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法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敦煌《灸经图》艾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敦煌《灸经图》艾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通过与传统艾炷灸相比较,观察敦煌《灸经图》艾灸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验证并发掘其临床实用价值。为敦煌医学针灸相关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96例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用敦煌《灸经图》艾灸法,对照组加用传统艾炷灸。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均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表、IBS症状尺度表(IBS-SSS)、Bristol粪便性状积分及IB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进行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估,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及积分的结果,评价敦煌《灸经图》艾灸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1.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症状:经统计学检验,治疗前两组中医各症状程度分级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主症在排便次数上无差异(P>0.05),腹胀腹痛、排便性状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医症状次症在改善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及倦怠乏力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1);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症状总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IBS-SSS量表、IBS-QOL量表: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IBS-S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BS-QOL积分,结果表明在改善患者心境恶劣、行为障碍、自体意象、健康担忧、进食逃避、性行为6个维度情况上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提高,具有可比性(P<0.05),但两组在社会功能、关系拓展维度的改善情况上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积分,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各检查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异常。不良反应:对照组中1名患者出现轻微恶心,该反应持续2h后消失;治疗组1例患者背部大肠俞穴处有大约3mm×2mm水泡,3天后水泡自行消退,以上2例均未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1.敦煌《灸经图》艾灸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与传统艾炷灸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疗法均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但敦煌《灸经图》艾灸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疗效更优。2.与传统艾炷灸相比,敦煌《灸经图》艾灸法灸量大,效力强,其特色鲜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敦煌《灸经图》;艾灸法;脾肾阳虚

学科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脱落标准

2 试验方案

2.1 研究设计与随机方法

2.2 试验方法

3 疗效评价

3.1 中医症状积分评价标准

3.2 中医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3.3 中医证候总疗效评价标准

3.4 IBS症状尺度表(IBS-SSS)、IB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评价标准

4 安全性评价

5 统计学处理与质量控制

6 研究结果

6.1 病例完成情况

6.2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6.3 中医症状疗效评价结果

6.4 中医证候总疗效评价结果

6.5 IBS-QOL量表评价结果

6.6 IBS-SSS量表评价结果

6.7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辨证分型确立依据

2 施术范围选择依据

3 艾灸的治疗作用

4 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病例信息表

附录2 脾肾阳虚型泄泻常见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3 IBS-SSS量表

附录4 IBS-QOL生活质量问卷

附录5 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图

附录6 知情同意书

附录7 敦煌灸法治疗图片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上一篇:地理测绘下信息科学的论文提纲下一篇:工会构建和谐校园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