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技术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

2022-09-10

引言

由于采油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采油的产量, 所以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 采油技术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国现有的采油技术可以分为三种, 分别是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随着采油次数的增加, 采油难度也在不断的上升。一次采油是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的初次采油;二次采油是在注水后,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辅助采油;三次采油主要利用化学方法对最困难的层面油藏进行开采。下面针对几种主要采油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1 传统采油技术的应用

(1) 完井技术完井技术主要应用于钻井的收尾阶段。由于完井技术在我国的油田开发和生产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 所以在直井和水井等方面有着水平较高的应用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要根据油田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完井采油技术, 从而达到更好的采油效果。而我国对裸眼技术和衬管技术的使用比较多。

(2) 热超导技术热超导采油技术主要依靠对化学技术的使用, 使物质热阻接近零, 从而高效的完成采油工作。首先要在底下注入超导液, 然后再利用其具备的热导功能将热量转移到井口。在这种情况下, 井口产出液的实际温度将被提高, 从而通过降低辅助装置的方式实现节能目标。与此同时, 抽油机的负荷被有效的降低了, 泵效也得到了提升。所以, 热超导技术在环保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 并且成本低和效率高, 能在采油工作中被安全的应用。

(3) 分层注水技术分层注水技术一般被应用于二次采油中, 并且在多次油藏注水开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由于一般每口井会有多个注水环节, 所以采用分层注水技术, 可以为水层底下的波及效率获得良好效果。从时间上来看, 分层注水技术早先被应用于克拉玛依油田的开采工作中, 而在我国, 则是最早应用于大庆油田开采[1]。

(4) 电动潜油泵技术电动潜油泵技术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四个系列, 而整个机械装置则分为了井下、地面和电力三个部分。就目前来看, 该技术虽然属于较为先进的机械采油技术, 但是在技术占有率上并不算很高。然而由于电动潜油泵技术在油井举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油田开采人员仍然在进行该技术的开发。

(5) 压裂技术压裂技术作为为油气井增产的主要措施, 被应用于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工作当中。该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储层的渗透能力, 还可以增大储层泄油面积, 从而提高储层的经济效益。所以, 随着压裂技术成本的不断降低, 压裂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6) 解堵技术解堵技术一般被应用于油田开发的中后期, 用来处理近井地带和解除低层堵塞。近年来我国的解堵技术有很多种, 像水力振动法、超声波法、电脉冲法、普通酸洗和水力喷射等方法都分别被运用到了解堵技术中, 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从而提高了近井地带的渗透率, 进而恢复并提高了油田的产油量。

2 新型采油技术的应用

(1) 微生物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采油技术, 首先, 该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油田结蜡。因为应用该技术会产生化学剂, 并且可以直接应用于结蜡部位, 从而解决管道堵塞等各种问题。其次, 微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水驱中。这是因为微生物生成物可以用于处理注水系统, 从而增加注水量, 并且降低注水压力和能源成本。再者, 微生物技术可以起到聚合物破乳的催化剂作用, 从而缓解采油过程中实施压裂措施带来的损害。另外, 微生物技术可以提高采油量[2]。

(2) 复合驱油法顾名思义, 复合驱油法就是将多种驱油方法进行集合, 从而吸取各种驱油方法的优点。所以复合驱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和流体性质, 在多种工作环境下进行应用。就目前而言, 二元复合驱油法和三元复合驱油法是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而相比较而言, 二元复合驱油法的研究方向是碱/聚合物复合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 而碱/聚合物复合驱既可以除去原油中的酸类, 又可以形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 所以二元复合驱油法的应用效果较好。但是三元复合驱油法主要使用碱, 在技术成本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并且可以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 所以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油田开采中。

(3) 混相法混相法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非常的优势, 所以也被应用于油田开采工作中。混相法可以使排驱剂所到之处的采出率提高到百分之百, 它主要是通过将一种其他流体注入到油层, 从而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在复杂的相变关系, 形成了混相区段。另外, 如果将这种技术与提高波及系数的技术相结合, 就很可能使采收率达到95%以上[3]。

摘要:就目前而言, 经过多年的石油开采, 我国石油企业已经可以利用多种采油技术进行油田的开发。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对现有的热力采油技术和微生物采油技术等多种采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给广大油田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采油技术,油田开发生产,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一凡.多次采油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17 (01) :57.

[2] 王浩.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J].化工管理, 2014, 24 (01) :114.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管理探析下一篇: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商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