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

2023-02-11

1 关于生命教育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 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是因人的生命而存在, 生命的生长需要才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的教育在经历了漫长跋涉后才最终从盲目追随科学的困惑里慢慢找回自我, 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了对生命的高度关注上, 于是, 一种关照生命的教育应运而生, 它处处彰显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1.1 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是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 以承认不同秉赋、性格和能力差异为前提, 以倡导人的生命和自身、自然、他人整体和谐为目标, 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 唤醒人的生命意识, 启迪人的精神世界, 开发人的生命潜能, 构建人的生活方式, 激发人的生命活力, 提升人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 是在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基础上, 通过教学,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美好, 懂得欣赏生命尊重并热爱生命。生命教育成为了现代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生命教育的三大特性

生命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最大一点, 就是生命教育永远有生命活跃的气息, 永远关注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而不是像传统教育那样只会做了知识的传声筒, 死气沉沉, 因而生命性成了生命教育的一大亮点。

独特性则应是生命教育的另一个亮点, 这是因为生命教育关注每一个生命,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里能始终依照每一个生命的独特品质来塑造有个性魅力的平凡人。

生命教育还有完整性的重要特征。教育永远是面对人的教育, 教育的成功与否也往往通过人而体现出来, 因而教育对生命的关注应该是而且一定是教育永远的主题。生命教育对生命的高度关注, 使生命教育日益渗透于其他教育领域成为可能。

2 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因

生命教育首先急需在语文教育中展开, 有人的因素, 也有语文教育的因素。

2.1 不可比拟的人文优势

语文的人文性是最强的, 这不仅是因为语文本身丰富的人文底蕴对于学生有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而且还因为语文这门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比拟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功能。

2.2 丰富的资源优势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注重理念的更新, 而且还注重教材的编写, 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人类, 关注自然, 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这就为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命教育资源。同时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

3 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3.1 转变教师观念, 学会“有生命地教”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人, 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而在新语文教育里实施生命教育, 就必须转变语文教师的观念, 培养语文教师的生命情怀, 让其在教学实践里学会“有生命地教”。

3.2 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生命地学”

新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个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时, 必须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能够“有生命地学”,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回归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能使学生胸中有爱、胸中有生命地学习。二是在语文教育中学生能自主选择学习。

3.3 注重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

(1) 引入生命问题题材来作文。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引入生命问题题材, 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生命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入贴近生活生命问题的题材时, 让学生能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 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写作。

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写作空间, 鼓励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积极观察周围生命, 并及时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里, 则应对学生的这种积极生活的态度予以鼓励或是肯定, 在互动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渗透的目的。

4 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

4.1 有助于更好地落实语文教育的职责

在语文教育中落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职责, 同时也包括了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生命教育的植入, 则主要有助于更好地落实后者的职责, 那是因为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 教师更尊重学生, 包括他们的人格尊严和他们的想法, 这样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更自主地自由地从数以万计的文字背后去体悟每个生命, 然后在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和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系列过程里产生对于生命的特殊见解, 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 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 对于语文教育“语文素养”培养职责的落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4.2 有利于突显语文教育的生命品质

教育具有生命性, 是因为教育始终是直面人的活动, 语文教育显示生命的品质, 不单单是因为语文教育本身充满生命因素的缘故, 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它对于生命的高度关注。

4.3 有助于塑造大写的人

我们知道, 教育是“为人”的教育, 这是教育的职责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一个完整的人不单单是指他具备多大的生存能力, 还应该包括他在人文方面比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等的完善程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塑造有个性的完整的人, 这当然包括学生自身科学素质方面的要求, 也包括在人文素养方面的要求。生命教育引发学生对于人生对于生命的各种主动的思考, 并获得对于人生对于世界对于宇宙的积极认识:善待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能力无形得到有效的加强。这样才塑造了一个大写的“人”。

5 结语

语文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需要深刻领会生命教育的精髓, 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要靠教师的适时引导;既要利用语文教育的学科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来实施生命教育, 也要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来加强。

摘要:生命教育关注鲜活完整的生命,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语文在人文和教材方面的两大优势, 我们找到了在语文教育中实行生命教育一些途径, 希望通过这些探索, 能够对语文教育和学生的发展起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育,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 雷静, 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综述[J].教育探索, 2005 (5) :92.

[2]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139.

[3] 黄加成, 刘艳玲.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摭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 (4) :94.

[4] 鲜志英.解读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1) :78.

[5] 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3.

[6] 熊芳芳.生命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概念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3 (7) :10.

上一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下一篇:巧用诗歌教学指导初中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