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建筑论文

2022-05-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世纪以来,在全球生态危机暴发和人们寻求解决对策的宏观背景下,为修复人与自然关系,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等世界上一些国家先后启动的大规模生态治理工程应运而生。

第一篇:世界著名建筑论文

世界著名的四大“图书胜地”

图书馆主于城市,是文化的标志,是城市的品位;之于市民,是知识的海洋,是精神的家园。全世界究竟有多少图书馆?号称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也说不清楚。这里介绍的四个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别致,秀外慧中。如果你有机会走过那个城市,千万别错过了“图书胜地”。

“复活”的世界书库——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

2200多年前,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以“收集全世界的书”为己任,成就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在地中海传播文明几百年。然而,它却屡遭劫难,最终被毁。2001年,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埃及政府的多年努力,新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颗地中海边的璀璨文化明珠重获新生!

建成后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矗立在托勒密王朝时期图书馆的旧址上,俯瞰地中海。主体建筑为圆柱体,顶部是半圆形穹顶,会议厅是金字塔形。圆柱、金字塔和穹顶的巧妙结合,浑然天成。在外围的花岗岩质地的文化墙上,镌刻着包括汉字在内的世界上50种最古老语言的文字、字母和符号,凸显了文明蕴藏与文化氛围的构思和创意。

根据设计能力,“亚图”的馆藏量可达到800万册书, 1500种期刊。除了文字类藏书,“亚图”还收藏了大量的世界各国的古币,以及20多万卷微型电影和光盘类的视听资料。重建后的“亚图”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可与著名的大英图书馆等比肩而立。“亚图”目前不仅是埃及的文化重镇,更是游人如织的著名旅游景点。

“中文馆藏”格外丰富——大英图书馆

作为世界上收藏最丰富的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新馆于 1998年对外开放,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可同时接待1277位读者。

大英图书馆收藏图书期刊1500万册、专利3300万件、手稿30万件、有声及音乐数据160万件、舆图400万件、邮票800万枚、照片20万张、印度事务档案记录26万件。其中,大英图书馆东方部的中文馆藏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著名的敦煌石窟的佛、壁画手卷,道教、摩尼教的经典及甲骨文、木简,45卷《永乐大典》等珍贵资料。这是名副其实的海外汉学研究资料宝库。

除了位于伦敦的主馆,大英图书馆还在西约克郡的波士顿斯巴设立了文献提供中心。该中心历经40年发展,文献资源体系丰富完整,提供服务手段规范快速,商业化运作的成熟举世公认,每年新增书刊文献数百万件、增长书架8公里, 1200多位工作人员,每年为全世界的读者提供400万项各类文献需求。最快可在24小时内完成服务。

力保文化遗产——瑞典皇家图书馆

美丽的北欧水城——斯德哥尔摩,是一座文化名城建于17世纪的世界最大图书馆之一的瑞典皇家图书馆疑是这个城市中最辉煌的一座文明之塔。

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图书馆是瑞典的国家图书馆,建成于1877年,现已成为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历史里程碑,具有很高的建筑水平和文化价值。

图书馆大楼位于斯德哥尔摩最受人喜欢的公园之一——Humle公园一侧。该公园是斯德哥尔摩的中心地带,是居住和工作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喜爱的娱乐区,也是周围孩子们的游戏场。为了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1997年,皇家图书馆完成了老馆的扩建和修复工程,在大楼下开挖了地下室,用于存放不断增加的图书,这些书架已经长达70—80公里。

皇家图书馆也是瑞典最重要的文化和研究机关之一。它的使命是保存瑞典的文化遗产,支持和促进瑞典的科学与研究,促进图书馆的国内和国际协作。它收藏和保存所有在瑞典出版的各类出版物;采集有关瑞典的人文科学方面的外文文献;保存手稿、地图、图片等特种文献;建立瑞典的全国文献联合目录等。目前皇家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达到200多万册。

建筑艺术的珍品——法国国家图书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图书馆,前身是建立于14世纪的皇家图书馆,1720年向公众开放。

风光旖旎的塞纳河右岸,矗立着一个远眺形状如四本打开的书似的玻璃建筑群,曾被密特朗赞誉为法兰西建筑艺术珍品,那就是法国国家图书馆新馆,开放于1996年12月20日。老馆坐落在巴黎黎塞留大街。

图书馆继承法国王室收藏,经280多年的成长,藏书丰富,达1200多万册,期刊35万册,只供阅读或复制。自建的数字图书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免费数字图书馆之一,收藏了图书馆从中世纪到20世纪初的珍贵藏品,包括86000多种书刊资料和30多万幅静态影像,数字图书馆免费向全世界读者提供法国文化精品,博得很高的声誉。在网上还能查询馆藏书目和国家联合书目,查到书目信息后,可通过网上预订系统订阅书刊和阅览座位,读者就不愁借不到书或者没有座位了。不管是否近水楼台都能先得月。图书馆在为视障读者服务上独具匠心,在建筑方面提供了坡道、升降设施,在阅览室中备有专门的有声读物或盲文书;有的阅览室中设有专间,并配有阅读机、视障专座、放大机等,通过阅读机,视障读者可使用盲文或语音提示的帮助来上网,并使印刷资料数字化然后转换成语音信息。

作者:彭 伟 夏 磊 陈顺忠

第二篇:世界著名生态工程

20世纪以来,在全球生态危机暴发和人们寻求解决对策的宏观背景下,为修复人与自然关系,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等世界上一些国家先后启动的大规模生态治理工程应运而生。

从本月起,本刊将推出“世界著名生态工程”大型系列专题,邀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世东博士,就世界著名生态工程的启动背景、实施计划、建设成效、经验得失等,进行系统梳理和透视,以飨读者。

工程档案: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着眼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1999年开始实施前一轮退耕还林,2014年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截至2020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5353亿元,在25个省(区、市)2435个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22亿亩(其中退耕地还林还草2.13亿亩),占同期全国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40%,有4100万农户1.58亿农民直接受益,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每年产生的综合效益达2.41万亿元,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工程,是最具标志性的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世界超级生态工程,对全球新世纪以来增绿贡献率超4%,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

启动背景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以及相对粗放的生产方式,致使大量森林草原湿地被改变用途,大面积毁林开荒造成土壤侵蚀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土地退化嚴重,旱涝灾害不断,生态环境恶化。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每年流失土壤总量50亿吨左右。尤其是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因为毁林毁草开荒、坡地耕种,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超20亿吨,其中有三分之二来自坡耕地。

1997年8月,江泽民同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向全国发出了加强生态建设的伟大号召,为开展退耕还林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水灾,使全国上下都强烈地意识到,加快林草植被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已成为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1998年10月,基于对长江、松花江特大洪水的反思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放在灾后重建“三十二字”综合措施的首位,并指出:“积极推行封山育林,对过度开垦的土地,有步骤地退耕还林,加快林草植被的恢复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江河水患的重大措施。”

1999年8—10月,国务院主要领导先后视察陕西、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6省区,统筹考虑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解决粮食库存积压等多种目标,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成为中华民族顺应历史、顺应自然的必然选择。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决定1999年在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试点,拉开了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序幕。

工程规划

前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和《退耕还林条例》等规定,国家林业局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确定的规模,会同有关部委编制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2001—2010年)。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897个县(含市、区、旗)。根据突出重点、先急后缓、注重实效的原则,将长江上游地区、黄河上中游地区、京津风沙源区等856个县作为工程建设重点县。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完成退耕地造林2.2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亿亩,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增加4.5个百分点、生态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精神,2007—2008年国家六部委组织各地编制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规划期限为2008—2015年。规划目标为通过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等,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问题,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加强林木后期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2014年8月《关于印发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约4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017年国务院同意核减17个省(区、市)3700万亩陡坡基本农田用于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2019年国务院又同意扩大11个省(区、市)贫困地区陡坡耕地、陡坡梯田、重要水源地15度—25度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规模2070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总规模超过1亿亩。

实施进展

退耕还林还草20多年的实践,分为1999年起实施的前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和2014年起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

为了摸索经验,完善政策,从1999年开始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退耕还林试点。至2001年底,2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退耕还林还草试点,3年共完成试点任务3455.1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还草1809.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646万亩。

2002年,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2002—2006年,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实施退耕还林还草3.3亿亩,其中退耕地还林还草1.21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89亿亩、封山育林0.2亿亩。

2007年6月,国务院决定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政策延长一个周期。从2007年起,暂停安排退耕地还林还草,继续安排宜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2007—2013年,有关部门逐步将人工造林补助标准从每亩50元提高到300元,将封山育林补助标准从每亩50元提高到70元,全国共完成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663.5万亩、封山育林2650万亩,有力地推动了国土绿化进程。

前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历时15年(1999—2013年),共实施退耕地还林还草1.39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2亿亩、封山育林0.46亿亩,造林总面积4.47亿亩。截至2020年底,中央财政投入补助资金4445亿元。工程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87个地市(含地级单位)2422个县(含县级单位),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直接受益。

2014年开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截至2020年,22个工程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7550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还草745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00万亩。

建设成效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民祖祖辈辈垦荒种粮的传统耕作习惯,实现了由毁林开垦向退耕还林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为改善中国生态状况做出了重大贡献。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大规模国土绿化的重要载体,实施以来林草植被得以大幅度增加,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4个多百分点,一些地区提高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百分点。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大江大河流域及重要湖库周边水土流失状况明显改善,北方地区土地沙化和西南地区石漠化得到有效遏制,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得到有效修复,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和加强。据2020年最新监测评估结果,全国退耕还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达1.42万亿元,相当于工程总投入的2倍多。

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为实现新时期精准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据监测评估,退耕还林年经济效益超2600亿元。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有关地方通过发展木本粮油、干鲜果品和林下经济等,建立一大批生态产业基地,培育壮大了生态产业。特别是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大大促进了经济林发展,2014—2019年种植经济林3567万亩,占计划总任务的58%。退耕还林还草大多在老少边穷地区实施,成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推手,20年来有812个贫困县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97.6%。截至2020年底,退耕农户户均累计获得中央补助资金9000多元。

社会效益广泛深远,为优化生产生活生态方式做出了突出贡献。优化了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转移集中,提高了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使许多地区跳出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改善了生活方式,解放了大批农村劳动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活方式,年轻一代从耕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上了追求更高梦想和希望的生活。调整了生态方式,退耕还林还草已经成为生态文化的“宣传员”和生态意识的“播种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爱绿护绿、保护生态的行为蔚然成风。优化了干群关系,政策直补到户、公开透明、家喻户晓,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少农民群众深情地说,退耕还林还草是新中國继土改、家庭联产承包后的第三大农村好政策。

彰显了大国智慧,为全球生态治理树立了典范。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为增加森林覆盖、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20多年来,退耕还林还草为确保中国在全球森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连续多年保持“双增长”和人工林保存面积长期处于世界首位作出重要贡献,推动中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的“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据NASA2019年研究结果,新世纪以来中国绿色面积净增长排名全球首位,根据同期数据推算,退耕还林还草贡献了全球绿色净增长面积的4%以上。2019年2月,美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对中国实施退耕还林、应对气候变化作了详细介绍,呼吁全球学习中国的经验。

政策措施

中国多部法律法规中对退耕还林还草都做出了明文规定,国务院专门颁布《退耕还林条例》,印发5个文件,有关部门制定系列办法,形成了完备的退耕还林还草法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补助政策。前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150公斤/亩,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100公斤/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生活费20元/亩。2004年起将补助粮食改为现金,中央按原粮1.4元/公斤包干到省。还草补助2001年以前补助5年,2002年起补助2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还生态林暂补助8年。种苗造林补助费按50元/亩计算。补助到期后又延长一个补助周期,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年补助现金105元/亩,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年补助现金70元/亩,每年20元/亩生活补助费继续直补到户。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支持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补助1600元/亩,其中现金补助1200元、种苗造林费400元;退耕还草补助1000元/亩,其中现金补助850元、种苗种草费150元。

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退耕还林还草实行省级政府负总责和市、县政府目标责任制,并规定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每年与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工程建设责任书,并依据年度核查结果,对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各工程省区高位推动,省、市、县、乡各级均成立了由党政领导牵头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主体责任。省级主管部门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县级主管部门编制作业设计,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签订退耕还林还草合同,退耕农户首次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单元和建设主体。

切实加强工程监管。坚持种苗先行,出台专门管理办法,种苗选择上坚持质量优先、就地培育、就近调剂。推行监理制,对工程进度、质量、工期和资金使用等进行全过程监管。制定颁布了系列标准,建立领导科技试验示范点,实施科技支撑项目100余个,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先后编发多种出版物,在报刊网站开辟专栏,建立中国退耕还林网,宣传推广工程建设典型,示范引导退耕还林还草实践。牢固树立“无档则乱”思想,对各类工程档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所有工程县均设立退耕还林还草档案室,安排专人管理、专柜专机存放。

扎实做好检查监测。制定检查验收办法,实行县级自查、省级复查和国家级核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依据年度检查验收结果逐级下拨政策补助资金,严格遵循先验收、后公示、再兑现。坚持用科学数据向人民报账,持续组织开展效益监测,共1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连续发布了5个效益监测国家报告,检验工程建设成效,回应社会各界关注。

作者:李世东

第三篇:世界著名的物理实验室(四)

·林肯实验室

林肯实验室坐落于美国麻省的马萨诸塞州小镇列克辛顿,由麻省理工学院于1951年创建,其前身是研制出雷达的辐射实验室.

该实验室是美国联邦政府投资的研究中心,其基础使命是把高科技利用到国家平安的危急问题上.它很快在防空系统的高等电子学研究中博得了名誉,其研究范围又迅速扩展到空间监控、导弹防备、战场监控、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是美国大学第一个大规模、跨学科、多功效的技术研究开发实验室.

1957年该实验室建成了固态、可编程数字计算机掌握的雷达系统,实现了对空间目标的实时跟踪,既能跟踪苏联卫星的运动,也能监控卡那维拉尔角的火箭发射.后来,进一步发展成弹道导弹策略防备系统,其中要害性的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

20世纪60年代初期,林肯实验室开发了卫星通信系统,发射了8颗实验通信卫星.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民航交通管制,强调雷达监控,进行恶劣景象的检测,开发了航空器的自动化控制装置.80年代,为战胜大气紊流的影响,开发了大功率激光雷达系统.90年代,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开发了传感器,并开发了陆地图像处理设备.为了支持庞大的创新研究,林肯实验室始终坚持了在基本研究上的领先地位,例如表面物理、固态物理以及有关材料的优势.它完成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早期研究,设计了红外激光雷达,并开发了高精度卫星定位与跟踪体系.

林肯实验室是美国反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支撑单位,是美军手中的一张王牌,出现任何雷达方面的军事难题,军方首先想到的是该实验室.美国两个反导系统均由该实验室牵头,就连越战时期防游击队的“哨兵”雷达也由该实验室解决.该实验室既是技术支撑方,又是关键技术的研制方.

在60多年的历程中,林肯实验室走过了防空、反弹道导弹和防空反巡航导弹研究的不同阶段.实验室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斷创新雷达技术的历史.首部超1 000 km雷达、磨石山首部5 000 km跟踪雷达、世界上最大威力的多用途雷达、世界上首部宽带成像雷达、远程毫米波雷达和上千公里的激光雷达等,都是雷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

实验室在雷达关键技术,包括关键元器件的研究始终处于前沿.在20世纪50至60年代,风琴管扫描器、相位编码脉冲压缩、噪声系数为0.5dB量级的冷参放和精密滤波器组速度测量都是极其先进的技术.进人反导领域后,除识别工作外,从移相器、相控阵理论、T/R模块、声表面波反射阵信号处理器及超大型天线形面公差控制测量,到当今的超导移相器研究等,实验室对雷达先进技术的研发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林肯实验室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以及设计与建造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信号处理毕竟是实验室许多项目的中心技术,包括高吞吐率的通用信号处理器.实验室在语音编码与辨认方面也做了许多杰出工作,为主动翻译开辟了途径.

在2007游戏开发者大会上,索尼娱乐提出了全新的游戏制作理念,即“游戏3.0”.林肯实验室开发的“第二人生”是目前运作最为成功的“游戏3.0”作品.“第二人生”是一个真实世界的翻版,这个镜像世界包含数字办公室、教堂和存有虚拟金钱的银行.其营造的虚拟世界已接纳了相当数量的居民,并形成了其独有的社会系统.呈现给玩家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社区化、自由化的游戏模式,让每个身处于游戏的玩家都有了最真实的感受.其高度拟真的游戏世界,让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在一起,商业元素的应用也促进了游戏异业合作的蓬勃发展.

·贝尔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原名贝尔电话实验室,始建于1925年,以电话发明人贝尔命名.总部在美国纽约,后迁至新泽西州的默里山.它是一所最有影响的由工业企业经营的研究实验室,一个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的研究开发机构,其主要宗旨是进行通讯科学的研究.

贝尔实验室有研究人员2 0000人,下属6个研究部,共14个分部,56个实验室.除了无线电电子学以外,贝尔实验室在固体物理学(其中包括磁学、半导体、表面物理学)、天体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是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蜂窝移动通信设备、长途电视传送、仿真语言、有声电影、立体声录音,以及通信网等许多重大发明的诞生地.

早在20世纪20和3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就推出了远距离电视传输和数字计算机,领导了有声电影和人工喉的开发.晶体管和信息论这两项信息时代的重要发明,都是贝尔实验室在40年代研究出来的.贝尔实验室在50和60年代的重大发明有太阳能电池,激光的理论和通信卫星等.

1996年,贝尔实验室以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设备制造部门脱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ST)成为朗讯科技.AT&T保留了少数研究人员成为其研究机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如今贝尔实验室是朗讯科技公司的研究开发部门,承担的任务是提供技术以创建世界上最先进的电信系统.贝尔实验室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生产和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技术,这些技术使朗讯科技公司在通信系统、产品、元件和网络软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贝尔实验室为全世界所带来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囊括了:第一台传真机、按键电话、数代调制解调器;蜂窝电话、通信卫星、高速无线数据系统;太阳能电池、电荷耦合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器、单芯片、激光器和光纤、光放大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首次长途电视传输、高清晰度电视;从1939年展示的VODER电子语音合成装置到现在最先进的语音合成及识别技术等.

贝尔实验室的存储程序控制和电子交换、数据库及分组技术为智能网的应用铺平了道路;它开发的UNIX操作系统使各类计算机得以大规模联网,从而成就了今天的实用互联网;C和C++语言是实际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而由贝尔实验室推出的网络管理与操作系统每天更支持着世界范围内数十亿的电话呼叫与数据连接.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中.而信息时代由互联网、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组成的基础设施,许多都出自贝尔实验室强大的创新之手;晶体管、信息理论和数字传输作为信息建设的物理、数学及技术方面的重要基础,更是贝尔实验室研究成果所铸就的诸多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贝尔实验室汇集了通信方面大量卓越人才,形成了富于激励性的学术环境和技术氛围.它的研发工作从基础科学研究着手,注重新的知识,同时把探索的领域扩大到各个基础学科,从中挖掘在通信领域发展前途较为光明的高新技术,并转化为实际应用.无论是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和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还是软件、互联网、无线通信、光子学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关键领域,贝尔实验室都以其敏锐的目光、强大的创造力量和先进的技术引导着行业前进的步伐.

贝尔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共推出了27 000多项专利,平均每个工作日推出4项专利.在这里每年都要发表上千篇学术论文,其巨大的创造力在业界无与伦比.

迄今为止,贝尔实验室共有7次13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他们是:戴维森(因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获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布拉顿、巴丁和肖克利(因发明晶体管及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获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德森(因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获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因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劳克林、斯特默和崔琦(因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博伊尔和史密斯(因发明成像半导体电路一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外,贝尔实验室还获得过4次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9次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2次日本计算机和通信奖以及各门学科的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荣誉.

尽管贝尔实验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盛誉在身,牢固奠定了它在通信技术领域的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却丝毫没有放慢不断创新进取的脚步.相反,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贝尔实验室越来越年轻而且充满创造的活力.现在,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创立下一代网络的基础,包括:可改善互联网的可靠性和性能的软件与系统;可改善客户关系、降低成本并优化网络与服务的软件和硬件;光学技术在以低成本提供无限制的、灵活的容量方面的重大突破;无线技术在降低设备的体积、成本和能耗并引向语音和数据打包上的重大突破;可处理无线网络和光网络速率要求的新半导体技术等.

现在,贝尔实验室总部位于美国,分部与研究院则遍布世界25个国家,拥有大约3万名工程师和科学家.1997年贝尔实验室进人中国,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丰富的经验、强大的研发力量和日新月异的创造力,使贝尔实验室成为全球通信领域当之无愧的技术领导者,带动着人类向信息时代的美好未来挺进.

·IBM研究实验室

IBM研究实验室也叫IBM研究部(IBM是“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简称),它创建于1911年,原名计算一列表一记录公司,由三家生产统计机械、时间记录器的公司组成.这些公司分别创建于1889、1890、1891年.IBM现已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在计算机生产与革新中居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IBM研究部门是世界上拥有最先进技术和最完善设备的研究机构之一,在全球建有9个研发中心,在美国本土有3个,在中国有1个,其他的遍布在瑞士、以色列、日本、印度、巴西等地.它们是:

华生研究院(全球研究部门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约克镇和霍桑,成立于1961年,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数据库、数据挖掘、商务智能、用户界面、存储系统、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命科学、服务科学、数学、半导体技术等.

阿莫顿研究院,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荷塞,成立于1955年,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数据库、用户界面、Web软件、存储系统及技术、物理学、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命科学、服务科学等.

苏黎世研究院,位于瑞士苏黎世,成立于1956年,研究领域包括纳米科学及技术、半导体技术、存储系统、先进服务器技术、系统设计、IT安全和保密技术、业务优化、无线使能技术、服务研究、工业解决方案中心等.

海法研究院,位于以色列海法,成立于1972年,研究领域包括存储和业务连续性系统、验证技术、多媒体、主动管理、信息检索、编程环境、优化技术、生命科学等.

东京研究院,位于日本东京,成立于1982年,研究领域包括分析和优化、软件工程、中间件、系统软件、安全校验、光电技术、工程技术科学、文本挖掘和语音技术、无障碍中心等.

奥斯丁研究院,位于美国德克萨斯洲奥斯丁,成立于1995年,研究领域包括高性能,低能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系统级能耗分析、新系统架构等.

中国研究院,位于中国北京,成立于1995年,研究领域包括未来系统研究、网络技术与业务研究、分布式系统及管理、信息管理及交互、创新服务研究等.

印度研究院,位于印度新德里,成立于1998年,研究領域包括语音技术、普适计算、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生命科学、分布式计算、软件工程等.

巴西研究院,位于巴西里约,成立于2010年,研究领域包括自然资源的智能勘探、挖掘和物流运输技术、半导体的智能设备、服务系统及其相关科学、技术、管理和创新等.

在2011年IBM成立100周年之际,人们总结了IBM的十大经典创新,即:①沃森计算机(2011年),以创办人老沃森命名,史上第一台能听匿人类自然语言的超级计算机,象征着人际互动进入全新时代;②打孔卡片制表机(1925年),企业与政府最主要的数据储存媒体;③拨号盘记录器(19世纪末),IBM最早期的主要产品,奠定了公司百年大业的基础;④公平就业机会(1953年),IBM总裁小沃森发布了公司第一份关于平等机会政策的信函,早于美国颁布《民权法案》十年;⑤cell微处理器(2000年),最初用于索尼游戏机3,对科学实验、计算机绘图等计算领域有重大影响;⑥分形几何学(1967年),描述自然的不规则现象,开创了全新数学流程;⑦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采用五部“系统/360”计算机执行阿波罗十一号任务,为人类登月成功提供了帮助;⑧国际条码系统(1973年),为零售业开创了全新的管理与服务境界;⑨电子球形打字机(1961年),采用独创球形打字头,是史上最成功的电子打字机;⑩磁带储存系统(1940年),首创以磁带记录数据,至今仍是长期储存的主流选择.

IBM研究实验室每年的专利数为3 000项左右,2000年2921项,2001年完成3453项,而目前IBM注册的全球专利总量达到3.2万项.在IBM研究部门的带领下,IBM公司连续14年获得美国专利注册第一名.

IBM研究实验室总共拥有3 000余名研究人员,其中包括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是:江崎玲于奈(因发现半导体隧道效应,获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宾尼格和罗雷尔(因设计第一台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获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柏德诺兹和缪勒(因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获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另外还有6位美国国家技术学院的博士,5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5位计算机学会图林奖获得者,以及其他荣誉的获得者.实验室专门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并探索与产品有关的技术,其特点是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科学家在这里工作,一方面推进基础科学,一方面提出对实际应用有益的科学新思想.

作者:徐汉屏

上一篇:世界建筑欣赏论文下一篇:信息检索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