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专业课”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2022-11-2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 各个职业技术学院纷纷借鉴先进国家的教学模式, 推广应用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法等,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并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在多年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 我逐渐地体会到要想真正地运用好“项目教学法”, 真正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目前职业学院的专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项目式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项目主要是指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在这种教学法中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 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师, 项目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 项目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主要体现在:

1.1 项目教学要求教师熟悉职业实践

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具有理论知识, 又要具有职业经验, 因此, 只有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 才能从整体联系的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职业工作任务作为具有教育价值的项目。同时, 由于项目教学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也就是说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只具有专业理论知识, 而不熟悉职业实践已经很难胜任教学工作。这就要求职业学院的教师必须通过企业见习、实习等途径了解企业, 积累工作经验, 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教学。

1.2 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 基本上是独立完成教学工作, 可以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是项目教学涉及多学科教学内容, 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 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的能力, 不仅要娴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 这对教师来讲, 是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 他必须与同事建立联系, 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

1.3 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

在项目教学中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 这要求教师课前熟悉项目内容, 进行深入研究, 并准备好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注意与其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协调;介绍项目内容要讲究艺术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

1.4 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项目教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项目的准备、实施与评价。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师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

在准备阶段,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 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实施阶段, 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景, 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 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 他就给予具体的帮助, 他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评价阶段, 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评价自己的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 总结自己的体验;评价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独立探究的能力与小组合作的精神, 他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

项目教学主张师生的双向互动, 认为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热情参与及投入,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因此, 作为职业学院的专业课教师既要投入更多的备课时间, 还要对教学设备的使用非常熟悉, 更要充分了解学生状况。项目教学其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 或者说不是简单地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去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 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 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而是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学生具有较大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就不可能指导好学生。

2 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来保证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过程进行的教学。教学设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设备的先进程度、是否与实践接轨、设备的分组率高低, 都会影响项目教学的展开, 因此, 在各个职业院校, 要多投资金, 把实训基地尽快地建立起来, 以与实际工作接轨的先进的设备相配备, 在实训基地采用项目教学法, 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

3 教学内容要按照职业学院的培养目标重组课程结构, 以应用性、实践性为主的原则, 精心设计

项目教学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淡化理论难度和深度, 把各个能力体系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 在各个项目中将知识点与能力点紧密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本位。为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一个个项目, 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 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4 整个项目教学过程要以注重学生的能力为主, 重视学生的参与,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观念

项目教学一般在实训基地进行, 每个项目应分成不同的组来进行, 每组人数一般在7人以下。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完成, 学生学会查找资料, 尝试失败, 积累经验, 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促使学生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在“做”中学, 在“做”中积累经验, 因此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积极和主动。这种采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汽车专业课‘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

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 由于知识的获取是通过项目的实践而形成的, 因而不会产生学生厌学的现象。另外为了项目的实现, 学生要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如果我们将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 那么学生的日常积累和经验就可以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 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 才能成为自觉的、系统的知识。应当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一些“项目”, 这些项目的给出并不是要使学生感受本课程的难度, 而是要鼓励学生就所学的内容提出问题, 明确问题, 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 引发他们的理解, 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某种活动, 逐步地把体现在教师身上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从而可以独立地从事这种活动。在项目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 注重精讲多练, 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开展课堂讨论, 培养思维表达能力, 让学生多多参与, 亲自动手, 亲自操作, 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5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实验、设计、技能训练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一体, 注重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

项目教学体现了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基本要求。项目教学一般在实训基地进行, 教学过程使专业理论和动手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边讲边做, 边干边练, 达到了“教、学、做”的统一, 让学生能掌握专业基本理论, 会动手操作, 训练专业技术能力, 了解生产管理知识, 即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集理论讲授、实践、动手操作、工种强化训练于一体。真正地达到“工学结合”。

6 实现教考分离, 考试形式多样化

我们原来的考核以一次性的闭卷理论考核为主, 现在要求我们考核的内容和方式要“以能力的考核为中心”作相应改革, 因此, 针对文化课, 增加一些开卷考试, 专业课重点抓基本操作考核、全课程贯穿的核心实例考核即项目考核, 而这些考核一定要采取教考分离, 才会更有说服力。

总之, 在职业教育中, 要培养出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 教师就要转变传统观念, 在教学中大胆引入能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教学方式, 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任务教学法把语言教学看成一个解决交际任务的过程。任务要求语言意义是首要的, 在完成任务时要尽可能真实自然, 不要为了练习语言结构而破坏了任务交际的真实性。而商务英语类课程用英语讲解商务领域的专业知识, 锻炼学生使用英语从事商务交流活动的特点与任务教学法正吻合。

在对语言的教授上, 任务教学法通过任务设计引起学习者对某些语言形式的注意, 并不要求学生具体掌握并使用某一语言形式, 而是让学生在交际中自然的习得语言。本文首先从语言双模式记忆系统和中介语发展特点探讨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然后结合商务英语谈判课程, 从任务设计原则, 任务目标, 任务准备, 任务执行和评估, 学生和教师角色等方面具体讨论任务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

1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1双模式记忆系统

根据认知法二语习得研究, 语言记忆系统在学习语言时以双模式的形式起作用, 即语法规则系统和语块系统。语法规则系统认为, 语言是由一套规则和结构组成的, 话语是通过把词汇套入这些语法规则和结构中而形成的。在此系统中, 语法规则被有效的排列组织起来, 每一项规则只存储一次, 不存在交叉或重复, 以减少占用空间。语法规则系统的特点是系统性。

而语块系统的提倡者认为, 记忆系统由无数现成的可直接提取的语块 (如:词汇, 词组, 句型等) 组成。同一个词很可能以不同的用法在记忆中存储多次, 这样记忆系统是很庞大的, 它的特点是提取方便。

在双模式记忆系统中, 一方面, 语言规则系统是一个生成型系统, 它在产生语言时有很强的创造性, 在表达意思时有很大的准确性。同时新的规则很容易融入到旧的规则中而形成一个发展了的系统, 因此很有利于中介语的发展。但它在产生话语时必须一个词一个词地组织起来形成句子, 这样不仅浪费时间, 妨碍语言的流利性, 还给说话者造成很重的语言加工负荷。另一方面, 语块系统中存在大量现成的语块, 在产生话语时直接提取组合语块更节省了话语输出时间。但Skehan指出在语块系统下, 语言学习只能以积累语块的形式进行, 而语块又不能用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由于语块不属于结构化的系统, 它的积累很难造成中介语的发展。

很显然, 这两个系统优缺互补。在产生话语时, 只要有可能我们就用语块系统中的现成句型短语来减少加工时间。当现成的语块不存在时, 我们就转而求助于语言规则系统来产生新的语言形式。也就是说, 我们在产生话语时, 会经常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在理解话语时也是同样, 首先我们依赖记忆系统中的语块来理解话语意思, 当这种语块不够用时, 我们才用结构分析的方法。

1.2中介语发展研究

中介语的发展和儿童第一语言的发展, 根本上讲是词汇的习得。开始阶段, 儿童主要借助于语境靠词汇来表达意思。后来, 在儿童积累的词汇知识的基础上, 语法化过程开始发生。于是以词汇为基础的语言被重新组合成以语法为基础的语言。以语法为基础的语言能有效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但不利于语言运用。因此, Skehan指出, 在此后的第一语言发展过程中, 语法化的语言又不断被词汇化。换句话说, 以语法为基础的系统又不断形成新的语块, 以方便即时语言运用。

这一过程的发生是因为儿童有“语言习得机制”在起作用, 对于二语习得者, 这一机制一般已不起作用。Peter Skehan指出, 成年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把语言意义看作是第一位的, 把语言形式看作是第二位的。这样他们倾向于用语块系统, 靠记忆来学习, 而缺乏把所学词汇语法化的动力。所以, 在二语学习中, 有必要设计一些活动来促使语法化和再词汇化的过程发生。也就是说, 应该给学习者一种压力促使他们用语法的方式来分析所学知识;同时, 要把所学语法知识用于产生新的语块, 来促进语块系统的发展。语法规则系统和语块系统要起头并进, 共同发展。

任务教学法的设计正是基于这种原则。首先, 它要求学习者完成一些语言意义为主的任务, 让学习者增强对语言意义的把握, 对语块的学习, 以及对语言即时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 通过对任务内容, 任务完成条件, 完成方式的设计, 引导学习者注意对语言形式的学习。例如:放宽任务完成时间, 使学习者有时间去推敲语法上的问题;要求学习者写笔头报告, 或对学习者完成任务过程录音或录像, 然后仔细分析语法, 形式等问题。这样, 通过交际任务, 学习者既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又增

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在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中的应用

袁国爽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本文首先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双模式记忆系统和中介语发展理论探讨任务教学法在做中学的理论基础。然后结合商务英语谈判课程, 从任务设计原则到任务执行和评估及学生和教师角色等各个环节具体探讨任务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商务英语谈判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 (2008) 04 (c) -0098-02

摘要:在高职专业课中, 运用好“项目教学法”, 关键在于教师要熟悉职业实践, 并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能力、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 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要按照职业学院的培养目标重组, 以应用性、实践性为主,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先进的教学设备用以保证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实现教考分离, 考试形式多样化, 也势在必行。

关键词:项目教学,教师角色,创新能力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网络文化领域的舆论引导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合理使用教学游戏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