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治疗措施应用体会

2022-10-1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主要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导致[1]。其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随着社会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增加。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生疾病,临床表现为内分泌紊乱,一般需要终身治疗,其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糖尿病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综合征,脑血栓等,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作用,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质量[2]。而对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患者的高血糖往往会导致出现血糖正常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的负担。该研究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来该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86例同期进行外科手术的正常血糖水平的患者,比较高血糖对进行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取得不错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来该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86例同期进行外科手术的正常血糖水平的患者,实验组86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44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为 (65.3±2.5) 岁,I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82例;对照组86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45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为 (64.4±2.2) 岁。实验组患者中有65例在入院前就已确诊为糖尿病,其中有43例口服降血糖药进行治疗控制血糖,22例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控制血糖;另有5例患者在出现酮症酸中毒后发现高血糖。实验组患者的高血糖均经WHO的诊断标准确诊。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手术类型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有:择期手术67例: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6例肝切除术,5例子宫切除术;急诊手术1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9例,剖宫产手术3例,急性阑尾炎7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有:择期手术69例:3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9例无张力疝修补术,3例肝切除术,7例子宫切除术;急诊手术1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7例,剖宫产手术6例,急性阑尾炎4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相应的围术期的处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手术过程。

1.2.2围术期处理1术前处理:控制血糖,向患者讲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使患者配合治疗。主要通过药物以及饮食控制。每日三餐前以及三餐后2 h测血糖,根据测得的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同时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推荐少食多餐。在术前3~7 d停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改用胰岛素。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确定胰岛素用量 ; 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心理常常处于恐惧,陌生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安抚患者,宽慰患者,舒缓患者的恐惧情绪。糖尿病一般无法根治,患者心理往往会存在恐惧心理不肯配合医生治疗。护理人员需陪伴在患者左右,安抚其紧张的心情,鼓励和关怀患者,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 ; 3术中处理:手术当天清晨检测患者的血糖,术中选取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麻醉方式。手术期间,每30~60 min测量一次血糖,相关研究表明术中的血糖保持在6.8~11.2 mmol/L为最佳[3]。医生应尽可能快的完成手术,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 4术后处理:要点为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术后并发症与血糖浓度有关,血糖浓度越高,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越高。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如若无法进食应每日静脉补充200 g葡萄糖,同时应以生理盐水混合胰岛素进行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时刻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同时应注意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待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后,应恢复饮食,同时减少补液量。术后要保持引流畅通,加强换药,保持创口干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选择拆线时机。术后积极开展护理治疗,加强营养,预防并发症。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显示,组间差距采用t比较,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多数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86例患者中出现5例切口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低血糖,4例酮症酸中毒,1例败血症,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对照组仅出现3例切口感染,1例低血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并且糖尿病的多种慢性并发症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生疾病,临床表现为内分泌紊乱,一般需要终身治疗。外科手术能和糖尿病相互影响。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感染等均能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尤其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等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糖尿病还可导致水电解质失衡,患者行外科手术时不利于伤口的恢复和身体循环的恢复。一些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使患者对低血压敏感,具有抑制呼吸,尤其是麻醉时会加重抑制。高血糖也会诱导细菌繁殖,使糖尿病人的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患者在外科手术之前需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以避免手术中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在术前控制血糖在一定水平能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强血糖监测,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和其他治疗活动。并且术前应常规使用抗菌药,手术时间超过4 h的也应追加使用。手术过程中应时刻监测血糖变化,为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以及其他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术中应注意补充细胞外液及钾离子。

该研究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来该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86例同期进行外科手术的正常血糖水平的患者,比较高血糖对进行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多数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86例患者中出现5例切口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低血糖,4例酮症酸中毒,1例败血症,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对照组仅出现3例切口感染,1例低血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该研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应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时间和方式,到达最佳的治疗效果。在该研究中,对于实验组患者,我们采用了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分别有 : 1术前处理:控制血糖,向患者讲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使患者配合治疗。主要通过药物以及饮食控制。每日三餐前以及三餐后2 h测血糖,根据测得的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 ; 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心理常常处于恐惧,陌生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安抚患者,宽慰患者,舒缓患者的恐惧情绪 ; 3术中处理:手术当天清晨检测患者的血糖,术中选取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麻醉方式。手术期间,每30~60 min测量一次血糖,相关研究表明术中的血糖保持在6.8~11.2 mmol/L为最佳 ; 4术后处理:要点为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术后并发症与血糖浓度有关,血糖浓度越高,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越高。糖尿病本身就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并且外科手术刺激会导致血糖波动加大,使患者出现血糖偏低或酮症的情况,加大了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风险。而在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中做好相关的处理能大大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治疗措施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来该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86例同期进行外科手术的正常血糖水平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多数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86例患者中出现5例切口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低血糖,4例酮症酸中毒,1例败血症,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对照组仅出现3例切口感染,1例低血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应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时间和方式,到达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糖尿病,围手术期

上一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课堂下一篇: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