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模式选择探讨

2022-09-11

在我们现阶段, 绝大多数中职旅游专业有两个学习方向, 即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服务类专业, 他们的操作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从始至终必须贯穿以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为基础, 专业实训与操作为重点的教学思路, 打造技术水平高, 动手能力强的旅游人才是中职旅游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下面, 笔者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和专业教学及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来粗浅地谈谈旅游专业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选择的模式。

1 中职旅游专业实训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某些实训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内容很多, 如折花、托盘、斟酒、摆台、点菜、上菜、分菜、铺床、客房清扫等。作为专业老师如果不经常到饭店去了解实情, 那我们的实训内容就会与现实脱节。传统的上菜、分菜、铺床实训同饭店现实工作有很大的区别, 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到了酒店不能马上投入工作, 还需在酒店进行专门化方向培训以后才能上岗。这样既浪费了学校的资源又增加了酒店的成本。因此, 我们在实训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需要来确定实训内容。酒店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

实训项目的重要性被分层。很多旅游专业教师认为有些实训项目不重要, 有些实训项目很重要。老师和学生对重要的实训项目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 而对他们认为不重要的实训项目就加以轻视, 对操作过程中的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自然就降低了。其实这样的老师是不懂酒店管理。在酒店, 服务员的任何一个服务缺陷都有可能引起客人的投诉, 一个很小的服务失误就有可能使客人改变对酒店的评价和印象。这正如业界所说100—1=0。导游方向的人才培养也是如此, 一名导游要掌握的技能有许多, 任何一项技能在需要它的时候才会显示它的重要性。所以, 老师对待实训内容不能分彼此, 对它们的重要性要同等看待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旅游专业人才。

过分相信学生自控能力, 技能考核流于形式。由于许多技能需要多次重复练习, 有些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以后就让学生自己练习, 但是我们的学生相比普通高中的学生, 他们的自觉性非常差。在实训过程中如果老师不严加督促而放任自流, 那么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就无法掌握更谈不上提高和精通了, 到了毕业外出实习的结业技能考核也就只能流于形式了。这样做的后果是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实训内容没有项目化。旅游专业教师在授课或带学生实训时总是将实训内容分割开来, 而没有将各个实训内容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做成一个课程项目。如在学生的技能结业考核时模拟餐厅服务, 以从客人进餐厅就餐到客人就餐完毕离店的整个过程来作为技能考核, 如果客人满意则学生的考核就合格。导游技能考核也是如此, 学生模拟导游带客人上车到某个旅游景点讲解完毕和导游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来作为技能考核, 如果客人满意则导游考核合格。这也与当今的旅游专业课程改革应该是相符合的。

2 旅游专业实训模式的选择

2.1 实训室模式

实训室模式是旅游专业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模式, 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安排下, 组织学生到实训室进行练习。在演练板上详细写清楚每一项技能的操作程序和细节要求注意事项, 学生认真揣摩教师的演练过程并反复练习, 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再鼓励学生创新。学校为旅游专业配备的实训室常见的有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酒吧实训室、前台实训室、导游模拟实训室等。通过在学校实训室学习, 使学生比较系统规范地掌握餐厅及宴会的服务程序与技巧, 掌握酒店前厅及酒店客房对客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与服务程序, 通过模拟导游, 对学生进行导游技能训练, 掌握导游服务技巧。此种模式要求实训室设备齐全, 设备设施与酒店相差无几。导游实训室的设施应该按实景比例缩小布置, 尽可能符合真实性。

2.2 半脱产模式

半脱产实践模式是对实训室模式的一种有力的补充。我们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有的住在学校, 有的学生由于离家较近而选择走读。有的学生悟性好接受能力强, 老师所授知识不能满足这类学生的求知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或老师应该满足这类学生的要求, 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校教学和学习的情况下采取一边读书一边实践实训。这种实训模式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又能通过学生将各种反馈信息收集起来优化课堂, 进一步提高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效益。此种模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探究创新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 半脱产模式也要求旅游专业教师或学校能给学生一个实践的场地, 给学生一个专业能力练习的方向和目标, 也要求老师能定期到学生实训的场地了解情况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2.3 假期打工模式

学生每年有寒假和暑假两个长假,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 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 旅游专业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到旅游企业打工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如学生可以到当地规模比较大的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进行锻炼。而假期也正是旅游企业的旺季, 各家旅游企业大都缺乏人手, 他们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到来基本上持欢迎态度。面对这样的机会, 我们的旅游专业学生应该大胆的到这些企业里去锻炼, 通过这种短期工作, 既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 进一步熟悉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技巧, 又解决了旅游企业旺季时人手不够的问题, 同时还获得一定的报酬, 这对企业和学生都是一个双赢的机会。

2.4 企业综合实习模式

通过两年或两年半的学习, 旅游专业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 学校应该及时为学生提供舞台。在此之前, 学校可以聘请旅游企业的领导来学校进行专业讲座, 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就业形势、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未来发展前景, 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 了解行业竞争, 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 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学生到旅游企业实习, 学校必然要为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 协助企业共同管理学生的生活起居和工作学习, 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及对学生的指导。在此过程中, 学校必须要为学生制订实习教学任务, 找好实习基地。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协调沟通, 完善对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 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 配合企业做好宏观调控和监督, 完成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

当然我们所说的实训教学模式并不是单一的某一个就可以撑起全局, 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各个学校专业定位、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等因素, 灵活运用四个模式。总之, 一切都是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能围绕旅游工作过程来开发课程, 使旅游专业课程能与未来的工作过程对接, 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摘要:不管是旅游服务还是酒店服务专业对于学生们的实操动手能力要求都很高, 这对我们中职教育过程中的教学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不仅理论讲解要简单明了, 更关键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模拟工作场景的课堂, 用实际工作纪律去约束学生, 让他们在其中学习、锻炼自己, 培养未来工作的技能和适应力。但在我们众多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实际中, 由于受到资金、师资、认识、环境等各方面的限制, 旅游专业实训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和方法。结合现阶段中职旅游专业实训课程出现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四种实训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黎春红, 邓飞虎.对旅游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会展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2010 (04) .

[2] 黄荣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 王取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02) .

[4] 杨世俊, 尹华光.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 (08) .

[5] 陈平, 陈菲.广东校企共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 (06) .

上一篇:实现语文教学的感官效应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下一篇:在压力管道检验中存在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