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们错过的人

2022-07-10

第一篇:那年我们错过的人

那年,我们一起走过

那年,我们一起走过……

——献给2010级团学会宣传部全体同学们

走在司小的天空下,为了心中的梦,我们走到了一起,也将一起走过风景一路。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记得相遇时你我还是“新同学”,你说你会画画,我说我会作文,所以,我们共同结识了宣传部,认识了部长认识了同事,也成全了我心中一个小小的梦想。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我记得早早等候开会的你,记得开会时你滔滔不绝,徜徉在创意的海洋里,流连于严谨的天空上。你记得吗?那次我迟到了,受罚买了饮料给大家,但失落中总有小小的甜蜜,因为我看到大家像一家人一样,乐在一起。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那是去本部发传单的时候,因为我不懂得主动分发,因为我不敢上前开口,你走过来,说“我帮你”,你拿走了我手中的大部分传单,奔走,微笑。在那绿色的草坪上,你像阳光下的精灵,灵动活泼。我记得,你说因为我们都是宣传部的,心放在一起,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呢?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你记得吗?还是征文大赛和海报设计评比的时候,你说我们宣传部的搞这些,小菜一碟。后来,我确实看到了,你的海报设计拿了一等奖,我的征文也获了奖。我遇见你时,你说,别忘了我们是哪个部的„„再后来,大家吵着要我们请客吃饭,这么多同学聚在一起,那是小小的温暖,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一点一滴,默默流泻着最温柔的感动„„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那天部长说,我们搞了个级徽设计大赛,大家帮忙选选看。当我看到一叠叠的设计,看到你认真地看着每一张图,力求尽快尽好地选出合适的作品。又一次我体会到,干一行爱一行,因为认真负责,我们的部门才能越办越好。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阳光下,一件件班服仿佛在宣扬着一个个班级的个性与活力。你说,这次活动是我们部向年级老师力争来的,一个班级就要团结在一起做出些成绩来,只希望这次活动能让大家体会到班级凝聚的力量。其实,那时我感到的不仅仅是班集体的力量,还有我们宣传部,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用心,打造着这个部门,像雕刻艺术品一样„„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在寝室里,你的灯,一直亮到深夜,想告诉你早点睡,想告诉你明天再做吧。可是我知道你的执着与责任感,你做的事,我们都放在心上了。可能,你自己都不记得了吧,可能真正的奉献,的确是不求回报的。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其实很久了,我一直想表达我的感谢,这岁岁朝朝,风风雨雨。即使欢宴尽散,记忆依旧可以荡涤我们的心扉。也许,我不善表达;也许,我讷于言语,所以只能放在心里。我寂静思考:霜天中你繁花落尽,我悄悄收起你灌满希望的果实。送给你,我的宣传部,我的同学们,我们的“那年”,我们的“一起走过”。

第二篇:那年,我们三个人一起)

那年,我们三个人一起走过

那年,我们三个人相遇,相识,相知。

那年,我们一起快乐。下晚自习,我们三人很晚才走,在漆黑的夜空之下,肩并肩,大声歌唱,发泄着学习的压力。我们三个人,挤在一床被子下,尽情畅谈,还时不时地探出头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再一同埋在被子里,继续聊着。下雪时,我们三人会想办法逃出课堂,在洁白的雪地上打雪仗,大声呼喊,尽情挥洒着青春的活力。

那年,我们一起幸福。平时,我们一起去吃饭,一起购物,轮流买我们的最爱-《青年文摘》,一起看杂志,偶尔我们三个人会吃一份菜,并且高喊节约。周六下午,我们三个会跑出学校,去学校附近的拉面馆,吃上一碗拉面,再狂奔回校,在路上总会留下我们的大声欢笑。周日,我们会找时间爬进食堂前的空教室打羽毛球。我们还一起在雨中漫步,一同在很滑的雪地上搀扶,一起在星空下压马路。

那年,我们一起倔强。每次回家,我们三个人,从不带书,严格秉承该玩时痛痛快快玩的原则,走的很轻松,也很潇洒,当然,每次我们都会先坐同一辆车上,然后再转车各自回家。我们在没完成作业的情况之下,竟会大胆的鄙视忙着抄作业的同窗们。我们把那遥远的梦想大声说出来,却从不怕别人听见。

那年,我们一起坚强。早上醒来,看到熟睡者,我们会毫不犹豫的去掀被子,只因我们三个人不允许任何一次懒惰。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习惯了把不懂得问题保留下来,然后三个人一起探讨。每个阶段学习不理想,我们会留在教室里恶补一顿。

那年,我们一起走过,我们倔强却快乐着,坚强却幸福着…… 三个人的世界,很小,却很美好。三个人的心,很深,却很坦诚。 我想,若干年以后,我不会忘记,那年,我们三个人一起走过。

统计学院 王丽娟

第三篇:毕业那年,我们走过的路

读书的时候偶尔总会感慨生不逢时,很羡慕那些一毕业就会分配工作的学长学姐们,但现在想想其实我们那年代毕业也是挺幸运的;我毕业于XX年,国家已经实行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毕业生工作双向选择。

大学读的专业是听起来很好,但其实很苦逼的中文专业。毕业的时候,要不就进企业做文秘或者助理,要不就进事业单位坐办公室。。前一条路,对于一个大老爷们来说,不合适;后一条路对于一个没有“门路”的农村的孩子,更是可望不可及。

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刚出校门的我,一个人搭火车来到了深圳这个传说中的大都市。见到深圳的第一眼,我觉得我喜欢上这个城市,于是也决定一定要把根深深地扎进这片土地。由于个人对文案策划的工作比较感兴趣,于是选择了这个行业。

其实找工作真的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学生在一个陌生的省市。那个时候,寄住在朋友家。每天跑人才市场、上网投简历、跑企业面试。记得在深圳面试的第一家企业是在地王大厦附近的一个大型高级写字楼,进出都要登记刷身份证。站在企业30楼的会议室里,看着窗外的风景和人群,突然发现这片土地虽然肥沃,但并不是谁都能生存下去。记得有一次,一家大型的制造企业通知去面试,但工作地点在横岗那边。转了几趟公车终于到公司了,企业的hr居然告诉说这个职位已经找到人了。那一刻的我突然很想流泪。最累的时候,每天三四个面试,也有一两天都没有一个面试机会;我拒绝过别人,也被自己心仪的企业拒绝过。当时我永远忘不了拿到心仪的那家公司offer的时候的那种激动的心情。

其实,第一份工资少得可怜,只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所以我的第一份工资贡献给我了当时的“包租婆”。有了自己小小的房子,即时光线不好、空间很小,但是我还是很开心的告诉朋友:我终于在这片土地扎下跟了。

一晃工作已经9年多了,从刚毕业的青涩到现在的职场老人,现在回想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什么都有,无奈的,兴奋的,尴尬的,激动的,失落的,愤怒的,忧伤的。。。。

其实我只想对现在刚毕业的同学说其实你有更大的潜能。

你不会预想到你会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至少我周围没有一个人预想到了。其实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储备差距不是特别大,关键在于每个人将自己的潜能如何挖掘,在于能否变现你的积累,在于自己对于某一个职位究竟有多大的储备和潜能,并将这种潜能恰当表现出来。

我们会经常议论,某某靠着家里的关系,某某靠着自己那张脸蛋,不费吹灰之力就去了哪哪哪,但是请你接受这一切并且在心里不要有任何的不平衡。这是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你我都没法改变,能够改变的知识我们自己。

你一定要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这是一个最最基础的条件。你还要善于把自己其他方面的才能运用到求职和工作之中,从不同的领域中寻找灵感。你要是一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把问题看得更加透彻,更加清晰,更加全面,你就会比别人更有竞争力,更具备潜质

第四篇:那年,我们都还高三

那人,那情,那画面,已成美好,永生难忘。

高三,

习惯了在天朦胧的时候起床、

习惯了带着惺松的睡眼洗脸、刷牙、习惯了懒懒的…

习惯了边走着边咒骂着可恶的教育制度并计算着距离星期天的时间;…

习惯了在老师查过人时匆匆忙忙的去趟厕所,回来再趴在桌子上睡会回笼觉……

习惯了课上满脑子的睡意直想让自己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睡去,把书堆的高高地,假装低着头看书,却在头放在书上的一刹那安然睡去。

那年我们都还高三。

喜欢在桌上写满自己的青春誓言

喜欢在墙上写下自己的无奈、

喜欢在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

喜欢午睡时塞上耳机听几首喜欢的歌再睡去…

喜欢看看自己好久没看的杂志、报纸、

喜欢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走过的男生,女生,并大肆的点评一番、

喜欢一群朋友在一起起轰一番,发泄一下自己青春的无奈、

喜欢在教室的后排小声的讨论着.

喜欢在阴暗的楼道和自己喜欢的那个她来个刻意的不期而遇;

那年我们都还高三。

为了一道数学题我们可以熬上一个晚自习,为了请教一道题目我们可以忘记放学的铃声。 害怕着每一次的考试,却又期待着每一次考试,害怕成绩的宣布,却又期待着成绩的宣布,假装不关心自己的成绩,却在没人的时候把墙上的成绩排名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默默的走开…

心想下次考试如果再不进步,我就不再努力了。可自己不管进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却从来没有停止流过。

我们都还高三。

习惯了早上五点多起床,

习惯了早上不到七点上学,

习惯了中午吃着栏杆外小贩卖的难吃又不饱的盒饭,

习惯了打了预备铃才匆匆从厕所跑进教室,然后低声问道:这节什么课?习惯了上课疯狂的干这与学习无关的事,还得时刻警惕后门窗户出现的班主任探班的身影,与此同时,大家几乎都条件反射般的熟练到将书箱的杂志小说推进去,笔直的做好,假模假式的拿着写不出字的笔,认真看着黑板,脑子里在盘算着班主任走了没有?没然后片刻寂静后,停到后排的喧闹声,是的警报解除......

一转眼我们离别了高三的苦日子,一切的习惯变得那么的不习惯。以为自己的青春在高三结束的那一刻得到释放,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春。可我们却又常常想起高三的日子,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留下的汗渍,想回到高中的教室看看写满作业的黑板,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曾经在墙上写下的诗,想回去看看我们后墙的倒计时板报;想回到高三教室

听听黑板下的青春誓言是否绕梁不舍离去,想见见一起从黑色六月走过的朋友们,想见见上课不忍心将你从睡梦中吵醒的同桌,想见见那充满我们欢声笑语的校园……

现在在大学里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回想起高三的日子,总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逝去的高三岁月,永远是我们心中关于青春的最美好回忆。

高中,想想不免有些苦涩,苦涩的不是经历那几年的生活,而是不再拥有那样的生活。曾经的同学,曾经的老师,曾经的校园都已渐渐远去,仅留下那份不太完美的记忆。

高三,一辈子的记忆,一辈子或许仅有一次的高三……真的很怀念!

此刻才知道好无奈,黑板前的倒计时,是我们幸福的终止。 离开了,就再也不会有人轻轻的敲你后脑勺,也不会再为了一些小事而扯扯闹闹,再也不会有一袋零食分几份的快乐, 再也不会有人捂着肚子笑你是花脸猫,那年我们都是高三, 有太多太多的不会,有万分的不舍。

第五篇:那年我们都还在高三

2011级应化一班杨正军 那年我们都还在高三

习惯了在天朦胧的时候起床,

习惯了带着惺松的睡眼洗脸、刷牙、习惯了懒懒的…

习惯了边走着边咒骂着可恶的教育制度并计算着距离星期天的时间,

习惯了在老师查过人后匆匆忙忙的去趟厕所,回来再趴在桌子上睡会回笼觉…… 习惯了课上满脑子的睡意直想让自己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睡去,把书堆的高高地,假装低着头看书,却在头放在书上的一刹那安睡。

那年我们都还高三

喜欢在桌上写满自己的青春誓言,

喜欢在墙上写下自己的无奈,

喜欢在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

喜欢在吃饭的时间里去操场投两把篮球,

喜欢午睡时塞上耳机听几首喜欢的歌再睡去…

喜欢看看自己好久没看的杂志、报纸,

喜欢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走过的男生,女生,并大肆的点评一番,

喜欢一群朋友在一起轰一番,发泄一下自己青春的无奈,

喜欢在阴暗的楼道和自己喜欢的那个她来个刻意的不期而遇……

我们都还很高三

习惯了早上五点多起床,

习惯了早上不到七点上学,

习惯了中午吃着栏杆外小贩卖的难吃又不饱的盒饭,

习惯了打了预备铃才匆匆从厕所跑进教室,然后低声问道:这节嘛课?

习惯了上课疯狂的干与学习无关的事同时还得时刻警惕后门窗户出现的班主任的丑恶嘴脸。

一转眼我们离别了高三的苦日子,一切的习惯变得那么的不习惯。以为自己的青春在高三结束的那一刻得到释放,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春。可我们却又常常想起高三的日子,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留下的汗渍;想回到高中的教室看看写满作业的黑板;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曾经在墙上写下的诗;想回去看看我们后墙的倒计时板报;想回到高三教室听听黑板下的青春誓言;想见见一起从黑色六月走过的朋友们;想见见那充满我们欢声笑语的校园……

现在在大学里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回想起高三的日子,总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逝去的高三岁月,永远是我们心中关于青春的最美好回忆。

上一篇:纳税筹划基本特点下一篇:那天老师表扬了我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