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发展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农信社发展范文

农信社改革发展方向

目前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业整体中的薄弱环节,表现为大而不强,而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最脆弱点,其潜在着很大的支付风险和信贷资产风险。因此如何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谋求出路和发展,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地区金融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根据一年来工作的实践和了解,试图就大通信用社当前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困难及解决办法作粗浅的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问题:

一、 基础薄弱,经济活动单一,目前据我所知,大通县农民收入主要靠小麦,油菜,且一年只有一次收割

二、基础设施落后,结算渠道单一,汇路不畅通。

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办公条件简陋,营业场所狭窄,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手段单一,仅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电子化建设滞后,金融创新困难重重,而且结算渠道单一,异地结算仅靠农信银汇款方式进行,其他方式的汇路不畅通,在途资金时间长、环节多、速度慢、资金运转效率低,造成农村资金倒流进城。低成本存款流失以及客户存款搬家现象。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处于劣势,市场占有率低。

二、 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基础知识不够,队伍不够稳定。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人员大多数来自当地,而且大部分是照顾性质吸收的,世袭现象严重,家属子女偏多,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差,内部管理淡薄。同时,由于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缓慢,经济效益差,职工待遇较低原因,导致队伍不够稳定。

发展:

(一)正视问题,牢固树立防范和化解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意识。

(二)减员增效,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用工制度的改革步伐。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量小,成本费用率高,经营效益低,严重制约着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求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和自身经营状况,客观确定业务经营与发展所需员工数量,对员工进行全面考试、考核,通过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改善员工队伍结构,减员增效。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岗位职务聘任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关键一步。

(三)优化网点结构,激活经营活力。要从过去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转变为按中心乡镇和经济流向,将邻近的业务规模小、效益差的信用社,以撤并降格等方式,进行优化重组,彻底改变目前“一镇一社”和“一社多点”的格局。对偏僻、业务量小的网点撤并后形成的服务空白,可根据实际,以流动信用社形式定时、定点服务,以方便农户,取信于民。实践证明,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兼并经营有利于增强信用社抗风险能力,减少管理环节,避免行政干预,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存在问题。

(四)狠抓清贷,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清收贷款本息,盘活资金存量,不仅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减少亏损,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而且是农村信用社恢复元气,转人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做好清贷工作。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应如实地向当地政府汇报经营情况和间题,取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

关注和支持,并将当地政府及其下属企业向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情况向当地政府详细汇报,要求当地政府及其下属企业积极归还贷款本息,以此带动清收贷款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求以政府的名义动员和约束贷款企业和个人,按照《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规定,履约还款,打开收贷工作的新局面,盘活农村信用社的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区别对待,给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优惠政策。对于目前已经陷人经营困境的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来说,仅靠现有的政策和内部治理是无法走出困境的。因此,建议政农和有关部门实行区别对待,给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下几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一是提高呆帐、坏帐准备金提取比例;二是扩大存贷款利差,主要是扩大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三是降低营业税率和所得税率;四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良贷款,通过了发行国债等办法补充资本金,优先分期分批核销已经损失的贷款;五是划转资金,妥善解决行社“脱钩”遗留资金间题,上级人行应积极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与农行理顺脱钩资金遗留问题,减转历史包袱,使其焕发活力。六是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实资本率,并置换部份不良贷款和历年挂帐亏损,减少历史包袱。此外,当地联社也应采取优惠措施,降低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上存资金的比例,降低拆借资金利率;降低运钞费等管理费的上缴标准。通过采取上述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完善金融补偿机制,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促进其稳健运行。

(六)稳定队伍,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经济环境较差,内部经济效益较低,职工福利水平较低,造成职工队伍不稳定,然而,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较大,不仅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而且需要一批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扶贫力度,增加贫困地区的资金投放,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环境,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经济,从而增加当地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来源。三是妥善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职工的工资待遇、生活福利间题。通过采取各方面的保障措施,稳定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职工队伍。同时,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包括文化知识、金融法律、法规、金融理论、金融业务等教育,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从业人员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促进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

(三)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信社要通过创新服务,从消费、医疗、社会保险、环保、卫生等各个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1、积极开办消费类业务,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一是开发住房、汽车等大宗物品按揭消费类贷款业务,帮助农民解决买房难、购车难等问题;二是开发助学类贷款业务,支持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试办农民就业培训贷款,增强农民在劳务市场就业能力;三是积极开办信用卡发行业务,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消费信贷支持;四是在社区建立金融超市,公开提供各种个人消费金融服务产品供客户选择,引导农村居民消费。

2、开办各类中间业务,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一是与医疗、保险及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积极开办财险、寿险、农村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及社会养老统筹业务的代理,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系统建设;二是开办代收水电费、通讯费、学杂费、代发食粮直补资金、民政补助款、代理个人理财等业务,进一步提升农信社社会服务功能;三是开展农村信息咨询、个人理财、资产评估等其他中间业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各种便捷的金融服务。

3、与政府部门合作,为农村公益事业提供配套金融支持。主要是通过以收费权作抵押或寻求财政补贴的方式,加大对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环保设施等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改变农村脏、乱、差等现象,树立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形象。

第二篇:农信社如何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2011年4月15日 9点4分来源:金融时报作者:笑冬 马建红

相关标签:调 查

农村信用社以支持“三农”、服务“三农”为宗旨,肩负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如何更好地发挥农信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支持农村经济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为支持“三农”、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生态,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转型跨越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不适应性凸显。一方面是金融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不适应人民群众急剧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金融产品供给单一,不适应金融服务公平性和均等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经营理念还受传统经营的影响,不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金融服务滞后,不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实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农信社尚有很多工作要做。

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发展专业化经营。农信社拥有点多、面广、线长的优势,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信社正处于股份制改造阶段,在加快推进股权改造的同时,从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及自身转型方面看,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差异化经营的问题。就是把人力、机构、费用、技术、品牌等诸多方面的配置向与自身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业务、客户、产品方面倾斜,应由主要针对农户生产性、消费性周转贷款,转向支持农业科技发展,集中有限的人财物资源,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生产等结构调整方面做出品牌,做出影响力,形成比较优势。二是专业化经营的问题。应在管理、战略、文化、服务、产品、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专业化的经营,力争让品牌影响力走在市场前列。专业化经营既是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基础,也是适应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加快创新步伐,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的提供方式。农村贫困,农民增收缓慢,导致农户抵押难、贷款难的问题仍较普遍。农信社要围绕提高金融产品供给效率这一目的,按照不同类型的产品特点,加快金融服务改革、开发和发展,构建多元化、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此外,要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增强农业产业生产后劲,激活农业存量资产,快速增加农民收入出发,开发农民房屋、承包地、林地、荒山、采矿、商标等抵押贷款产品,提供方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

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必须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信用建设是发展农村信贷的基础。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薄弱状况,应加快农村资产评估、担保公司、征信登记等金融中介机构建设,建立一套针对“三农”特点、行之有效的定价机制,并开展农信评估、担保、评级工作,让农户树立起信用观念。还要抓住在中西部地区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分层次开展农村金融教育活动的机遇,组织好小额信贷业务和技术培训以及农村金融改革、农业保险、农业合作经济等方面的培训,解决好农信社与农村、农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切切实实推进农村信用体制建设。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形成能够使农民、政府、金融企业共赢的政策和措施。从目前看,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政策供给不足的问题。在农村信贷市场准入政策逐步放宽的形势下,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限,逐步提高市场开发程度,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造政策环境。二是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其中公共财政资金配置最为关键。要做出统一安排,使政府与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机构真正有机结合起来,用好用活支持金融发展的贴息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通过客户结构转型,紧扣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思路:就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而言,要切实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瞄准设施蔬菜、

特色养殖、经济林建设、水利建设、产业升级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项目,持续加大融资力度,有效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三、对策和主要措施

(一)以深入贯彻落实一条道路和两场革命的战略思想为纲领,审时度势,使内部各项机制建设成为农村合作银行做强做优的动力与活力。

1、体现四个着力,明确侧重点,争取在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上实现新发展。

一是着力加强客户经理等级制度和淘汰机制建设,建立以业务为主的等级评价标准和考核奖励制度,明确等级档次、考评周期、晋升或降级等动态管理的规则。二是着力提升客户经理信贷营销的能力和水平,对客户经理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对贷款客户风险状况的综合分析能力。三是着力创新客户经理岗位的设置和定位,将客户经理营销和操作相分离;增设理财、风险等类别的专业客户经理,定期出具企业和行业的风险分析报告。四是着力改进客户经理的工作方式和作风,采用客户经理全天候密集上门营销的方法,并对客户经理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个人账户进行不定期排查,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的素质。

2、围绕五大中心,紧扣关键点,争取在网点标准化转型升级上凸显新优势。

一是围绕网点硬件环境改造为中心,全面分析网点所处地域的经济状况和客户结构,设置不同类型的特色网点。二是围绕网点功能、流程转型,根据网点业务发生的频率和复杂程度,对柜口设置、业务种类、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规范,实行分级差别服务。三是围绕员工服务行为规范为(博客,微博)中心,对员工服务行为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营销技巧、风险意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四是围绕加强网点服务环境的监督为中心,将服务质量、客户的满意度纳入支行网点及员工考核,采取明察暗访、调阅监控录像、神秘人检查、随机询问客户满意度等方式,进行定期评比和通报。五是以转型试点网点的验收为中心,打造标杆网点,层层推进,定期验收,对其经验在全行推广。

3、坚持六项创新,找准切入点,争取在特色金融产品研发应用上确立新方向。

一是创新推出股权质押贷款金融产品,合理确定股权质押贷款的发放对象,通过对出质人和质押股权所在公司的资信、身份及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完整审查,评估股权的市场价值以确定质押贷款的金额,同时在贷后要求企业提供质押股权所在公司的财务报表,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二是创新推出网上银行金融产品,通过积极筹备、及时总结,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培训并投入试运行,争取早日对外开办丰收e网业务,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三是创新推出特色银行卡金融产品,通过开发集存、贷、汇、理财等于一体的特色银行卡,为企业提供套餐式的优质服务。四是创新推出出口退税质押贷款金融产品,在发放贷款前与企业签订协议,对经国税部门认可的企业出口退税专户进行控制,贷款到期后直接从该账户扣除,帮助外向型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创新推出应收账款质押或收购等产业链融资金融产品,选择一些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六是创新推出商标权、专利权等新型质押贷款金融产品,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资金需求。

(二)以继续努力当好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坚强后盾,顺势而行,使外部各项业务拓展成为农村合作银行抢占先机的保障与支撑。

1、注重三个实效,掌控平衡点,争取在企业多元化发展支持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注重在信贷支持的行业和企业类别的选择上求实效,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如光机电、化工、生物制药等产业的扶持,持续加大对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扶持,重点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企业的扶持;做好传统行业如服装、箱包、童车、洁具等的跟踪和监测,强化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动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结构的调整。

二是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信贷支持的力度上求实效,对转型升级刚刚启动的企业的研发资金需求适当予以支持,推出技术改造贷款;对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档次的成长型企业给予挖掘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深入企业,为其排忧解难;对已经转型成功的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为其提供全方面、全过程服务。三是注重在信贷支持的不同发展模式和前景的企业差别上求实效,对资金实力较强、掌握相当技术、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大力支持;对自身资金实力不足、掌握相当技术的企业,提高抵、质押率;对自身资金实力不足、技术不稳定的企业,严格控制信贷投入。

2、突出六个强化,防范风险点,争取在企业异地办厂和对外投资信贷监管上提升新能力。

一是突出对外迁企业在资金监管力度上的强化,针对企业外迁信贷资金监管难度加大的情况,积极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要求外迁企业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要求其平时用于异地所办企业的日常经营开支、出货运输等方面的资金通过开立在银行的账户进行划转;同时要求外迁企业提供相对规范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经营资料,加强对外迁企业生产和销售状况的跟踪。

二是突出对外迁企业和对外投资企业在信贷政策调整上的强化:对外迁企业,以租赁和购买当地土地与厂房两种不同的类型为区分,在扶持方式和支持力度上进行区别对待;对投资房地产的企业,做好专用账户开户、预售资金监管等工作,注重企业自身资本实力和资金链状况。

三是突出对外迁和对外投资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灵活性上的强化,结合企业的行业性质、资信状况、贷款期限和经营情况,建立利率定价的风险溢价机制,实行差别化的上浮利率,来获得风险补偿。

四是突出对外迁和对外投资企业经营效益跟踪上的强化,关注企业信贷资金流向,强化对其风险的预警与分析。五是突出对外迁和对外投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筑上的强化,深化与信用担保机构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使针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更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

六是突出对企业主行为决策和风险承担上的强化,强化第二还款来源的落实,要求外迁企业和对外投资企业的企业主签订无限连带责任承诺书和补充协议,将个人资产用于企业担保,同时要求大股东也签订个人连带责任协议;提升企业主的还款意识;转变经营观念,以评估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市场发展前景等要素的信贷决策行为,来帮助企业主作出合理化的投资决策。

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区联社)自2005年9月成立以来,带领全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植根八桂、服务“三农”,在短短五年中,走过了一段辉煌历程,成长为一个资产优良、实力雄厚、运行安全、服务快捷、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当前,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成为全区分支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金融机构。

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着力打造“广西人自己的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不转向,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和县域金融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实施“五大工程”促进“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

从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到今年8月底,全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2975亿元,其中累计发放“三农”贷款1907.28亿元。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广西农合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085.20亿元、小企业贷款余额502.73亿

元。区联社连续5年被自治区政府授予“金融机构支持广西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最近又获“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企业先进奖项”。

――实施农户小额信贷品牌工程。区联社充分发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优势,努力打造服务品牌,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信贷资金需要。从区联社成立到今年8月底,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303.49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达621.62亿元。区联社着力构建发放千家万户农村小额贷款的平台,增加支农信贷投放渠道。近年来,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向各类专业合作社及社员发放贷款41.94亿元。

――实施产业化企业服务工程。区联社积极推进“龙头企业担保+农合机构授信+农户承贷+农业政策保险”、“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模式,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2009年,区联社与自治区农业厅签订合作备忘录,计划3年内向全区农业产业化提供信用额度100亿元;与自治区林业厅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框架,计划在5年内为我区林业产业、林权制度改革等提供260亿元的信贷支持。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向林业、桑蚕业、糖业、酒精淀粉业等广西优势特色农业发放贷款274.9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广西优势农业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实施中小企业扶持工程。按照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的要求,全区各级农合机构积极做好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一是制订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让利于企业;二是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三是推行产品质押担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活体产品抵押贷款、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贷款、流动资金最高限额循环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新产品。截至今年8月,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79.43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份额居全区各金融同业之首。区联社2007年被自治区政府授予“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实施农村消费信贷工程。围绕政府实施家电、农机具、汽车“三下乡”工程,积极支持农户购置家电、农业机械、自用车和其他各类耐用消费品的信贷需求,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配合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投放近3亿元贷款支持农贸市场建设,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和消费环境;修订和完善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贷款管理办法,提高县域、乡镇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信用贷款额度,支持其购建房、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等。2005年以来,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发放各类农村消费贷款近100亿元。

――支持地方重点项目、优势产业。一是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重点支持园区道路、排污设施和厂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贷款支持金额达29.48亿元。二是加大对地方支柱产业支持,除了对制糖、林业、桑蚕等支持外,还加大对广西千亿元产业的信贷支持,累计对制糖、林业、造纸、有色金属等产业项目发放贷款340亿多元。三是不断加大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支持,信贷支持重点项目资金345亿元。四是积极参与桂台合作,目前广西农合机构与8家台资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近期向台资企业发放贷款1.51亿元。

第三篇:黑龙江农信社的发展历程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始建于五十年代,2005年8月2日成立,地址位于哈市道里区经纬二道街63号。在政府授权下履行对全农村信用的“管 月省联社成立,。省联社由辖内市(地)县理、 指导协调服务”职能。省联社由辖内市(地)县区)联社、农村商业银行自愿入股组成,实民主管理。截至 2011年末,全省设立7个市联社(法人管理机构), 个市联社(法人管理机构),, 6个办事处81 家县级机构(法人经营) 家县级机构(法人经营) ,其中包括,其中包括 77 家县级联社和 4家农村商业银行。此外,全省还有各类营机构 家农村商业银行。此外,全省还有各类营机构 家农村商业银行。此外,全省还有各类营机构 1955 个。现有员工 2.5 万人。截至 2011 年末,黑龙江省农信社资产总额 1985.8 亿元,其中各项其中各项贷款余额 1026.2 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 813.5 亿元; 负债总额 1880.2 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 1451.7 亿元。黑龙江省农 信社是省内员工人数最多、机构分布广网点量客户层次信社是省内员工人数最多、机构分布广网点量客户层次丰富、支农服务功能最充分的金融机构。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9年以来,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大力推广信用农户、信用村镇等评定活动,大大简化了农民贷款的手续,方便了农民贷款,也使农民的贷款面有了很大提高,困扰多年的农民贷款难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至2003年年末,全国有32 225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机构总数的94.8%,有18553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联保贷款,占机构总数的54.6%。2003年当年,全国有6217万农户获得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64%,占全部农户数的28%

黑龙江农信社考试分析

表二:2013年黑龙江信用社招聘面试入围名单

2013年黑龙江农信社入围名单要比2012有的较大提升,招聘的人数在逐年递增,竞争也越来激烈。黑龙江农信社为多数想找到工作提供很多机会,面对就业压力,许多毕业生都选择黑龙江农信社,支援“三农”建设。

黑龙江农信社员工第一年没有业务额的限制 每月工资大概1500左右,签订合同为一年,一年以后转正,一年后开始分配业务额 每月工资跟业务额的完成情况有关 完成得好工资甚至5000、6000都能拿到;信用社近几年效益很好,内部收入增长迅速,所以员工的工资、绩效奖金都很丰厚,一般即使在县里、乡镇信用社,基本工资也可以拿到3000多,而且五险一金缴纳的比率也很高.所以黑龙江农信社员工待遇在逐年增加,这样使更多毕业生选择农信社。

根据历年考试题,我们可知黑龙江信用社往年招聘中公基部分约占 50% 左右,其中政治、科技和计算机所占比例较大,往年还会考查部分黑龙江信用社常识,例如可能会考查信用社近年重大新闻事件及最新经济数据等;另外黑龙江信用社近年招聘笔试中专业知识金融部分考查比例最大, 其次为会计和经济知识;考生需要注意在备过程中有重点的进行复习,保证事半功倍。

农村信用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什么区别?

村信用社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简称,是农村根据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集体合作金融机构。特点为:由农民投资入股,资金优先服务于入股社员的贷款需求。

农村信用社的运作特点和管理体制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无本质区别,在资金实力方

面却远远弱势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另外: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 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业务手续简便灵活。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第四篇:贷款利率市场化利于农信社发展

[提要]贷款利率放开,社企、社农协商空间变大,将促使农信社实行差异化信贷,服务不同贷户的融资需求。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降低贷户的融资成本,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进一步发挥农信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贷款利率放开,社企、社农协商空间变大,将促使农信社实行差异化信贷,服务不同贷户的融资需求。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将提高农信社贷款成本覆盖率,增强贷款积极性。

农信社应适应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位方式,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结合期限、信用等风险因素,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完善定价机制建设,提高差异化服务水平,稳妥处理合同关系,保证贷款正常发放。强化财务硬约束和利率风险管理,确保内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降低贷户的融资成本,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进一步发挥农信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对农村经济的一次“利好”改革,有利于促进农信社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降低整体融资成本,为农村经济增长和转型装上更多的助推器。

改革将使农信社的差异化竞争成为一个主线,促使其加快转变同质化的经营模式,总体上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降低‘小微企业’和 ‘三农’融资成本创造有利条件。农信社靠变相垄断利差的日子结束了,这必将倒逼农信社改革。

不再对农信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有利于提高农信社放贷积极性,解决“三农”、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央行对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取消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的管制,意味着明确许可突破4倍限制,有利于覆盖小微、“三农”贷款风险,改善金融支持,总体上会令整体贷款成本下降。 (农村金融时报)

益安捷投资管理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从事信用贷款咨询与管理的服务机构。益安捷将有闲置资金的投资人和急于用钱的借贷者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为二者搭建了一个安全、可靠、专业、规范的信用平台。益安捷可以把申请投资一方的资金用到申请融资的一方上,可以合作并加盟益安捷的资金借出方有:风险投资者、小贷

公司、小微银行、个人、典当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益安捷可以为资金需求方提供的业务有:短期垫资、应急借款、个人借贷、项目贷款、企业融资、运营上市。我们不仅可以让您进行项目的参与、业务的延伸、拥有管理人才和资金的援助,还可以通过成为我们的加盟商得到运营管理上的帮助、技术上的指导、模式的共享和信息的共享。以此来实现跟益安捷合作的共赢。

第五篇: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事迹材料

“信用村+信用农户+农信社”、“专业组织+成员+农信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信社”,林权证抵押贷款、专业市场商户联保贷款、中小企业循环贷款、退税账户质押贷款……,一个个具有农信社特色的支农模式和信贷产品,在推动“三农”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农信社立足自身特色

,坚持科学定位,用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之路。

有一种智慧,叫做定位

定位决定方向。在众多的金融机构中,农信社立足自身特色,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城乡居民为市场定位,从而找到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展现了独有的竞争优势。

立足农村金融机构特点,服务好“三农”经济。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把支农作为第一责任,积极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多层面、多渠道满足“三农”资金需求。

----做实小额农贷,构建农户贷款“绿色通道”。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信社的“金字招牌”,更是农信社联系农民的纽带。农信社结合农村信用工程创建,积极实施以小额农贷扩面、增量、延伸为主要内容的“铺天盖地工程”。全市共调查建档86.9万户,评定信用农户54.5万户,授信总额120亿元。他们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及时扩大授信额度,将一级信用户授信增加到5万元,延长贷款期限。去年以来,累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45亿元,今年一季度发放4.6亿元,目前农户贷款余额34.2亿元,持证农户贷款需求满足率达到100%。

----做优会员联保贷款,搭建专业大户融资平台。,农信社根据宜城粮油协会发展较快、会员信贷需求旺盛的实际,创新“专业组织(协会)+信用社+联保基金”的专业组织会员联保贷款模式,以行业协会为平台,由协会会员组成联保体,提供相互担保,并交纳一定的风险保证金,农信社分户向协会会员发放贷款。这种专业组织会员联保贷款模式,为协会会员搭建信用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从而探索出一条农村专业大户融资绿色通道。目前共与110家农村专业协会和专业市场建立信贷关系,成立联保小组610多个,授信8.6亿元,累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4亿元。

----探索社团贷款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满足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额资金需求,农信社推出社团贷款业务。对1亿元以内的贷款,由辖内7家县级联社组成社团,对超过1亿元的贷款需求,在全省范围内组团支持。两年累放社团贷款21亿元,先后支持了以襄大农牧、奥星粮油等为代表的2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立足地方金融机构特点,服务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的主体,农信社立足地方金融机构的特点,把服务中小企业作为重要职责,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去年以来,累放中小企业贷款33亿元,支持了2300多家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实行专业化服务。市联社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各县级联社成立公司业务部,选配优秀人员担任客户经理,专门从事中小企业信贷开发和营销。重点支持经营状况良好、吸纳劳动力强、区域特色明显的涉农中小企业。市县联社组织信贷小分队,深入中小企业,对企业的资产构成、经营状况和贷款需求进行调查摸底,先后为49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经济档案。

----创新服务形式。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小、频、急”的特点和没有有效资产抵质押的问题,推出动产和不动产抵押、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订单和仓单质押、固定收入人员保证担保、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等系列贷款品种,基本覆盖本地各类经济主体资金需求。根据企业实际,灵活采用单一或组合担保方式进行综合最高额授信。他们与辖内5家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强化流程管理。完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管理办法》,规范信贷操作行为,最大限度地简化贷款程序实行限时服务,提高办贷效率。

立足社区金融机构特点,服务好特色经济。农信社网点遍布城乡,是典型的社区金融机构。他们围绕当地经济资源和社区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发区域性信贷产品,推行“一县一品”、“一镇一色”,支持特色经济发展。

----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信社”模式,助力特色农业。农信社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企业担保,对其上下游农户批量授信。通过推行这种支农模式,培植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如老河口的水果、襄阳刘集的花生、宜城流水的西瓜、王集的油料、枣阳刘升的大蒜、南漳巡检的柑桔、保康的茶叶、谷城冷集的花椒、山药等,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程度。

----推广林权证抵押贷款,打造“绿色银行”。南漳县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被确定为全国林权制度

上一篇:你想创业吗范文下一篇:南岳旅游网范文