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

2022-09-10

当今世界各个领域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 这就要求本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 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 发展不平衡, 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比较差, 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生源上看, 属于初中毕业生中的最低层, 大量的学生往往考不上普高之后最后才选择中职学校, 此时, 学生自我评价低, 家长也降低期望, 只求能顺利找到较满意的工作。在这样的前提下, 教师如何能更好的组织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使学生学有所长, 学有所成, 下面从以下六点来分析和讨论。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⑴正视现实, 调整心态, 以平和心态看待学生。

⑵“降低身份”, 主动与“差生”交流, 注意辅导。

⑶严以律己, 为人师表, 恩威并重, 鼓励为主。

2 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线

思维的启发性启发式教学就是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 积极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使学习者兴奋, 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讲授《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开篇课时, 不要急于让学生打开书本, 干枯地讲概念和理论;而是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 给他们更直观地看《开天辟地》学习软件。同学们无不为动感诙谐的画面、清晰的讲解、优美震撼的配乐所折服。在这中间还可以穿插地问大家:你们喜欢吗?你们想知道怎么制作吗?慢慢带动学生的兴趣, 这样子, 一节课就能让同学们全方位感受多媒体, 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燃起希望的火花。

思维的创造性营造“疑”与“思”的教学情境, 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扉。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 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 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 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 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敢于向老师挑战。告诉学生不要怕想错、说错, 因为失败与成功总是相伴随, 一个害怕失败的学生是很难有所创造的。

3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实施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黑板、粉笔、教科书的限制, 凭借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成为2 1世纪教学改革的新尝试。这对于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也是实例化教学的重要领地。P h o t o s h o p、Flash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所以应该安排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在这里学生利用广播系统观看多媒体课件、详细学习老师演示制作实例的每一步, 并且马上可以动手练习。如果练习中出现问题, 利用电子举手功能向老师呼叫, 得到老师的个别辅导。

在这两门课的教学中, 应特别注重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提醒大家:要赋予每一幅作品以生命力, 必须紧紧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细心观察和积累。比如给过生日的同学发去自制的贺卡;到了重大节日、纪念日、节水日等老师会提示大家搜集信息, 也为同学们准备相应的素材供创意之用。学生在完成了设计之后, 最得意的莫过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多媒体网络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通过网络的转播系统进行作品展评活动。每个同学既是参评者, 也是评判者, 教师也要对每个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建设性的意见。对评判分数较高的部分作品请作者简述创意思路、演示制作过程。通过展评活动, 不但激发学生取长补短, 借鉴它山之石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培养自身的创作能力, 同时还使受好评的同学更有兴趣钻研下去, 带动更多的同学去挖掘去创新。

4 利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 就是“先结果后过程”, 具体地说根据教材内容把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用任务即问题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想方设法来完成任务,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中职计算机学科与其他文化学科的教与学的方式是有区别的, 譬如信息课程的教学是与操作分不开的。学生在掌握了增加上机实习课时, 突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从而加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职校不同于普通中学, 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需要能够熟练地操作, 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操作性要求更高。无论你的理论知识学得多好, 操作不熟练, 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职校毕业生。当然, 上机实习课时增加后, 实习的管理难度也加大了。要注意在实习课上不能出现学生任其操作、甚至玩游戏的现象。实习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情况, 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可以进行集体练习, 也可以进行小组练习, 或者进行个别练习。但这些形式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当某个具体训练任务结束时, 要进行测试。这样, 教师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 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同时, 对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也是一种约束, 可以让学生通过测试来促进其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

5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注意与学生交互

中职的计算机教学, 有着多媒体教室, 网络、投影等先进的教学设备, 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更需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学生和教师都面对电脑, 很容易造成你讲你的, 我做我的局面。教师在前面教师机用鼠标指点江山, 语势激昂, 口干舌燥, 而学生或头昏眼花, 昏昏欲睡, 或索性开小差,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同时注意观察学生, 适时采用提问回答, 学生演示, 小组讨论等方法让让学生积极参与。保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交互。保持课堂的学习气氛, 积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6 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 改善硬件环境

(1)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加大机房的投入, 保证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

(2) 组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应采用先进的电子产品, 以完全满足现行教学时提问、应答、个别交流、个别辅导等多种要求, 可使学生心、脑、眼、耳并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要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我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开放机房。在课外活动、晚自习及双休日等时间, 按小时适当收费, 开放机房。这样, 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 又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还要增加一部分的机房维护费用。

中职计算机教学更要注重实践能力, 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提高中职学生的竞争能力, 对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广大教师有着许多宝贵的经验, 同时仍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这需要大家的大量交流, 取长补短, 以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来有效提高学生素质。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并利用网络实施和任务驱动法教学, 融合良好的教学方法, 实行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思维能力,网络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新时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考[J].首届全国职业教育发展论坛.

上一篇:农村电商大趋势下的农产品物流转型发展下一篇: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