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国际市场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前国际票据市场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票据兼营模式,其特点主要是,没有专营票据的中介机构,市场交易主体广泛;无形市场交易,集中性不强;对金融市场化程度要求较高,票据种类众多,监管制度健全。另一种是票据专营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有专门的票据中介机构;有形市场,集中性较强;对金融市场化程度要求相对较低,票据工具多样化,并逐步向兼营模式方向转化。

第一篇:国际市场论文范文

住房租赁市场之国际比较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住房租赁市场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使之日渐活跃,规模明显增长。不过,在住房租赁市场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制度性和操作上的问题逐渐显现,迫切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行为,保障住房租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此,对德国、日本、丹麦和美国等不同经济体的房地产租赁市场发展轨迹进行梳理,探究深层次逻辑,用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维度总结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特点提出建议。

關键词:住房租赁;国际比较;建议

1 国外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历程

1.1 德国房地产租赁市场高福利控稳定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住房就出现短缺,为了满足低收入者的租房需要,相当规模的福利性公共住房由德国政府建设。《德国民法典》是规范德国民事活动的最基本法律,1900年1月1日起实施,在住房租赁方面《德国民法典》做出了专门规定,依托这一基本法律德国社会房地产租赁市场得到了发展,房地产租赁关系进一步稳定。

《德国民法典》对于住宅租金的提高实施了租金约束,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有代表性的是(1)房租上限限制,3年之内出租人不得提高房租20%以上;(2)两次房租提高的间隔不得小于1年,第1次房租提高必须在承租人入住的15个月以后;(3)对于已经存在的房屋租住合同,房租不得高于政府给出的“租金参照价格”,这个价格根据当地房屋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平均价格由政府测算。但是,新出租房屋可以超过此价格的20%。

2015年6月1日起,各州政府可以在5年期限内各自出台限制新租房合同租金额度的法案。法案要求对于没有时间限制的长期租约,新租房合同不得涨房租超过原租房合同的10%。但是2014年后的新建住房,在第一次出租的时候,不受此法案影响。如果房屋重新彻底修整翻新,则不受此法案影响,在小规模改造的现代化改造基础上,也不受影响。租客可以要求房东在签约后出示所有信息,证明其涨价的合理性。为了保护承租人权益,1971年德国颁布了《住房租赁法》,2001年出台了《住房租赁法改革法案》,既要保护房地产租赁活动,又欲推动用租赁解决长期居住问题的消费理念。3年内房租累计涨幅不得超过30%出于1974年德国《租房法》;3年内房租累计涨幅不得超过20%出于2001年德国修订的《租房法》;3年内房租涨幅不得超过15%出于2013年5月1日德国新《租房法》,且超过20%属违法,超过50%房东被视为赚取暴利,可入狱判刑。

德国的住房合作社闻名于世,至今已有150年,是其住房市场上的典型房屋供给方。住房合作社是有章程、有组织、有退出机制,由白领、学生、普通工人、退休老人等不同社会人群构成,通过缴纳会费的合作方式筹集建房款,是解决社员住房问题的主要建房组织形式。它被称为德国房价的稳定器。住房合作社作为一种中间形式,一方面可以供自己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出租,住房合作社房屋的拥有者、使用者或者是拥有永久居住权的人,可以通过住房合作社获得很多益处。

从存量住房的拥有者结构来看,2010年德国有41.84%的住房是家庭自有自住;45.88%的住房为居民家庭、小型物业企业以及专业的住房物业供应商持有并向社会出租;5.36%的住房是住房合作社持有并向社员出租;还有6.81%的住房由市政及教堂所有,面向社会底层人群廉价甚至免费提供;超过55%的家庭依然选择租房住。

可以说,德国住房租赁市场是欧洲最大也是最成熟的。有较为完善的租房法律体系和健全的配套执行体系,2009年后德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使其在欧盟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也使得德国的房地产业成为极具投资吸引力的资产类型。

1.2 日本房地产租赁市场保品质拓链长

由于住房紧张,日本政府多次出台新建廉租房等政策和住房保障制度,鼓励业主对外出租,来预防种种社会问题。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颁布了对土地和房屋租金进行限价的《房屋统制令》,低廉的房租诱使超过75%的居民选择租房居住。随着居民关系的变化,社会关系重构,居住关系也随即发生变化,新居住需求逐渐呈现,这一灵活的居住需求需要住房租赁市场,作为可循环供应体系,充分实现房地产资源的高效配置,可以为其提供灵活、多元、舒适的居住方案选择。

日本在1945-1975年快速城镇化时期,规模人口流向城市,高房价使得广大的年轻人选择租赁,租赁家庭最高时占比至40%。1975年以后随着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二代城市人口的出生,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大城市人口流入规模逐渐减少,占比逐渐下降。从房屋租金来看,2013年日本的租金处于较合理水平,即使是租房压力最大的东京,房租收入比也仅为26.7%,处于30%的合理范围内。

自20世纪90年代,日本租金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甚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租赁家庭占比不断上升。人均租房面积也不断扩大,租房主体越发多元化,日本房地产进入主动租赁时代。截至2013年,日本房地产租赁市场满足了35.4%的家庭居住需求,这表明日本住房供应体系中房地产租赁市场的重要性,尤其是民营租赁越来越重要。日本租赁房屋结构整体呈现以私人房源供给为主,政府及单位供给为辅的格局,私人房源占比78.7%,政府房源占19.3%,单位房源占比6.1%,租赁房屋高层楼房占比81%以上,房龄20年以上的房屋占比约44%。为了追求更好的居住品质,部分居民主动选择灵活性更高的租房居住方式,最典型的做法是将老旧住房出租,自己选择租房居住,以此来提升居住品质。

日本租赁市场由于市场力量不断增强,政府逐渐减少公租房的直接供给,民营租赁住宅占比不断增长。日本房地产租赁市场逐渐显现出拉动经济、私人房源增多、机构化趋势、区域集中度高、租客多元化、租房品质提升、注重老年人居住品质、共享居住、租期稳定、提高支付保障的特征,逐渐形成“建造-使用-改造-翻新-再使用”的独特生命周期。

1.3 美国房地产租赁市场强法制减税费

美国的金融业高度发达,房地产业的金融属性尤为突出,以不动产为标的物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19世纪晚期纽约成立了第一个住宅合作社,其发展遵循有限权益和市场等级两条路线,一战以后住宅合作发展主要涉及高收入人群,20世纪50年代保障性住房合作社取得了发展,进入60年代,开始施行联邦政府补贴项目,州立机构也开始发展保障性住房,但大量为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家庭服务的住宅合作社在1970年代停止。

美国公共住房政策始于1937年,政府重视公共住房建设始于1948年,《住宅法》1949年通过。20世纪60年代得到美国政府鼓励,私人建设者积极从事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大规模兴建和维修,但效果不佳;以房租补贴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模式是70年代主要手段。廉租房仅限于美国家庭的最低收入人群申请,由政府提供,租金通常为市场租金的50%至80%,领取住房补贴是其他低收入者解决居住问题的主要方式。包含低收入家庭的房租补贴、私人发展商的建造补贴、地方政府建造公共住房公共租赁房资金等主要来自联邦政府财政预算。

政府建造的廉租房、开发商开发的公共住房(配建不少于总开发面积20%)、私人住房是美国公共租赁房的主要房源。在有关退出机制中,租期没有限制,当其收入超过相应标准时必须退出,否则收取的租金比市场房租更高。低收入家庭租住私人出租房当收入超过政府要求时则停止补贴。18岁到62岁之间没有工作或者全日制大学学习者且享受政府补贴的低收入者,必须履行每个月参加社区服务8小时以上的义务。

发行债券是地方政府建设公共住房筹集资金的方式,本金和利息由中央政府支付;政府对于除自有资金和商业贷款外的私人发展商建造公共住房资金给予贴息,发展商仅承担1%的利息。公共住房收取的租金还用于支付房屋的维修和运营费,当租金不足时,由中央政府提供资金补贴。

美国房地产租赁市场规模化且专业化,市场主体中相当大比例是机构出租房,在各类租赁住房的供给主体中,公寓出租业占住房出租业总体的90%以上。机构运营方逐步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比个人房东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租住体验和服务体验;同时,完善的底层法律也充分保障了租户权益。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建立,为住房租赁市场培育了大量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机构主体,使得美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良好,其收益主要来自资本增值收益和租金收益,美国法律规定房地产投资信托90%的税后利润强制分配给持有人。美国还运用税收手段支持租赁住房经营者,如将住房租赁投资经营的正常成本(装修改造费用、折旧费、维修费等)纳入经营者收入税基扣减项目,大大降低了租赁机构的运营成本。

2 国际比较与建议

全球各经济体在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极大差异性,陷人高房价困境会带来各类经济和社会问题;暴涨暴跌会引发金融危机;房价长期稳定使得居者有其屋。中国在防止过热流通的严厉调控政策下,房地产销售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消费心态逐渐趋于平和,房地产租赁市场不断发展;同时伴随着激励政策的助推,在房地产租赁市场不断扩大基础上,租金水平稳定持续增长。

2.1 国际比较

在房地产领域必须法律法规先行。美国先后出台了《住宅抵押贷款法》《住宅和社区发展法》《住宅与经济复苏法》《国家住房法》《住宅与城市发展法》等近30部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相关法案。英国先后出台了《住宅法》《住宅补贴法》《住宅租金和补贴法》《社会保险和住房福利法》《租赁改革、住宅和城市发展法》等。德国先后出台了《住宅法》《房租补贴法》《租房法》等。日本先后出台了《住宅金融公库法》《公营住宅法》《住宅公团法》《地方住宅供给公社法》《住宅建设计划法》《居住生活基本法》等。韩国先后出台了《住房供应法》《住房建设促进法》《租赁住房建设促进法》 《租赁住房法》等。南非通过《宪法》明确规定“人人有权获得适当居所”,先后出台了《住房法》 《住房消费者保护措施法》 《租赁住房法》《社会住房法》等。中国先后出台了《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和责任的通知》《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等。

中国城镇居民租赁比例低于多数发达国家,2000-2010年城镇家庭租房比例维持在21%左右,其中2000年有14%的家庭租公房,6%的家庭租商品房;2010年有2%的家庭租公房,19%的家庭租商品房。而租赁市场是发达经济体住房供给的主力,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租赁比例在35%以上,如德国(55%)、日本(39%)、美国(37%)、瑞士(57%)、韩国(45%)。发达经济体住房市场的发展普遍遵循“管制(房荒与介入管制) -供给 (改善与规模建设) -租赁(存量与转向租赁) -市场(制度与抑制投机) ”的发展脉络。

2016年房屋交易市场GMV (城市年租金)中、美、日排序中国虽位列第一,但是租金规模与交易市场规模比值仅为7%,美国为50%,日本高达72%,国内一线城市与国际大都市的GMV也存在显著差距,在近40年的房地产发展中中国住房租赁市场始终处于自发状态。

2016年《日本住宅经济数据集》统计显示,在部分发达国家中,德国存量住房中出租住房占比最高,达54.3%,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四国存量住房中,出租住房占比相似,均在34.7%-37.1%间。

2.2 相关建议

第一,从社会文化层面大力宣传租房居住理念,剖析租房居住优势,结合人口流动性、学业流动性和择业流动性特征,启发新一代家庭尝试公寓酒店式居住模式。

第二,根据中国市场环境及生活水平发展趋势,提供政府房源、机构房源、私人房源共存均衡发展环境,提供公共租房服务产业链(使用-维护-改造-修缮-再使用),提供线上全程全区域连带责任服务,减少租户的负担,降低租户维权成本,引导新一代家庭主动选择租赁居住方式。

第三,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专属政策制度,对于不同收入阶层有相应的制度政策保障其居住权。建立健全监督、退出机制,并引入义工服务机制,用力所能及的劳动换取福利,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唤起人性勤劳、责任、担当的行为。

第四,增加持有住房税赋,按照房产持有单位(与人口相关)确定税率,随持有房产增多,税率递增;减少租赁住房税赋,按照租赁单位(与人口相关)租赁期长短确定税率,随租赁期长,税率递减。

第五,增加福利补贴方式,创新补贴供给方。集政府、企业、公益组织、个人等多元化补贴,提供非政府补贴供给方其供给价值转化途径。按照租赁期长短确定不同补贴标准。

第六,提供不同品质的租赁住房,满足不同消费理念消费者的租赁需求,用租赁房屋产品品质提升,保护革新的思想和革新认识。

参考文献:

1.蒋华栋.全球房地产“高烧”不退引发担忧.经济日报.2021.8.20

2.任泽平.鼓励年轻人租房,应该学习德国加大对租金的补贴2021-04-12.https://3g.163.com/dy/article_cambrian/G7DBQN970539T0JY.html

3.夏磊 任泽平.全球房地產.中信出版社.2020

4.沈綵文 温禾.国外住房发展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5.杨现领 陆卓玉 粟样丹.让房屋再生:来自日本的经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

6.赵呈杰.我国住房保障体制的碎片化及其整合优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8

7.陈洪波 蔡喜洋.全球房地产启示录之稳定的德国.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8.刘友平 陈险峰 虞晓芬.公共租赁房运行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基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考察.建筑经济.2012.12

作者:何伟 殷文凯

第二篇:国际票据市场发展趋势

前国际票据市场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票据兼营模式,其特点主要是,没有专营票据的中介机构,市场交易主体广泛;无形市场交易,集中性不强;对金融市场化程度要求较高,票据种类众多,监管制度健全。另一种是票据专营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有专门的票据中介机构;有形市场,集中性较强;对金融市场化程度要求相对较低,票据工具多样化,并逐步向兼营模式方向转化。

国际票据市场实践

美国票据市场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市场(要求以真实的贸易关系为基础)和商业票据市场(不要求以真实贸易为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大幅萎缩,而随着商业信用、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融资性商业票据市场渐成规模,主要有无担保商业票据、信用支持票据和资产支持票据。商业票据市场目前已发展为美国仅次于国库券市场的第二大货币市场,占据了全球商业票据市场70%以上的份额。其中资产支持票据发展最为迅速,占全美商业票据总额的50%以上。商业票据发行者包括金融公司、非金融公司和银行控股公司,其中75%以上的商业票据由金融公司发行。商业票据的发行需要经过严格的信用评级,信用等级偏低的企业需借助信用支持或资产抵押,才可获得票据发行资格。主要投资者为银行、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中央或地方政府、货币市场基金、工商企业、个人等。美国的票据市场是典型的兼营模式,没有票据专营机构,由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等机构兼营票据市场业务。商业票据的发行方式十分灵活,可以贴现发行,也可附息发行;可以直接发行,也可间接发行。中央银行贴现政策分设三个账户:一级账户、二级账户和季节性账户。其中一级账户贴现率比美联储(FOMC)的目标利率高100个基点,二级账户的贴现率比一级账户高50个基点。这种内在约束促使存款机构优先在货币市场上寻找其他可用资源,减少美联储的管理成本,同时也在货币市场资金异常紧缺时帮助形成利率的上限,对市场利率起到指导作用。

英国的票据业务起源于18世纪末,是世界上最早的票据市场。贴现市场上的交易主体由英格兰银行、贴现行、商人银行(票据承兑行)和清算银行等金融机构组成,并且以贴现行为中心。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票据市场上主要充当“最后贷款人”,向贴现行提供再贴现和再贷款服务。贴现行作为英国票据专营机构,是唯一获得英格兰银行许诺作为其“最终贷款人”的金融机构。贴现行一方面从清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取得短期贷款,从事商业票据的贴现和公债买卖;另一方面开展票据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成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缓冲器。商人银行即传统上的票据承兑行,主要是为票据发行提供担保,并取得比一般的商业承兑汇票更低的贴现利率。清算银行一方面为贴现行提供担保贷款,满足贴现行开展业务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为工商企业提供贷款,多数是通过票据贴现方式完成。贴现行作为票据中介机构通过买卖商业票据,充当做市商,从中获取利差。贴现行的资金来源除了自有资金和借入活期借款(多是即期与隔夜借款)以外,也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必要时可向英格兰银行申请再贴现融入资金。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通过贴现行办理再贴现业务,以保证贴现市场流动性,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实施宏观调控的目的。

日本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日本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市场交易的中介机构是短资公司(即票券专营公司),买卖的票据主要是企业发行的商业本票、贸易票据、进出口票据以及以这些原始票据为担保,由金融机构开出的“表皮票据”(实际上日本票据交易的绝大部分都是“表皮票据”)。短资公司是由日本大藏省指定设立的专业性金融机构,实行股份制经营,充当交易双方“中介人”的角色,票据买卖差价为短资公司的收入。短资公司可以向日本银行申请再贴现以融通资金,日本银行可通过对短资公司贷款或者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调节市场资金供求。这样,短资公司就成为日本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之一。

上述英国和日本的票据市场,均采用的是票据专营模式。

国际票据市场发展的趋势

金融创新大量涌现,促进了票据市场扩容。金融创新为短期资金的供求双方提供了更加灵活方便的选择,吸引了大量的市场参与者,票据市场业务量迅速增长,票据市场成为货币市场上一个重要的子市场。

交易呈现电子化趋势,市场效率大为提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上票据市场的发展已经趋向无纸化和电子化的交易。比如美国的www.cpmarket.com就是一个典型的无纸化网上发行交易的电子票据市场;英国经过长期的研究也在两年前推出了电子化票据交易系统;日本2006年5月修正《商法》(《新公司法》)和《金融商品交易法》(SOX法),标志着电子商业票据已经全面立法实施。在国际层面上,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联合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于2001年1月公布了一份提议,确立了三项重要目标,即创建直通处理(STP)系统、即时支付系统和“T+1”制度。2004年“无纸化”和“T+1”在西方发达国家正式确立,标志着一个先进、高效的证券结算体系的建立,为商业票据和其他证券的电子交易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构建。

市场开放度逐步提高,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国际票据市场开放性对内体现在票据市场的贴现利率市场供求决定机制,票据市场与其他货币子市场密切联系,相互交叉,市场价格和运作方式相互传递;对外体现在票据市场的外部开放程度,既允许合格的外国金融机构、外国政府、企业和居民成为票据市场的参与者,同时也鼓励本国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等积极参与国际票据市场的竞争。在票据市场最为开放的美国,居民和非居民在票据市场上享有同等的待遇,所有合格的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汇票的交易。

市场功能与影响日益扩大,成为贷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市场。从国际经验来看,票据市场不仅发挥着传统的交易、结算功能,更多的是发挥投融资功能及货币政策传导功能。由于具有对货币资金的强大影响力,成熟的票据市场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场所。(作者单位: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

作者:李瑞红

第三篇:依靠国际市场 保证粮食安全

[摘要] 近期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扬,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可回避。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并提出如何利用国际市场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些主张。

[关键词] 粮食贸易 粮食储备 粮食安全

一、粮食安全的涵义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粮食危机的背景下首先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粮食”。1983年FAO又确定了新的定义,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由此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具有三方面涵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即不仅要供应足够的粮食,还要保证所供应的粮食安全、卫生,满足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即保障粮食供应在任何时候都是充足、卫生的,满足人们的长期需要;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即人们不仅能够买得到而且买得起其生存和健康所需的基本食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安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保障国民购买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阶段及现状

1.发展阶段

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处于起伏波动阶段,粮食总产由1949年11320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19500万吨。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整个经济和生产遭到了很大挫折,1958年~1978年21年间粮食总产仅增加11020万吨,平均每年仅增加500万吨左右。这一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波动,进展较为缓慢。粮食安全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阶段:1979年~1984年。处于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粮食产量全面大幅度提高,进入了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0520万吨提高到1984年的40700万吨。每年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可统计的饲料粮,由上个阶段的3000多万吨,增加到7000多万吨,增加了一倍多。使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期间,1979年和1984年为丰收年,且前一年国家进口粮食数量较多,造成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1979年粮食剩余768万吨,1984年更是达到了4279万吨。

第三阶段:1985年~1992年。粮食生产的波动和徘徊期。由于国家采取了抑制粮食生产的政策,农资价格连续上涨、居高不下,其涨幅大大超过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致使198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1984年减少了6000万亩,粮食总产比1984年下降了2820万吨,此后出现了连续4年的徘徊,一直到1989年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1989年由于粮食歉收、市场封闭及粮食出口过多,出现了买粮难,价格比上年上涨了38.3%。而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4624万吨,剩余达3083万吨。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和起伏。

第四阶段:1993年至今。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供求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转变。农业产出不断增长,整体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2000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灾害和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9%,但仍然达到了46218万吨。国家储备粮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

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粮食安全得到了较充分的保障。

2.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粮食生产能够满足消费的需求,粮食安全状况良好10年来,我国粮食产销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近10年来,全国直接消费粮食比例下降,间接消费粮食比例逐步提高,粮食消费呈现出有史以来的繁荣景象。一是从总量看,全国粮食消费每年在49000万吨左右。二是直接消费下降,间接消费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为250.67公斤,比1990年262.08公斤下降11.41公斤,下降了4.4%。城镇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年为88.59公斤,比1985年134.76公斤下降46.17公斤,下降了34.3%,下降幅度高于农民直接消费粮食29.9个百分点。三是细粮消费比例逐年提高,粗粮比例逐年下降。农村细粮消费比重,1980年为63.4%,1985年为81.5%,1990年为82%,1997年为83.3%。粗粮消费,农村为17%~18%,城镇粗粮消费比重比农村小。

(2)大宗粮食品种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我国粮食生产大宗品种有水稻、小麦、玉米等三大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整个粮食的76%、86%左右。其中水稻分别占28%、39%,小麦分别占25%、22%,玉米分别占23%、25%。

从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需情况看,一是稻谷产销平衡有余。大米是我国人民直接消费的主要口粮,每年用于口粮消费的大米占大米总消费量的85%左右。按全国人均消费大米97公斤计算,全国平均每年消费大米在12000万吨左右,折合稻谷17000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大米供求平衡有余。二是小麦产销不平衡。目前世界人均小麦消费量为97公斤,按此估算,我国小麦年需求总量在12000万吨以上,这与现阶段全国小麦的生产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玉米消费呈增长趋势。据分析,我国玉米用作饲料消费的比重约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0%左右,有专家估计,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

(3)粮食消费结构日趋合理。过去长期以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居民口粮占80%以上,其他用粮不到20%。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并且日趋合理。目前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降到55%左右。二是饲用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到30%左右。玉米是饲用粮的主要原料。三是工业用粮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0%左右。四是种子用粮稳定在3%左右。

(4)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进口减少。2002年进口谷物和谷物粉285万吨,出口148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9.3%,净出口1243万吨。其中,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幅度增加。我国还对进口农产品采取了宽严适度的“安全评价”、“进口安全”和“标识制度”的有效管理,同时加强了对进口粮食的检验和检疫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口的增长。

总的来说,19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粮食已经摆脱了供给长期偏紧的局面,粮食安全度得到提高。同时,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库存积压较多,品质差的粮食销售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三、充分依靠国际市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直接面对全球市场。过去一段时间,我国保持了高于95%的粮食自给率,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代价。今后,可以考虑进一步改革粮食外贸体制,通过参与国际市场,更有效地调剂粮食余缺,进而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为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选择一些耕地资源较丰富、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购买、开发和租用耕地,建立国外粮食生产基地

增加从南美洲等地区的粮食进口。南美洲是大豆和玉米的主要产区,耕地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而且不像美国那样经常实行粮食禁运。是可靠的粮食进口来源地.我国可以通过与南美洲加强粮食生产合作,加快南美粮食用地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通过调节关税,对南美的粮食进口给与优惠。

2.考虑在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粮食保税仓库,吸引外资建设仓储粮

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有着其优越的粮食流动环境和市场条件,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粮食保税仓库一方面可以激励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建设仓储粮,从而在节约成本和资源的情况下间接地增加我国储备粮数量,而且成为一个可以自动调节我国粮食供求的“水池”。

3.充分利用WTO允许的“绿箱政策”与“灰色区域”,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保护农民利益

所谓“绿箱政策”,是指政府在执行某项农业计划时其费用由纳税人负担而不是向消费者转移。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直接或间接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与鼓励政策,尽可能地使国内农民利益得到保护和提高,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鼓励其积极地参与国内粮食生产,从内耳外地促进我国粮食安全。

4.推行南进北出的进出口策略

利用我国各地区之间所具备的个别优势,调整我国进出口结构,同时也实现在较低成本上实现我国粮食储备结构的调整。基于此,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在南方销区可利用WTO配额从国际市场进口玉米、小麦及其制品和饲料等产品,北方可利用市场区位优势出口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等农产品。

参考文献:

[1]麻志周:《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国土资源》,2004年第11期

[2]苏振生:《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第3期

[3]夏建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探讨——以四川省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3期

[4]蒋平:《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湖南农业科学》,2006年第1期

[5]陈锡文:《中国的粮食和农民问題》.中国食品产业网,2006年2月14日

作者:吕雄鹰

上一篇:行业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银行贷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