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其应用措施分析

2022-09-11

在日常通信资源维护工作中, 要及时做好通信资源情况的记录, 如通信资源的退、投、异常情况, 在运维区域内新开通的通信工程, 因区域网络调整而发生的通信资源资料变更报送等等方面, 都要认真做好相关记录, 保证所记录报送的资源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和规范, 要调查了解统计分析通信的运行质量, 做到心中有底。随着人民群众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通信需求的增多, 致使通信资源数量不断增多, 变更越来越频繁。现时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改变现时的配线管理模式以适应实际发展需要。

一、通信资源管理问题的情况

本文中所讲的通信资源主要都是物理资源。物理资源的内涵是具有物理形态的通信资源。通信资料包括辅助设施、机房、通信设备、板卡、光缆、配线、机架、端口、纤芯等物理资源。在开展物理资源管理的工作中, 占据管理时间最多的是配线端子。优化通信物理资源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管理通信配线端子来实现。然而现时的配线管理工作的效率还是不高, 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上还是以传统的人力管理、纸质记录的方式开展工作, 根本与现在的通信资源需要相矛盾。而且配送的配线资料越来越复杂, 对新投运、变更的通信数据一定要及时更新, 否则很难保证通信数据的准确性和后续管理的效果。如果数据出现错漏, 再开展数据查证业务来源的工作会变得更困难、为通信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带来不少风险。通信资源管理模式的落后和人员配置的不足, 使得新开通的通信工程接入管理、业务投退管理等相关资料信息的管理随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无序, 从而加大了资源信息管理的难度, 不利于开展日常维护工作。

二、管理信息通信端子数据库存系统

要有效提高通信配线资源管理效率, 必须做好相关资源信息管理工作。因开展作业会改变通信资源信息, 导致未能准确保证资源变化的管理, 从而造成通信信息不准确。因此必须加快研发推广信息通信端子数据库动态管理系统, 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库。将IDF网络配线、DDF数字配线、ODF光纤配线等等物理资源用数据库进行存储。加快研发数据的安全与备份模块、资料录入模块等性能高的功能模块。并且要合理解决离线环境下的资源信息储存、备份的问题, 建立录入规则的管理制度和一整套系统的机制模式。不断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录入效率。

为了更好地确保通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要不断推广和研发离线平台的功能设计, 因此使得系统更方便在离线状态下开展相关工作。该系统可以用在智能终端之中, 如员工用该系统进行工作时, 可以将系统安装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日常智能终端上。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成本, 实现降本增效, 又方便在离线状态下移动终端数据的日常管理, 实现在离线状态下的数据转移, 方便数据从移动端口转移到PC端和备份数据。

现时班组都配备了移动作业终端, 而班组所持有的移动作业终端则多以Android系统为主, Android系统在Android‐Studio的基础上, 采用嵌入Htm5+Css3表格框架形式, 所采用的平台设计是以Java语言为主。为了保证数据能在离线模式下编辑, 需要利用本地离线虚拟服务器, 而离线虚拟服务器必须建立在系统所安装的设备上, 为了更好完成资源信息的录入工作, 必须保证资源信息能保存在离线操作设备上。这样才能有效确保系统的易用性。

三、系统实用效果与优势

信息通信端子数据库动态管理系统的建立及运用, 大大地提高了通信配线的工作效率, 保证了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让资源信息走出乱了整、整了又乱的怪圈, 提升了整个通信班子的资源管理水平, 为资源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打好了扎实的管理基础。

信息通信端子数据库动态管理系统的优势在于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里的人机对话界面操作简单直观, 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指示清晰明了, 实用性强, 工作和文件都能自动、顺畅地流转, 无形中相当于给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机械秘书, 让使用者摆脱操作新系统时的晦涩和不得要领的困境。2.通信维护人员可以用该系统实现离线工作,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通信维护人员由以前的耗时甚多地进行资源核对的重复劳动中摆脱出来。将以前耗时4天的工作提高到现在只需1小时离线工作就行了。3.信息通信端子数据库动态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统计功能, 保证了使用者的管理效率。该系统可以迅速了解相应基站资源信息的录入状态和进程, 让使用者了解整个工作状态, 及时处理存在问题, 大大提高了班组的管理维护效率。4.系统具有人性化的共享功能, 完善了单机版本的不足, 实现不同设备不同工作人员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传递的功能, 提高了工作的协作性和灵活性。5.信息通信端子数据库动态管理系统具备报表导出功能, 可以让工作人员对所导出的电子表格进行快速录入, 保证工作可以当场完成, 让及时更新资源信息变成可能。同时系统还优化了资源台账的管理模式, 节约了成本。

四、结束语:

研究人员在研发信息通信端子数据库动态管理系统时就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针对离线系统的缺点, 为了有效解决信息传递的难题, 开发了共享功能来解决以上问题, 同时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 让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到应用都以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细节上的功能设计也将工作人员从低效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大大减少了人力修改和统计的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保证配线信息的网络化电子化管理, 让工作人员迅速地、全面地、准确地掌握和处理好配线资源信息, 深刻地影响了通信网络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方面越来越便捷。特别是通信技术的进步, 由古时的鸿雁传书发展到现时的手机、微信、视频, 通信方式的便利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生产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好通信资源的管理维护工作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通信安全。保证通信资源的顺畅运行, 通信资源高效运转是通信资源的管理维护内容。本文旨在探讨通信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其应用措施。

关键词:通信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应用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中威.城域网基础通信资源的规划建设思路[J].中国新通信, 2018 (4) :21-22

[2] 周冲;张希忠;应用BIM技术建造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J];建设科技;2017 (2) :32-36

[3] 林实.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信息化分析[J]低碳世界, 2018 (7) :122-123

上一篇: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若干思考下一篇:关于体育教师创新活动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