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证券化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作为20世纪具有创新特色的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历程艰辛,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源(2005年)——停止(2008年)——重新开放(2012年)——迅速发展(至今)。2021年,我国发行了2192单产品,发放的信贷资产总额为31399.32亿元,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核心资产涵盖所有类型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价值在于为商业银行提供发展动力,激活资本市场活力,有效控制并降低风险。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商业银行往往会加大风险贷款的发行,该行为最终会导致流行性的减少及潜在风险的增加。具体的实践是复杂的,基于两种矛盾的观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造成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展开研究和分析。基于以上讨论,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探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分别对“动因”“影响”“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其次,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及其流动性的发展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流动性也比较平稳;最后,对我国28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分析(2012年-2020年)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资产证券化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作用存在差异。即大、小型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活动均会削弱流动性,且银行规模越大,其影响越小,表明大银行的表内流动性缓冲高于小型商业银行。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监管者要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证券化行为的监管,逐步建立起动态风险监管和全面对冲机制,及时公布和完善资产证券化行为的信息披露监管方针,有效防范和消除单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给银行系统带来的风险和危机。同时,要加强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为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打下基础。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合理优化资产负债的构成和期限,努力避免资产负债流动性不稳,确保资产负债结构达到合理状态。商业银行应从发展的眼光看待资产证券化,对资产证券化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深入认识和学习。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流动性水平

学科专业:金融(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三)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相关理论基础

(一)资产重组理论

(二)风险隔离理论

(三)信用增级理论

三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一)释放商业银行监管资本

(二)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三)隐性担保和监管套利导致风险回归

(四)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风险积累

四 小结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及其流动性现状研究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行规模仍然较小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三)缺乏专业的信用评价体系

(四)二级市场缺乏流动性

三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发展现状

第四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实证检验

一 实证模型设定及相关假设

(一)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研究假设

(三)变量的选取及解释

(四)模型构建

二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检验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发展建议

(一)针对于商业银行

(二)针对于监管当局

三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超市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生态翻译学与民俗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