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22-06-25

第一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优化升级调查汇报

地处陆路交通末梢,是一个能源和资源以输入为主的海滨城市。市委、市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发展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的产业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自觉主动地转变发展方式,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2008年,市委、市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为方向,更好地发挥开放、生态、海洋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的思路,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连续三年组织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家,占全省的10%。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82.2亿元,增长19.7%,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7%,两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三角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威高聚烯烃材料的化学与生物改性及其大规模应用、新北洋小型热转印打印机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海造船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滚船。新船重工与芬兰合作成立的德他马林公司,已经具备设计制造9.25万吨散货船的能力。 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政策引导,着力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相对于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大院大所较少,科技基础薄弱,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不足,要想在自主创新上有所作为,必须有针对性强、吸引力大的政策措施。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市制定了自主创新五年规划,重新修订了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出台了含金量很高的加快“三区”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对引进人才、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作了具体明确规定。在高层次人才聚集区建设上,市级财政每年设立500万元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列入预算;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分别配套奖励相关人员100万元、50万元;对合作承担科研技术开发项目的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给予3-5万元的生活补贴,等等。在产学研结合密集区建设上,设立4500万元的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对新加入产学研合作联盟的高校、科研院所,一次性给予30万元的工作经费资助,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产学研合作联盟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活动经费;对于省级一类以上知名科研院所来威设立分支科研机构的,3年内无偿为其提供使用必要的办公设施,一次性给予分支科研机构50—100万元的建设补助费;对新认定为市级中心、省级中心和国家级中心的,分别给予20万元、40万元和10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于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建且有院士实质性参与的市级以上中心,给予增加10万元的资金扶持。在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上,设立5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对于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后续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给予50-100万元的经费补助;对于企业购买国内发明专利实施转化后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企业20-40万元的奖励,等等。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广大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崇尚科学进步、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学发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二、坚持政府搭台,密切企业与院所间的联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搞产学研结合,企业是主角,政府的牵线搭桥作用也至关重要。几年来,市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引才借智、联合共创、资金扶持”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先后以市政府名义与中科院、大学、哈工大等9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结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同时采取双方共建的形式,建立了中科院技术转化中心中心、哈工大技术转移中心、山大技术转移中心等,这些创新平台建设,在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架起了沟通合作的桥梁,促进了一大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去年,全市共吸收转化重要科技成果140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26项、国内领先104项。

三、加强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各企业加大研发机构建设力度。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研发平台10家,分别是等7家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威高医用植入器械、光威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2家工程实验室和广泰空港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也达到了104家,其中企业技术开发中心4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家,工程实验室2家。相关企业还与高校院所共建了46家研发中心、实验室或检测中心。现在企业研发机构上档升级的积极性非常高,三角集团正在积极争取建立高性能子午胎国家工程实验室,金猴、蓝星、光威等企业正在申报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企业还通过让股让利等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去年全市企业共实施国外引智项目62个,引进各类人才10387名,其中博士38名、硕士402名,有42名院士以不同方式与企业合作。

四、完善投入机制,夯实自主创新的基础保障。科技创新投入是战略性投入。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种子资金的作用,市建立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科技支出增长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长比例,去年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投入为3.9亿元,今年预算内科技投入4.4亿元,增长13.6%,其中市级6376万元,增长34.2%。各企业也自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每年都按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实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比例不低于3%,规模以上企业都达到1%以上。新北洋集团这几年研发投入比例始终保持10%以上,成为国内最著名的专门打印机的生产厂家,在国际市场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利税率达到了40%以上。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先后建立了40家风险投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16.7亿元,目前在保企业1167家,累计提供担保贷款额56.3亿元。最近,又成立了市创业投资公司,通过参股和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创业风险资金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新型企业。

五、注重成果转化,坚持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是手段,成果转化、产业产品升级才是目的。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促进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方向,围绕培植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培育了“十大高端产业园区”,去年十大园区共实施过亿元项目38个,过10亿元项目16个,完成投资115.2亿元。其中,威高集团以高端医用植入器械为重点的医疗器械园区,总投资28亿元的一期工程今年年底可全部投产,总投资25亿元的二期工程和总投资15亿元的心内耗材项目区明年投产,正在建设三期工程,总投资160亿元,主要生产核磁共振、心肺机、人工肝、人工肺等22种新产品。今年威高集团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2012年可突破200亿元。三角集团低碳绿色环保高效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园区,总投资84亿元,一期17万平方米的第一车间年内可形成300万条全钢子午胎的生产能力,近期开工建设17万平方米的第二车间,到2012年三角集团销售收入也可突破200亿元。光威集团投资36亿元建设的拓展碳纤维项目,第一条千吨线去年4月投产,第二条线今年上半年投产,第三条线正在进行设备的制作和安装。最近与中航集团签订了入股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下游制品,三至五年内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可达万吨,集团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华东数控重型数控机床、新船重工和黄海造船整船研发及零部件配套生产、以新北洋特种打印机研发制造基地为主体的IT产业园区等园区,到2012年销售收入都可达到30亿元以上。

第二篇:一、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验

(一)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德国等国的在产业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日本系统制定并落实产业政策。一是制定支持产业尤其是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二是建立审议会制度。1949年12月,日本成立了“产业合理化审议会”,成员分别由政界、产业界、学术界以及劳工界(工会代表)组成。通过审议会制度,发挥了政府和民间的积极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三是运用法律手段。日本政府较多地运用了法律手段,如1956年《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出台后,有关部门又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以保证贯彻实施。

2.德国注重市场作用,辅以政策引导。战后西德政府在贯彻产业政策时,强调以市场作用为基础,注重保证市场自由竞争,限制垄断。一是支持关键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为促进科技能力和工业竞争力的提高,政府制定计划支持能源、航空、通讯、材料、电子、光学、生物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二是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支持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三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就业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劳动者增强对产业结构变化而引致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四是信息指导。经济研究机构定期向政府提供报告,分析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可能出现的机会,从而为政府、产业界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资源。

(二)20世纪60-80年代,亚洲“四小龙”等国“赶超式”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台湾有选择地发展重要的产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发展“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1973年开始的第六个4年经济建设计划中,把“加速发展资本及技术密集工业”作为重点,并于1974年提出推进“十项建设计划”。到70年代末,“十项建设”工程相继完成。1978年,台湾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工业结构开始转变,有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从70年代末开始,台湾开始转向发展“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二是形成策略性工业发展标准。1981年底,台湾提出以信息与机械工业等为代表的策略性工业,逐步形成“二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密集度高)、“二大”(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发挥潜力大)、“二低”(污染程度低,能源密集度低)的策略性工业发展标准。

2.新加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以外促内”。一是工业门类的配套和布局的集中。60年代初期,新加坡推进由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向进口替代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变,发展了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纺织成衣、食品木材加工等轻工业,完成了向进口替代工业阶段的过渡。从1979年起新加坡开始推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目的在于把新加坡经济从劳动密集、低技术和低增值经济转变为资本集约、高技术和高增值经济。政府着重发展电子电脑、生物工程、信息处理、智力服务、医疗器械、自动控制装臵、工程技术等高技术行业。二是以外促内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1979年起,新加坡通过引进外资,从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建立起以电子电器、石油提炼、机械制造(主要是造船)为主体的制造业,实现了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国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美国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有所加强,积极推动信息网络化,重点推动制造业的振兴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克林顿执政后,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采取风险基金的建立、产学研结合且注重实效的研发体制、灵活的用人机制、敢冒风险的企业文化、重视教育与不惜一切招揽人才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方位扶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成功地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趋势,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创造出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日本则未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又囿于僵化的劳动力市场、落后的研发体制、陈旧的管理机制,尤其在风险基金问题上,不但资金少且使用不当,使日本创新型产业发展滞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

一是振兴制造业。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引起美国朝野的极大震惊。为此,20世纪80年代,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掀起了一场深刻的以科技创新和改革管理为重点的革命,美国汽车行业一举扭转了被动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前期,美国又趁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之机,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改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钢铁、汽车、半导体业都领先于其他国家,航空业、化工业、电子设备业、电子元件和计算机软件等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位臵。

二是以信息网络化提升产业能级。1995年4月,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商业化使网络的规模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互联网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美国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而信

息技术在制造业其他部门的应用又使它们实现了信息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效率。这样,美国的制造业就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重新巩固了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三是高技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美国政府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高技术服务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在 1988-2003年间,美国28个研究与开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0万人,增幅近5%,而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60万人,减幅达10%。高技术制造业在高技术产业中的比重由原来的69.6%减少到 59.5%,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与此相反,高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呈现了较大的上升态势,由1988年的28%上升到2003年的近40%。高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例也从9.5%上升到10.2%,从而使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到了技术密集型的阶段。

2.台湾通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来提高产业的层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继续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1990年提出的“六年国建计划”中,台湾提出发展十大新兴工业的口号及八项关键性工业技术。“十大新兴工业”为通讯工业、资讯(信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器械与自动化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航太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工业与制药工业、医疗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8项关键性工业技术”为:光电技术、软体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材料应用技术、高级感测技术、生物技术、资讯(信息)开发技术、能源节约技术。1997年,台湾“行政院”经济部推出了“2020年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确定资讯、通讯、半导体、精密机械、环保设备、生物制药和航太产业为跨世纪发展的最具潜力和发展远景的七大高科技产业。

3.新加坡政府带头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并制定了制造业发展计划。进入9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带头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并制定了制造业M2000计划,其关键领域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化学制品、精密制造系统等。集中发展了一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部门,主要是电子业,目前电子业已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又适时拟定了“二十一世纪工业计划”,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新加坡发展成为知识主导型工业的全球中枢。计划重点在于创造并开发各项经济活动的知识领域,致力发展电子、化学、工程、通讯与传媒、生物科学、保健、教育、企业总部与商业服务、后勤支持服务及发展具有潜力企业等10个部分。

4.发达国家通过跨国产业转移来优化产业布局。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和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测试活动,向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此外,对非股权参与的外包进行跨国布局。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

二、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启示

(一)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1.明确政府在产业调整中的主要作用。政府在产业调整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促进而不是替代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更好地疏导而不是强制经济主体的行为,要在适应市场需求和发挥企业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更多地选择间接诱导和中性的产业政策手段。

2.明确政府干预的范围。政府干预的范围更多地限于弥补市场缺陷和保证竞争有序进行,旨在充分调动民间竞争活力。而企业才是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在市场中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情况作出选择和自主安排,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

3.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责。作为地方政府,应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目标和实施构想,确定地方政府可控制资源的倾斜力度和方向。

(二)运用的政策和手段

1.明确产业政策实施的手段。产业政策实施手段大致可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中性的信息指导三大类。政府垄断经营、行政命令或审批等属于直接干预政策,而间接诱导政策主要包括差别化的税收、融资、关税等。另外,政府或行业协会通过发布中性的、不带偏见的信息,也能够起到引导产业调整和发展的作用。

2.加强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调节作用。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健全竞争法规,消除一些产品和服务存在行业或地区性的进入退出障碍以及不同程序的对非国有企业的歧视。

3.吸收各方意见。政府在作出产业决策时注意吸收社会各利益集团(包括私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制定出来的产业政策能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各集团利益并为之所广泛接受。

4.依法落实产业政策。应该借鉴国外经验以立法来推动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以推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约束政府的随意干预、过度干预甚至一些腐败行为,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

(三)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1.结合地方特点进行产业布局。地区产业布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经济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条件、交通基础条件等,布局比较优势产业。

2.结合周边城市的产业进行产业错位布局。地区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和周边的产业布局,形成错位竞争的态势,重点布局优势产业。

(四)其他相应配套措施

1.推动技术创新。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动基础教育和就业培训工作,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建立产业政策落实制度。建议建立产业政策审议委员会制度,由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界、学术界代表共同组成,产业政策草案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民主评议后,方可发布执行。同时,建议建立产业政策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制度。

第三篇:苏北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升级路径分析

苏北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升级应当走整体规划——产业培育——产业调整——整体优化的路径。

苏北各市已孵化出相对优势产业。2001 年,江苏政府作出苏北大发展、产业带(经济带)的具体规划,后又在陇海线开发战略和沿海开发战略中对各市产业发展做出明确规划。目前苏北各市已在30 个制造业中培育出相对(本市产业之间对比)优势产业:徐州的装备制造、新能源、食品加工,淮安的盐化工、新材料、IT、特钢,连云港的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盐城的汽车、交通运输设备、纺织、机械装备和化工,宿迁的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林木加工、机械电子等。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纺织、化工、机械电子在各市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叠。各市相对优势产业与其他城市相比很可能就不是优势产业(同一产业不同城市对比),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可能使其优势地位不保,更谈不上升级为主导产业。

根据产业目标格局推进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十二五是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的有利时机。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用“错位发展”的思想解决产业同构问题。有选择地进行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错位和功能错位并行,垂直错位和水平错位同步,逐步形成各市异质产业结构,在借势发展过程中不断培育“错位”竞争优势。以开发区为中心逐渐向周边县域作扩张延伸。建设特色明显、适度集中的产业基地,将不同附加值的产业与生产环节在中心与周边地区之间进行产业分工,形成“中心——腹地”、“开发区——基地”的圈型阶梯产业布局,并在不同圈层梯度深度分工,形成水平错位、垂直错位和功能错位。结合本土产业发展优势、潜力和资源禀赋,服从国家、长三角、江苏的整体区域的统筹规划,以产业结构高端化和轻型化为目标,立足现实又兼顾长远,发挥各地区的禀赋差异,做新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同时注重带动关联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与他们的联动发展、融合发展。

第四篇:加大投资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南川区产业发展现状

2008年,南川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8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7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0.8:48.2:31调整为18.5:51.8:29.7。

农业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建成30万亩笋竹、15.5万亩中药材、5万亩优质茶园、5.5万亩商品蔬菜、78万头生猪及3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二是农业产业化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以“金佛山”作为商标的贡米、方竹笋、西瓜等深得消费者和青睐。

工业方面一是特色工业园区“一园三区”格局初步形成,园区道路、桥梁、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二是铝工业配套产业初具规模,石灰石及石类生产项目、肖家沟水库到氧化铝厂区供水工程、南川至水江110KV双回供电线路供电工程等开工建设。

服务业方面一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现全覆盖,城区、中心镇、一般乡镇、村社四级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二是生态旅游产业链逐步显现,旅游服务业、旅游商品大力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增长6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增长138%。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优势不强,科技含量较低,产业链条较短,支撑现代农业的骨干产业体系和龙头企业集群尚未形成,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贡献率不到33%。南川的水稻、中药材、畜禽、蔬菜、茶叶、方竹笋等品种优良,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在重庆和国内有比较优势,但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与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在数量和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工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南川区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有待改善,产业大多是资源型开采加工业,粗放型增长特征较为明显,产业层次较低,缺少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一些行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南川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普遍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另外,由于大部分企业和装置规模较小,工艺技术相对滞后,原料结构不合理,设备比较陈旧老化等原因造成南川区大部分单位产品能耗较高。

3、服务业产业发展方面。由于我们发展的后进性,产业发展重量轻质、经济发展粗放、重物质生产轻品牌、商标、专利、信息、市场网络及创新环境等无形财富的生产和集聚,这是传统产业观的典型特征。

三、产业发展思路

1、调整优化工业产业布局

按照特色工业园区“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工业发展重点布局于城镇经济带,包括龙岩工业园区、南城产业区、水江产业区、南平产业区。

龙岩工业园区。龙岩工业园区是工业增长的核心载体,主要发展以高新技术、新能源开发、新技术研发等产业。

南城产业区。南城产业区以庆岩为中心,以博赛矿业集团氧化铝项目为重点,发展煤—焦—(气)配套产业,形成氧化铝、机械工业产业。

1——

水江产业区。水江功能区依托丰富的铝土矿、煤炭、石灰石、大理石和方解石等资源优势,以黔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为补充,发展以中铝集团氧化铝为主的铝工业、矿山机械等配套产业,切实发挥其区域工业发展的骨干支撑作用。

南平产业区。南平功能区依托丰富的煤炭和优质的石灰石、石英砂资源,大力发展水泥和玻璃两大建材产业。同时现有造纸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培育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产业群。

2、大力发展工业产业集群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工业化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以发展资源特色工业为重点,突出发展铝工业、煤化工、建材工业、纺织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引导发展机械、化学等传统工业,积极发展高新产业、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重庆市铝工业基地、建材基地、纺织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初步形成以矿产资源加工业为主要支撑,传统产业焕发活力,新兴产业快步发展的工业产业格局。

建设铝工业基地。按照“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氧化铝为核心,加快原煤、电力、化工等配套项目建设,初步形成铝工业产业链,加快建设重庆市铝工业基地。

建设建材基地。抓住重庆主城区实施“退城进郊”战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南川建材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通过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发展以干法旋窑水泥、浮法玻璃、空心页岩砖、建筑钢材等产品为主的建材工业,为南川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建设纺织基地。以苎麻、蚕茧加工为重点,加大苎麻、蚕桑基地建设,发展麻类植物产业和茧丝绸产业,主动承接重庆主城和东部地区纺织产业转移。按照苎麻—纺纱—织布思路,加快建设重庆市纺织基地,打造“纺织城”。

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方竹笋、优质稻、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完善的种植—加工产业链,培育产品品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服务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城市整体服务功能。

建设渝南黔北地区商贸中心。推进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传统流通格局向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转变,提升商贸业整体水平。高标准建设城市中心商圈,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入驻,逐步建成1—2个集购物、休闲、文化、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标志性购物中心。加大乡镇集贸市场和村级便民店建设力度,建成城市中心商圈、专业市场、乡镇(社区)市场、村社商业点三个层次的商业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绿色农副产品交易,工业品综合批发等专业市场,发挥南川在渝南黔北的商贸带动辐射作用。完善服务,引进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入驻。

建设渝南黔北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发挥南川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引进大型物流公司,建设工业原材料、产成品及生活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物流业,促进我区物流尽快融入重庆、全国乃至国际市场。鼓励生产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引导工商企业外包物流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物流网络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完善物流市场,管理规范,健全物流业相关标准,提升物流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建成连接重庆主城,辐射黔北的物流配送中心。

着力打造旅游胜地。充分利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

销战略,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树立南川“清凉世界、植物王国、秀美山川、旅游胜地”的旅游形象,全力打造“五张名片”,即:打造中国旅游名山、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渝南黔北特色风情旅游区、重庆近郊山地休闲度假科考观光健身旅游胜地、旅游支柱产业。配合重庆交旅集团,全面推进金佛山整体开发。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以金佛山为主的南部生态旅游发展,着力把金佛山打造成为重庆市知名的旅游品牌。大力开发地方特色饮食、地方特色产品、地方民俗文化,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营销活动。将南川打造成为重庆近郊休闲、度假、科考、观光、健身的旅游胜地。优化旅游环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区内休闲旅游,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旅游环境。努力开发旅游商品。

着力构筑金融融通体系。健全金融机构体系,积极引进更多金融机构入驻南川,提高金融中介组织专业化水平。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邮政储蓄业务功能,完善农发行职能,推进商业银行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积极引进贷款担保机构,积极发展证券业、保险业。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快捷、高效的管理体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信贷工作机制,努力扩大信贷规模。将南川打造成为渝南黔北地区金融功能最完善、金融创新能力最活跃、金融品种最多、金融实力最强、金融服务覆盖面最广泛的金融中心。

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和中介服务业。顺应城镇化快速推进态势,促进房地产业积极健康发展,引导市场主体向高档小区和中低端房地产产品双向发展,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廉租房建设。加快新城区整体开发步伐。引导中介业健康发展,规范中介市场,发挥其个性服务、沟通桥梁、第三方监督、科学鉴定、客观公正等作用,加快发展咨询、会计、评估、审计、法律、技术、设计等中介服务业。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率先形成现代农业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格局,建成科技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培育优质稻、蔬菜、茶叶、苎麻及畜禽五大优势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带,建成一批专业化、上规模、上档次、有优势的重庆市优质农产品基地;着力推进以兴隆、大观、土溪、河图四个乡镇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展示区建设,着力打造与生产农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形成特色农业体系。

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引进实力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大的大型龙头企业,重点在笋竹、优质稻、中药材、瓜果、茶叶、蔬菜、畜禽以及苎麻加工等行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联营等方式组建15个区内龙头企业,壮大发展重庆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家以上。围绕“绿色、生态、无公害”等特色,切实搞好农产品品牌策划与包装,加大地域品牌建设与保护力度,完成金佛山方竹地理标志保护申报,提升“金佛山”“南川米”等农副产品的品牌形象,同时创立一批新的品牌。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建立农业生产流通体系。加大农业生产流通组织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引导农民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接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以“万村千乡”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加快推进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名、特、优产品推广市场以及农产品营销中心的的建设,完善配送服务,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建立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创新和完善

农机经营机制;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机具,以各类基地率先试点,示范带动,率先促进农用工业的健康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良种良繁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素质,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技能和经营水平。

第五篇: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窦明洋

核心提示当今一个时期,是我省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更是辽宁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巩固和发展我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意义和现状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要求,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具有基础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做大高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进一步提出,要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只有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才能切实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我省曾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多年来形成了以钢铁、石化、机械等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为我国的工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这样的产业结构,对资源能源消耗较高,对本省投入产出效益有限,对环境和生态影响较大。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产出附加值大、技术含量高、综合牵动力强、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快转变我省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根本途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当务之急。当前,只有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充分发挥自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进一步集聚我省创新资源,不断提升辽宁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近年来,特别是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增量调结构、以创新促发展,突出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和“两化”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中小企业发展、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工作,推动传统工业向新型产业转变,全省呈现出三次产业长足发展、工业运行质量趋好、产业结构趋于协调、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良好态势,跻身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行列,正向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奋力迈进。

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工业经济仍然存在总量偏小、产品结构亟需调整、产业集群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我们紧紧抓住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只争朝夕,勇于作为,积极探索,加快调

整,努力走出一条富有辽宁特色的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之路,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路径和措施

全省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增强调整优化紧迫感,抢抓转型发展新机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一场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攻坚战,争取用5到10年时间,重塑辽宁工业大省的新形象。

积极扶持重大工业项目,充分发挥国有骨干企业的中坚和带动作用。既要立足当前,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消费需求,做大经济总量规模,又要着眼长远,实施一批事关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推进重大项目的引进、落地、建设和储备工作,实现由中低端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提高产业丰厚度。加快推进国有大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和行业骨干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做强一批代表辽宁工业新形象的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公司。加快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创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和发展壮大。

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着力建设世界级高加工度原材料基地。加强资源整合,把具有全面资质的相关科研设计院所吸纳到辽宁装备集团,组建辽宁装备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和壮大我省具有相当实力、能够左右市场、真正走向世界的大型装备工程集团,使其在自主研发、总体设计、核心制造等方面,形成系列创造能力,牵动众多机电企业加入配套行列,最终实施“交钥匙”工程。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其他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向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迈进。依托大型、特大型企业,利用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已有的技术基础,围绕高端制造、高级冶金、现代石化和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高速高精复合数控机床、重型数控机床、精品钢材等,构建从基本有机原料到精细化工等系列产业集群,发展节能玻璃等高品质新型建材,推进原材料工业向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和会展等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以沿海沿江沿河港口、机场、交通枢纽、开发区、大型批发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专业物流和配送分拨,促进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一体化。培育建设沈阳、大连等区域现代物流中心,推进沿海、沈大、锦阜朝三大现代物流产业带发展。依托本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尽快将其培育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推动建立新兴产业发展联盟,以联盟构建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协同、错位发展和技术高端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优势。积极用新兴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发精品、拉长链条、降本提效,培育发展传统产业新优势。

积极发展工业产业集群,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布局规划、政策引导、服务创新、环境吸引,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鼓励、支持和引导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园区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格局。定期发布符合我省区域特点的产业政策导向,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主业特色鲜明、投入产出较高的优势产业集聚区。综合运用政策、补贴、服务等

方式,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加大投入,把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起参与广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实行科企结合,联合开发,推动创新成果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大力实施企业并购工程,健全首台(套)保险机制和补偿政策,建立重大装备风险保证基金。坚持以质取胜,加大创新投入,创建新产品、新品牌,抓好名优品牌经营与推广,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辽宁产品竞争力。

积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培养和建设企业家队伍,加速培养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职业企业家、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大力发展厂长经理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各级管理岗位专业培训,努力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抓好国内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团队的引进工作,为工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破解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降低能源原材料工业中初级产品比重,强化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总之,通过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举全省之力,抓好落实,就一定能为辽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和要素支撑。

(作者系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常务副主任)

上一篇:餐饮宴会服务流程下一篇:初中地理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