一,构建以市场激励为内生动力,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环境治理体制框架。第二,改革以商品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促进中国税制由间接税向直接税转变。第三,加快构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缩小税收分成的规模与范围,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减轻税种分成比例变动的扭曲效应。最后,进一步深化“环境权限改革”,加大上级政府在环境监管方面的职责范围和环境财政支出中的责任。

关键词:生态文明;税制结构;税收分成;财税管理;绿色发展

学科专业:财政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回顾

1.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2 中国环境财政收入制度背景分析

2.1 新时代中国的制度背景

2.2 中国环境财政制度

2.3 中国环境财政收入规模的测算与国际比较

3 中国财政收入管理体制改革的绿色效应分析

3.1 引言与文献综述

3.2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3.3 估计策略

3.4 实证结果分析

3.5 进一步分析

3.6 机制检验

3.7 本章小结

4 中国税制结构的绿色效应分析

4.1 引言与文献综述

4.2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4.3 实证策略

4.4 实证结果分析

4.5 进一步分析

4.6 机制检验

4.7 本章小节

5 中国税收分成制度的绿色效应分析

5.1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5.2 实证策略

5.3 实证结果分析

5.4 进一步分析

5.5 机制检验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企业内部组织绩效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计算机仿真制造业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