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2023-02-16

1 我国历史建筑的概况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 形成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具有重要的艺术性、历史研究价值。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是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

我国地域辽阔, 地质、风貌、气候水文等有着较大差别, 并且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受到我国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 形成了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建筑, 其中木架建筑比较多, 施工速度快, 取材方便, 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我国大部门历史建筑均为木构架承重建筑。现代社会木架结构本身的缺陷, 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的破坏性大, 易发生火灾等原因, 使用量大大减少。

2 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及修缮

2.1 历史建筑保护的新理念

历史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是一个地区发展的见证。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 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思潮的变化, 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再利用, 可以保存一个地方发展的脉络, 还可以记录过去的历史, 为社会发展提供思考。

历史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细雕琢, 使用材料耐久厚朴, 散发着与众不同的苍劲朴实、典雅之感。历史建筑包含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的财富, 我们需要对历史建筑有意义的元素进行挖掘, 使其保持原样, 并重新散发出其意义与灵魂。

对不同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可以挖掘其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并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体味。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 能够增强该地区视觉连续性, 使不同年代、风格的建筑可以和谐共存。历史建筑可以丰富城市风貌, 增加城市内涵, 也可以作为本地历史发展的见证。

2.2 历史建筑的修缮原则及方法

(1) 确定所保护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修缮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历史建筑的原始资料, 对历史建筑的地理位置、建筑背景、建筑风格、建筑装饰、建筑风格等进行了解, 知道历史建筑在当时的地位。在对立建筑的原始信息进行了解之后, 确定建筑是否有保护、修缮价值。还要对历史建筑的结构进行了解, 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是建立在建筑结构的基础上的。此外, 还要对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和再利用价值进行了解, 通过对历史价值的挖掘, 促进城市开发和历史建筑保护。

(2) 历史建筑修缮要注意的原则。对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要注意的原则主要有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原则、还原原则、少干扰原则、增强历史建筑的可识别性与可逆性原则。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包括对历史建筑内在价值的保护,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要以历史信息为载体, 不能擅自变动, 对历史建筑真正做到还原。

3 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

上海市自1843年开埠以来, 历经百余年, 受到西方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影响比较大, 历史建筑同中国特点融合比较多, 奠定了上海历史建筑今天的格局。上海市对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高度重视, 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 保护历史建筑的风貌。

3.1 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情况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是上海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共公布了5批历史建筑, 总计1058处, 144条风貌保护道路, 44片共41平方公里历史文化风貌区。在2016年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40) 编制纲要中, 要求进行一步加强对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 完整展现“优秀历史建筑—风貌保护道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等城市空间脉络是上海城市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希望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让这些建筑重新焕发新的风采。

3.2 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措施

(1) 保存修缮。历史建筑原貌散发着浓厚的岁月留痕, 石材外墙变旧 (色调泛黄) , 铜质扶手磨损散发出光亮等, 对建筑进行保护不妨碍使用的“变旧”, 体现出历史沧桑, 采用保存的方式进行保护;对局部构件发生损坏的, 可以采取修缮, 要保持原有的样式、材料、工艺抑制, 比如立面缺损的面砖, 要按照原有的尺寸、色调、质地进行特别烧制。比如, 外滩总工会楼梯扶手、磨石子地坪修复、汇丰银行塔楼等均采用此种方式进行修缮。

(2) 恢复重建。建筑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发生破坏, 使材料、结构发生损害, 可以按照保护内容进行复建, 须遵循原则性原则, 保持原有的样式、尺寸、材料、工艺等的一致, 尽可能使用原有的构件、原装饰进行。实际工程中采用恢复重建的案例较少, 多为特例, 实施过程需格外谨慎。比如西藏路的沐恩堂在五十年代曾发生大火, 烧毁部分按照原有的历史原样进行重建。石库门里弄“建业里”保护方案就是由于大批的历史建筑损毁严重, 而规划对一部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要求, 从而使得最终的保护方案将一部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予以完整保留, 拆除了一部分损毁严重的历史建筑, 在拆除过程中将一些原有的特色门头、花式石雕构件采用切割等方法将其完整的保留下来, 原样封存, 后续施工在完成地下配套设施后, 地面建筑按原样复建, 最终在细部构造修缮时将原始的构件物归原主。

摘要:历史建筑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 蕴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是重要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一些历史建筑受到当时历史发展时期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本文通过对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研究, 以期促进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水平, 更好地发挥历史建筑的价值。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修缮

参考文献

[1] 黄勇, 张文珺.规范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城市风貌特色——以《常州市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的编制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 2011, (07) :30-34+14.

[2] 王华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提升西湖景观价值——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申遗整治工程为例[J].中国园林, 2012, (02) :71-75.

[3] 朱飞龙, 叶军, 朱宏博.上海昆剧团 (绍兴路9号) 楼保护性修缮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J].住宅科技, 2014, (02) :55-58.

上一篇:面料再造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探析下一篇:浅析善意取得中的占有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