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企业绩效审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A集团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也在不断推动,其经济机制和管理体系也得到了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成效十分明显。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设符合国有企业体制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也是国有企业实现改革之路的必经之路。在绩效审计评价方面,虽然我国体制与国外有所不同,但是在指标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取其精华。另外可以根据我国国有企业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行业进行适当调整,选取合适的指标对企业进行量化评价。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主要侧重于运用财务指标考核被审计单位,虽然相对于前些年传统绩效审计的范围的狭隘有所改善,但由于受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的影响和制约以及根据对国有企业的绩效审计资料分析,财务指标的考核仍旧占据主体地位,这种审计指标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促进企业发展为落脚点,然而却忽视了国有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现阶段关于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与我国国有企业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不符,因此,本文尝试构建一套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能对促进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发展有一定启示意义。本文首先从绩效审计相关理论出发,然后对国有企业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发展历程、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依托平衡计分卡方法的四个维度:财务维度、内部管理维度、利益相关者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对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设计,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选择国有企业A集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A集团的发展背景、绩效审计实施状况,其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结合A集团实际状况,应用设计的审计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A集团的绩效审计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完善A集团绩效审计评价的支持策略,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望对国有企业绩效做出科学、客观、公正、有效的评价,达到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效率和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平衡计分卡

学科专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相关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界定

2.1.1 国有企业

2.1.2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

2.1.3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2.1.4 平衡计分卡

2.2 理论基础

2.2.1 价值链理论

2.2.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2.3 资本保全理论

3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

3.1.1 起步阶段(1978-1992年)

3.1.2 变革阶段(1993-1998年)

3.1.3 体系化阶段(1999-2005年)

3.1.4 综合化阶段(2006-至今)

3.2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建设状况

3.3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4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绩效审计目标确定

4.2 确定评价原则及方法

4.2.1 评价原则

4.2.2 评价方法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3.2 评价标准

4.3.3 隶属函数构建

4.3.4 指标权重划分

4.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与评价过程

4.4.1 指标重要性评价

4.4.2 一级权重计算

4.4.3 二级权重计算

4.4.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

5 A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

5.1 A集团绩效审计基本情况

5.1.1 背景介绍

5.1.2 绩效审计实施情况

5.1.3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5.2 A集团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2.1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5.2.2 评价结果分析

5.3 A集团绩效审计评价的支持策略

5.3.1 根据企业状况进行评价指标体系调整

5.3.2 推进动态跟踪审计并加强监督力度

5.3.3 建设审计数据信息化平台

6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A集团绩效审计监督检查制度

6.2 信息化方法提升绩效审计效率

6.3 加强审计职业化培养力度

6.4 结合企业发展状况设置科学内部审计机构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信产业营销论文提纲下一篇:商业综合体与城市经济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