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反贪污贿赂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贪污贿赂行为是人类社会的通病,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世,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反贪污贿赂都是须严阵以待的法学、政治学命题。由于反贪污贿赂天然的法律性,及其浓重的政治意味,人们往往会忽略经济、经济学与反贪污贿赂的重要联系。然而,不仅贪污贿赂“以权谋私”行为本身通常以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其直接的危害也恰恰反映在经济上。甚而,贪污贿赂行为的本质是对各类有限资源的掠夺和交换,其经济属性无法回避。与此相对,反贪污贿赂在法律、政治使命外,也负有经济使命—不仅在于挽回经济损失、维护经济秩序,反贪污贿赂本身也无法摆脱其经济代价是否合理、成本与收益是否相匹配的经济考验。也可以说,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审视贪污贿赂与反贪污贿赂的视角,给我们创造了另一个检验反贪污贿赂成功高效与否的评价标准。 近年来,我国对反贪污贿赂越来越重视,在物质和政策上对其投入也不可谓不多,然而国内公众和国际社会对我国反贪污贿赂的效果并不满意。在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排名中,我国仍属于“比较腐败”国家的行列。近期网络爆出的“表哥”和“房叔”事件更是引发了民众对我国反贪污贿赂低效益的叩问。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我国对反贪污贿赂的社会投入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何在?以及如何提高反贪污贿赂的效益?本文的研究背景即是目前对贪污贿赂犯罪的重治无效,由此提出反贪污贿赂成本与收益不相符的假设,通过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证该假设,查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大胆设想更为高效合理的反贪污贿赂模式,最后得出结论。 本文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反贪污贿赂的经济理性,以经济学为视角探讨贪污贿赂行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代价,探讨反贪污贿赂的经济目的。第二章为反贪污贿赂的效益分析,通过对最高检工作报告、上海反贪年报、以及国际组织的指数中数据的收集,来阐释反贪污贿赂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的反贪污贿赂效益。第三章为反贪污贿赂效益的抑制因素,在对我国反贪污贿赂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反思抑制反贪污贿赂效益的原因,包括犯罪成本过低、制度滞后乏力,以及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不畅。第四章为反贪污贿赂的战略调整,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调整反贪污贿赂侧重点、整合反贪污贿赂组织的设想。

关键词:反贪污贿赂;经济学分析;效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学科专业:法律(专业学位)

目录

图表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反贪污贿赂的经济理性

第一节 贪污贿赂的经济代价

一、直接经济损失

二、间接经济损失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的经济目的

一、直接的经济目的

二、间接的经济利益

第二章 反贪污贿赂的效益分析

第一节 反贪污贿赂的各项数据

一、我国官方提供的反贪污贿赂案件相关数据

二、国际上评价腐败的主要指数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的数据分析

一、我国反贪污贿赂效益的数据分析

二、地区性反贪污贿赂效益的数据分析

三、我国反贪污贿赂效益的国际评价

四、“表哥”和“房叔”事件对我国反贪污贿赂效益的叩问

第三章 反贪污贿赂效益的抑制因素

第一节 犯罪成本过低

一、犯罪主体的经济人假设

二、犯罪主体是理性决策者

第二节 制度建设滞后乏力

一、权力制约机制无力

二、收益监管机制缺乏

第三节 刑事司法合作不畅

一、历程与现状

二、局限与展望

第四章 反贪污贿赂的战略调整

第一节 调整反贪污贿赂侧重点的设想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启示

二、调整“重受贿轻行贿”的贿赂犯罪惩处思路

三、增设“影响力交易”贿赂犯罪的设想

第二节 整合反贪污贿赂组织的构想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规定

二、确保反贪污贿赂独立

三、形成反贪污贿赂合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上一篇:质量管控论文提纲下一篇:小学法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